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青白江区祥福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25《杜甫诗三首》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上传人:1516****951 文档编号:134369439 上传时间:2020-06-0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0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成都市青白江区祥福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25《杜甫诗三首》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四川省成都市青白江区祥福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25《杜甫诗三首》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四川省成都市青白江区祥福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25《杜甫诗三首》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四川省成都市青白江区祥福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25《杜甫诗三首》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四川省成都市青白江区祥福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25《杜甫诗三首》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川省成都市青白江区祥福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25《杜甫诗三首》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成都市青白江区祥福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25《杜甫诗三首》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5、杜甫诗三首【学习目标】1、了解诗的内容,感悟作者的情感。2、初步鉴赏品味诗歌的美点。【学习重难点】重点:了解每首诗创作的时代背景,理解每首诗的思想感情;初步鉴赏品味诗歌的美点;感受品味诗歌的意境。难点:透过字面意思,把握含蓄蕴藉的诗意;初步掌握一些诗歌常见的表现手法,并体悟其表达效果。【学习方法】反复诵读,品味感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导入2分钟、导学10分钟、自读15分钟、独学及展示13分钟模块一:预习反馈一、走近作者、作品杜甫(七一二七七零),字子美,生于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县),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故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乾元二年(七五九),他

2、弃官西行,最后到四川,定居成都一度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又有杜工部之称。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誉为诗史。其人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奉为诗圣。开元(公元713741年)是唐玄宗李隆基统治前期的年号。从太宗李世民贞观初年到开元末年,经过一百多年的积累,唐朝出现了全面繁荣的景象,历史上叫做“开元盛世”。 望岳就写于这个时期。此时诗人年方24岁,正过着一种“裘马轻狂”的漫游生活。安史之乱(公元755763年)是唐朝一次地方割据视力对中央集权的反叛。因叛乱由安禄山和史思明发动,所以史称“安史之乱”。这是唐王朝由盛到衰的转折

3、点。在战争中人民遭受了空前的浩劫,经济受到很大的破坏,出现了千里萧条、人烟断绝的惨景。叛军攻下唐都长安的第二年三月,诗人劫后余生写下了春望。此时的诗人人到中年,战乱使得他穷愁潦倒,与家人聚少离多。石壕吏写于安史之乱前期,此时郭子仪等的六十万大军被史思明打得全军涣散,唐王朝为补充兵力便在潼关一带强行抓人当兵,人民苦不堪言。 这时的杜甫正由洛阳经过潼关,赶回华州。途中就其所见所闻,写成了三吏三别,石壕吏是三吏中的一篇。二、字词积累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岱宗( )决眦( ) 花溅泪( ) 抵万金( )搔更短( ) 浑欲( ) 不胜簪( ) 逾墙( )邺城戍( )( ) 老妪( ) 泣幽咽( )2、

4、解释下面加点词语的意思。造化钟神秀( ) 会当凌绝顶( ) 阴阳割昏晓( ) 荡胸生曾云( ) 国破山河在( ) 家书抵万金( )烽火连三月( ) 白头搔更短( ) 老翁逾墙走( )( )三男邺城戍( ) 死者长已矣( ) 泣幽咽( )老妪( ) 得备晨炊( ) 前致词( )登前途( ) 新战死( ) 有孙母未去( ) 第二课时环节预设:独学20分钟、交流及展示20分钟模块二:合作探究(一)望岳1、这首诗歌描写了泰山怎样的特点?从哪些句子中可以看出来?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1)诗题叫望岳,可见作者并未登上泰山,诗中句句都是写“望”字,只是望的角度不同,有远有近,有虚有实。试

5、以两句为一组看看“望”的角度有怎样的不同?(提示:从观察事物的位置的远近上琢磨)(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是化用了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这一名言。在这里写出了诗人怎样的一种精神和气概。(提示:结合时代背景思考)(二)春望1、诗歌的首联写了哪几个形象?这些形象各有什么特点,组成了怎样一幅画面?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3、(1)“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一联一般有两种解释:诗人因感时恨别,见花而流泪,闻鸟而惊心;以花鸟拟人,花感时而落泪,鸟恨别而惊心。你赞成哪一种,为什么?(2)春望与望岳相比较,在内容上有哪些不同?诗歌风格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转变的原因是什么?(提示:结合时代

6、背景思考) 第三课时环节预设:自读5分钟、独学及交流25分钟、展示10分钟(三)石壕吏1、按照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弄清故事情节,并概括各部分内容。2、诗中有几个人物形象?他们各有什么特点?3、归纳诗歌的思想内容并分析诗歌流露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4、石壕吏(1)有人说:石壕吏中老妇的“致词”全都是吏步步紧逼出来的。你同意这个说法吗?为什么?(提示:结合“夜捉人”和“老翁逾墙走”思考)(2)诗人同情老妇的遭遇,为何总是一言不发,难道他不该上去义正辞严指责官吏吗?临行独与老翁别,似乎也没有安慰的表示,如何理解诗人的沉默?(提示:杜甫是一个忧国忧民的现实主义诗人)二、我们的疑惑。 请同学们将独学或对

7、学、群学中发现的小组未能解决的其他问题摘抄下来,与全班一起分享。 第四课时环节预设:交流及展示20分钟、背诵及小结20分钟模块三:形成提升(课外完成)一、默写(1)_,一览众山小。 (2)造化钟神秀, 。(3)感时花溅泪,_。 (4)_,浑欲不胜簪。(5)天明登前途, 。 (6) ,死者长已矣!(7)透过望岳中_,_两句,我们可以看到诗人杜甫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8)望岳中_,_两句,用虚笔写出了泰山的秀美,用实笔写出了泰山的高大。(9)望岳中_,_两句,借齐鲁大地来烘托泰山拔地而起、参天耸立的形象。(10)春望一诗中采用拟人手法写诗人对这个特殊春天的感受的诗句是:_

8、,_。(11)春望中_,_写出望中所见,也痛切地传达了诗人忧国伤时的感情。(12)春望中写出战火连续不断,消息隔绝,音讯不至时迫切心情的两句诗是_,_。(13)石壕吏中全篇的提纲_;描写兵役之苛酷的句子是_;描写战争之惨烈的诗句是_;暗示老妇已被官吏捉走的诗句是_。石壕吏从诗题来看,主要人物应是差吏,但诗人对他用了暗写,一出场只用了_来点出他的威势,此后就让他转入“幕后”。二、诗歌鉴赏(一)鉴赏望岳这首诗,完成以下两题。1、这首诗颔联是描写近望泰山所见景物,其中“钟”“割”两字用得好,历来被人称道。请简要分析“割”字好在何处?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是化用了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这一名

9、言。在这里写出了诗人怎样的一种精神和气概。(二)鉴赏春望这首诗,完成以下各题。1.诗歌一二句写春望所见,其中“ ”字写出了使人怵目惊心之景,“ ”字写出了令人满目凄然之景。2.本诗触景生情,表达诗人 的感情。3.诗的前四句都统领在一个“ ”字中,诗人的视野由远及近,由大到小,由 到 。 4请展开想像,描述“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所展现的画面,并揭示诗句的含义。三、结合对杜甫现实主义诗篇的理解,将石壕吏改写成一篇记叙文。模块四:小结评价诗歌鉴赏中要真的读懂一个诗人蕴藏于诗中的感情是很不容易的。除了诗的字句意思之外,还要了解诗人的生平、思想、风格,甚至是他生活的时代、所处的境地等,这就是所谓的知人论诗,知时论诗。这是欣赏诗歌的重要方法之一。我的反思: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