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新建筑》读书笔记.doc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34380183 上传时间:2020-06-05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走向新建筑》读书笔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走向新建筑》读书笔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走向新建筑》读书笔记.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走向新建筑》读书笔记.doc(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走向新建筑读书笔记摘录:建筑成了时代的镜子。现代的建筑关心住宅,为普通而平常的人关心普通而平常的住宅。它任凭宫殿倒塌。这是时代的一个标志。为普通人,“所有的人”,研究住宅,这就是恢复人道的基础,人的尺度,需要的标准、功能的标准、情感的标准。就是这些!这是最重要的这就是一切。这是个高尚的时代,人们抛弃了豪华壮丽。作为一种有造型激情的东西,建筑在它的领域里,也要从头做起,要使用那些易于打动我们意识的、易于满足我们视觉欲望的因素,并且把它们处理得使它们的形象能以精致或粗犷、动乱或宁静、淡漠或热衷来清楚地影响我们;体块是一种能充分作用于我们的感官,并使我们能够借以感知和量度的因素。表面是体块的外套,它

2、可以消除或丰富我们对体块的感觉。平面是体块和表面的生成元,是它,不可更改地决定了一切。建筑是一件艺术行为,一种情感现象,在营造问题之外,超乎它之上。营造是把房子造起来;建筑却是为了动人。当作品对你合着宇宙的拍子震响的时候,这就是建筑情感,我们顺从、感应和颂赞宇宙的规律。我们正处于一个建设时期,一个重新调整以适应于新的社会和经济条件的时期。我们正在绕过一个海岬,新的前景只有在彻底修正现行的手段和确定合乎逻辑地建立起来的新的结构基础之后才能恢复伟大的传统路线。有序布局是把轴线分等分级,也是目标的分等分级,意图的分类。如果说数字计算的结果使我们感到满意和和谐,这是因为它们来源于这轴线。如果,根据计算

3、,飞机的外形像一条鱼,像自然物体,这是因为它重新找到了轴线。如果独木舟、乐器、涡轮机,这些实验和计算的成果,在我们看来都像“有机的”现象,这就是说,像某种生命的载体,那是因为它们排列在轴线上。现代的工程师,首先追求功能而把形式放在第二位,但他的成果总是造型美观的。优秀的现代画家为造型而追求造型,如果他有必要的能力,成品在造型上就会令人满意。读后感:看完走向新建筑,这是柯布西耶创作的一本现代建筑学的纲领性书籍。但是由于这本书语言的速度很快,而且是跳跃式的,没有明晰的条理。所以作为初学建筑的学生不能理解的足够清楚。所以我主要是感受柯布破旧立新的英雄主义激情和对建筑的热情。柯布的美学观是完全现代主义

4、的,特别偏好当时的立体主义以及某些未来主义。他认为真正的美必须是抽象的,他不停的提到“体块”“比例”“几何”,最反对的就是装饰,特别是住宅里面各种没用的各种风格的家具和装饰。另外,柯布在开篇就提出的“工程师的美学”其实可以归结到一种自然美。因为工程师是忠于数学的,忠于自然规律的,所以是美的,柯布大力赞美了飞机、汽车和轮船的设计,对比建筑的落后。柯布还提出“住宅是居住的机器”,这是流传最广的一句话。但是柯布从来没有认为所有的建筑都是这样,他在提倡“工程师的美学”的同时,又说“凸凹曲折是建筑师的试金石。他被考验出来是艺术家或者不过是工程师。柯布并没有让建筑师变成工程师,而是一个考虑到这些因素并超越

5、他们而成为一个艺术家。这种艺术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艺术家,他不在意风格、不在意古典的一整套东西。而是从使用者的真实需要出发,首先正确地建造,然后艺术地建造。 这本书其实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号召建筑师向工程师学习,另一部分是确立现代建筑设计的基本原则。这原则最重要的是“给建筑师先生们的三项备忘:体块、表面、平面”,其次还有基准线(轴线)、内部流线(空间序列)。其中体块是“一种能充分作用于我们的感官,并使我们能够借以感知和量度的因素。”其实就是建筑的抽象感和几何感;表面“被体块的准线和导线分划,所以它显示出这体块的个性。”而平面是“生成元”。“包含着感觉的实质。在“精神的纯创造”一章中,柯布讨论了建筑的实质,主要的观点是“清晰的形式:由一个统一体赋予作品以活力,给他们一个基本态度,一个性格:这是精神的纯创造。”“有诗的感情时才是建筑”,构筑不是建筑,所有物质性存在的组合是构筑而不是建筑。结构也不是建筑。最后,借用新建筑的一句话“。这本书的体系并不严谨,结构混乱,美学观点也有可商榷之处,有些论证不免简单化。不过,它是一本极重要的书,一本好书,一本在历史上起过开拓作用的书,一本永远不会磨灭的书。一部虽然有片面性甚至错误,却提出了新思想,很能启发人的书,比一部面面俱到,十全大补,滚光溜滑,却全是陈词滥调,连一句新鲜话都不敢说的书,那是要好得太多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