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佳兴外国语学校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

上传人:1516****951 文档编号:134362896 上传时间:2020-06-0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佳兴外国语学校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佳兴外国语学校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佳兴外国语学校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佳兴外国语学校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佳兴外国语学校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佳兴外国语学校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佳兴外国语学校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成都石室佳兴外国语学校20162017学年度上学期中期考试高一语文试题 试卷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请同学们把选择题16题、1215的答案依次写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 第I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失败的英雄荆轲一生只干了一件事,就是行刺当时秦国的最高统治者秦王嬴政。这件事最终以失败告终,但是,人们却一直把荆轲看做是一个英雄。司马迁在史记刺客列传里描写了五个刺客:曹沫、专诸、聂政、豫让和荆轲。比较一下这五个人的功绩,荆轲是刺杀最没有成效的一个:

2、刺秦完全以失败告终,不但一无所获,而且损失惨重,除了自己被杀之外,还搭上了秦武阳、樊於期的性命,失去了燕国督亢地区的地图,使燕国遭到秦国的报复。但是,荆轲却成为这五名刺客中名气最大的一个。在刺客列传中,描写荆轲的文字最长,他一个人的篇幅超过了其他四个人的总和。并且司马迁在描写荆轲时,笔墨包含感情,整个刺秦过程慷慨悲壮、惊心动魄,从而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么,司马迁又为什么要对荆轲如此偏重呢?因为荆轲比其他刺客高出一筹,而那又是因为秦王比其他对象高出一筹。况且,这个秦王后来横扫六国,统一天下,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君王。两千年来,人们为荆轲失败扼腕叹息,纷纷分析其失败原因。有人认为是荆轲进咸

3、阳宫失去了帮手;有人认为荆轲剑术不精,武功欠佳,没有刺杀到秦王;还有人认为荆轲有贪生心理,没有在“图穷匕首见”的第一瞬间向秦王下手,他想抓活的,给自己生还的希望。说荆轲有贪生心理我不敢认同,说他想生擒秦王到可能是事实。人们对“荆轲刺秦”一直有一个误会,以为荆轲来到咸阳宫的目的就是为了杀死秦王。其实燕太子丹派遣荆轲到秦国,第一目的是想效仿曹沫挟持齐桓公的事件,荆轲最好也能挟持住秦王,逼他归还侵略燕国的土地;若不行,再刺杀秦王。但最终两个目的都没能达到。世人对荆轲的失败耿耿于怀,是因为潜意识里希望他刺秦成功。然而,假如荆轲真的刺死了秦王那时候嬴政还只是一个诸侯国的国君而已,还没有变成后来的秦始皇,

4、那么,荆轲的名声也与刺客列传里其他的刺客一样了,而不会脱颖而出。所以,荆轲的英名,正在于他的“失败”。荆轲的英名虽与成败有关,但更重要的是:荆轲敢于越过易水,渡过黄河,来到强大的秦国,进入了它的心脏地带咸阳宫去单挑秦王;他遇到的对手比其他所有刺客遇到的对手都要强大,但他敢于向最强者挑战;他去赴死,高歌着:“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当那个号称十二岁就杀过人的秦武阳,一进咸阳宫就被那种威严的气势吓得大惊失色时,他能谈笑自如;当他面对高高在上被文武百官簇拥着的秦王时,他在孤独中完成了他应该做的所有动作。荆轲在咸阳宫只战斗了几分钟,然而这几分钟却震撼了中国人几千年。1、 下列不属于荆轲是“

5、这五名刺客中名气最大的一个”原因的一项是( )A、 司马迁对荆轲有偏爱,描写荆轲的文字最长、最详细,篇幅超过了其他四刺客的总和,使人们能对这位刺客有更多的了解。B、 司马迁在描写荆轲时,笔墨饱含情感,整个刺秦过程描写得慷慨悲壮、惊心动魄,从而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C、 荆轲让后人知道,他与其他刺客不同,他不是为了刺杀而刺杀,而是为了表现自己敢于向最强者挑战的精神。D、 对手的地位、分量抬高了刺客的地位与分量,荆轲刺杀的对象后来成为统一中国的第一位帝王,也加重了荆轲的名气。2、 对“这几分钟却震撼了中国人几千年”一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这场短暂战斗显示了荆轲敢于单独挑战最强者,勇于赴死

6、的勇力、胆略与英雄气概。B、 荆轲在咸阳宫虽然只战斗了几分钟,但因司马迁的精彩描写而流芳千古,影响深远。C、 刺秦行动虽然失败了,但荆轲表现出的英雄气概影响深远,长久地为中国人所深深敬仰。D、 荆轲在孤独中完成了他应该做的所有动作,他慷慨赴死,大义凛然,是正义的化身。3、 下列对文意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世人对荆轲的失败耿耿于怀,是因为潜意识里希望着荆轲刺秦成功,作者认为这种愿望可以理解,从文中看,作者也怀着同样的愿望。B、 作者认为荆轲未在“图穷匕首见”的一瞬行刺,是想劫持秦王逼其归还侵略的燕地,这是有可能的,而说荆轲有贪生心理是一种误解。C、 荆轲诗歌流传千古,名气很大的

7、刺客。作者开篇却从他的刺杀业绩写起,指出荆轲是刺杀最没成效的一个,这是欲扬先抑的写法。D、 文中写号称十二岁就杀过人的秦武阳在咸阳宫大惊失色的表现,是为了反衬荆轲的镇定勇敢,从而佐证文中的观点荆轲是一个失败的英雄。二、古代诗文阅读(38分)(一)文言文阅读(2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少时常与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贤。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已而鲍叔事齐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囚焉。鲍叔遂进管仲。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管仲曰:“吾始困时,常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

8、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也。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於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子孙世禄于齐,有封邑者十余世,常为名大夫。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管仲既任政相齐,以区区之齐在海滨,通货积财,富国强兵,与俗同好恶。故其称曰:“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上服度,则六亲固;四维不张,国乃灭亡。下令如流水之原,令顺民心。”故论卑而易行,俗之所欲,因而予之;俗之所否,

9、因而去之。其为政也,善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贵轻重慎权衡于柯之会桓公欲背曹沫之约管仲因而信之诸侯由是归齐。(节选自史记管晏列传)4、 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贵轻重慎权/衡于柯之/会桓公欲背/曹沫之约管仲/因而信之诸侯/由是归齐。B、贵轻重慎权/衡于柯之会桓公/欲背曹沫/之约管仲因而信之/诸侯由是归齐。C、贵轻重/慎权/衡于柯之会/桓公欲背曹沫/之约管仲/因而信之/诸侯由是归齐。D、贵轻重/慎权衡/于柯之会/桓公欲背曹沫之约/管仲因而信之/诸侯由是归齐。5、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公子,先秦称诸侯的儿子,后称官僚的儿子,也用来尊称别

10、人的儿子。B、 封邑,即封地,古代国君赐给卿、大夫等的土地(包括土地上的劳动者)。C、 大夫,先秦诸侯国中官职,位于士之下、卿之上。D、 四维,指礼、义、廉、耻等,古代统治者以此为治国之纲。6、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管仲家境贫困,和鲍叔做买卖常占便宜,鲍叔却一直很好地对待他,不将这事声张出来。B、 鲍叔深信管仲做事不顺,当官不成,原因是机遇不到,他坚信管仲是治国之才,时来运转,会发挥潜能。C、 文章第二段包含着管仲对鲍叔牙的感激,洋溢着对真挚友情的礼赞,表达了知己之人,知遇之情的难能可贵。D、 本文虽选自管晏列传,但并没有把主要的笔墨放在写管仲的个人功绩上

11、,而是着重写管仲与鲍叔牙的交往,重点写鲍叔牙的高尚品德和行为,暗示没有鲍叔牙就没有管仲。7翻译下列句子(14分)(1)吾始困时,常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3分) (2)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3分) (3)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2分) (4)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2分) (5)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父母宗族,皆为戮没。(2分) (6)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2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5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8分)山中王勃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注】此诗原题思归,为作者漫游蜀中时作

12、。8、这首诗描写的哪个季节的景色,主要从哪些意象中读出?(3分) 9、本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请结合诗歌进行分析。 (5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7分)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7分)(1)沁园春长沙下片诗人旧地重游,回忆往昔生活的过渡句是“_,_”。(2)_,冷漠、凄清,又惆怅。(3)_,油油的在水底招摇。(4)荆轲和而歌, , 。(5)_ ,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屠呦呦:用一株小草改变世界1930年12月30日,屠呦呦出生于浙江省宁波市。开堂坐诊的父亲摘引诗经中的一句话“呦呦鹿鸣,食野之苹”为她取名。“苹”指的是蒿类植物,人们惊叹于从取名开始,屠呦呦的命运注定要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