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考政治复习之大题精做1 生活与消费(教师版)

上传人:mw****2 文档编号:134330720 上传时间:2020-06-04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84.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届高考政治复习之大题精做1 生活与消费(教师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20届高考政治复习之大题精做1 生活与消费(教师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0届高考政治复习之大题精做1 生活与消费(教师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届高考政治复习之大题精做1 生活与消费(教师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例1.(2018年高考全国1文综政治3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近年来,随着经济进一步发展和国家全民健身战略的不断推进,国内掀起了马拉松热。2011年中国马拉松赛事仅有22场,2017年增长到1100场。据预测,2020年中国马拉松赛事将达1900场。马拉松赛事的参与人数多、涉及领域广。2017年参加马拉松比赛的人次超过500万,覆盖全国234个城市,赛事带动安保、保健、住宿、餐饮、旅行、体育文化等服务业的发展。据测算,2017年全国马拉松主办方的直接营业收入超过270亿元,主办城市的间接收入超过1350亿元。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知识分析近年来我国马拉松热的驱动因素。【解析】本题以近年来

2、我国的马拉松热为切入点,考查考生对影响消费的因素、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的知识的理解与运用。马拉松热,是经济社会不断发展,消费层次逐步提高的表现。近年来我国马拉松热的驱动因素,首先,从消费者方面看,收入是影响消费的最主要因素,居民收入增加,消费结构升级,人们为了满足更高水平的生活需要,产生了增强身体素质,实现全面发展的愿望。其次,从生产者方面看,消费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马拉松赛事的参与人数多、涉及领域广”,马拉松赛事商业价值大,刺激赛事的供给;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会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赛事带动安保、保健、住宿、餐饮、旅行、体育文化等服务业的发展”,服务业发展又进一步

3、促进赛事。最后,从国家角度看,全民健身战略实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支持马拉松赛事发展。分层组织答案即可。【答案】居民收入增加,消费结构升级,推动马拉松赛事的需求上升;马拉松赛事覆盖面宽,商业价值大,刺激赛事的供给;赛事带动相关服务业发展,服务业发展又进一步促进赛事;全民健身战略实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支持马拉松赛事发展。【名师点睛】解答非选择题的要领第一,认真审题,弄清题意。首先,不管试题以什么形式出现,先要审好题,即要读懂题意,特别是以材料设置的情境试题。要仔细、认真阅读材料或所给的语言,从文字、图表、漫画等信息载体中捕捉到有价值的信息,将其梳理、归纳,从中准确地抽取材料的主题。其次,审查好

4、题目所问的问题,弄清是什么问题,试题的立意是什么,所考查的知识是什么,问题和材料是什么关系,要用什么知识分析什么问题。弄清命题者的考查意图,理清题目层次,注意与教材知识的比较和联系,学生应较深刻地理解问题的内涵及答题具体要求,从材料中着手找答案,从中寻找所涉及的教材知识及其内在联系点。第二,明确答题所要运用或涉及的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和原理。解答类似于本题的综合探究题,虽然可以从自己独特的角度进行解答,但不管怎样解答,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知识,防止脱离学科知识进行不着边际的随意“探究”,要体现出政治学科的思想性、方向性的特点,应根据题意及试题的限定要求,联系教材中的有关知识确定答题所要使用的基本概

5、念、观点、原理。第三,依据教材、题意和自己的认识适当表态。部分探究题要求根据题意和指令要求明确表明自己的态度,即坚持什么,反对什么,自己应该怎样做,等等。表态性的语言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意层次与所问是否吻合,这是不可缺少的环节。第四,要注意运用好发散思维方式。解答好开放型的设问,切记要从多角度思考问题,联系社会生活实际,从教材内外知识的结合上来回答问题,要有自己的见解和创新。第五,依据题意及其指令要求,精心组织答案,严格按设问要求答题,如题目中要你“举一例”“提两项建议”等;注意书写的层次和条理,切勿不分段落,结构混乱;回答时语言尽量用自己的语言,注意表述的完整性、科学性;能结合试题中的相关

6、内容规范运用有关术语等。例2.(2017年高考全国2卷文综政治3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玉米收储制度的改革,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场硬仗。为保障玉米的生产和供给,我国长期实行保护价(对农产品规定最低价)收购种植农户玉米的临时收储政策。2012年以来,国际玉米价格大幅下跌,国内玉米价格远高于国际价格,造成了国内玉米库存高企和正常流通受阻。2016年,国家发改委按照“市场定价、价补分离”的原则对我国玉米主产区东北三省一区的玉米收储制度进行改革,将玉米临时收储政策调整为“市场化收购”加“生产(种植)补贴”的新机制,2016年国内玉米市场价格比上一年出现下跌。新机制运行扭转了近些年玉米价

7、格不断提高、库存不断增多、补贴和亏损不断增加的局面。(1)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知识分析国内玉米价格下降对玉米市场可能产生的影响。(2)玉米价格的下降,影响了一些玉米种植户的收入。政府和种植户可采取哪些应对措施?【解析】第(1)问,本问给定的知识范围是“经济知识”,具体是“价格变动的影响”,答题的角度是“影响”,围绕的主题是“国内玉米价格下降对玉米市场可能产生的影响”。材料给我们的信息是:长期以保护价收购种植户玉米,国际玉米价格下跌后,国内玉米价格高于国际市场价格,导致国内玉米库存高企和正常流通受阻;玉米收储制度改革(新机制)引发价格下跌,扭转库存不断增多、补贴和亏损不断增加的局面。由此可以推断出

8、,价格下降影响生产,种植下降,供给减少,以玉米为原料的企业生产成本降低,需求扩张,从而有效地消化库存,促进玉米供求平衡;从国际市场看,有利于缩小国内外玉米价差,减少玉米及替代品的进口。第(2)问,没有给定明确的知识范围,要求从政府和种植户两个主体角度作答,答题的角度是“应对措施”,围绕的主题是“玉米价格下降影响了玉米种植户的收入”。本问的信息在材料中没有呈现,而是体现在设问中,即“玉米价格的下降,影响了一些玉米种植户的收入”。我们可以从两个角度回答措施,从政府角度来说,针对玉米价格下跌,要完善补贴政策,调动玉米种植户的种植积极性;从种植户自身来说,主要是根据市场需求调整种植结构,同时要通过先进

9、技术的应用和科学的管理,降低生产成本。【答案】(1)玉米种植面积下降,供给减少;下游企业生产成本降低,需求扩张;消化库存,促进玉米供需平衡;缩小国内外玉米价差,减轻玉米及替代产品的进口压力。(2)政府完善补贴政策;种植户根据市场需求优化种植结构;采用先进生产技术和管理,降低生产成本。【名师点睛】价格变动的影响(答题模板)价格变动对生活的影响:一般说来,价格上升,需求量减少;价格下降,需求量增加。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小,对高档耐用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大。消费者对既定商品的需求,还受相关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调节产量。某种商品价格下降,生产者获利减少,就会减少产量

10、;相反,会增加产量。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哪种生产要素的价格下降,生产者就会增加这种要素的使用量;相反,会减少这种要素的使用量。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我国2019年7月居民消费价格分类同比涨跌幅表注:2019年7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8%;17月平均,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比去年同期上涨2.3%。材料二:2019年8月2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稳定生猪生产,保障猪肉供应,事关“三农”发展、群众生活和物价稳定。会议确定,一是综合施策恢复生猪生产。加快非洲猪瘟强制扑杀补助发放,采取多种措施加大对生猪调出大县和养殖场(户)的支持,引导有效增加生猪存栏量。将仔猪及冷

11、鲜猪肉运输纳入“绿色通道”政策范围,降低物流成本。二是地方要立即取消超出法律法规的生猪禁养、限养规定。对依法划定的禁养区内关停搬迁的养殖场(户),要安排用地支持异地重建。三是发展规模养殖,支持农户养猪。取消生猪生产附属设施用地15亩上限。四是加强动物防疫体系建设,提升疫病防控能力。五是保障猪肉供应。增加地方猪肉储备。各地要适时启动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确保困难群众基本生活。(1)概括材料一表明的经济信息。(2)结合材料二,分析我国采取的猪肉稳价措施的依据。【答案】(1)2019年17月,我国居民消费价格出现了一定幅度的上涨,其中7月份上涨幅度略高;在7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涨跌幅

12、中,食品烟酒上涨幅度最高,其次是其他用品和服务,而交通和通信的价格呈下降状态,各类消费品价格涨跌幅各异。(2)价格由价值决定,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绿色通道”政策、发展规模养、提升疫病防控能力等措施有利于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降低猪肉成本。供求关系影响价格,鼓励和支持市场主体大力发展生猪养殖,能扩大猪肉有效供给,利于价格下降。在尊重市场规律的基础上实施科学的宏观调控,积极运用财政政策,加快非洲猪瘟强制扑杀补助发放、启动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能稳定市场需求与价格预期,确保困难群众基本生活需求。【解析】第(1)问,本题要求考生概括材料一表明的经济信息。考生认真研读图表,分

13、析表中指标:居民消费价格,考生抓取关键数据,注意时间节点,纵横对比,说明情况:2019年17月,我国居民消费价格出现了一定幅度的上涨,其中7月份上涨幅度略高;在7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涨跌幅中,食品烟酒上涨幅度最高,其次是其他用品和服务,而交通和通信的价格呈下降状态,各类消费品价格涨跌幅各异。第(2)问,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二,分析我国采取的猪肉稳价措施的依据。知识范围未做限定,属于宏观考查。考生学结合试题情境与试题设问圈定答题的角度,试题指向的是稳定商品价格,因此解答本题的知识角度主要是影响价格的因素,主要是价值和供求,又是国家稳定价格,因此还可联想宏观调控分析作答,形成答案要点。价值角度:联想主

14、干知识:价格由价值决定,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结合主干知识与试题情境分析:“绿色通道”政策、发展规模养、提升疫病防控能力等措施有利于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降低猪肉成本。供求角度:联想主干知识:供求关系影响价格。结合主干知识与试题情境分析:国家鼓励和支持市场主体大力发展生猪养殖,能扩大猪肉有效供给,利于价格下降。宏观调控角度:联想主干知识:国家能够实施科学的宏观调控。结合主干知识与试题情境分析:国家在尊重市场规律的基础上实施科学的宏观调控,积极运用财政政策,加快非洲猪瘟强制扑杀补助发放、启动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能稳定市场需求与价格预期,确保困难群众基本生活需求。2.阅读

15、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19年猪肉价格持续“飞涨”。据中国财经网统计,10月以来部分地区猪肉价格已是年初的3倍。猪肉价格上涨带来了系列影响。材料一:毁灭性猪病带来各地生猪存栏量逐渐下降,导致生猪上市量减少,猪肉市场供给量严重不足。生猪产业链条上的涉猪企业,都是以自己的自然优势,对面临越来越少的生猪上市量,发起竞争,抢购,大量囤积巨量猪肉,瓜分生猪和猪肉上市量,从而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受玉米、豆粕价格上涨,劳动力成本上升,生猪产能及猪瘟疫情等多种因素的叠加影响,导致2019年猪肉价格一路飙升。材料二:猪肉价格上涨,消费者开始调整菜谱,转而选择禽肉和其他肉类。8月份以后,北京企事业单位食堂猪肉采购

16、量环比下降了30%左右;10月份以后,居民消费个体猪肉购买量下降近30%。猪肉价格上涨,各地补栏增产积极性明显增加,可望带动生猪产能逐渐恢复。9月份以来,随着有关部门扶持生猪生产各项利好政策的落实落地,养殖户补栏增产的积极性明显提升。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近期规模猪场生产恢复较快。(1)结合材料一,运用“影响价格的因素”的知识,分析猪肉价格上涨的原因。(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猪肉价格上涨带来的影响。【答案】(1)供求影响价格。猪肉市场供不应求,价格上涨,猪瘟导致生猪上市量减少,供给量严重不足,这是猪肉价格上涨的直接原因。价值决定价格。养猪原料价格上涨,劳动力成本上升,导致养猪成本提高,所以猪肉价格上涨。涉猪企业追求利益最大化,抢购,大量囤积猪肉,瓜分生猪和猪肉上市量,从而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这是导致猪肉价格上涨的又一重要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