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泸州市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

上传人:1516****951 文档编号:134375233 上传时间:2020-06-0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8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泸州市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四川省泸州市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四川省泸州市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四川省泸州市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四川省泸州市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川省泸州市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泸州市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泸州老窖天府中学高2014级高二上期半期考试地 理第一部分 (选择题 共44分)注意事项:1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案标号填涂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2本部分共11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读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a、b两地均位于村镇。回答14题。1图示区域的地形类型属于A山地 B高原C平原 D丘陵2依据因地制宜的原则,图中所示区域最适宜发展的产业部门是A水力发电 B林产品加工C棉花种植 D水产品养殖3在图中所示的区域,ab路段容易遭受自然灾害,主要是由于沿线A山体坡度大 B地表崎岖不平 C河水流速快 D泥沙淤积严重4图示区域a

2、、b两地间公路的最大高差可能为A10米 B40米 C70米 D100米2010年,上海市近郊区与远郊区人口密度分别为每平方千米4684人和1388人,比2000年分别增长80.2%和61.4%。郊区人口密度增幅远高于城区。结合下图,回答56题。51978年到2009年,上海市郊区和城区制造业产值比重的变化以及近十年人口空间集聚的变化可以显示郊区农业用地部分转变为工业用地郊区农业用地部分转变为居住用地城区工业用地大多转变为商业用地城区居住用地大多转变为商业用地A B C D6近十年来,上海市郊区和城区人口密度的变化反映A城区人口集聚效应急剧下降 B城区人口集聚效应比郊区弱C近郊区人口集聚效应比远

3、郊强 D远郊区人口集聚效应比近郊强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香港的劳动密集型制造企业大量迁入内地。回答78题。7这种产业迁移A是第三产业的迁移 B是技术导向型产业的迁移C抑制了迁入地的城市化进程 D促进了迁入地的工业化8香港制造企业迁移的原因有香港地价较高 内地服务业发达 内地工资水平较低 香港人口数量剧减A B C D34N日照百分率,即实际日照时间与可能日照时间之比。右图是陕西省区年平均日照百分率分布图。读图完成910题。9形成陕西省日照百分率南北差异的主要原因是A纬度因素 B地形因素 C气候因素 D植被因素10对图中四地日照百分率高低及其影响表述正确的是A地区很低,有利于落叶阔叶林的生长B

4、地区较低,有利于地表水土保持C地区较高,有利于河流径流的补给D地区很高,有利于农作物品质的提高冰川冰川下图是某地山体滑坡后堵塞河道形成堰塞湖的影像。11图中堰塞体垮塌后可能会淹没下游沿岸居民点可快速确定需要转移人口区域的技术是 A遥感B地理信息系统C全球定位系统D北斗导航系统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 共56分)注意事项:1用黑色墨迹签字笔将答案工整地答在答题卡上。2第二部分共2个大题,共56分。12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28分)。材料一 下图为我国西北地区局部示意图和生态工程图。草方格沙障材料二 甘肃省民勤县地处河西走廊东北部,石羊河流经民勤盆地。从上世纪50年代至今,石羊河流域的径

5、流量减少近13,石羊河流域的人口却由90万增加到近230万,灌溉面积由300万亩增加到500万亩。肆虐的风沙,荒废的田园,让民勤人深刻地意识到,“决不能富一阵子,后悔一辈子”。下图为石羊河流域示意图和石羊河流域用水结构图。材料三 贵州省地处我国西南地区,是一个山川秀丽、气候宜人、民族众多、资源富集、发展潜力巨大的省份,而目前贵州省却是全国石漠化面积最大、程度最深、危害最严重的省份。石漠化是在亚热带湿润气候条件下的喀斯特地区,地表由于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植被严重破坏、土壤严重侵蚀、岩石大面积裸露,呈现类似荒漠化景观的过程。下图为贵州省简图和贵阳市多年平均各月降水量统计图。(1)请指出材料一

6、所示地区所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并简要说明其发生发展的自然环境背景。(8分)(2)材料一所示地区为了保护铁路,人们在铁路沿线的流动沙丘上铺设了草方格沙障(如图),草方格沙障是用麦草、稻草、芦苇等材料,在流动沙丘上扎设成方格状。试分析铺设草方格沙障所起到的作用。(4分)(3)请指出材料二中石羊河流域的用水结构特点,并根据材料分析石羊河流量减小的人为原因。(4分)(4)材料二的石羊河流域生态恶化,为改善现状,请你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6分)(5)根据材料三分析石漠化对贵州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6分)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8分)。材料一 东北地区是我国以机械等部门为主的老工业基地.下图为东

7、北产业结构变化表。1978年2005年第一产业比重/%20.012.8第二产业比重/%64.349.6第三产业比重/%15.737.6材料二 东北某城市以煤炭为主导产业的产业结构调整模式图。材料三 三江平原湿地变化图。(1)列举两点东北地区发展机械工业的有利区位条件。(4分)(2)产业结构调整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主要措施之一,与1978年相比,2005年的产业结构发生了哪些变化?(6分)(3)材料二图中,字母A表示_工业,B表示_工业。(4分)(4)简要说明材料二所示产业结构调整模式的优点。(6分)(5)根据材料三判断,19542000年三江平原的土地利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些变化对当地自然

8、环境产生哪些影响?(8分)泸州老窖天府中学高2014级20152016年度上期半期考试地理参考答案1D 2B 3A 4B 5A 6C 7D 8B 9C 10D 11B12(1)土地荒漠化(2分)。深居内陆,降水稀少;植被稀少,地表裸露;物理风化、风力作用强,地表多疏松的沙质沉积物;冬春季节多大风天气。(6分)(2)增加地表粗糙度,削减风力,固定流沙(2分);截留降雨,提高了沙层含水量,有利于固沙植被存活。(2分)(3)农田灌溉用水占主导(2分)。人为原因:人口增长过快,工农业生产发展,生产、生活用水量增加。(2分)(4)推行滴灌、渗灌等技术,发展节水农业;培育和推广耐旱作物;退耕还林、还草,调

9、整产业结构;合理分配上、中、下游用水控制人口增长,实施生态移民等。(答对三点得6分)(5)水土流失加剧,耕地面积减少;部分地区气候恶化,旱涝灾害频发;土层变薄,土壤肥力下降;农作物减产,农产品质量降低;地表植被减少,涵养水源能力降低,地表水资源不足。(答对三点得6分)13(1)原料丰富;能源充足;市场条件好;交通便利;技术基础好;国家政策支持。(任举两点4分)(2)第一产业比重下降(2分);第二产业比重下降(2分)(或答第一、二产业比重下降即得4分);第三产业比重大幅上升(2分)。(3)钢铁(2分)森林(2分)(4)优化产业结构(产业结构多元化),避免煤炭资源枯竭带来的经济衰退;将资源进行深加工,延长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多渠道增加收入,提高经济效益;增加就业岗位。(从以上几个点进行简要分析,答对三点得6分)(5)湿地面积减少,耕地面积增加。(2分)湿地萎缩,会导致地表水涵养量降低;对河流的调蓄能力降低;破坏了野生动物栖息地,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系统遭到破坏;湿地调节局部气候的能力下降甚至丧失等。(答对三点得6分)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