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新津中学高二生物12月月考试题(无答案)

上传人:1516****951 文档编号:134373632 上传时间:2020-06-04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21.3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新津中学高二生物12月月考试题(无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四川省新津中学高二生物12月月考试题(无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四川省新津中学高二生物12月月考试题(无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四川省新津中学高二生物12月月考试题(无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四川省新津中学高二生物12月月考试题(无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川省新津中学高二生物12月月考试题(无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新津中学高二生物12月月考试题(无答案)(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四川省新津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生物12月月考试题(无答案)新津中学高2015级高二12月月考生物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选出来,填涂到答题卡上规定的地方。其中13题每小题1分,3150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1下列是关于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描述,其错误的是A.可遗传的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内因B.环境改变使生物产生适应性的变异C.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是定向 D.变异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和积累,就可能产生出生物的新类型2. 下列有关于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一个种群中,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各种基因型频率的改变一定导致基因频率改变

2、B.一个种群中,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基因频率之和为1C.基因型为Aa的个体自交后代所形成的种群中,A基因的频率大于a基因的频率D.因色盲患者中男性数量大于女性,所以男性群体中色盲的基因频率大于女性群体3.下列选项不支持共同进化观点的是 A.昆虫和体内共生菌的关系 B.有长着细长花矩的兰花,就必有同样长着细长吸管似的口器的昆虫C草原上狼的灭绝造成鹿数量激增 D随着光合放氧生物蓝藻的出现,地球上有了氧气,这为需氧型生物出现和进化提供了条件4下图是人体某组织结构示意图,分别表示人体内不同部位的液体。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人体的内环境是由组成的B中含激素、血红蛋白、乳酸、CO2等物质C心肌细胞直接生

3、活的液体环境是D中CO2浓度低于中CO2浓度5. 下列有关反射弧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反射弧是反射的结构基础 B在人体进行反射活动过程中,神经元膜内局部电流方向与膜外局部电流方向相反 C狗在听到铃声后分泌唾液这一反射活动中,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唾液腺一起构成效应器 D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时是从一个神经元的树突传到下一个神经元的轴突或细胞体6. 如图为一突触的结构示意图,在a、d两点连接一个灵敏电流计。已知ab = bd,则分别刺激b、c两点,灵敏电流计指针各能偏转几次 Ab点2次,c点1次 Bb点1次,c点1次Cb点1次,c点2次 Db点2次,c点0次7已知突触前神经元释放的某种神经递质

4、可使突触后神经元兴奋,当完成一次兴奋传递后,该种神经递质立即被分解。某种药物可以阻止该种神经递质的分解,这种药物的即时效应是A突触前神经元持续性兴奋 B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性兴奋C突触前神经元持续性抑制D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性抑制8. 下列事例能够说明神经系统中的高级中枢对低级中枢有调控作用的是 A.针刺指尖引起缩手反射B.短期记忆经过多次重复可形成长期记忆C.大脑皮层言语区的S区受损伤,导致运动性失语症D.意识丧失的病人能排尿但不能控制,意识恢复后可控制排尿9切除某动物的垂体后,血液中A生长激素增加,甲状腺激素也增加B生长激素减少,甲状腺激素增加C生长激素增加,甲状腺激素减少D生长激素减少,甲状腺激

5、素也减少10. 科研人员分别给三只大白鼠注射了a、b、c三种激素后,观察到的相应反应如表所示,据此判断激素a、b、c的名称依次是注射的激素注射后的反应a激素低血糖,甚至昏迷b激素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并使软骨生长明显c激素使呼吸、心率加快,并使体内产热量增加A甲状腺激素、胰岛素、生长激素 B胰高血糖素、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C胰岛素、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 D生长激素、胰岛素、甲状腺激素11. 关于人体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激素在人体内含量很少,但有高效的生物催化作用 B激素既不组成细胞结构,又不提供能量 C激素随体液到达靶细胞,使靶细胞原有的生理活动发生变化 D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的多少,要受到下

6、丘脑和垂体的调节12在制备抗蛇毒毒素血清时,需要将减毒的蛇毒注入家兔体内,引起免疫反应,这一免疫反应和所用的蛇毒分别是 A非特异性免疫、抗原 B特异性免疫、抗体C非特异性免疫、抗体 D特异性免疫、抗原13下列有关免疫的表述,正确的是 A淋巴细胞来源于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并在骨髓中成熟B体液免疫属于人体的第二道防线,细胞免疫属于人体的第三道防线C先天性缺少胸腺的患者,仍可保留部分细胞免疫D细胞免疫中,效应T细胞的攻击目标是被抗原入侵的宿主细胞14抗原进入人体以后,被相应抗体消灭的过程是大多数抗原经过吞噬细胞的摄取和处理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B细胞,再由B细胞呈递给T细胞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

7、T细胞产生淋巴因子作用于B细胞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并产生抗体ABCD15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一类疾病是A病原体感染机体而引起的疾病,有传染性B机体免疫功能不足或缺乏而引起的疾病,无传染性C人体免疫系统对自身的组织和器官造成损伤而引起的疾病D已免疫的机体再次接受相同物质的刺激而引起的过敏反应16. 下图中琼脂块l和2按图中位置被转移至刚切除尖端的胚芽鞘左侧,几天后的结果应是以下哪一项 17. 用适宜浓度的生长素处理未授粉的番茄雌蕊柱头,可以得到无子番茄,这种果实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为A比受精卵染色体数目多一倍B. 与卵细胞染色体数目一样C

8、与番茄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一样 D与受精极核染色体数目一样18如右图,若茎的a侧生长素浓度在B点以下的浓度范围内,下列对b侧生长素浓度范围的描述最为准确的一项是 A在BD范围内B在OA范围内C在BC范围内D在BA范围内19.下列能向光弯曲生长的是20、为了探究生长素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适宜浓度,某同学用两种浓度的生长素分别处理扦插枝条作为两个实验组,用蒸馏水处理作为对照组进行实验,结果是实验组与对照组扦插枝条生根无明显差异。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 生长素的两种浓度可能为A点和C点的浓度B. 生长素的两种浓度可能都低于A点的浓度C. 生长素的浓度低于A或高于C都会抑制扦插枝条生根D. 生长素促进

9、扦插枝条生根的适宜浓度可能在A、C两点之间21下列有关调查种群密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蚜虫呈集群分布,不宜采用样方法调查蚜虫的种群密度B调查古树木、蝗虫的幼虫、某种蛇的种群密度,通常采用样方法C标志重捕法调查得到的种群密度是最精确的现实反映D调查某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应根据地段形状确定取样方法22下列关于“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实验的操作正确的是()A从试管吸出培养液之前应静置一段时间B对于压在小方格界线上的酵母菌,计数四条边上的菌数C当一个小方格中酵母菌数目较多时应适当稀释D将培养液滴到计数室中盖上盖玻片后镜检23. 下列组合中,依次属于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一组是一块稻田中

10、所有三化螟幼虫、蛹和成虫崇明岛东滩的全部生物东方绿舟的全部生物及无机环境 九段沙湿地的全部动物及绿色植物A B. C D24下图表示一个生物群落中甲、乙两个种群的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t2t3时间内甲种群出生率小于死亡率Bt3t5时间内甲、乙两种群的年龄组成不同Ct3时甲种群的密度最小,t4时乙种群的密度最大D若乙种群为某种害虫,则在t4时防治的效果最佳25.如果采用样方法调查某地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A.计数甲地内蒲公英的总数,再除以甲地面积,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B.计数所有样方内蒲公英总数,除以甲地面积,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C.

11、计算出每个样方中蒲公英的密度,求出所有样方蒲公英密度的平均值,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D.求出所有样方蒲公英的总数,除以所有样方的面积之和,再乘以甲地面积,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26. 如图为某种群数量增长的“J”型曲线和“S”型曲线。若不考虑迁入和迁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改善空间和资源条件有望使K值提高Bbc段种群增长速率逐渐下降,出生率小于死亡率Cc点时种群增长率为零,出生率等于死亡率D理想条件下,种群数量增长的曲线可用图中“曲线X” 表示,没有K值27下列有关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的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寄生生物不一定只是动物,寄主也不一定只是植物B豆科植物与根瘤菌之间为互利共生关

12、系 C某种营群体生活的昆虫个体之间为种内互助和种内斗争关系D鲈鱼在食物短缺时以幼小的鲈鱼为食,属于捕食关系28. 下列关于群落的空间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A群落的空间结构是指在垂直方向上,群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B种植玉米时,因植物群落分层现象的存在,所以要合理密植C引起森林群落中植物和动物分层现象的主要因素分别是光照和食物D不同高度的山坡上分布着不同的植物类群,这说明群落具有垂直结构29. 一个完整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A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B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C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D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营养结构30. 据图回答,正确的是 A图示的各

13、种成分在生态学上可以构成一个生态系统B图示的各种成分在生态学上可以构成一个生物群落C细菌属于初级消费者,黄雀属于三级消费者D图中共有两条因捕食关系而建立的食物链31下列有关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一种蜣螂专以大象粪为食,则该种蜣螂最多能获取大象所同化能量的20%B当一只狼捕食一只兔子并同化为自身的有机物时,能量传递效率为10%20%C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能量就从非生物环境流入生物群落D生态系统的能量是伴随物质而循环利用的32关于碳循环的叙述,错误的是 A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主要以CO2的形式进行循环B生物群落中的碳元素主要是依靠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固定的C温室效应主要

14、是由于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造成的D当光合作用固定的CO2与呼吸作用释放的CO2相等时,大气中的CO2即可维持稳定33下列叙述中符合种群密度概念的是A一亩油菜的年产量 B.某地区灰仓鼠每年新增的个体数C.某池塘每平方米水面花鲢鱼的数量 D.每平方米草地中杂草的数量3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演替就是原有物种随时间的不断恢复B“S”型增长曲线一般表示种群数量停止增长 C在生态系统中存在着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D太阳能只有通过生产者才能输入到生态系统之中35.我国谚语中的“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体现了食物链的原理。若鹰迁入了蝉、螳螂和黄雀所在的树林中,捕食黄雀并栖息于林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鹰的迁入增加了该树林中蝉及其天敌的数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