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学生的阅读创新知识课件

上传人:yulij****0329 文档编号:134362822 上传时间:2020-06-0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谈学生的阅读创新知识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谈学生的阅读创新知识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谈学生的阅读创新知识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谈学生的阅读创新知识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谈学生的阅读创新知识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谈学生的阅读创新知识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谈学生的阅读创新知识课件(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谈学生的阅读创新平顶山市叶县叶邑镇第一中学 白涛 电子邮箱 联系电话 13781860654摘要:个性化阅读是创新的源泉,也是学生真正爱读的唯一动力。教师如何去引导?笔者认为首先要尊重学生的自我感受和理解,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认识事物真正从“他我”向“自我”方向发展。同时教师要求学生运用研究性的阅读方法,不断向深度挖掘提升自我,当然对比阅读也是培养阅读兴趣的好方法。教育专家说过,“21世纪最需要的是什么?是创新。创新的土壤是什么?是个性。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课堂是最好的生长个性的土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以学生的个性发展为原则,让学生自主实践、自主探究、自我评价为实施策略,从而使阅

2、读成为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传统的阅读教学中,应试背景下的“先入为主、求深求透、过程划一、答案预设”的阅读教学模式是严重违背个性化阅读原则的。那么,如何实施个性化阅读呢? 一、尊重学生自我的感受和理解“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稍有文学常识的人都知道这句名言。德国美学家沃尔夫冈伊瑟尔说过,“每一个阅读瞬间都在刺激记忆,而被激发记忆则能够通过不断调整视角的方法使各个视角活跃起来,并且逐一个性化。”也指明了阅读是一种个性化行为。阅读文学色彩浓烈的课文,学生的感受肯定会因人而异,在头脑中树立起来的形象肯定会与众不同。我们知道,读者在阅读文学作品时总会不自觉地对文本进行“二度创作”,他在“二度创

3、作”中融入的元素总是鲜明而独特的。而人们又常有这样的体验:当读到一篇感人的文章或一个动人的情节时,往往会情动于中、热泪盈眶。为什么?那是因为在阅读时融进了自己独特的情感、理解和体验。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个性化对话,让学生调动起积极的情绪体验,融入文本,主动探究,大胆质疑,这样学生在文本中痛快淋漓地走了几个来回,凝神思考,熏陶渐染,不知不觉中就会发现自己变了,变得比昨天更智慧、更善良、更宽容了。比如,我在执教鲁迅小说祝福时,就有学生敏锐地发现了其他学生忽视的问题,并大胆地提出了自己的疑问:“祥林嫂后来不是嫁给贺老六并给他生了个儿子吗?为什么鲁镇的人们还称她为祥林嫂,而不称她

4、为贺六嫂?”而其他同学也给出了令人信服的答案:祥林嫂再嫁的事实得不到鲁镇人们的承认,封建礼教从一而终的教条已经毒化了鲁镇所有的人。当然,让学生各抒己见谈感受并不等于听之任之,教师袖手不管。由于学生的心智发展并不完全成熟,其理解和认识水平还处于一个相对较低的水平,他们容易对“个性化”做出孤立的、片面的理解。为展示“个性”,学生喜欢挖空心思去寻找所谓的“独特体验和感受”。如,读红楼梦说贾宝玉是一纯粹的花花公子,读边城说翠翠的爱情悲剧展示的是湘西世界的愚昧落后,读陈情表说李密故意矫情、欲擒故纵等。这些观点或脱离时代、哗众取宠,或游离文本、断章取义,或漫无目标、不知所云,均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个性化阅读。

5、因此,在阅读实践中对于某些明显错误的看法,教师在表扬其踊跃发言精神之后,也会选择不同的方式予以纠正,其中最多的方式是启发学生自我纠错,而不当即予以否定。二、 鼓励学生大胆质疑阅读由于是一种见仁见智的审美活动,所以呈现出鲜明的个性差异。同时,一部伟大的作品,不同时代和不同阶层的人总能从中获得不同的美感和启迪。但在传统的阅读教学中,应试背景下的“先入为主、求深求透、过程划一、答案预设”的阅读教学模式是严重违背个性化阅读原则的。我们常常看到,在语文课堂上,老师们费神费力地讲解,字词句篇无所不包,生怕遗漏一点而成为“历史的罪人”。 即算有开明一点的互动课堂,也是“主题预先提示,答案预先设计,标准主题,

6、标准答案”。尤其在多媒体被广泛用于课堂的今天,重预设、轻生成的现象大有愈演愈烈之势。因为“负责”的老师们早已把问题的答案写在了后面的幻灯片上。如果课堂“生成”的东西离“预设”太远,教师会感到难以自圆其说。在这样的阅读环境中,学生无法拥有“自由安全的心理状态”。他们担心自己的理解与等会儿老师给出的答案相去太远,因而不愿积极主动地合作探究,不敢独立自主地发表见解,因此也就不可能有真正的个性化体验。长此以往,学生体验不到阅读的乐趣,变得兴趣全无。所以,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提出不同的见解,让他们思维的大潮“一江春水向东流”,让智慧之花竞相开放。我多次执教法国作家莫泊桑的短篇小说项链,笔者第一次这样对学生

7、说:“这篇小说尖锐地讽刺了小资产阶级虚荣心和追求享乐的思想,看看这种思想表现在哪里?”于是,学生就围绕笔者这唯一结论、统一思想来寻找唯一的答案,如同嚼蜡,效果自然不好。在第二次执教时,我修改了教学设计:“莫泊桑的短片小说项链传统的看法是讽刺了小资产阶级虚荣心和追求享乐的思想,你同意这种看法吗?你有不同的意见吗?玛蒂尔德是个怎样的人?”几个问题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兴趣,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甲同学说:“我认为玛蒂尔德是个诚实的人。为了赔偿项链,她不辞劳苦,努力攒钱。并把攒到的钱如数还给物主。不像现在有些人,借钱不还,甚至携公款外逃,难道他们不感到汗颜和耻辱吗?”乙道:“我到觉得她是个执著的人。为了赔偿

8、项链,四处借债,十年还账。这十年,是一个人一生最美好的青春,没有埋怨,没有半途而废!这种执著的精神难道不值得我们学习吗?”丙言:“我认为她是个爱美的人。她梦想、她羡慕、她追求、她希望有一条美丽的项链;四个陶醉写出了她爱美的心理。爱美之心,人人有之。现在不是有美女大赛、美女影视、美女经济吗?爱美之心,何罪之有?”可见,鼓励学生质疑求异,进行深度的阅读批判,培养个性化阅读能力是多么重要。古代的士大夫说“三日不读,面目可憎”,现在我们说没有个性只能是奴隶。“阅读,就其本质而言,就是读者在文本的启发引导下不断产生意义构建的过程。在这其中,读者理解欣赏的角度不同,层次不同,其最后构建的意义也不同。这不同

9、的意义,应该就是学生阅读创造的结果。”“阅读批判”是对文学作品进行再创造阅读的最终环节,那么,教师在阅读指导中要有意识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张扬学生的阅读个性,在感受的基础上加强理性的思辨。“每一个读者都是通过自己的生命轨迹走进或走近作品生命的某一个角落的”,让学生的阅读真正从“他我”向“自我”方向发展。三、运用研究性阅读方法所谓研究性阅读方法,就是新课标要求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个性化阅读教学一方面要重视学生主观的、个体的、独立的钻研探索,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会学习,体会发现,体验创造,以此培养探究精神和求知热情,培养主体意识和合作精神。另一方面,现代文阅读教学还应倡导合作探

10、究的学习方式。合作探究分为课内、课外合作学习,有四人小组式,也有自由组合式;有课堂讨论式,也有课外交流式;有校内活动式,也有校外实践式。”比如,学习了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对先生的作品有兴趣的学生就可自发组织在一起,分工合作,查找资料,研究朱自清文章的思想内涵及艺术特色。学习了杜甫的诗歌“三吏”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查资料,以“杜甫诗歌”为专题进行研究性学习,去感受古代文化、文化名人的博大精深,淳厚隽永。探究性阅读是源于文本而又高于文本的建构活动,教师应善于引导学生占有更丰富的知识信息以提高探究的起点。学生可以品味、揣摩从各方面获取的相关信息,逐步形成语感。在阅读课上,教师引导学生探寻作者的思

11、想,让学生凭借语境展开想象,进行填补。这样,既有益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又能体现其独特的阅读体验。四、运用对比阅读语文教学中的比较阅读就是把内容上或形式上有一定相似点的文章加以对比,有分析地进行阅读。这种阅读方法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文章思想内容、人物形象、结构层次、写作技巧和语言特色诸方面的理解,可以为个性化阅读鉴赏铺平道路。比如,在教学元杂剧的时候,学生接触到两个个性鲜明的女性形象,一是饱受冤屈而又坚贞刚烈的窦娥,一是深沉、含蓄却大胆突破礼教牢笼的崔莺莺。她们两人的形象特点有共通之处,即刚烈、坚贞,不与恶势力妥协。于是,笔者就趁势启发学生,两个女性形象有相似的地方,那么作者用以塑造她们的语言有没

12、有不同呢?这个点拨开启了学生个性化阅读的思维闸门,学生着手进行比较阅读,通过讨论、探究,终于揭出了“奥妙”:窦娥冤语言通俗自然,朴实生动,曲词重于叙事说理,很少有景物描写。作者不是间接委婉地抒写人物内心世界,而是慷慨激昂的表达人物的情感,使人物的性格得到淋漓尽致地展现。如窦娥在被绑赴法场的路上控诉道:“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地也,你不分好歹难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这段曲词通俗自然,直抒胸臆,酣畅淋漓地表达了窦娥的满腔怨恨,表现了窦娥强烈的反抗精神。而与窦娥冤相比,长亭送别的语言华美秀丽,文采斑斓,而且情感抒发温婉含蓄,长

13、于借景抒情。比如开头一曲【正宫】【端正好】,就以粲然的文采,描绘了一幅动人的长亭送别图:碧云渺渺,黄花遍地,西风凄紧,北雁南飞,枫林染醉。这几种富于暮秋特征的风物,凝练、优美,构成了一派:“悲哉,秋之为气也”的景象,满目萧瑟,助人滋长离别情绪。全曲纯以景语抒情,末尾结一“泪”字,情寓景中,情景交融。学生个性化的解读让我颇感欣慰,于是,我适时赞扬他们解读得很好,并指出这正好体现出了关汉卿“本色派”和王实甫“文采派”的特色和区别。作为语文教师,要善于从不同题材的作品中发现他们在内容或形式上的相似点、相异点,要做到心中有数,这样比较阅读才能使学生按照教师预先设计好的方案进行。切忌盲目进行,让学生生拉

14、硬扯、散漫乱弹,否则,就达不到阅读的目的。另外,比较阅读最忌浅尝辄止,蜻蜓点水,一定要花大力气挖掘,从感性到理性,通过比较,明细两篇文章的特色,以促进学生个性化阅读能力的提高。参考文献:1. 徐思源,严华银等。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语文教学通讯,2000,24.2. 吴振华.浅谈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山西教育.2004.7版 权 所 有,侵 权 必 究 联 系Q Q68843242 本页为自动生成页,如不需要请删除!谢谢!如有侵权,请联系68843242删除!1,侵权必究 联系QQ68843242 1,版 权 所 有,侵 权 必 究 联 系Q Q68843242 本页为自动生成页,如不需要请删除!谢谢!如有侵权,请联系68843242删除!版 权 所 有,侵 权 必 究 联 系Q Q68843242 本页为自动生成页,如不需要请删除!谢谢!如有侵权,请联系68843242删除!侵权必究 联系QQ68843242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