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宜宾市一中高三语文“补胎式”一轮复习第9周训练试题

上传人:1516****951 文档编号:134354047 上传时间:2020-06-0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宜宾市一中高三语文“补胎式”一轮复习第9周训练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四川省宜宾市一中高三语文“补胎式”一轮复习第9周训练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四川省宜宾市一中高三语文“补胎式”一轮复习第9周训练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四川省宜宾市一中高三语文“补胎式”一轮复习第9周训练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四川省宜宾市一中高三语文“补胎式”一轮复习第9周训练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川省宜宾市一中高三语文“补胎式”一轮复习第9周训练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宜宾市一中高三语文“补胎式”一轮复习第9周训练试题(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宜宾市一中2014级“补胎式”一轮复习语文第9周训练试题 第I卷 阅读题甲 必考题、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道教不仅是江南山水之美的发现者,而且是江南山水之美的培育者,或者说,江南山水能够在六朝时成为一个千古不朽的审美形象,道教在其中发挥的塑造与培育作用是不能低估的。六朝时佛、道勃兴,道教在他们审定的那些洞天福地旁边修建了具有较高美学品质和神圣气质的道观,在这些道观的衬托下,朴野的江南山水开始弥漫出强烈的人文气息,获得了高贵、卓越和更加完善的形貌特征。如元嘉末陆修静在庐山构筑精庐,居处修道,号太虚观。由于陆修静崇高的威望,太虚观的建设受到了当时达官贵人和皇家的

2、大力支持,以至于到了北宋时,太虚观仍然是南方道教规模最大、最重要的宫观。太虚观屋宇宏丽,倚崖濒泉,观后有苍翠古樟和陆修静手植的古松,这些都为提升庐山的审美品质、丰富其审美意蕴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不仅庐山如此,整个江南山水都因六朝时为它布上的浓郁的道教色彩而让人们产生更多美的想象和回味。六朝时期,道教领袖们将觉醒的自我意识、道家的自由精神与正在崛起的山水审美相结合,通过吟诗作赋、弹琴绘画,将自己对生活、对自然,以及对人与山水环境关系的思考与体悟生动地表达出来。道教在对江南山水的审美实践中形成的这些独创性的作品不断地融入人们的审美意识,进一步使江南山水超越了自然的局限性而含蕴了丰富的人类自由精神

3、。如郭璞的“游仙诗”就颇具道家特色。这些游仙诗往往着力于描绘类似于“青溪千余仞”“绿萝结高林”的江南山水美景和“静啸抚清弦”“仰思举云翼”的逍遥的神秘道士,它们共同组成的和谐意境既是道教的理想生活,也是供世人把玩江南山水精神意味的动人乐章。六朝开放的社会心态促进了儒道释三家的融合,使得众多儒士深入江南山水之中,与佛僧、道士们论道谈仙,并在此过程中创作了大量吟咏赞美江南山水的优秀艺术作品,从而为江南山水成为六朝社会审美生活的中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这些作品中,有的是藉山水以体道,如孙绰游天台山赋中的“赤城霞起而建标,瀑布飞流以界道”“双阙云竦以夹路,琼台中天而悬居”。有的俨然把道家所构建的虚灵世

4、界当成了自己安身立命的现实。如对司马氏政权不满而又感到世事不可为的阮籍在其创作的多首咏怀诗中都表达了不屑于世俗欢乐,而愿到江南山水中追随神仙、获得永恒慰藉的愿望。可以看出,道教将道和仙置入江南山水中,构成了六朝文人吟咏江南山水进行文艺创作的十分重要的诱因。总之,作为一种重自然、重养生的本土宗教,道教在六朝时期成为推动对江南山水进行审美,确立人与自然的审美关系的重要力量,既是偶然的也是必然的。道教的根底在江南山水,以此来审视中国古代审美文化,许多中国美学中的玄奥、精妙命题便都可以作出更为科学合理的解释。 (选自2013年2月28日甘肃社会科学,作者吴海庆。有删改)1.下列对“道教对江南山水审美品

5、质的培育”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道教在江南山水审美品质的塑造与培育方面功不可没,因为道教不仅是江南山水之美的发现者,而且是江南山水之美的培育者。B.六朝时兴盛的道教在山水美景旁修建的具有较高美学品质和神圣气质的道观,将朴野的江南山水赋予强烈的人文气息。C.吟诗作赋、弹琴绘画是道教常见的审美活动形式,这些活动将人们对人与山水环境关系的思考与体悟生动地表达出来。D.道教的审美实践使山水超越了自然的局限性而蕴含了丰富的人类自由精神,从而不断地影响和塑造了人们的审美意识。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陆修静在庐山修建太虚观,得到了官方的大力支持,以至于到了北宋时,太虚观仍然是道教规

6、模最大、最重要的宫观。B.郭璞的“游仙诗”能体现出将觉醒的自我意识、道家的自由精神与正在崛起的山水审美相结合的风格,颇具道家特色。C.儒道释的融合使得吟咏赞美山水的优秀艺术作品涌现,从而为江南山水成为六朝社会审美生活的中心奠定了坚实基础。D.阮籍对司马氏政权不满,但又感到世事难以改变,故其许多作品中都流露出到山水中追随神仙、获得永恒慰藉的愿望。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洞天福地使江南山水获得了更加高贵、更加完善的形貌特征,提升了审美品质,丰富了审美意蕴,给人更多美的感受。B.游仙诗将江南山水美景和逍遥的神秘道士组合在一起,既表现了道教的理想生活,客观上也引领人们品味江南

7、山水精神。C.六朝文人吟咏江南山水时,常常将道和仙置入山水自然中,藉山水以体道,将道家所构建的虚灵世界当作自己的追求。D.立足道教的根底在江南山水这一观点来审视中国古代审美文化,许多中国美学中玄奥、精妙命题便可以作出更为科学合理的解释。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杨靖,字仲宁,山阳人。洪武十八年进士,选吏科庶吉士。明年擢户部侍郎。时任诸司者,率进士及太学生,然时有不法者。帝制大诰,举通政使蔡瑄、左通政茹瑺、工部侍郎秦逵及靖以讽厉之曰:“此亦进士太学生也,能率职以称朕心。”其见称如此。二十二年进尚书。明年五月诏在京官三年皆迁调,著为令。乃以刑

8、部尚书赵勉与靖换官。谕曰:“愚民犯法,如啖饮食。设法防之,犯者益众。推恕行仁,或能感化。自今惟犯十恶并杀人者死,余罪皆令输粟北边。”又曰:“在京狱囚,卿等覆奏,朕亲审决,犹恐有失。在外各官所拟,岂能尽当?卿等当详谳,然后遣官审决。”靖承旨研辨,多所平反。帝嘉纳之。尝鞫一武弁,门卒捡其身,得大珠,属僚惊异。靖徐曰:“伪也,安有珠大如此者乎。”碎之。帝闻,叹曰:“靖此举,有四善焉。不献朕求悦,一善也;不穷追投献,二善也;不奖门卒,杜小人侥幸,三善也;千金之珠卒然而至,略不动心,有过人之智,应变之才,四善也。”二十六年,兼太子宾客,并给二禄。已,坐事免。会征龙州赵宗寿,诏靖谕安南输粟饷师。以白衣往。

9、安南相黎一元以陆运险艰,欲不奉诏。靖宣示反覆开谕,且许以水运。一元乃输粟二万,至沲海江别造浮桥以达龙州。帝大悦拜靖左都御史靖公忠有智略善理繁剧治狱明察而不事深文宠遇最厚同列无与比。三十年七月,坐为乡人代改诉冤状草,为御史所劾。帝怒,遂赐死。时年三十八。(选自明史列传第二十六)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帝大悦/拜靖左都御史/靖公忠有智略/善理繁剧治狱/明察而不事深文/宠遇最厚/同列无与比B. 帝大悦/拜靖左都御史/靖公忠有智略/善理繁剧/治狱明察而不事深文/宠遇最厚/同列无与比C.帝大悦/拜靖左都御史/靖公忠有智略/善理繁剧/治狱明察/而不事深文宠遇/最厚同列无与比D.帝

10、大悦/拜靖左都御史/靖公忠有智略/善理繁剧/治狱明察而不事深文/宠遇最厚同列/无与比5.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进士”是指在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是古代科举院试及第者之称,二、三甲可选为庶吉士。B. “十恶”是指直接危及君主专制统治秩序以及严重破坏封建伦常关系的重大犯罪行为。隋朝开皇律正式确立十恶制度,唐朝沿袭之。C.“武弁”也称武冠,多为武官的的礼服,后来,武弁也代指武官。到了唐朝,武弁不局限于指武官,还包括近身侍从和部分文官。D.“白衣”早期本是一种吉服,在严肃、庄重的场合才穿着,如“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本文的

11、“白衣”指平民身份。6.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项是A.时任职内外诸司的官员,极大多数是进士及太学生出身,然而其中也有不法之徒。杨靖等被誉为奉法遵理的循吏,作为群臣百僚的楷模。B.杨靖对门卒搜出的大珠不辨真伪即予以砸毁,受到皇上的称赞,“碎珠四善”遂传为千秋佳话。C.杨靖能说服安南相黎一元为军队输送军粮,解龙州之围,出色完成使命,最根本的原因是他是太子的宾客。D.杨靖对朝廷忠心耿耿,清廉刚直,智略过人,政声素著。正当春秋鼎盛之时,竟由于“代改诉冤状草”平常之事而被“赐死”,真乃奇冤一桩。7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在外各官所拟,岂能尽当?卿等当详谳,然后

12、遣官审决。(5分)(2)三十年七月,坐为乡人代改诉冤状草,为御史所劾。帝怒,遂赐死。(5分)(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 南 征 【杜 甫】春岸桃花水,云帆枫树林。偷生长避地,适远更沾襟。老病南征日,君恩北望心。百年歌自苦,未见有知音。【注】此诗是大历四年(公元 769 年)春,杜甫由岳阳前往长沙途中所作。此时距他去世只有一年。 8.在景与情的关系上,本诗与登高相比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5 分) 9.尾联写到“百年歌自苦”,请结合全诗分析此时杜甫之“苦”?(6 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李白蜀道难中“ , ”两句

13、写蜀道山势高显,即便是善飞的黄鹤、轻捷的猿猴都很难越过。(2)屈原离骚中表现诗人崇尚高洁、虽死无悔思想的诗句是“ , ”。(3)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选择快马、强弓两件典型事物,分别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再现紧张激烈的战斗场面的两句是“ , ”。乙 选考题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作答时必须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大题题号后的方框涂黑。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題,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厨房的钟【德】沃尔夫冈博歇尔特我们一直看着他走近,因为他太引人注目了。

14、他有张苍老的脸,可走近一看,才知道他才20岁而已。他就带着那张苍老的脸在长椅上挨着他们坐了下来。然后他就给他们看他手里拿着的东西。“这是我们以前厨房里的钟,”他说,顺便把坐在长椅上晒太阳的人挨个看了个遍。“是的,我居然把它给找回来了。可它现在成多余的了。”他把一个圆盘式的的白色厨房用钟放在胸前,用手指轻轻抚摸着钟上蓝色的数字。它再也没用了,他遗憾地想,这我都知道。它也没以前那么漂亮了。现在它仅仅成了一个涂着白漆的盘子。不过我觉得上面的蓝色数字还是很漂亮。指针显然是金属片做的,遗憾的是它再也不走了。是的,很显然它已经彻底坏了。不过它看上去还跟以前一样,它只是不走了。他小心地用指尖沿着钟的边沿画着

15、圈。他轻轻地说:“它现在成多余的了。”坐着长椅上晒太阳的人没有看他。有个男人盯着自己的鞋子。有位女士望着自己的婴儿车。突然有人问:“您失去了一切?”“是的,”他轻轻地答道,“想想吧,一切都没了,只剩下这个钟,可它是多余的。”他又把钟举得高高的,生怕其他人不认识似的。“可它不走了呀!”那位女士说。“可不是嘛,它彻底坏了,我知道,即使如此,可它还是跟以前一样的,白的白,蓝的蓝。”他又把他的钟给他们看。“最妙的是,”他继续说,“我还没告诉你们呢。最妙的是,天啊,它居然停在了两点半。正好是两点半,天啊!”“您的房子一定是在两点半出的事吧?”那个男人说,用力撅起嘴唇。“我常听说这种事,炸弹爆炸的时候钟就停了,好像跟压力有关。”他凝视着自己的钟,轻蔑地摇了摇头。“不,亲爱的先生,不,您错了。这跟爆炸一点关系都没有,您不要再讲什么爆炸啦。不,两点半的时候发生了什么,您可一点都不知道。重点是它恰好就停在了两点半,不是四点一刻也不是七点。我总是在两点半的时候回家,我是说在半夜里,几乎总是两点半,这个才是重点。”他注视着其他人,可他们都避开了他的目光,他看不到他们的表情。于是他朝那个钟点了点头:“然后,显然我就饿了,不是吗?于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