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合金压铸模具制造技术合同协议书范本

上传人:tang****xu4 文档编号:134402544 上传时间:2020-06-05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9.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铝合金压铸模具制造技术合同协议书范本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铝合金压铸模具制造技术合同协议书范本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铝合金压铸模具制造技术合同协议书范本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铝合金压铸模具制造技术合同协议书范本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铝合金压铸模具制造技术合同协议书范本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铝合金压铸模具制造技术合同协议书范本》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铝合金压铸模具制造技术合同协议书范本(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编号号:铝合金压铸模具制造技术协议甲 方: 乙 方: 签订日期: 年月日甲方: 乙方:本协议经过甲、乙双方协商讨论,同意按以下条款对铝合金压铸模的设计、制造进行验收1. 压铸件的名称及图:2. 压铸件技术要求2.1铸件尺寸2.1.1加工余量:见甲方提供的加工图及毛坯图,如仅提供产品图,则由乙方岀毛坯图,甲方产品毛坯图确认需在两个工作日内回复,逾期不能答复则制造周期相应后延。其余铸件尺寸和形状应符合图纸要求。2.2铸件表面质量:铸件表面应成形良好,无冷隔、裂纹、严重拉伤及起皮、气泡等缺陷。2.3铸件内在质量:铸件各热节部位尤其是加工螺纹处应无缩孔、气孔等缺陷。2.4特殊要求:2.4.1铸件标识:

2、按甲方提供的产品加工图纸要求,在相应位置刻上商标、生产批次标识(年、 月、产品图号)。2.4.2模具标识:模具编号(零件号/YM1)、制造年月份、供应商信息。2.4.3填写模具履历书。3. 甲方提供铸件生产用压铸机的型号及其相关参数:表序号铸件名称铸件图号压铸机型号浇口套内径(mm)备注4. 压铸模具技术要求4.1模具零件材料、热处理等应符合表二规定:表二零件名称技术要求热处理要求镶块、型芯等成型零件;浇H13或协议规定要求保证协议要真空淬火、口套、分流锥等浇注系统零材料求使用寿命回火件;推杆、推管等顶出系统HRC 46-48零件。动、定模套板等模板零件;QT500或 45#HRC 28-32

3、推板、推杆固定板、垫块等45#HRC 28-32结构零件。复位杆、导柱、导套、推出T10A淬火、回火可用T8A代机构导滑零件;斜销、滑座、50-55HRC楔紧块及滑块导滑零件4.2成型零件必须经(真空)淬火工艺处理,对动、定模镶块、浇口套、分流锥除经(真空)淬火工艺处理外,还应进行软氮化处理(氮化深度为0.1-0.15mm、硬度HV 600)。4.3所有模具零件不得存在裂纹,成型零件表面不允许有划伤、压伤、锈蚀、补焊等缺陷,成型 零件表面及浇注系统表面粗糙度不得大于0.4卩m4.4尺寸限制4.4.1模具零件的几何形状、尺寸、表面粗糙应符合模具图纸(模具图由乙方设计)要求,同时 应满足下表三规定

4、(附图)。4.4.2型腔成型部位尺寸及精度要求必须按甲方提供的产品图纸规定设计制造,其中:孔类成型 部位尺寸(包括凹圆弧)按中下公差设计制造,轴类成型部位尺寸(包括凸圆弧)按中上公差设 计制造。以便尽可能减轻铸件的重量及方便模具的修改。表三160T280T400T630T800T1250T1600T动、定模套板分型面最小尺寸(H)100100120120120130150动、定模套板底面最小厚度(B)60608080100120120动、定模镶块底面最小尺寸(C)3030506080100120动、定模镶块分型面最小尺寸(E)60608080100120120动、定模座板(或模脚)厚 度(D)

5、(模脚安装宽度)505060606080100注:表中尺寸为模具刚性足够时允许的最小尺寸。4.5结构限制4.5.1模具动、定模套板均须采用整体式结构。4.5.2模具动、定座板(或模脚)必须按所选用的压铸机安装槽尺寸做岀安装槽。4.5.3模具零件非工作部位棱边均应倒角或倒圆,型腔面与分型面或型芯、推杆等相结合的交接边缘不允许倒角或倒圆4.5.4 模具细长推杆必须采用非配合段加粗型推杆,确保其强度和稳定性。4.5.5 为了方便型芯更换,动、定模型腔内型芯应考虑不拆镶块就可更换的结构。4.5.6 压铸模设计应考虑甲方模具的易损件更换、维护方便,即:4.5.6.1 设计压铸模应优先按 GB/T4678

6、.1-4678.15 压铸模零件选用标准;4.5.6.2 推杆应尽可能采用同一规格(直径相同);4.5.6.3 直径及孔口倒角相同、深度相同的预铸孔,其型芯应确保具有互换性;4.5.6.4 直径及孔口倒角相同、深度不同的预铸孔,其型芯在镶块内的固定配合段应具有防错措 施即固定段长度(或直径)不能相同。其他尺寸的预铸孔也应做到防错。4.6 总装技术要求461模具分型面与安装平面或支承面之间的不平行度偏差,在200mm长度内不得大于 0.05mm。4.6.2 模具导柱、导套在装配后,其轴线与模板平面的垂直度偏差,在200mm 长度内不得大于0.03mm。其导柱高岀分型面部分须大于零件成型型腔最深深

7、度4.6.3 成型镶块及浇口系统的分型面不允许低于分型面,可允许略高,但高出量不大于0.1mm。4.6.4推杆、复位杆应分别与型腔面、分型面齐平,推杆允许凸岀型腔面,但不大于0.1mm;复位杆允许低于分型面,但不大于0.05m m。推杆滑动时,应保证与推杆孔有合适的滑动配合长度,一般不小于 25mm。4.6.5 模具的各活动零件装配后应灵活, 在室温状态下用手施力时, 各相互关联的活动配合部分 不应产生卡住现象,要求固定的零件不得相对窜动。4.6.6 推杆在推杆固定板中应灵活转动,允许其轴向串动量不大于0.1mm。4.6.7浇道转接处应光滑连接,镶拼处应密合,未注拔模斜度不小于 0.5 ,表面

8、粗糙度 Ra不大于0.4卩4.6.8 滑块运动应平稳,合模后滑块与楔紧块应压紧,接触面积不小于四分之三,开摸后定位准 确可靠。4.6.9合模后分型面应紧密贴合,如有局部间隙,其间隙不大于0.05mm (排气槽除外)。4.6.10 动、定模有相配合的面时,合模后应有较明显的相配合的印痕,分型面上只有轻微的接 触点。0.1-0.15mm ,严禁将排4.6.11 排气槽应呈曲折状引出(推荐采用齿条排气块),其深度一般为 气槽从型腔直接引向操作者一方。4.6.12 模具浇注系统必须设计水冷结构,冷却水路应畅通,不应有渗漏现象。在动、定模镶块、 抽芯滑块及动、定模型芯的热节处必须设计点冷却;动定模镶块、

9、 抽芯滑块及动、定模型芯等零 件水冷系统进出水口集中配置,进水大小需设计可调节的,进水口及出水口应有明显标记。4.6.13 模具上下方分别在动、定模套板侧面均应有起重用的吊钩或吊环螺钉孔(模具上下方每 侧数量不小于两个,确保能承受模具重量) 。同时模具每一重要部件均应有独立的起螺栓孔, 以 方便拆卸。螺栓孔大小(或强度)应符合 GB852 要求,保证吊环安全起吊;特别是滑块(超过25Kg )侧面应钻吊装孔,以便滑块在机床上方便装拆。4.6.14 模具分型面上不允许有穿通的螺钉孔、销钉孔,模具上的工艺孔和辅助孔都应阻塞,并 与分型面齐平。4.6.15 有液压抽芯的模具,液压抽芯器及附件必须由乙方

10、配备齐全,必须备行程开关,其接口 必须是插接式(即用快换接头,方便安装和防止漏油),液压抽芯器的进出油路接头必须与机床 设备的油管接头匹配 .4.6.15.1 抽芯器活塞杆与型芯或滑块的连接必须采用活动连接(如哈夫块、 T 形槽等) ,以方便 安装、更换。4.6.15.2 乙方提供模具抽芯器的相关参数(如抽、插芯力大小、最大行程等),同时抽芯器中 所用标准件(如密封圈等)必须标明规格大小并提供生产厂家,以方便维修和更换。4.6.15.3 所有液压抽芯器的油管接头必须设计在抽芯器上方,以保证模具安装在机床位置状态 时使进出油口朝上, 油管拆卸时油液不泄出。 液压抽芯器使用 5 万模次前不得漏油及

11、其它变形断 裂等缺陷。4.6.16 乙方在模具出厂前应进行一次模具去应力处理费用由乙方负担,乙方有责任在出厂 前进行第一次模具去应力处理。后应在模具生产 5000-10000 模次时安排进行第二次去应力处理 费用由乙方负担; 50000 模次左右至少进行第三次去应力处理费用由双方协商。4.6.17 模具的安装尺寸必须与所选机床的安装尺寸匹配(见甲方提供的压铸机安装说明书)。4.6.18 如模具有预复位的,其预复位螺纹孔必须按甲方提供的规格进行制造。4.6.19 带冷却水的圆芯和有形状要求的推杆、销子,必须有防转定位销。4620模具所有脱模斜度应符合GB/T8844-2003压铸模技术条件3.1

12、0-3.13 要求。5压铸模具的验收5.1外观质量与尺寸检查乙方质量检验部门,应按模具图样和技术条件对模具零件和整套模具进行外观和尺寸检查,做好原始记录。5.2试模过程和压铸件检查5.2.1经过5.1条检查合格的模具方可进行试模,试模应严格遵守压铸工艺规程,试压件所用材质应与产品图纸相符。5.2.2试模用压铸机应符合合同及技术要求,模具装机后应先空载运行,模具活动部分动作应灵活、稳定、准确、可靠。5.2.3试模过程中,推杆孔与推杆间隙应无飞边,顶岀过程无卡滞、无异响。5.2.4检查动、定模分型面的平行度,最终验收稳定性试验时不得有跑水现象,铸件各分模面应无飞边。5.2.5模具型腔表面不得有明显

13、的刻痕和拉伤现象。5.2.6试模提取检验用压铸件应在工艺参数稳定后进行,应连续取最少10模压铸件交付甲方,确认铸件合格后,由乙方开具模具岀厂合格证,并随模具交付甲方。5.3质量稳定性检查5.3.1模具质量稳定性检验的批量生产由甲方承担,稳定性检验批量按表四规定进行,并保证甲方每天产量不低于600件,合格率大于 95 %。表四压铸机型号160T280T400T630T800T1250T1600T检验模次100010008008007006006005.3.2模具质量稳定性期间,由于设计和制造质量引起模具不能正常生产,甚至模具零件损坏或铸件质量无法保证,乙方必须进行无偿保修、更换受损件或重新制作模

14、具5.3.3模具质量稳定性检验原则上应在接到被检模具后三个月内完成。5.4模具材料和热处理要求检查情况进行检查或抽查,发现的质量问题应由乙方承担。5.5使用寿命验证乙方必须确保每套模具的制造质量,以保证模具的使用寿命不低于合同规定,在模具的使用寿命 期内,若岀现制造质量问题,乙方必须无偿保修。6其它要求6.1乙方必须应将在模具设计和制造过程中岀现的质量、技术方面的信息随时反馈给甲方,同样,甲方对产品图纸或相关技术标准修改时应提前书面通知乙方,以便双方及时协商处理。6.2乙方在交付模具及试模样件时必须同时向甲方提供以下物件(每缺一项扣乙方模具款100-500 元):a)模具图纸(包括铸件图、模具总装图、易损件图、浇口套图)一套及甲方提供的产品图纸,乙方必须做到所提供的图纸、实物、备件三者相符,乙方有责任更改完整,满足客户要求。b)关键原材料供应商及所供材料质量合格证明文件(包括化学成分、力学性能、热处理及表面试验合格证、探伤结果等),(其中热处理后硬度检测位置应在报告中指明或图示标岀)。c )模具关键零部件及模具总装质量检测报告;d) 试模件全尺寸检测报告(不少于2件);e)每次试模件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