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建考试 建筑工程 之基坑工程知识点.doc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34380232 上传时间:2020-06-0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9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建考试 建筑工程 之基坑工程知识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一建考试 建筑工程 之基坑工程知识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一建考试 建筑工程 之基坑工程知识点.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一建考试 建筑工程 之基坑工程知识点.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一建考试 建筑工程 之基坑工程知识点.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建考试 建筑工程 之基坑工程知识点.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建考试 建筑工程 之基坑工程知识点.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基坑支护、开挖及降排水工程1.3.1岩土的分类和性能1、岩土的分类:土不同粗粒的相对含量是基本分类方法;巨粒类土、粗粒类土、细粒类土岩石坚硬程度坚硬岩、较硬岩、较软岩、软岩、极软岩。 5类(二硬三软)土按地质成因土分类:残积土、坡积土、洪积土、冲积土、淤积土、冰积土、风积土 (7类)粒径、塑性指数土分类:碎石土(2mm超总质量50%)、砂土(2mm不超50%)、粉土(0.075mm超50%,塑指10)、黏性土(塑指10)建筑地基岩土分类:岩石、碎石土、砂土、粉土、黏性土、人工填土 (6类)开挖难以程度八类:松软土(锹、锄头)、普通土(锹、锄头,少许用镐)、坚土(主要用镐)、砂砾坚土(镐、撬棍)

2、、软石(镐、撬棍,部分爆破)、次坚石(爆破、部分风镐)、坚石(爆破)、特坚石(爆破)。2、岩土的工程性能:工程性能主要是强度、弹性模量、变形模量、压缩模量、粘聚力、内摩擦角等物理力学性能内摩擦角土的抗剪能力指标;其数值为强度包线与水平线的夹角;可以分析边坡的稳定性(大于此角,会产生滑动)。土抗剪强度通过剪切试验确定;是强度破坏的重要特点,是土力学中最基本的内容之一。包括内摩擦力和内聚力;土的天然含水量土中所含水的质量与土固体颗粒质量之比。(对挖土的难易、边坡的稳定、填土的压实均有影响)土的天然密度土的天然状态下单位体积质量;随着颗粒组成、孔隙的多少和水分含量而变化;不同的土密度不同。土的干密度

3、单位体积内土的固体颗粒质量与总体积之比(干密度越大,越坚实,所以是控制夯实的标准)土的密实度土被固体颗粒所充实的程度(反映紧密程度)土的可松性是挖填方时,计算土方机械生产率、回填土方量、运输机具数量、进行场地平整规划竖向设计、土方平衡调配的重要参数1.3.2基坑支护施工技术1、开挖深度超3M(含3M)或虽未超过3M但地质条件和周边环境复杂的基坑支护,属于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范围;开挖深度超5M(含5M)或虽未超过5M但地质条件、周边环境和地下管线复杂,或影响比邻建筑物安全的的基坑支护,属于超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范围。2、浅基坑的支护(小于等于5米)斜柱支撑适用开挖较大型、深度

4、不大的基坑支护或使用机械挖土时锚拉支撑适用开挖较大型、深度较深?的基坑支护或使用机械挖土,不能安设横撑时使用型钢桩横挡板支撑适用地下水位较低、深度不很大的一般粘性土层或砂土层中;钢桩间距1-1.5m,挡板厚度3-6cm短桩横挡板支撑适用于开挖宽度大的基坑,当部分地段下部放坡不够时使用;临时挡土墙支撑适用于开挖宽度大的基坑,当部分地段下部放坡不够时使用;坡脚用砖、沙袋、石叠砌挡土灌注桩支护适用于开挖较大、较浅(小于5m)基坑,临近有建筑物,不允许背面地基有下沉、位移时采用桩径400-500mm。桩间距1-1.5m,桩间土挖成拱形叠袋式挡墙支护适用于一般粘性土、面积大、开挖深度应在5m以内的浅基坑

5、;墙下部砌500mm厚块石基础,墙底宽由1000-2000mm,顶宽适当放坡卸土1.0-1.5m,表面抹砂浆保护。3、深基坑支护(选用依据:周边环境、开挖深度、工程地质和水文条件、作业设备和施工季节)排桩支护组成:支护桩、支撑(锚杆)、防渗帷幕组成分类:悬臂式(软土场中不宜大于5m)、拉锚式、内撑式、锚杆式1侧壁安全等级一二三级;2适用于可采用降水或止水帷幕的基坑;3悬臂式结构在软土场中不易大于5m(可加锚索)地下连续墙可与内支撑、逆作法、半逆作法结合使用;对周围扰动小,可作为主体地下结构外墙1侧壁安全等级一二三级;适用于可采用降水或止水帷幕的基坑;悬臂式结构在软土场中不易大于5m(可加锚索)

6、2适用周边条件复杂的深基坑水泥土桩墙依靠自重和刚度保护坑壁,一般不设支撑。 亦可局部加设支撑包含深层搅拌水泥土桩墙、高压旋喷桩墙,通常呈格构式布置1侧壁安全等级二三级;2施工范围内地基土承载力不易大于150kPa(软土);3基坑深度不大于6m土钉墙1侧壁安全等级二三级排软土场;2基坑深度不宜大于12m;3水位高于基坑底时要采取降水或截水措施逆作拱墙基坑平面形状适合时,可采用拱墙作为围护墙;拱墙有圆形闭合拱墙、椭圆形闭合拱墙和组合拱墙;组合拱墙可将局部拱墙视为两铰拱。1侧壁安全等级二三级;2淤泥和淤泥质土场不适用;3拱墙轴线的矢跨比不宜小于1/8;4基坑深度不宜大于12m;5水位高于基坑底时要采

7、取降水或截水措施原状土放坡1基坑侧壁安全等级为三级2施工场地满足放坡条件3可独立也可与上述结构组合4当地下水位高于坡脚时应采取降水措施基坑等级一级基坑1重要工程或支护结构作为主体结构的一部分;2开挖深度大于10米3与邻近建筑物和重要设施的距离在开挖深度以内的基坑4基坑范围内有历史文物、近代优秀建筑、重要管线等须严格保护的基坑二级除一级及三级以外的基坑三级基坑1开挖深度小于7m且周围环境无特殊要求的基坑基坑支护技术要求排桩支护1、排桩墙支护结构包括灌注桩、预制桩、板桩等类型桩构成的支护结构。2、组成:支护桩、支撑(锚杆)、防渗帷幕组成3、分类:悬臂式(软土场中不宜大于5m)、拉锚式、内撑式、锚杆

8、式4、排桩墙支护的基坑,开挖后应及时支护,每一道支撑施工应确保基坑变形在设计要求的控制范围内5、悬臂式排桩结构桩径宜600mm,桩间距应根据排桩受力及桩间土稳定条件确定。6、排桩顶部应设钢筋混凝土冠梁连接,冠梁宽度水平方向宜桩径,冠梁高度竖直方向宜400mm。排桩与桩顶冠梁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宜C20,当冠梁作为连系梁时可按构造配筋。7、基坑开挖后,排桩的桩间土防护可采用钢丝网混凝土护面、砖砌等处理方法;当桩间渗水时,应在护面设泄水孔8、当基坑面在实际地下水位以上且土质较好,暴露时间较短时,可不对桩间土进行防护处理。连续墙1、可与内支撑、逆作法、半逆作法结合使用;对周围扰动小,可作为主体地下结构外

9、墙2、悬臂式现浇钢筋混凝土地下连续墙厚度宜600mm,地下连续墙顶部应设置钢筋混凝土冠梁,冠梁宽度宜地下连续墙厚度,高度宜400mm。3、水下灌注混凝土地下连续墙混凝土强度等级宜C20,地下连续墙作为地下室外墙时还应满足抗渗要求。排桩及连续墙的支撑1、锚杆: 1)长度:锚杆自由段长度宜5m,并应超过潜在滑裂面1.5m;土层锚杆锚固段长度宜4m;下料长度应为锚杆自由段、锚固段及外露长度之和,外漏长度须满足台座、腰粱尺寸及张拉作业要求。 2)布置:锚杆上下排垂直间距宜2.0m,水平间距宜1.5m;锚杆锚固体上覆土层厚度宜4m;锚杆顷角宜为1525,且应452、钢筋混凝土支撑: 1)钢筋混凝土支撑构

10、件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应C20;2)钢筋混凝土支撑体系在同一平面内应整体浇注,基坑平面转角处的腰梁连接点应按刚节点设计;3、钢结构支撑:1)钢结构支撑构件的连接可采用焊接或高强度螺栓连接;2)腰粱连接节点宜设置在支撑点的附近,且应支撑间距的1/3;3)钢腰梁与排桩、地下连续墙之间宜采用C20细石混凝土填充;钢腰梁与钢支撑的连接节点应设加劲板。4、支撑拆除前应在主体结构与支护结构之间设置可靠的换撑传力构件或回填夯实。水泥土墙1、依靠自重和刚度保护坑壁,一般不设支撑。 亦可局部加设支撑2、包含深层搅拌水泥土桩墙、高压旋喷桩墙,通常呈格构式布置3、水泥土墙采用格栅布置时,水泥土的置换率对于淤泥宜0.8,

11、淤泥质土宜0.7,一般黏性土及砂土宜0.6;格栅长宽比宜2。4、水泥土桩与桩之间的搭接宽度应根据挡土及截水要求确定,考虑截水作用时,桩的有效搭接宽度宜150mm,当不考虑截水作用时,搭接宽度宜100mm。5、当变形不能满足要求时,宜采用基坑内侧土体加固或水泥土墙插筋加混凝土面板及加大嵌固深度等措施。土钉墙1、土钉墙墙面坡度宜1:0.1;2、土钉必须和面层有效连接,应设置承压板或加强钢筋等构造措施,承压板或加强钢筋应与土钉螺栓连接或钢筋焊接连接;3、土钉的长度宜为开挖深度的0.51.2倍,间距宜为12m与水平面夹角宜为520;4、土钉钢筋宜采用HRB335、HRB400级钢筋,钢筋直径宜为163

12、2mm,钻孔直径宜为70120mm;5、注浆材料宜采用水泥浆或水泥砂浆,其强度等级宜M10;6、喷射混凝土面层宜配置钢筋网,钢筋直径宜610mm,间距宜150-300mm;喷射混凝土强度等级宜C20,面层厚度宜80mm;7、坡面上下段钢筋网搭接长度应300mm。8、当地下水位高于基坑底面时,应采取降水或截水措施;9、土钉墙墙顶应采用砂浆或混凝土护面,坡顶和坡脚应设排水措施,坡面上可根据具体情况设置泄水孔。逆作拱墙1、基坑平面形状适合时,可采用拱墙作为围护墙;2、拱墙有圆形闭合拱墙、椭圆形闭合拱墙和组合拱墙;组合拱墙可将局部拱墙视为两铰拱3、钢筋混凝土拱墙结构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宜C25。(其他支护

13、都是C20)4、拱墙截面宜为Z字形,拱壁的上、下端宜加肋梁;当基坑较深且一道Z宇形拱墙的支护高度不够时,可由数道拱墙叠合组成,沿拱墙高度应设置数道肋梁,其竖向间距宜2.5m。当基坑边坡地较窄时,可不加肋梁但应加厚拱壁。5、拱墙结构水平方向应通长双面配筋,总配筋率应0.7%6、圆形拱墙壁厚应400mm,其他拱墙壁厚应500mm。7、拱墙结构不应作为防水体系使用。1、软土场地可采用深层搅拌、注浆、间隔或全部加固等方法对局部或整个基坑底土进行加固,或采用降水措施提高基坑内侧被动抗力。2、对基坑侧壁安全等级为一级、或对构件质量有怀疑的安全等级为二级和三级的支护结构应进行质量检测。检测工作结束后应提交包

14、下列内容的质量检测报告:(方型分诊结处图)1)检测点分布图;2)检测方法与仪器设备型号;3)资料整理及分析方法;4)结论及处理意见。人工排降地下水施工技术1、开挖深度超3M的降水工程,属于.;.5m.,属于.2、地下水控制应根据工程地质情况、基坑周边环境、支护结构形式选用截水、降水、集水明排或组合的技术方案; 当开挖深度超3m,一般就要采用井点降水,当降水危及到基坑及周边环境安全时,宜采用截水或回灌的方法。 当坑底为隔水层且底层作用有承压水时,应进行坑底突涌验算;必要时采用水平封底隔渗或钻孔减压措施。3集水明排(上层滞水或水量不大的潜水)1、适用渗透系数7-20.0 m/d;的填土、粉土、黏性

15、土、砂土(真空、喷射也是这四种土);2、降水深度5m真空(轻型)井点(上层滞水或水量不大的潜水)1、 系统组成:井点管、连接管、集水总管及抽水设备2、 适于渗透系数0.1-20.0m/d的土及图层中含大量细沙和粉砂土或明沟排水易引起流沙、塌方时,3、 单级小于6m;多级小于12m4、 井点管的布置应根据基坑大小、地质和水文情况、工程性质和降水深度确定喷射井点(上层滞水或水量不大的潜水)1、适用基坑较深、降水深度大于6m,土渗透系数0.1-20.0m/d的填土、粉土、粘性土、砂土,2、降水深度可达8-20米;(小于20m)3、优点:设备简单,比多层轻型井点设备少,土方开挖量少,施工块,费用低,排水深度大管井井点(含水丰富的潜水、承压水、裂隙水)1、组成:滤水井管、吸水管、抽水机械组成;设备简单、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