学八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综合检测题新人教版

上传人:1516****951 文档编号:134409187 上传时间:2020-06-0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八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综合检测题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学八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综合检测题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学八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综合检测题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学八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综合检测题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学八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综合检测题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八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综合检测题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八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综合检测题新人教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单元检测题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29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C )(3分)A驰骋(chng) 肩扛(kng) 颠簸(b) 怒不可遏()B潺潺(chn) 霎时(sh) 蠕动(r) 目眩神迷(xun)C演绎(y) 眺望(tio) 皑皑(i) 气喘吁吁(y)D迂回(y) 穹顶(qing) 俯瞰(kn) 纷至沓来(t)【点拨】C项“吁”应读x。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 )(3分)A驿道寒噤瞬息万变和颜悦色B浮燥告诫五彩斑斓安营扎寨C矗立懈怠轻歌慢舞历历在目D虔诚缭绕亭台楼阁振耳欲聋3下列加点词语的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B )(3分)A“银杏节”结束了

2、,但观赏、拍摄银杏的游客还是络绎不绝。B丛梓楠做好了数学作业后,又接踵而至地写了一篇作文。C在人多的地方,我们千万不要推推搡搡。D我国已逐步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工程建设强国。4(宿迁中考)下面一段话有两处语病,请找出来并写出修改意见。(4分)随着全民健身事业的大力推进,令越来越多的科学技术手段应用到体育产业中。花样翻新的运动软件,为健身者量身定制健身计划。这些软件通过视频等方式传承健身技能,为人们健身提供了便利。(1)第句,修改意见:去掉“随着”或“令”。(2)第句,修改意见:把“传承”改为“传授”或“教授”。5(广东中考)仿照画波浪线的句子,在横线上续写两句话,使之构成排比。(4分)寒来暑往,

3、秋收冬藏,一年四季景象不同,所代表的生命状态也不相同:春天(1)惠风和畅,莺飞草长,是生命的萌发;夏天骄阳似火,蛙鸣虫唱,是生命的张扬;秋天(2)明月朗照,五谷飘香,是生命的纯熟;冬天落雪无声,闲云舒卷,是生命的恬静。6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B )(3分)A梁衡的壶口瀑布是一篇说明文,此文介绍了壶口瀑布在雨季和枯水季两个季节的特点。B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记述了作者马丽华跟随摄制组在各拉丹冬游览的经历。C登勃朗峰的作者是马克吐温,他是美国著名作家,他的代表作有格列佛游记。D阿来的一滴水经过丽江以作者的口吻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现了丽江的自然风光、历史沿革和人文景观。7结合语境,填入横线中的句子最恰当的

4、一项是( C )(3分)月亮缓缓爬了出来。平日里粗糙的山峦似乎被月亮擦拭着,呈出白玉般的优雅。那山峰的积雪流淌的亮光,像水银,又像岩浆,_,越来越大,仿佛有一片无限大的白色丝绸,要把高原之夜全部遮盖。高原的夜之灯啊,_。A慢慢向下涌动不是积雪而是月亮B迅速蔓延开来不是月亮而是积雪C慢慢向下涌动不是月亮而是积雪D迅速蔓延开来不是积雪而是月亮8学习了本单元的游记后,同学们开展了“背起行囊走四方”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6分)(1)【品广告】“福州福州,有福之州”,央视的经典广告语,早已深入人心,令人向往。请你说说这则广告的妙处。(2分)示例:运用反复,加强人们对“福州”的印象;强调“福”,突

5、出了“福州”是幸福之地,勾起了追求幸福的人对福州、对幸福的神往。(2)【议热点】请对下列热点进行评论。(2分)近年来,“天价”事件屡见不鲜,除了“天价虾”“天价鱼”,还有“天价豆腐”“天价骑马”,以及100元一碗的砂锅白粥,8.8元一颗的杏干,8元一克的草药粉每一起“天价”事件,都涉及到消费纠纷,不仅消费者权益被侵害,经营者可能承担法律责任,其负面影响还将损害一个景区甚至一个地方的声誉和形象。示例:经营者明显涉嫌欺诈,材料中列举的“天价”销售物品现象都是违法经营,这样经营既影响店家的声誉和长久经营,也对当地的旅游事业带来极坏的影响,主管部门应对这种违法行为进行惩罚。(3)【荐景点】王莎莎同学住

6、在素有火炉之称的武汉,暑假她想到凉快一点儿的景点旅游,请你向她推荐一个景点,并说明推荐理由。(2分)示例:我向她推荐湖北神农架林区,首先神农架天气冬暖夏凉,气候宜人,就算是夏天,晚上睡觉都需盖薄被;其次,神农架林区是没有被污染的净土;再次,神农架素有“绿色宝库”“植物基因库”“天然动物园”“百草药园”“濒危动植物避难所”之美誉,到神农架,能见到许多珍稀动植物。二、阅读理解(41分)(一)(12分)壶口的黄河肖铁在中国看水,看中国的水,最好到黄河。九寨沟的水显得太清秀,俏得有些西方的味道;太湖的水又有点小,文人味太重,不像是水,倒像是供人把玩的装饰物。也许,中国的水应该是黄色的,和我们中国人的皮

7、肤一样;而黄河也只有到了这儿,才成了真正的黄河!车行山谷中,远远便听见阵阵低沉的轰鸣,在左右山壁间碰撞,心也随之律动,未见其影,先闻其声,知道壶口到了。天渐渐成了黄色,水汽丰富得似乎凭空能捏出一把汗来。等真正站在她的旁边,所有的人都惊呆了。地竟陷下一层,天也高了一尺,山谷形似壶嘴,水若浊酒,倾泻而下,一仰难尽的气势,充溢胸口,心跳得能蹦出来。耳朵渐渐聋了,只能看见对方开口,却听不见声音;眼也花了,弥漫着的皆是黄色的漩涡,像是从河里蒸腾地上升,又像是奋不顾身地下降。河底升起硝烟一样的股股黄雾,天宇间充涨着黄色带水的颗粒,碰撞在脸上,散发在天上。脑子里一片空白,什么也不敢想,只看着山被水层层劈开,

8、天也被这股黄流斩断。水从天而降,拍打在谷底,响遏在云里。想黄河从巴颜喀拉山流下的时候,水也该是清的吧?毕竟是雪水的汇集,是上天的洗礼;下游也会清些,因为地势渐平,流速渐缓,黄沙也会慢慢沉在河底。可你看看现在的黄河,刚刚从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流过,厚重得带着大地的表皮,圣水也染上了中国的颜色,水里一定还有与大地摩擦而生的余热,当然还有陕北的信天游溶在里面,歌曲带着水旋转。黄河在这里最黄,金黄得如同太阳也落在里面。黄河之水天上来,如果说往前往后的黄河都是平面的话,到了壶口,黄河一下子像愤怒像高昂像要直抒胸臆地站了起来。这时的黄河是立体的黄河了,像猴子站立起来是人进化的重要标志,黄河站立起来也是一个飞

9、跃,就像个顶天立地的人活了。活了便要说话,那浪涛卷起雷鸣般的吼声,便是她第一声啼哭,第一声就不同凡响。注视着从上而下的水,第一次看到自然里的生命在毫无羁绊的壮志下的兴奋和放纵。那啪啪的水击之声便是欢笑,真正的快感,真正的淋漓尽致。看久了,心也会溶进那飞溅的黄色水流里。抬起头,极目四望,北方,阳光打过去,一片白色,水和天连在一起,汪洋恣睢在那里;下游,水会渐渐宽阔,毕竟快到海了,快到生命的终结抑或是升华的地方了,便也心平气和。只有在这里,给予黄河的天地竟仅仅小到一个壶口,考验也就在这里了。过去了,黄河便拐了一个直角,再往后便没有什么能挡住她的了,一泻千里,奔流到海不复回。看看空中的水汽,听听大地

10、的回音,便会知道黄河的自信和决心。跃过去,一跃就是五千年,或七十万年,或是一百七十万年,肯定还要久远。司马迁会不会从这里受到了鼓舞,而将那汉代的竹简写尽写穿?易水该是黄河的分支吧,要不荆轲怎么会有壮士一去不复还的气概和性格?这才是中国的河。西南就是周文王的岐山,就是周武王的丰镐,就是大秦的咸阳,就是盛唐的长安。半坡人该是在这儿舀过水吧?秦王嬴政该是从这里出过兵饮过马吧?有这样的水,还有什么可怕的呢?还有什么不可征服的呢?路德维希为尼罗河作传,也该有人为黄河作传的,那应是中国人的自传!(选自散文选刊,有改动)【注释】埃米尔路德维希(18811948),德国著名传记作家,著有地中海传尼罗河传等。9

11、第段写九寨沟的水和太湖的水,有什么用意?(3分)(1)用九寨沟的水和太湖的水来衬托黄河的水。(2)中国水的颜色就应该是黄河水的颜色,只有黄河水才能真正体现中华民族的精神。10第段描写了壶口黄河的景色,语言特点是什么?请作简要分析。(3分)(1)用词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2)句式整齐,写出了黄河的气势。(3)运用了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我”面对黄河的主观感受,显得情真意切。11第段的写作顺序是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3分)(1)顺序:由远及近,由近及远;由现实到历史。(2)好处:营造了一个宽广的时空,增加了内容的厚度。12第段“这才是中国的河”有什么含义?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3

12、分)(1)壶口的黄河弥漫着黄色的漩涡,带有中国人的肤色。(2)壶口的黄河激流澎湃,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勇往直前、不屈不挠的精神。(3)壶口的黄河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二)(齐齐哈尔中考)(13分)孩子,有些东西不属于你我在始发站上了公共汽车,坐到最后一排。在我的后面,紧跟着上来一对母女。妈妈三十多岁,戴着无框眼镜。她的女儿五六岁,怀里紧抱着一只毛绒玩具。那时车厢里尚有部分空座,可是小女孩瞅瞅那些空座,然后坚定地指指我,对她妈妈说:“我要坐那里。”我愣住了。女人抱歉地冲我笑笑。她低下头,对小女孩说:“咱们去那边靠窗的位置坐吧。”“不,我要坐那里!”小女孩再一次指指我。我不知道小女孩为什么非要坐到我

13、的位置。但我知道,现在她与妈妈犟上了,任女人如何哄她,就是站在那里,不肯随女人去坐。她不去坐,女人也不去,两个人站在狭窄的过道里,任很多人用异样的目光打量她们。我想,现在小女孩想要的并非是一个座位,而是一种满足。习惯性的满足,一种有理或者无理的满足。或许大多数时候,她的这种满足可以在家里得到,在她妈妈那里得到。问题是,现在,她并不是在家里。(A)“你应该向我要这个座位,而不是你的妈妈。”我终于忍不住了,提醒她说。小女孩似乎没有听到我的话。她看着妈妈,拽着妈妈的手,说:“我要坐那里,我要坐那里。”(B)“那你们过来坐吧。”我说,“你和你妈妈挤一挤,或者你妈妈抱着你”虽然我并不想惯着她,可是我实在

14、不忍看到女人尴尬的模样。“不!”她说,“我不要和妈妈一起坐!我要一个人坐!”这就太过分了。或者说,对她的妈妈来说,这已经远非胡搅蛮缠,而是威胁了。我告诉小女孩,她乘公共汽车是免费的,她的妈妈并没有为她花一分钱。既然是免费,公共汽车上就没有给她准备座位。现在我把座位让给她,她应该把座位让给妈妈。或者,就算她花了钱,就算她有一个座位,有老人或者孕妇上来,她也应该给他们让座。现在,全社会都在这样做。“我要坐那个座位!”小女孩对我的话充耳不闻,她一门心思缠着她的妈妈。我想起一个词:教养。那天,直到终点,我也没有给她让座。我始终坐得安安稳稳,再也没有和小女孩说一句话。而她则始终站在我的面前,拽着妈妈的手

15、,每隔一会儿,就要说一遍“我要坐那个座位”。可是,没有用。她的要求在今天,在这辆公共汽车上,在我的面前,注定不会得到满足。车上的人看着我,看着她,看着她的妈妈,目光里,各种情绪都有。但不管如何,我想,大概没有人觉得这个小女孩可怜,也没有人觉得我应该把座位让给她。那天我必须拒绝她,不仅要用语言,还要用行动。我想告诉这个小女孩:这世上,有些东西并不属于她。不属于她的东西,并非撒娇,或者威胁唯一可以对她没有立场和底线的妈妈就可以得到的。小女孩终会长大。但愿长大后她会明白:世界不是她家的客厅,别人的东西不是她怀里的毛绒玩具,别人也绝非她的妈妈。这是世间最为简单的道理。(选文有改动)13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3分)公交车上一个小女孩缠着妈妈要独自一人坐“我”的座位,“我”因其任性没有满足她的愿望。14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标题“孩子,有些东西不属于你”的表达妙处。(3分)鲜明地表明了作者的观点,突出了文章主题。创设悬念,引发读者阅读兴趣。15品读A、B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