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在阅读教学中闪光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3438827 上传时间:2017-10-2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7.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个性”在阅读教学中闪光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个性”在阅读教学中闪光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个性”在阅读教学中闪光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个性”在阅读教学中闪光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个性”在阅读教学中闪光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个性”在阅读教学中闪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个性”在阅读教学中闪光(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个性”在阅读教学中闪光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个性化行为” ,揭示了阅读活动的本质: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创造性活动。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摆正自己的位置,不期待答案,让学生通过个性化的自主学习、个性化的提问、个性化的阅读积累、个性化的思考表达,呈现“一树盛开万种花”的局面,使“个性”在阅读教学中闪光!一、不期待答案,生成个性感悟。曾经有一个美国教育考察团来我国考察。一位特级教师给他们上了一节课,教学设计严谨有度,学生对答精彩纷逞、气氛活跃。我们认为这堂课上得极为成功,可是美国专家却说:既然学生都知道了,那还有什么必要教他们呢?其实,真正沉下心对我们的课堂教

2、学来一个深思的话,我们会发现:我们的课堂常常只是优生的活动天地。而大部分学生成了听众或看客,存在与否无关紧要。我们只要求他们的答案能配合我们的教案,一个对不上再叫一个,直到对上为止,才算达到了目标要求。比如我曾听过这样一节课:一位教师在教小镇的早晨一课时,问学生:哪个词语最能概括小镇早晨的特点?学生回答:“美丽的早晨” 、 “热闹的早晨” ,老师都不满意。叫了好多个学生,最后有一个学生回答出老师所期望的书上所写的:“恬静、热闹、紧张”的早晨。老师才如释重负地把这个词语写下去。还有的老师,常常局限于教学参考书,把一些可以有多种分段方法的课文“定死”为一种标准答案,考试中的阅读也是如此。在这样的例

3、子中,老师完全满足于预设的、期待着的答案,而忽视了学生富有个性的理解。这样的预设,这样的期待将导致封闭。封闭必将扼杀个性,扼杀创新。倡导个性化阅读,就应该不期待答案,要从期待答案中走出来。让学生自由地发表自己有见地的意见,让创造精神在他们个性化的思考中闪耀。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到对中下等生的照顾,让每一个个体都参与到思考中来,发挥个性,发展创造力。教学的终极目标就是要塑造人,完善人,发展人。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思考,提高认识能力,显得十分重要。就三年级语文(上册)第 24 课孟母教子来谈。这是一篇著名的历史故事,课文主要讲孟母借公孙将军高超的箭法来启发教育儿子孟轲认识骄傲自满的缺点,展示了孟

4、母教子的良苦用心。本文故事情节简单,但蕴含的道理却发人深思。在教学时,我引导学生反复朗读,使他们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受到教育,在读中积累语言,在读中陶冶情操。 “这一夜,小孟轲为什么没有睡好?”这个问题是文中的切入点。在教学中,我以此引导学生自主读书,独立思考,并采用了小组讨论、体验交流、集体反馈、朗读感悟等一系列学习活动。在这一系列的学习活动中,还相机引导学生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如:在学习“孟轲久困学堂,一旦扑进大自然的怀抱,就像飞出樊笼的小鸟,感到无比快乐”这段话时,我让学生自读自悟,然后发表自己的见解。师:在这句话中,作者把小孟轲比作什么?生:比作“久困学堂,

5、关在樊笼中的小鸟。 ”师:作者为什么这样比?生:因为孟轲长久关在学堂里学习,他很想到外面去呼吸新鲜空气,看看大自然。师:关在樊笼中的小鸟一旦放了出去,会有怎样的心情?你觉得在这段话中哪些字词用得恰到好处。生:(读文感悟)生:我从“扑入大自然”中体会到了小孟轲对大自然是多么的渴望,他又是多么活泼好动啊!学生在读悟中体会到了小孟轲虽身处学堂学习,但也渴望自由。这是人之常情。正在小孟轲兴高采烈地跟妈妈外公登山游玩时,孟母和外公早有安排,他们要让小孟轲见识到了外公公孙将军“百发百中” 、 “百步穿杨”的箭法。小孟轲没想到世上外公竟有如此高超的射箭本领,所以他一夜都没有睡好。他为什么没有睡好,他会想些什

6、么?我让学生反复朗读第 4、5 自然段,学生从外公的“慢理斯条” 、 “箭若流星”中,看到了野兽一只只“应声倒地” 、 “无一逃脱” ;在百步之外射箭,又使得柳条上“落叶纷纷” 。从外公高超的箭艺中深受启发。 师:公孙将军高超的射箭本领是怎么来的?生:是他平时刻苦训练出来的。师:看到这些,小孟轲想到了什么?生:他想到外公之所以射箭能百发百中、百步穿杨,是因为他长期刻苦训练而成的。我一定要向外公学习。生:他想到母亲为了让他懂得这个道理,真是化了一番心思,他要以外公为榜样,勤劳苦练。生:他还想到一个人要成功,必须要永不自满,决不能沾沾自喜。生:从此以后,他的学习成绩一天比一天好,如雨后春笋,蒸蒸日

7、上。师:那么,从孟母教子中,你得到什么启发?生:我们要像孟轲一样,引以为戒,取得一点成绩不能沾沾自喜、固步自封,要再接再厉,争取更好。从讨论中,学生明白了道理,得到了教育。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坚持的就是“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建立的以“情感、态度、价值观”为三个维度的教学。我们在教学中,要以文体作为主体感悟的语言材料,领悟作者的思想内涵, “链接”学生生活,让他们在感受中提升自己的思想认识,形成良好的道德素养。同时,通过感悟语言,可以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练就扎实过硬的语言基本功。通过这样长期的训练,学生便出口能成章,挥笔就成文,这就是语文教学的灵魂所在。二、尊重学生,肯定个性化的提问。苏联著名

8、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成为知识的创造者。 ”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只有在受到充分的信任和尊重时,才能把自己的干劲和聪明才智充分地发挥出来。714 岁的少年儿童,自尊心日益增强,他们喜欢受人尊重,渴望获得人们的信任;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欲望就更强如第五册第七课拉萨的天空是一篇散文,文笔优美,但所描写内容远离学生的生活。一开课,我就让孩子们看课题质疑。学生围绕着拉萨、天空提出了很多的问题,有不少是值得研究的,例如:为什么不写西藏的其他地方,而只写拉萨的天空呢?拉萨的天空为什么那么美呢,我们的天也很蓝,为什么不像拉萨的天那么透亮呢?为什么说“湛蓝的天

9、空就是圣地的窗帘”不是“屋顶”从这些提问中我惊喜地发现了学生的思维有了个性发展。接着我和学生一起聊聊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鼓励他们查找资料,自己试着解决想了解的问题。在第一课时初读过后,我期待着第二天的语文课。三、师生对话,表达个性化见解。当我精心准备教学内容后,我总会很有信心地走上了课堂。结果嘛,不仅一切如意,还又有精彩生成来自学生的“发难”使这节课锦上添花。具体情况如下:大江保卫战师:这么多令人难忘的画面,如果让你用一句话来概括,你觉得用文中的哪句话合适?生 1:我觉得“哪里有洪水,哪里就有军旗飘扬;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军徽闪烁”这句话最能概括那令人难忘的抗洪场面。生 2:我觉得“风声雨声涛

10、声,声声震耳;雨水汗水血水水水相融”最能概括那令人难忘的抗洪场面。(我以为,学生肯定会找到“风声雨声涛声,声声震耳;雨水汗水血水,水水相融”这句话,因为文中本来就有提示“风声雨声涛声,声声震耳;雨水汗水血水,水水相融。 这是人民子弟兵在这场惊心动魄的大决战中的真实写照。 ”哪知,学生就是不像我想象的那样!一琢磨,学生说的“哪里有洪水,哪里就有军旗飘扬;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军徽闪烁”也有理呀!“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于是,又有了以下一段教学对话。 )师:现在有两种不同的意见。你更认同哪种观点呢?请细读第25 自然段,然后四人小组讨论,陈述你的理由。生开始自读思考,接着开始小组交流。师:哪位同

11、学先代表小组发言?生 1:我们觉得用“风声雨声涛声,声声震耳;雨水汗水血水,水水相融”好,因为书上写得很清楚:“这是人民子弟兵在这场惊心动魄的大决战中的真实写照。 ”生 2:我们觉得用“哪里有洪水,哪里就有军旗飘扬;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军徽闪烁”好。这句话概括地写出了我人民子弟兵在抗洪战争中无处不在,他们总是出现在人们需要帮助的地方,出现在最危险的地方。师:你们理解“风声雨声涛声,声声震耳;雨水汗水血水,水水相融”这句话吗?在预习时,曹思源同学对这句话提出了疑问,并且有自己的想法,我们先来听一听,好吗?生(曹思源):我觉得应将“涛声”改成“喊声” ,因为上文中有战士们高喊“狂风为我们呐喊!暴雨

12、为我们助威!巨浪为我们加油!” ,这样改很有气势;再说,原句中“风声雨声”之后是“读书声” ,写的是人的声音, “喊声”也是人的声音,正好与“读书声”一致。(学生中骚动起来。为了不至于太散,我提出了主导意见让学生进行了探讨。 )师:我觉得还是用“风声雨声涛声,声声震耳”好。为什么呢?(有学生发言,但大多说不到点子上。于是,我又抛出了一个问题。 )师:原句中用的是“声声入耳” ,这里为什么用“声声震耳”呢?它是不是和“风声雨声涛声”有关联呢?生 1:这“震耳”的“震”不仅是指“风声雨声涛声”震动了耳膜,更是指“风声雨声涛声”震撼着解放军官兵的心灵。生 2:这“风声雨声涛声”中的“涛声”不能改动,

13、因为“风声雨声涛声”指的是大暴雨,大洪水。生 3:这句话写出了人民子弟兵牵挂着广大人民的生命与财产安全。师:书读到这个份上,我真为你们高兴!更为曹思源同学提出了一个非常有价值的问题而高兴!我建议为会读书会思考的曹思源同学鼓掌!(学生掌声很热烈。 )那哪句话最能概括这场惊心动魄的大决战呢?为什么?生:“风声雨声涛声,声声震耳;雨水汗水血水,水水相融”最能概括这场惊心动魄的大决战。它前半句写洪水牵动了战士们的心,后半句写了战士们为了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不顾惜自己的身体,不怕流血牺牲,与洪水进行决战。教学中,我们要鼓励学生创新求异,但与此同时,更应注意引导学生求异过程中思维的准确性与深刻性。必须用巧妙

14、的语言把学生的思维从集中到分散再到集中,层层深入。通过新旧联系,对比理解,让学生创新更有意义。鼓励学生求异,有独到见解,从而让“个性”得到发展。四、生与生辩论,强调个性反思。学生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其阅读自主性越强,积极程度越高,收获也越大。在学习过程中,给学生选择的权力与自由,让他们用自己喜欢的角色,到自己喜欢的区域活动,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开展生与生辩论会,强调在自我体验、自我展示中引发阅读反思,促进阅读感悟的升华。让内心的独特体验、感悟、反思、贯穿整个阅读过程。如教学蒲公英的种子时,我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师:蒲公英的种子对太阳公公的嘱咐持的态度有什么不同? 生:大多数种子听从太阳

15、公公的话落到泥土中安家,有两颗种子不听太阳公公的劝告,非要到沙漠、湖泊中去安家。师:我们不妨把这两种不同的态度、行为称为“听从型”和“叛逆型” 。(师板书:听从者叛逆者)那么,你欣赏哪一类型的人呢?生:我欣赏“听从者” ,他们听长辈的话,所以能茁壮成长。(这时,有两双举起的小手又放下了。 )师:(指着放下手的一位学生):你有不同的意见吗?大胆说给同学们听。生:我欣赏“叛逆者” ,他们敢于提出不同的见解。生:我不同意他的观点。那些“叛逆者”不听太阳公公的劝告,自以为是,最后不是都死了吗?真是不听长辈话,吃亏在自己。生:(急切地站起)我反对!我觉得他们(叛逆者)有主见,不随大流,敢于探索。生:他们

16、不是敢于探索,而是爱幻想。生:(理直气壮)一个人有了幻想才能去不断探索!科学家不是都这样的吗?生:我欣赏“听从者” ,他们实事求是,做事脚踏实地,所以能获得成功。生:我不欣赏听从者,他们听从别人的安排,没有自己的个性。“五小”公民中不是要让我们当自己的主人吗?(部分学生鼓掌表示赞同)生:我还是欣赏“叛逆者” ,因为他们不盲从,自己去追求金钱和快乐,如果是我,我也会这么做的。生:(急不可耐地、脸涨得通红)他们自己去追求幸福是好的,可他们最后得到金钱和快乐了吗?是死了!(最后三个字语气重重的)生:是的,这也是他们考虑不全的方面,但是,要探索、要有追求总要付出代价的。师:同学们辩论得真精彩!你们的感受很独特,讲得都很有道理,你们都是胜利的一方。师:现在,如果你们是两颗落在沙漠里和湖泊中的小蒲公英种子,在生命垂危时,你会怎么想?这时,有其他小种子飞来,他们又会怎样劝告?请你以“蒲公英的呼吸越来越弱了”为开头写一段话。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我们语文教学要在课改的高速公路上走出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