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泰安肥城市2020届九年级中考三模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上传人:御*** 文档编号:134334444 上传时间:2020-06-04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42.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泰安肥城市2020届九年级中考三模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山东省泰安肥城市2020届九年级中考三模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山东省泰安肥城市2020届九年级中考三模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山东省泰安肥城市2020届九年级中考三模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山东省泰安肥城市2020届九年级中考三模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泰安肥城市2020届九年级中考三模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泰安肥城市2020届九年级中考三模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二二年初中毕业年级第三次教学效果诊断语文试题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共10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请仔细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并务必按照相关要求作答。2.考试结束后,监考人员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第I卷(选择题共48分)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达卡多拉游泳场的八千名观众一齐翘(qio)首而望、屏(bng)息敛声的一刹(ch)那。B.不动不响,无声无闻。一个又一个的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ki),如群蚁排衙(y)。C.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jn)的笑容,就要绽(zh

2、n)开似的。那里装的是什么仙露琼(qing)浆。D.要达到这个目的,不能够拘泥(n)于文字。必须驱遣(qin)我们的想象,才能够通过文字,达到这个目的。2.下列句子加点的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在故乡的土地上,我印下无数的脚印。在那田垄里埋葬过我的欢笑,在那稻颗上我捉过蚱蜢,在那沉重的镐头上有我的手印。B.那时自己对人情事故还不懂,好听点说,心还像素丝样纯洁,什么争讼吃官司,是不在自己意识领域的。C.何满子只觉得枯燥乏味,更加闷闷不乐。他本是个整天跑野马的孩子,从早到晚关在家里,难受得屁股下如坐针毡,身上像芒刺在背。D.画面开卷处描绘的是汴京近郊的风光,疏林薄雾,农舍田畴,春寒料峭,赶

3、集的乡人驱赶着往城内送碳的毛驴驮队。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即将亲眼见到大活人之前,他们对自己所想象的这位文坛泰斗形象颔首低眉,敬重有加,内心的期望扩大到惊慌失措的地步。B.但是我,我没有眼泪。宇宙,宇宙也没有眼泪呀!眼泪有什么用啊?我们只有雷霆,只有闪电,只有风暴,我们没有拖泥带水的雨!C.我猜想关键一定在母鸭的叫声上,因为从外表看来,不管是那只家养的白鸭还是麝香鸭,都和真正的水鸭长得大相径庭。D.有些人有一种错觉,似乎优雅风度就是矫揉造作,是出于无聊,是附庸风雅,是毫无意义的忸怩作态。4.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清明上河图是一幅写实性很强的作品,画中

4、所绘景物,大体上与文献中有关汴京的记载基本一致。B.我们完成了任务,把一个坚强的意志灌输到整个纵队每个人心中,饥饿、疲劳甚至受伤的痛苦都被这个意志克服了。C.法国地质学家勒皮雄与麦肯齐、摩根等人提出了“板块构造”,很快为几乎所有地质界的问题提供了答案,如火山、地震、岛屿链等,这些在以前一直是不解之谜。D.最有趣的就是西洋爱神的雕刻,她们男女都是瞎了眼睛。这因为根据希腊的神话,含有美术的道理,所以爱情通常都在眉目间流露,而流露爱情的眉目是最难比拟的。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运用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A.“好哇,你咬人?该死的东西!”奥楚蔑洛夫忽然听见叫喊声,“伙计们,别放走它!这年月,咬人可不行!

5、逮住他!哎哟哎呦!”B.昆明的雨季是明亮的,丰满的,使人动情的;城春草木深,孟夏草木长;昆明的雨季,是浓绿的。C.可它又确是我们常常犯下的重大错误:在我们的小屋里,住着所有我们认识的人,唯独没有我们自己。D.1961年一位名叫S.M.斯季绍夫的苏联科学家发现,如果二氧化硅处于超高压的状态(即非常纯的沙子),那么它的原子相距很近,从而变得极为致密。6.下列有关文化和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屈原白杨礼赞我爱这土地变色龙的体裁分别是戏剧、散文、诗歌、小说,它们的作者分别是郭沫若、茅盾、艾青、莫泊桑。B.“飞天”凌空是一篇新闻特写。新闻特写,是指采用类似于特写的手法,以形象化的描写作为主要

6、表现手段,截取新闻事件中最具有价值、最生动感人、最富有特征的片断和部分予以放大,从而鲜明再现典型人物、事件、场景的一种新闻体裁。C.朝花夕拾中的二十四孝图,着重分析了“卧冰求鲤”“郭巨埋儿”“黄香温席”等孝道故事,指斥这类封建孝道“以不情的纶纪,污蔑了古人,教坏了后人”。D.红楼梦中刘姥姥这一底层农妇形象鲜明,她二进荣国府时与贾母等人进餐,作为闹剧的配角积极配合凤姐等人,卖力“表演”,雅俗对比间,喜剧效果强烈。二、阅读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完成710题。从公开的文字上看起来:两年以前,我们总自夸着“地大物博”,是事实;不久就不再自夸了,只希望着国联,也是事实;现在是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国联,改为

7、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却也是事实。于是有人慨叹曰: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如果单据这一点现象而论,自信其实是早就失掉了的。先前信“地”,信“物”,后来信“国联”,都没有相信过“自己”。假使这也算一种“信”,那也只能说中国人曾经有过“他信力”,自从对国联失望之后,便把这他信力都失掉了。失掉了他信力,就会疑,一个转身,也许能够只相信了自己,倒是一条新生路,但不幸的是逐渐玄虚起来了。信“地”和“物”,还是切实的东西,国联就渺茫,不过这还可以令人不久就省悟到依赖它的不可靠。一到求神拜佛,可就玄虚之至了,有益或是有害,一时就找不出分明的结果来,它可以令人更长久的麻醉着自己。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

8、“自欺”也并非现在的新东西,现在只不过日见其明显,笼罩了一切罢了。然而,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他们有确信,不自欺;他们在前仆后继的战斗,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罢了。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

9、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7.对文中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脂粉”是指国民党反动报刊上的欺骗宣传。B.“地底下”是指先辈们所留下的宝贵的精神和思想。C.“状元宰相”是指当时国民党反动政客及其御用文人。D.“舍身求法”是指为追求公平正义而不惜舍弃自己的生命。8.对文中的“中国的脊梁”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中国的脊梁”是指为民族的进步而奋斗的中国共产党。B.“中国的脊梁”代表着一种自尊自信的民族气节和精神。C.作者用“中国的脊梁”这一比喻也在提醒国人要有骨气。D.作者用“中国的脊梁”强调了这种人是我们民族的代表。9.对文章的内容和写法,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全文采取了直接批

10、驳和间接批驳相结合的方法。B.第段采用举例论证的方法证明作者的观点。C.作者巧妙运用了比喻、排比、反问、仿拟等修辞方法。D.第段承上启下,正面驳斥,反面立论,说服力很强。10.对文章行文特点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用词精准说理生动B.尖锐犀利有战斗性C.衔接紧密逻辑清晰D.过渡自然,风趣幽默三、阅读出师表,完成1114题。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

11、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

12、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

13、知所言。11.对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B.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C.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D.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12.下列句子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荷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译文:我身穿麻布衣,在南阳务农亲耕,在乱世中苟且保全性命,不奢求在诸侯之中出名显达。B.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译文:先帝知道我做事谨慎,所以临终因为国家大事寄信给我。C.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译文:这就是我用来报答先帝,并且尽忠陛下的职贵本分。D.陛下亦宜自谋,

14、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译文:陛下也应自行谋划,征求、询问治国的好办法,采纳高雅的言论,远念先帝遗诏中的旨意。我禁不住(先帝)对我受恩、感激。13.对文章内容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文章第段,诸葛亮首先陈述了蜀国当时面临的不利处境,接着阐述了有利条件,之后提出了三条建议。B.“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中的“大事”,指“五月渡泸”“北定中原”“兴复汉室”和“还于旧都”等等。C.文章第段,追述了两段回忆:先帝当初三顾茅庐,对自己有知遇之恩;自己临危受命,与先帝患难与共。D.文章第段,作者分别阐明了自己、朝臣以及后主刘禅的责任:自己要讨贼兴复,朝臣应进兴德之言,刘禅应“咨

15、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14.对文章写作特色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表”是古代臣子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用语多谦卑低微。本文在轻描淡写中自然流露出自矜自持、自我肯定。B.本文以议论为主,同时融入叙事和抒情,对刘禅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而达到劝谋的目的。第段的表达方式是记叙。C.文章语言最显著的特点就是率直质朴,恳切得体。行文不卑不亢、循循善诱,每句话既不失臣子的身份,也切合长辈口吻。D.第段画线的“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一句言辞恳切,更足以催人泪下,是诸葛亮的感恩图报心情的集中体现。四、阅读雁门太守行,完成1516题。雁门太守行李贺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15.对这首诗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A.这首七言律诗浓重地描绘雁门景象,歌颂了守边战士浴血奋战、慷慨赴死的英雄气概。B.前两句运用比喻、夸张手法写景写事,渲染了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的形势。C.三四句分别从听觉和视觉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