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I患者的护理查房.doc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34408093 上传时间:2020-06-0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PCI患者的护理查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PCI患者的护理查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PCI患者的护理查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PCI患者的护理查房.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PCI患者的护理查房.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PCI患者的护理查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PCI患者的护理查房.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PCI患者的护理查房2014年12月 周盼1、 概述2、 护理评估3、 根据患者现存的和潜在的护理问题制定相应的护理目标和护理措施4、 护理评价5、 健康教育6、 出院指导1、 概述大脑的血液供应 大脑的血液供应来自颈内动脉系统和椎-基底动脉系统。颈内动脉系统-前循环(额叶、颞叶、顶叶、基底节)椎-基底动脉系统-后循环(丘脑、脑干、小脑半球)PCI(后循环缺血)是指后循环的颈动脉系统短暂性缺血发作(TIA)和脑梗死。其同义词包括椎基底动脉系统缺血、后循环的TIA与脑梗死、椎基底动脉疾病、椎基底动脉血栓栓塞性疾病。 脑梗死是指由于脑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内膜损伤使脑动脉管腔狭窄,进 而因多种因素使局

2、部血栓形成,使动脉狭窄加重或完全闭塞,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坏死,引起神经功能障碍的一种脑血管病。脑梗塞的主要危险因素有: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体重超重、高脂血症、喜食肥肉,许多病人有家族史。多见于4570岁中老年人。 TIA是指由颅内动脉病变引起的一过性或短暂性、局灶性脑或视网膜功能障碍,临床症状一般持续10-15分钟,多在1小时内恢复,不超过24小时,不遗留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和体征,影像学检查无责任病灶。 临床表现 1、一般特点:以中老年多见 (50-60岁)伴有高血压、冠心病或糖尿病常在安静或休息状态下发病 。 部分病人病前有前驱症状如肢体无力及麻木、眩晕等 。 发病后13天达高峰,出

3、现相应脑动脉供血区神经系统局灶性症状。 无明显头痛、呕吐及意识障碍,脑膜刺激征(-)。大部分病人意识清楚或仅有轻度意识障碍,但脑干梗塞和大面积梗塞除外。 2、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根据血管闭塞的部位和范围而定,神经系统体征有助于区分颈动脉或椎基底动脉系统的梗死。常见的症状有失语、偏瘫、感觉障碍等 如大脑中动脉闭塞引起三偏征交叉(一侧颅神经麻痹伴对侧运动或感觉缺失)或双侧神经系统体征提示梗死位于脑干。特殊类型的神经功能缺失,如,纯感觉卒中、构音障碍伴手笨拙,提示小血管病变所致的皮层下或腔隙性梗死。2、 护理评估1、 病史 患者喻良秀,女,58岁,因急起头晕、呕吐2小时,于12月19日12:35步行

4、入院。曾反复出现头晕,呈阵发性,发作时视物旋转、站立不稳,欲倒,伴恶心,欲吐,先后7次入住我科。2、 体格检查 入院时查体:T 36.6P 85 次/分R 20 次/分BP 126/67 mmHg。神志清醒,发育正常,营养中等,急性面容,体型偏胖,扶送入院,自主体位,对答切题,查体合作。皮肤粘膜无黄染,无肝掌,无蜘蛛痣,无贫血貌。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无巩膜黄染,口唇红润。颈软,颈静脉无怒张,肝颈静脉回流征阴性,双侧甲状腺无肿大。双肺呼吸音清,双肺未及干啰音、湿啰音。心率85次/分,心律齐,无病理性杂音。腹壁柔软,无压痛,无反跳痛,肝肋下未触及,脾肋下未触及,未触及腹部包块。无肝区叩击痛,无肾

5、区叩击痛,移动性浊音(-)。四肢活动自如,双下肢无浮肿。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专科检查:神清,语利,计算力、判断力、记忆力、理解力均正常,双额纹对称,双瞳等大等圆,直径3mm,对光反射灵敏,眼球运动自如,可见水平眼震,双鼻唇沟对称,伸舌居中,颈软,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肱二头肌腱反射、肱三头肌腱反射、桡骨骨膜反射、膝腱反射、踝反射均正常,双巴氏征(-),双克氏征(-),浅感觉检查无明显减退。指鼻试验、跟膝胫试验、快复轮替试验均正常,昂伯氏征不能合作。ADL评分:55分,NIHSS评分:0分,吞咽功能评定:级。辅助检查:2014年12月19日头部CT:右侧基底节区腔隙性脑梗塞。 21日血

6、常规报告:血小板计数85*109/L。凝血功能:纤维蛋白原含量1.72g/L。血脂:低密度脂蛋白1.72mmol/L。血糖:葡萄糖6.44mmol/L。余肝肾功能、血电解质、同型半胱氨酸均基本正常。 3、 入院诊断 (1)后循环缺血 (2)脑梗死(右基底节区陈旧性病灶) (3)高血压病(2级 极高危组) (4)颈动脉斑块形成4、 治疗措施 改善脑循环、护脑、调整脂质代谢、稳定颈部血管斑块、抗血小板聚集、降血压、对症支持治疗、颈部操锻炼;低盐低脂易消化饮食;心理护理;加强健康宣教。3、 护理诊断1、有受伤的危险相关因素:与头晕、肢体活动不稳有关护理目标:未发生受伤情况。护理措施:1)避免增加颅内

7、压,如保持情绪稳定,防止便秘。2)安置舒适的体位,保持病房安静舒适。3)给患者做跌倒高危评估,属高危跌倒病人悬挂跌倒高危标识,列入早交班,病房交班。4)使用床栏等保护性措施,防止病人受伤。5)把病人经常使用的物品放在病人伸手可及处,病人活动时适当提供帮助,保持周围环境中无障碍物。6)病人衣裤合身,鞋子防滑,光线充足,地面干净,如有潮湿放置防滑倒标识。2、潜在并发症:出血相关因素:与患者应用抗凝药有关 护理目标:患者无出血倾向护理措施 1)密切观察患者口腔、皮肤黏膜等处有无出血。 2)密切观察患者大小便情况注意有无内脏出血。 3)观察有无恶心、呕吐、头痛等出血症状。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4)定

8、期复查血常规、凝血功能。3、焦虑 相关因素:与担心预后有关 护理目标:患者焦虑情绪缓解护理措施:1)认识到病人的焦虑,承认病人的感受,对病人表示理解。2)主动向病人介绍环境,消除病人的陌生和紧张感。3)耐心向病人解释病情,消除心理紧张和顾虑,使能积极配合治疗和得到充分休息。4)使病人感到安全,必要时陪伴病人。5)经常巡视病房,了解病人的需要,帮助病人解决问题,鼓励病人当产生焦虑时告诉医护人员。6)通过连续性护理与病人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7)指导病人使用放松技术,如缓慢的深呼吸、全身肌肉放松、听音乐等。4、知识缺乏护理目标:患者了解自己的病情和治疗。护理措施:1)通过交谈确认病人对疾病和未来生活

9、方式的顾虑,针对病人的顾虑给予解释或指导。2)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病人介绍病程及治疗。3)定时发放健康教育处方,提供适合病人所需的学习材料。4)鼓励病人提出问题,耐心给予解答。5、营养失调 相关因素:低于机体需要量与摄入困难有关 护理目标:病人保持良好的营养状态 护理措施: 1)给予低盐低脂清淡饮食。 2)保证每日的输液量。 3)鼓励自己进食,少量多餐,循序渐进。6、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 相关因素:与长期服用抗凝药有关 护理目标:皮肤完整无破损 护理措施: 1)保持床单位干燥整洁。 2)鼓励多下床活动,勤散步。 3)进高蛋白高维生素富热量食物。 4)每日温水擦浴,禁用刺激性洗洁用品。 5)静脉

10、输注刺激性药品时注意做好静脉保护。7、便秘 相关因素:与长期服用口服药,食物缺乏粗纤维有关 护理目标:病人至少2-3天排出成形的软便一次 护理措施: 1)行顺时针腹部按摩。 2)鼓励患者多食蔬菜水果,多饮温开水。 3)指导用开塞露塞肛,必要时按医嘱使用缓泻剂。 4)鼓励病人养成定时排便习惯。4、 护理评价患者生命体征正常,无颅内高压出现,未发生受伤、跌倒坠床事件,患者神志清楚,日常生活能自理,皮肤完整无破损,大小便正常,焦虑情绪有所缓解,对病情及治疗有一定程度的了解。无脑出血及内脏出血倾向。五、健康教育1 积极治疗原发病,如高血压、高脂血症等,按时服用口服药。2 晨起时不要急于起床,最好安静1

11、0min后缓慢起床,以防体位性低血压致梗死发生。3 心理护理:多与家属接触交流,了解其心理动态情绪,鼓励家属多探视;向病人解释所患疾病的性质、预后、治疗方案及目的,消除紧张情绪,使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4 饮食指导:指导病人家属给予病人吃低盐、低胆固醇、适量碳水化合物,丰富维生素饮食。控制总热量,饮食要有规律,切忌暴饮暴食或过分饥饿。5 休息活动指导:急性期卧床休息,应取平卧位,注意保持瘫痪肢体功能位置并适当被动运动患肢与关节。病情稳定后,应尽早进行床上,床边及下床活动,主动运动患肢。六、出院指导1、指导患者出院后注重休息,逸事,增加营养,增强体质。2、出院后继续坚持做颈椎操。3、坚持按时服药,巩固疗效,口服泰嘉要注意观察有无黑便情况。4、注意保持心情舒畅,多去公园散步,听音乐。5、定时监测血压,定期复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