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共67张PPT)1

上传人:go****e 文档编号:134331535 上传时间:2020-06-04 格式:PPTX 页数:67 大小:15.5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共67张PPT)1_第1页
第1页 / 共67页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共67张PPT)1_第2页
第2页 / 共67页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共67张PPT)1_第3页
第3页 / 共67页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共67张PPT)1_第4页
第4页 / 共67页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共67张PPT)1_第5页
第5页 / 共6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共67张PPT)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共67张PPT)1(6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节区域农业发展 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学会分析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 特点及存在的问题理解区域自然特征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理解区域农业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方法和途径 一 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条件分析 一 发展区域农业的一般步骤1 综合考虑自然 社会经济 区位 市场等各种因素 确定区域农业的大方向2 根据区域内部差异 合理布局小区域农业目标 促进农业发展与区域条件有机结合形成特色生态与经济发展良性循环实现区域经济 社会 生态效益统一 读4 1图 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特点和范围是什么 范围 1 东北地区位置 范围 位于我国的东北部 东 北 西面分别与朝鲜 俄罗斯和蒙古接壤 纬度位置较高 其最北端就是我国纬度

2、最高的地方 黑龙江 吉林 辽宁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东部 位置 东北地区特点山环水绕 沃野千里 自然地域完整 农业生态类型多样 2 东北地区特点和地位 2 东北地区特点和地位 3 地理要素与农业发展 气候 暖温带 中温带 寒温带 冬 春 春 降水分布从东南向西北递减 且山地多于平原 迎风坡多于背风坡 降水集中在夏秋季 请说出东北地区降水的变化 温带湿润 半湿润季风气候 冬季寒冷 夏季温暖 雨热同期 3 地理要素与农业发展 气候 一年一熟 春播 夏管 秋收 喜凉作物 4月 10月 读 甲 乙两区域图 回答1 2题 1 甲 乙两地农业生产的主要优势自然因素分别是 A 机械化水平高 光照强 气温日较差大

3、B 地广人稀 人口稠密 劳动力多C 地势平坦 热量充足D 土壤肥沃 光照强 气温日较差大 D 思考 与我国东部主要农业地区相比 热量条件对东北地区的农业生产有哪些不利影响 不利影响主要体现在 1 种植的农作物品种有限 仅能种植一些对热量要求不高的作物 如春小麦 甜菜 大豆等 2 一年只能一熟 春种秋收 3 春秋两季低温冻害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和收成 4 漫长寒冬需要解决牲畜的御寒和饲料供应问题等 东北地区农业生产季节性强的特点 为农村的综合发展提供了什么有利条件 有利于农忙季节时 集中人力物力投入农业生产 在农闲时 发展副业或其他服务业活动 促进经济多元化发展 增加农业收入 还可进行农田基本建设和

4、水利建设等 十年磨一件范国雄 新浪微博 爱弄PPT的老范 高中地理课件 第三代电话 15986495527QQ 1476360113 中部和东北部平原广阔西部高原周围山地环绕 3 地理要素与农业发展 地形 1 地形特点 2 主要地形 山地平原高原 西 大兴安岭 北 小兴安岭 东 长白山地 南 辽河平原 北 松嫩平原 东 三江平原 森林资源丰富 为我国三大林区之首 土地资源丰富 居我国三大平原之首 地势平坦 降水较多 是优质草原牧场 十年磨一件范国雄 新浪微博 爱弄PPT的老范 高中地理课件 第三代电话 15986495527QQ 1476360113 农业生产类型 多种经营 平原 种植业 山地

5、 丘陵 林牧业 高原 畜牧业 3 地理要素与农业发展 地形 3 地形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黑土和黑钙土广布 河湖众多 土壤肥沃 灌溉便利 利于农业生产 3 地理要素与农业发展 土壤 黑土 松嫩平原东部和北部 三江平原西部 黑钙土 松嫩平原中西部 辽河平原 有机质含量高 土层深厚 肥沃 生产力高 是世界三大肥沃黑土区之一 3 地理要素与农业发展 工业 3 地理要素与农业发展 交通 交通发达 对外联系方便 为发展外向型农业提供机遇 3 地理要素与农业发展 人口 人均耕地多农业经营规模化 山环水绕 沃野千里为农业多样化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4 农业布局特点 活动 62页 1 珠三角大力发展出口创汇农业的地

6、理条件 邻近港澳台地区 港口 铁路和航空等交通发达 自然条件优越 农业生产技术水平高 2 新疆南部 南疆 已建设成为我国最大的棉花生产基地 南疆光照充足 土地资源广阔 山麓地带有高山积雪融水可供灌溉 当地种植长绒棉历史悠久 市场对长绒棉需求大 读 东北区自然地理环境概况分布图 回答下列问题 1 写出山脉的名称 A B C 2 写出河流的名称 D E F G 3 写出平原的名称 甲 乙 丙 大兴安岭 小兴安岭 长白山 辽河 松花江 黑龙江 乌苏里江 三江平原 松嫩平原 辽河平原 4 东北区农业布局特点 农业气候上最大的缺点是低温冷害 它是作物产量不高不稳的主要影响因素 低温冷害年 作物平均减产约

7、13 35 下图中阴影地区以干旱严重闻名 被称为 旱腰带 现在该地区道路四通八达 万亩酿酒葡萄绿满田野 过去贫穷落后的 旱腰带 已变成如今名副其实的 金腰带 读图回答3 4题 3 制约该区域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包括 地处干旱地区 降水稀少 土质疏松 水土流失严重 年积温低 作物只能一年一熟 季风气候 旱涝灾害频繁A B C D D 4 该区域发展葡萄种植业的突出优势是 A 地形平坦 土壤肥沃B 光照强 昼夜温差大C 道路四通八达 交通便利D 劳动力充足 生产经验丰富 B 耕作农业区 1 耕作农业区 平原地区 包括松嫩平原 三江平原和辽河平原 林业和特产区 林业和特产区 2 林业和特产区 大小兴安

8、岭和长白山区 畜牧业区 畜牧业区 2 畜牧业区 主要分布 西部高原 松嫩平原西部及部分林区草地 1 关于该地区农业发展的叙述 正确的是A 该地区可大面积种植水稻B 该地区发展种植业必须修筑梯田C 该地区适宜大规模机械化耕作D 该地区只能发展林牧业 读 我国东部某地等高线示意图 单位 m 回答1 2题 2 该地河流四 五月也出现汛期的原因是A 雨带推移到此地B 气温升高 积雪融化C 春天冬季风会带来丰沛的雨水D 冰川在春天开始融化 读 我国东部某地等高线示意图 单位 m 回答1 2题 素有 欧洲粮仓 之称的乌克兰在1992 2007年期间耕地总量减少2 78 但人均耕地增加8 32 据此完成3

9、4题 3 1992 2007年乌克兰耕地的变化表明这一时期该国A 人口数量减少B 城市化率提高C 土壤质量下降D 粮食单产提高4 1992 2007年乌克兰人均耕地增加最可能引起该国A 人均粮食产量增加B 农业生产投入增加C 粮食进口总量增加D 亩均农业产值增加 2003年我国开始实施鼓励农民种粮的惠农政策 引起了耕地面积与粮食产量变化的分异 下图是1999 2011年我国耕地面积与粮食产量变化图 读图回答5 6题 5 1999 2011年间我国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变化的特点是A 耕地面积加速下降B 粮食产量持续上升C 2003年以前粮食产量与耕地面积同步下降D 2003年以后耕地面积下降速度趋

10、缓 粮食产量持续上升 2003年我国开始实施鼓励农民种粮的惠农政策 引起了耕地面积与粮食产量变化的分异 下图是1999 2011年我国耕地面积与粮食产量变化图 读图回答5 6题 6 2003年以后影响我国粮食产量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A 耕地面积减少趋缓B 转基因技术广泛使用C 农民种粮积极性提高D 农业生态显著改善 东北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 1 大规模专业化生产 商品粮基地建设 人口稀少 土壤肥沃 商品率高 商品粮基地 突出特点 大规模机械化生产 地区专业化生产 地形平坦 集中连片 耕地面积广 地理条件内部分异 三江平原 松嫩平原 江淮地区 太湖平原 鄱阳湖平原 江汉平原 洞庭湖平原 成都平原

11、珠江三角洲 活动题P66 1 1 地广人稀 人均耕地面积广 机械化水平和地区专业化生产水平高 2 有道理 全国经济发展 城市化和工业化步伐加快 耕地减少 影响粮食总量的增长 3 提高单产 增加投入 水土保持 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培育良种 兴修水利 提高防灾抗灾能力等 十年磨一件范国雄 新浪微博 爱弄PPT的老范 高中地理课件 第三代电话 15986495527QQ 1476360113 十年磨一件范国雄 新浪微博 爱弄PPT的老范 高中地理课件 第三代电话 15986495527QQ 1476360113 东北农业发展出现的问题 成因及对策 人口激增高强度农林开发造成土地利用不合理 改善农业生态

12、环境保持水土退耕还林还草保护湿地增施有机肥 黑土退化土地沙化盐碱化 林 草地比重下降草场退化 开垦沼泽地破坏湿地环境 环境污染严重自然灾害频繁 3 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平原区农业发展方向 西部草原区农业发展方向 山区农业发展方向 继续强化商品粮豆等大宗农产品的生产提高产品质量延长产业链规模化 专业化 生态化 结合退耕 发展生态农业和舍饲畜牧业建设人工草场 以森林保育为核心开发特色农产品 我国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建三江位于三江平原腹地 于1957年开始垦荒 目前面积1 24万平方千米 人口20多万 这里空气清新 水源丰富且水质优良 土壤肥沃 近年来 建三江重点种植水稻 有 中国绿色米都 之称

13、建三江采用现代技术科学生产 如定点监测土壤肥力并精准施肥 右图示意建三江的位置和范围 建三江位于三江平原腹地 于1957年开始垦荒 目前面积1 24万平方千米 人口20多万 这里空气清新 水源丰富且水质优良 土壤肥沃 近年来 建三江重点种植水稻 有 中国绿色米都 之称 建三江采用现代技术科学生产 如定点监测土壤肥力并精准施肥 右图示意建三江的位置和范围 1 分析三江平原环境质量优良的原因 开垦历史短 人类对环境的影响较弱 地广人稀 工矿业 城镇 交通车辆等较少 人类活动排放的废弃物 废气 废水 废渣等 较少 环境污染轻微 建三江位于三江平原腹地 于1957年开始垦荒 目前面积1 24万平方千米

14、 人口20多万 这里空气清新 水源丰富且水质优良 土壤肥沃 近年来 建三江重点种植水稻 有 中国绿色米都 之称 建三江采用现代技术科学生产 如定点监测土壤肥力并精准施肥 右图示意建三江的位置和范围 2 分析建三江农作物虫害较少的气候原因 纬度高 48 N附近 冬季寒冷而漫长 害虫 虫卵 不易越冬 夏季气温日较差大 日低温较低 不利于害虫生存和繁殖 建三江位于三江平原腹地 于1957年开始垦荒 目前面积1 24万平方千米 人口20多万 这里空气清新 水源丰富且水质优良 土壤肥沃 近年来 建三江重点种植水稻 有 中国绿色米都 之称 建三江采用现代技术科学生产 如定点监测土壤肥力并精准施肥 右图示意

15、建三江的位置和范围 3 简述建三江水稻种植过程中化肥施用量较少的原因 土壤肥沃 肥力高 精准施肥 控制施肥量 建三江位于三江平原腹地 于1957年开始垦荒 目前面积1 24万平方千米 人口20多万 这里空气清新 水源丰富且水质优良 土壤肥沃 近年来 建三江重点种植水稻 有 中国绿色米都 之称 建三江采用现代技术科学生产 如定点监测土壤肥力并精准施肥 右图示意建三江的位置和范围 4 建三江被称为 中国绿色米都 请说明建三江获此美誉的理由 环境质量优良 污染少 化肥 农药施用量少 生产绿色稻米 生产技术先进 具有示范作用 生产规模大 单位面积产量高 总产量大 商品率高等 我国的农业与粮食问题 三

16、1 我国农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人均农产品占有量还比较低 靠天收粮 靠天养畜 的局面尚没有根本扭转 农业综合生产力比较低 抗灾能力 机械化水平 农业科技水平还不高 农业生产波动较大农业结构不合理 种植业比重太大 林 牧 渔业比重太小农业的 新 特 优 产品还比较少 农业产业化水平低 农民收入水平低农业生态环境脆弱 生态破坏严重 如耕地减少 土壤退化 沙化 盐碱化 草场退化 沙化 森林面积减少等 使我国农业自然灾害日趋频繁 2 我国耕地减少的原因 读 我国某区域图 回答1 3题 1 图中A地区近年来已成为我国重要的葡萄酒酿造业原料生产基地 该地区有利于葡萄种植的自然条件是A 光照充足 昼夜温差大B 劳动力丰富C 冰川融水丰富 灌溉便利D 平原广阔 黑土肥沃 2 图中A地区农业发展中存在较明显的土壤盐碱化问题 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纬度较高 冻土发育 含盐水分不易下渗 气候干旱 降水少 蒸发旺盛 农业耕种过程中 长期采用大水漫灌的灌溉方式 地处河谷地区 水流平缓 对土壤侵蚀作用微弱A B C D 3 图中B处在汉朝时还是水草丰美的温带草原 而现在已变成一片荒漠 其人为原因是A 气候由湿润向干旱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