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七级生物下册第4单元第14章人在生物圈中的义务单元测试题(新版)北师大版

上传人:1516****951 文档编号:134408111 上传时间:2020-06-0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七级生物下册第4单元第14章人在生物圈中的义务单元测试题(新版)北师大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学七级生物下册第4单元第14章人在生物圈中的义务单元测试题(新版)北师大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学七级生物下册第4单元第14章人在生物圈中的义务单元测试题(新版)北师大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学七级生物下册第4单元第14章人在生物圈中的义务单元测试题(新版)北师大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学七级生物下册第4单元第14章人在生物圈中的义务单元测试题(新版)北师大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七级生物下册第4单元第14章人在生物圈中的义务单元测试题(新版)北师大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七级生物下册第4单元第14章人在生物圈中的义务单元测试题(新版)北师大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4单元第14章人在生物圈中的义务 一、 选择题 1.下列做法不利于环境保护的是( ) A保护生物多样性 B植树造林 C对工业废水、废气进行处理 D大量使用农药、化肥 2. 蓝天白云,空气清新,鸟语花香,风调雨顺,山河秀丽,环境优美,这是全人类对新世纪的希望。要实现这一希望,就应() 提高全民环境意识充分开发和消耗资源完善环保投入制度大力植树造林 A. B. C. D. 3.长沙是一个宜居的、有幸福感的城市。全市人民都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创建文明城市而努力。下列行为与创建文明城市相符的是 A随意横穿马路 B在树干上刻字 C随地吐痰 D爱护花草 4. 下列有关人口与环境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2、A人口数量增长过快是造成环境恶化的唯一原因 B人类应尽量多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以满足人类不断扩张的需求 C自然环境对人口死亡率的影响是微不足道的 D人口数量虽会影响环境,但人口增长不是唯一的决定性因素 5. 下列做法中,对保护生态环境最有利的是( )。 A将大片的湿地开垦成农田 B大量生产一次性卫生筷 C对垃圾进行分类处理 D在农田中喷洒剧毒农药以杀死害虫 6. 当今世界生活的主题是“环保、低碳、节能”。以下各组做法中与之相符的是( )。 倡导步行,骑自行车上班 教科书循环使用 节日寄送纸质贺卡 使用一次性木筷 A B C D 7. 下列关于我国环境和资源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实施环境保

3、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B.由于我国生产技术总体水平较低,资源的消费和破坏相当严重 C.我国地大物博,资源丰富,人均资源占有量也比较高 D.我国对资源利用的政策是开发与节约并举,把节约资源放在首位 8. 下列做法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的是( )。 A鼓励购买使用私人汽车 B将工业废水排入大海 C限制使用一次性塑料包鞋袋 D大量使用空调 9. 有一则公益广告:我国每年要消耗一次性木筷450亿双,相当于要砍伐600万棵成年大树。专家估计,一棵树的生态价值是其木材价值的9倍。下列对绿色植物的生态价值叙述错误的是( )。 A促进生物圈中的水循环,保持水土 B引起地球温室效应 C维持大气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平

4、衡 D防风固沙,减弱噪音 10. 2007年6月呼伦贝尔市政府举办了一次“汽车拉力赛”,近2000公里的赛程大多在草原腹地进行,汽车赛后草场“伤痕累累”。从可持续发展角度分析,你对这项赛事的评价是 A促进了当地的对外开放 B提高了呼伦贝尔大草原的知名度 C增加了呼伦贝尔市的经济效益 D破坏了草原的生态环境 11.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这句成语形象地描述了() A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B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C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D生物对环境的依赖 12. 有许多诗词名句是描绘生态环境的,请你分析,下面描写的生态环境比较恶劣的是 A.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B.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C.稻花

5、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D.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13. 近年来,我国部分山区频繁发生山洪、泥石流等灾害。造成这种灾害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 A山区开发旅游业过多 B滥捕、乱杀野生动物 C过度开发森林资源 D不可抗拒的气候条件 14. 为保证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保持再生资源的再生能力 B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 C不能以任何形式去开发资源 D不能过度消耗非再生资源 15. 废旧电池对环境的污染主要是 () A大气污染 B重金属污染 C水污染 D土壤污染 16. 自然界中,形成酸雨的主要污染物是() A二氧化碳 B盐酸 C磷酸 D二氧化硫 17.你认为人类活动对环境

6、有积极影响的是 A植树造林 B废水排放 C木材加工 D填海造田 18.在农业生产中,下列措施对环境无污染的是 A大量使用地膜 B多施有机肥 C喷洒农药灭虫 D用除草剂除草 19. 人类的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是() A.有利影响 B.不利影响 C.既有有利影响,也有不利影响 D.无影响 20.前不久,正值农村冬小麦和油菜收获时节。许多农民朋友在田间直接将秸秆焚烧。“情森森,雾蒙蒙,浓烟锁重楼。秸秆之烟天上来,问君开车几多愁。互相见,泪朦胧,灰飞烟灭几时休”这首诗词说出了焚烧秸秆带给人们的痛苦。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政府可利用宣传车,深入田间宣传秸秆焚烧的危害 B积极推广机械耕作,利用机械将秸

7、秆打碎深翻严埋,利用土壤中的微生物将秸秆腐化分解。 C焚烧后的秸秆是富含钾肥的草木灰肥料,对来年种庄稼有好处,故应得到鼓励。 D积极推广生态厕所建设,利用秸秆产生的沼气进行做饭和照明,沼渣喂猪,猪粪和沼液作为肥料还田。 21. 蚯蚓的活动使土壤变得更加疏松,这说明( ) A生物对环境适应 B环境对生长的适应 C环境对生物需求 D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22. 下列做法不利于环境保护的是 A保护生物多样性 B植树造林 C对工业废水、废气进行处理 D大量使用农药、化肥 23. 关于酸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酸雨属于水污染酸雨对农作物有严重影响酸雨腐蚀建筑物和文物酸雨是自然现象酸雨可毁坏森林酸雨是由本地区

8、有害排放物造成的 A B C D 24. 下列保护森林的措施中科学的是( )。 A计划性地合理砍伐已经成熟的木材 B禁止砍伐 C大面积种植单一树种,整齐美观 D喷洒高强度的农药,消灭森林害虫 二、综合题 25.你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有哪些对环境保护不利,应做出什么样的改变? 26.实验探究洗衣粉中含有去污剂、表面活性剂及助剂等,助剂作用是提高表面活性剂的去污能力,按助剂是否含磷洗衣粉可分为含磷洗衣粉和无磷洗衣粉两种。因为含磷洗衣粉会污染水体,对水生生物造成影响,因此提倡使用无磷洗衣粉。 某同学欲探究“含磷洗衣粉中的磷对藻类繁殖的影响”,进行了以下实验: 获得藻类:从富营养化的池塘中取水,静置4小

9、时,倒去上清液,留下藻类;再静置4小时,倒去上清液,留下藻类;重复3次。 分组编号:将藻类先加水800毫升搅匀,平均倒入2只500毫升烧杯中,标号为A,B。 分别处理:A烧杯中加入0 1克含磷洗衣粉,B烧杯中加入0.1克同品牌不含磷洗衣粉。 培养观察:在适宜条件下培养5天,观察藻类的数量。 (1)中重复3次的目的是 。 (2)中B烧杯加入不含磷洗衣粉而不是加入清水,原因是 _。 (3)中“适宜条件”具体为_、_条件适宜。 (4)实验前,根据你所学过的知识,对该实验做一个假设,你的假设应该是_。 (5)你预测藻类数量较少的烧杯应该是_。 (6)该实验有一不足之处是_。 27.下表是某实验中学的同

10、学做的“废电池浸出液对小麦种子萌发的影响实验”的结果 时间 第一天 第二天 第三天 第四天 第五天 第六天 第七天 清水中发芽率 0 8 68 82 91 93% 95% 废电池浸出液的发芽率 0 2% 7% 8% 8% 10% 10% (1)请用曲线的形式表示中小麦种子在不同环境的发芽率。(3分) (2)针对上述结果,你能得出什么结论?(5分) (3)请你分析出现上述结果的原因及后果。(5分) 28. 你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有哪些对环境保护不利,应做出什么样的改变? 3答案一、选择题1、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环境保护的有关内容。大量使用农药、化肥会造成土壤污染和水质污染,不利于环境

11、保护。D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 2、C3、 【答案】D 【解析】随意横穿马路、在树干上刻字、随地吐痰都是不文明的行为,与创建文明城市不相符。 4、 解析: 人口增长过快,必然会加快向自然环境索取生存所需的物质,最终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环境,但人口增长不是引起环境污染的唯一因素。 答案: D5、 解析: 对垃圾进行分类处理,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垃圾分类后被送到工厂而不是填埋场,既省下了土地,又避免了填埋或焚烧所产生的污染,还可以变废为宝。 答案: C6、D7、C 解析:我国虽然地大物博,资源丰富,但人口太多,人均资源占有量比较低。8、C9、 解析: 森林的主要功能是能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

12、增加湿度、制造氧气、净化空气、减弱噪音。 答案: B10、 【答案】D 【解析】可持续发展,系指满足当前需要而又不削弱子孙后代满足其需要之能力的发展。可持续发展还意味着维护、合理使用并且提高自然资源基础,这种基础支撑着生态压力及经济的增长。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思想是,经济发展,保护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协调一致,让子孙后代能够享受充分的资源和良好的资源环境。它特别关注的是各种经济活动的生态合理性,强调对资源、环境有利的经济活动应给予鼓励,反之则应予以摈弃。“汽车拉力赛”,近2000公里的赛程大多在草原腹地进行,汽车赛后草场“伤痕累累”,破坏了草原的生态环境。故选:D 11、 C 解析: “千里之堤,溃

13、于蚁穴”指的是一个小小的蚂蚁洞,可以使千里长堤溃决,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12、B 解析:生态环境的好坏,从诗词描写的意境一看便知,A中描写风吹草低见牛羊,说明草长得高,没过牛羊,显然生态环境好。C中描写稻花香、蛙声一片是自然美的和谐统一,生态环境好。D 中描写翠柳和鸟共同生活于蓝天下也反映出生态环境好。而B描绘的是在荒漠中,毫无遮挡,一眼望尽天涯,说明生态环境之恶劣。 13、C14、C 解析: 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就是要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使再生性资源保持其再生能力,非再生性资源不过度消耗并得到补充,并不是说非再生性资源就不能开发利用。15、 解析: 无论是普通的干电池,还是电子手表中的纽扣

14、电池,里面都含有多种化学物质以及汞、镉、银等重金属。电池里面的汞、镉、银等重金属在电池销蚀的过程中,会随着雨水渗漏到土壤里,污染土壤,并随着土壤中水分的移动,进一步污染河流、湖泊和海洋,直至进入多种生物和人的体内,从而造成对环境的污染。 答案: B16、D 解析: 酸雨是由于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入空气中被氧化成硫酸和硝酸,随降雨回到地面而形成的酸性雨水。17、 【答案】A 【解析】植树造林可以改善环境,绿色植物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气候、消除噪音等作用。 18、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大量使用地膜 ,残膜造成土壤的通气性能降低,透水性能减弱,养分分布不均,影响土壤微生物活动和正常土壤结构形成,最终降低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