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高三一轮复习课件就《经济生活》第七课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4357664 上传时间:2020-06-04 格式:PPT 页数:21 大小:4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高三一轮复习课件就《经济生活》第七课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2017高三一轮复习课件就《经济生活》第七课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2017高三一轮复习课件就《经济生活》第七课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2017高三一轮复习课件就《经济生活》第七课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2017高三一轮复习课件就《经济生活》第七课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高三一轮复习课件就《经济生活》第七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高三一轮复习课件就《经济生活》第七课(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届高考 经济生活 一轮专题复习 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 高考考点 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 我国现行的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我国其它分配方式 非按劳分配 收入分配公平 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生产 分配 决定 我国现阶段的生产力水平 基本经济制度 生产关系 分配制度 生产力发展不平衡 多层次 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决定 决定 决定 决定 28 4 2 直接原因 生产决定分配 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实行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相应地就必然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

2、存的分配制度 1 根本原因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我国分配制度从根本上说是由我国当前的生产力发展不平衡 多层次的状况决定的 考点一 我国现行的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原因 考点二 按劳分配及其作用 在公有制经济中 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扣除之后 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 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 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 多劳多得 少劳少得 1 基本内容和要求 是什么 分配标准 分配内容 分配依据 范围 前提 2 物质基础 3 直接原因 是由我国现实的经济条件决定的 劳动是谋生的手段 不能按需分配 1 前提 生产资料公有制 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社会主义劳动的性质和特点 2 实行按劳分

3、配的必然性 为什么 不能按资分配 就是按照个人所拥有的资本多少进行分配 即按股分红 这是资本主义社会资产的主要分配方式 3 意义 为什么 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激励劳动者努力学习科学技术 提高劳动技能 从而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 是对剥削制度的根本否定 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 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 是分配制度的伟大变革 4 地位 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 在我国所有分配方式中占主体地位 1 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 2 按生产要素分配 3 公有制经济中对劳动者生活起保障作用的福利性分配 社会保障收入 其劳动成果直接归劳动者所有 构成他们的个人收入 劳动

4、资本 土地 技术 管理 信息等要素 公有制经济中的分配方式不一定都是按劳分配 考点三 我国其它分配方式 非按劳分配 为了进行社会生产经营而必须投入的各种经济资源 特别提示 科技人员收入的分配形式要具体分析 不能一概而论 1 公有制企业中科技人员收入的分配方式主要是按劳分配 2 股份制企业中 科技人员凭技术向企业投资入股 获得相应的股份 从股份制企业获得收入 属按技术要素投入所得的收入 3 私营企业或外资企业中 科技人员受雇于私营企业主和外商 其所得工资是按劳动要素分配 4 科技人员自办实体 自办公司 其科研成果或技术专利归自己所有 通过转让成果或专利所获得的收入属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 是

5、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 合法性的确认 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 对劳动 知识 人才 创造的尊重 这有利于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有利于增加居民收入 推动经济的发展 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的意义 2010高考安徽卷 3 李某是一国有企业工程师 去年工资收入是36000元 奖金8000元 个人专利转让收入5000元 其妻开一家个体杂货店 年收入15000元 家里有房出租 年收入6000元 去年 李某一家按劳分配收入和按生产要素分配收入分别是A 44000元26000元B 36000元19000元C 49000元21000元D 44000元11000元

6、解析 在去年李某的家庭收入构成中 李某作为国企员工 其工资和奖金收入属于按劳分配 其专利转让收入则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 其妻开的杂货店收入属于按个体劳动成果分配 其房屋出租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 故正确选项为D 即36000 8000 44000 5000 6000 11000 牛刀小试 D 以农业生产为主要收入来源在国企上班在私营或外资企业工作存款利息收入做个体生意炒股股息收入下岗领取生活保障金房屋出租 按劳动力要素分配按劳分配按个体劳动成果分配按资本要素分配按土地要素分配社会福利 保障收入 试一试连一连 牛刀小试 考点四 收入分配公平 1 含义 是什么 收入分配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本内容收入分

7、配的公平 要求收入分配相对平等 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大 要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 2 原因 为什么 公平的收入分配 是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体现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 是实现共同富裕的体现 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 会导致收入两极分化 需要国家进行宏观调控 3 如何实现收入分配的公平 1 根本途径 大力发展生产力 提高经济效率 增加社会财富 2 制度保证 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为我国实现社会公平 形成合理有序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提供重要的制度保证 3 增加居民收入 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 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

8、济发展同步 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 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 意义 有利于理顺国家 企业和个人三者的分配关系 实现发展的成果由人民共享 也有利于合理调整投资与消费的关系 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健康发展 做法 着力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 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 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 4 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也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另一个重要举措 政府要加大分配的调节力度 健全以税收 社会保障 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 着力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的问题 要规范收入分配秩序 保护合法收入 增加低收入者的收入 调节过高收入 清理规范隐性收入 取缔非法收入 5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统

9、筹城乡 区域协调发展 1 效率与公平关系 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 公平是提高效率的保证 维护社会公平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生产积极性 推动生产力发展 提高经济效率 增加社会财富 2 分配与消费 维护社会公平 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 从而提升整个社会的消费水平 有利于引导生产 扩大内需 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 维护社会公平 有利于缩小行业之间 区域之间 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 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4 科学发展观 维护社会公平是坚持以人为本 全面协调可持续 统筹兼顾的要求 5 经济发展方式 维护社会公平 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 出口拉动向依靠投资 出口与消费协调拉动转变 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思维拓

10、展 维护社会公平的经济意义 考点五 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1 效率效率是指经济活动中投入与产出的比率 它表示资源有效利用的程度 效率提高就是资源的节约和社会财富的增加 效率是人类经济活动追求的基本目标之一 2 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1 是什么 关系 效率和公平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第一 两者有一致性 一方面 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 另一方面 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 第二 两者又是一对矛盾 提高效率必然牺牲一些公平 保证公平必须放弃一些效率 2 怎么办 如何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和公平 既要提高效率 又要促进公平 发展经济必须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同时 要将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使分配的结果能促使人们奋进 使社会具有生机和活力 既要反对平均主义 又要防止收入差距过分悬殊 既要落实分配政策 又要提倡奉献精神 在鼓励人们创业致富的同时 倡导回报社会和先富帮后富 再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