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生活的变化》导学案培训教材

上传人:yulij****0329 文档编号:134370942 上传时间:2020-06-0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生活的变化》导学案培训教材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社会生活的变化》导学案培训教材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社会生活的变化》导学案培训教材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社会生活的变化》导学案培训教材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社会生活的变化》导学案培训教材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社会生活的变化》导学案培训教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生活的变化》导学案培训教材(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社会生活的变化导学案丰淑玲教学目标 两次工业革命和辛亥革命对中国社会生活的影响 火车、轮船、电报、电话以及照相、电影的传入,新闻报纸、出版事业的出现,中国社会习俗的演变概况能力训练过程方法:认识近代工业文明的传入,使中国社会生活发生了顺应人类历史潮流的变化,是历史的进步;同时也使中华民族付出了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沉重代价认识作用分析利弊:火车轮船的传入,一方面有利于经济文化交流,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更便利了列强对中国的进一步掠夺讨论探索: 我国的科技发明在古代领先于世界,到了近代却落后于西方,主要原因在于封建制度的制约和农业文明模式的局限性情感态度价 值 观 社会进步发展观点 工业

2、文明的传入,在改造中国社会物质文明的同时,也改造着中国人的文化生活和社会习俗,这个历史趋势说明了人类社会总是向前发展着、进步着的 ,我们必须自觉地与时俱进思想意识:辛亥革命对中国封建习俗观念的改造,代表着人类历史文明发展变化的主流趋势和人类优秀文化的发展方向,功不可没教学重点 近代交通通讯在中国的出现 教学难点 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认识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导入新课 回顾前面学过的线索,讨论回答问题: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在经济、政治、思想文化方面出现了怎样的趋势? A.经济上: B.政治上: C.思想文化上:设问导入:我们今天看看近代中国的社会生活方面发生

3、了哪些变化? (阅读104109页全课内容,对外国传入的重要交通通讯工具、文化生活和社会习俗变迁的事实等做出醒目的阅读标记,按小组交流个人看法,要求人人过关。) 探究新课 近代交通通讯在中国的出现 1.19世纪初,火车、轮船的传入,对中国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 。 2.你知道中国第一条铁路和第一艘轮船的名称吗?小结、过渡:这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科技发明对中国的影响,使得当时中国的社会经济和物质生产发生了重大变化,开始与世界“接轨”。19世纪70年代以后,第二次工业革命科技发明陆续传入中国,进一步促进了中国的物质生产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并在这个基础上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使得中国人的文化生活也发生了剧烈

4、的变迁。 文化生活的变迁 1.19世纪70年代以后,传入的通讯工具是什么?对社会生活哪些方面产生影响? 2.当时还从西方传入哪两样发明,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 3.中国电影历史上的三个“第一部”分别是什么? 4.近代最著名的中文报纸是哪一家? 5.近代中国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是什么? 6.你能说出以下各时期兴办的刊物名称吗? A.维新变法时期: B.辛亥革命时期: C.新文化运动期间:教师过渡:随着文化生活的变迁,人们的社会习俗也发生了变化。 1.辛亥革命后,有哪些落后愚昧的习俗得到改变? 2.这说明精神文明的发展趋势是什么?A.经济上: B.政治上:C.思想文化上: 同步练习11

5、9世纪初,西方发明了轮船、火车。1876年,英国商人修建了一条从 到 的铁路,称为 铁路,这是中国出现的第一条正式投入运营的铁路。19世纪70年代以后,中国开始架设 。2近代以来,西方发明的 和 传入中国,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 后,外国人在 等城市创办了外文报纸,后来,中文报纸也出现了,其中最著名的是1872年在 创办的申报。31897年在 创办的商务印书馆,最近代中国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4 后,民国政府为了改变愚昧落后的习俗,颁布了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等法令。还废除有损人格的跪拜礼,代之以文明简单的 、 ;取消“老爷”“大人”之类的称谓,代之以“ ”“ ”等平等的称呼。当然,

6、在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是 的。5下列有关社会习俗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辛亥革命后,国民政府颁布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等法令B取消“老爷”、“大人”之类的称呼,代之以“先生”、“君”等平等的称呼C在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是有限的D在社会习俗方面,传统的习惯势力已经消失了6下列反映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轮船只是在沿海沿江的口岸城市才出现B电影和报纸在全国范围内开始发行C照相是极少数有钱人家的奢侈享受D传统的社会习俗很难在短时间内完全改变7下列哪项不是交通通讯变化带来的影响( )A促进了商品的流通 B便于百姓之间的沟通C利于信息的传达 D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8火车和轮船的发

7、明距今约有( )A一百年左右 B二百年左右 C三百年左右 D四百年左右9最早传人我国的近代交通工具是( )A火车 B轮船 C汽车 D飞机1019世纪70年代后,一位京城的高官要与在上海的亲友取得联系,可以选择的最佳手段是( )A拍有线电报 B写封书信 C发无线电报 D打长途电话11近代上海的人们能够从中文报纸上寻找到对自己有用的信息最早出现在( )A19世纪40年代 B19世纪50年代C19世纪60年代 D19世纪70年代12中国自己拍摄的第一部无声电影是( )A定军山 B歌女红牡丹 C风云儿女 D渔光曲13辛亥革命后社会习俗的改变中,对今天中国成为亚洲第一体育强国关系最大的是( )A男子剪辫

8、子 B女子停止缠足C废除跪拜礼 D取消“大人”称谓14同学们经常使用新华字典,它的出版社是近代中国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它的名称是( )A三联书店 B商务印书馆 C同文出版社 D外文出版社15辛亥革命后,国民政府采取一些措施来改变落后的习俗、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禁止缠足B废除有损人格的跪拜礼C取消“先生”、“君”之类的称谓D强令男子剪掉辫子16近代文化生活的变化是由于( )照相 电视 电影 报纸的传入A B C D17近代中国人们获取信息了解社会的主要传媒工具是( )A书籍 B电影 C电话 D报纸18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创办商务印书馆 凇沪铁路正式投入运营 申报创刊

9、 甲午中日战争A B C D19(探究开放题)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876年,英国人在上海修筑了吴凇铁路,这是中国境内的第一条客运铁路。这条铁路的修建事先没有得到清政府的同意,运行不久,火车又轧死了人。清政府遂以28万两白银赎回铁路,随即拆毁,将铁轨抛入大海。材料二 挑铁路,把线砍,旋再毁坏大轮船。 义和团揭贴材料三 要想富,先修路。 当代一句流行语请回答:(1)从中国的第一条铁路的命运和义和团的揭贴反映了当时人们对铁路的什么态度7(2)说说铁路和轮船等交通工具传入中国以后,产生了哪些影响?(3)材料三反映了人们的观念发生了什么变化?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有哪些?参考答案A.使人们的出行速度大

10、大加快交通便捷; B.极大地促进了商品的流通;C.也便利了外国列强对中国的掠夺(淞沪铁路、“黄鹄”号轮船) A.中国第一部无声电影:定军山 B.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 C.中国第一部获得国际电影节奖的影片:渔光曲。万国公报后改名为中外纪闻 民报中国同盟会机关报 新青年原名青年杂志、每周评论 (留辫、缠足、翎顶补服、跪拜礼、称呼等) 平等博爱、互尊自重)1吴凇口 上海 凇沪铁路 有线电报2照相 电影 鸦片战争 上海 上海4辛亥革命 鞠躬 握手礼 先生 君 有限答案:使社会生活发生了很大变化;剪发辫、改称呼、易服饰,还有废跪拜礼、禁止妇女缠足等,从而促进了社会向民主平等的方向发展。12(1

11、)反对的态度。(2)大大便利了交通运输,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使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3)由反对到倡导修路的变化。主要原因是随着时代发展,人们的观念和意识发生了深刻变化,认识到现代化交通在经济建设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点拨:第(1)问从义和团“扶清灭洋”的口号中可得出结论。第(2)(3)两问从教材叙述中不难得出答案。版 权 所 有,侵 权 必 究 联 系Q Q68843242 本页为自动生成页,如不需要请删除!谢谢!如有侵权,请联系68843242删除!1,侵权必究 联系QQ68843242 1,版 权 所 有,侵 权 必 究 联 系Q Q68843242 本页为自动生成页,如不需要请删除!谢谢!如有侵权,请联系68843242删除!版 权 所 有,侵 权 必 究 联 系Q Q68843242 本页为自动生成页,如不需要请删除!谢谢!如有侵权,请联系68843242删除!侵权必究 联系QQ68843242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