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考历史复习之大题精做12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教师版)

上传人:mw****2 文档编号:134330689 上传时间:2020-06-04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55.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届高考历史复习之大题精做12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教师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20届高考历史复习之大题精做12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教师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0届高考历史复习之大题精做12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教师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届高考历史复习之大题精做12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教师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宋代到清代的历史进程中有过三次商业革命:第一次是宋代商业革命,第二次是明清商业革命,第三次是近代商业革命,出现以通商口岸为核心的近代化商业群落。摘编自陈锋、张建民主编中国经济史纲要材料二 (16世纪)这些私人的商业贸易垄断公司不但控制某些地区的贸易,进行殖民掠夺活动,也起到了为本国进行资本原始积累的作用,如英国、荷兰的东印度公司等。这些商业经营上的巨大变化导致了所谓“商业革命”的发生。商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西欧商业资本的发展,成为“促使封建生产方式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过渡的一个主要因素”。马世力世界史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第一次、第二次商业革命的表

2、现。(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商业革命的原因。(3)结合上述材料,比较宋代商业革命和欧洲商业革命的异同。【答案】(1)表现:宋代:商业繁荣,坊和市的界限被打破;经营时间不受限制,早市、夜市、草市兴盛;商业活动不受官府的监管;城市规模的扩大;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明淸:兴起一大批工商业市镇,尤以江南地区为盛;出现商帮;长途贩运贸易的发展;白银货币化;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并发展;(2)原因:新航路开辟、早期殖民扩张(东印度公司的推动)、世界市场雏形出现(全球贸易的发展)、资本主义发展的推动。(3)相同点:都促进了当时生产力的发展、商业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不同点:宋代商业仍然受到重农抑商政策影

3、响,欧洲鼓励支持商业发展(重商主义兴起);宋代处于封建强化期,没有推动社会转型,欧洲处于近代转型期,推动资本主义发展和社会转型。【解析】(1)表现:结合所学描述第一次商业革命可从宋代市的发展、政府对商业的态度、城市的规模、新的一般等价物的出现等方面入手分析。从市的发展角度看,宋代商业繁荣,突破了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从政府对商业的态度看,宋代放松了重农抑商政策的实施,商业活动不受官府的监管;从城市的规模看,宋代的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从新的一般等价物的出现看,宋代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描述第二次商业革命可从明清时期新旧两种角度分析。从新的角度看,工商业市镇的兴起、商帮的出现、白银的货币化、资本

4、主义萌芽等都属于此种表现;从旧的角度看,主要是国内贸易进一步发展,长途贩运贸易比较频繁。(2)原因:由材料“这些私人的商业贸易垄断公司不但控制某些地区的贸易,进行殖民掠夺活动,也起到了为本国进行资本原始积累的作用”可知,早期的殖民扩张对商业革命的发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再结合所学知识,可从16世纪西欧所处的国内和国际背景两方面入手分析。从国内背景上看,商业革命的发生是资本主义发展和新航路开辟的必然结果;从国际背景上看,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市场的雏形出现,市场的扩大进一步诱导了商业革命的发生。(3)相同点:结合所学角度由小到大可从商业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生产力的发展等角度展开论述。不同点:结合所学可

5、从政府对商业的实施的政策、对社会转型的作用等方面入手分析。从第一个角度看,宋代商业仍然受到重农抑商政策影响,而欧洲则推行了重商主义;从第二个角度看,宋代的商业革命并未带来社会转型,其依旧处于封建强化期,而欧洲由材料“促使封建生产方式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过渡的一个主要因素”可知,其已经处于近代转型期,商业革命推动了西欧的资本主义发展和社会转型。【点睛】本题设问属于横向比较型非选择题,解答此类试题要在解读史料基础上对教材内容的重新整合,在做此类题时要善于运用历史理论进行分析判断。经常用的基本理论有共性和个性关系的原理,矛盾的特殊性与普遍性的原理,量变与质变的原理。对历史事件的分析要从同中找异,从异中

6、求同。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从15世纪晚期开始,英国就展开了长达三百多年的保护主义探求:1485年亨利七世推出了大力支持羊毛工业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1587年完全禁止羊毛出口:1699年通过“羊毛法案”禁止进口殖民地的羊毛制品;1700年英国议会通过一项禁止销售印度棉布的法令。1721年,英国首相沃波尔以提升制造业为目标,推行明确的重商主义政策改革。1760年至1830年是英国产业革命时期,虽然亚当-斯密在1776年发表的国富论中提倡自由贸易,但是1815年英国仍通过了新的谷物法,提高了对农业的保护力度,一直到1846年,当英国产业革命已经完成相当一段时间后,英国才通过取消谷物法,

7、开始了维护其工业绝对领先地位的贸易自由化进程。摘编自张学博英美历史上的贸易保护主义材料二 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际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两次石油危机使世界经济增长缓慢,贸易保护主义势力在美国不断增强,逐渐形成了新的贸易保护主义浪潮。美国的新贸易保护主义和老贸易保护主义相比,过去主要是通过限制进口来保护国内产业,其手段是构筑高关税壁垒,而现在更侧重非关税壁垒。一些非关税壁垒目前已经成为美国政府干预外贸、限制进出口的主要政策措施。为了实现本国的贸易利益最大化,美国举双手赞成贸易自由化,积极参与GATT和WTO的谈判,同时又不断地带头实施各种贸易保护。1984年美国国会通过的贸易与关税法案,1988

8、年经里根总统签署,正式成为美国法律的1988年综合贸易与竞争力法案,都带有浓厚的贸易保护主义色彩。摘编自吴学安美国贸易保护主义的前生后世(1)根据材料一,概括英国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中期英国实行自由贸易政策的原因。(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与近代英国相比,美国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的新变化,并谈谈你对新贸易保护主义的认识。【答案】(1)特点:持续时间长;范围逐步扩大;政府主导,多以立法形式推行;体现了重商主义理念。原因:工业革命的开展使英国成为“世界工厂”,急需扩张海外市场;自由主义经济思想的盛行;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增强;英国议会改革促使资产阶级代议制逐步完

9、善。(2)变化:非关税壁垒成为限制进口的重要措施;从单边保护转向多边贸易体系下的合法性保护;贸易保护日益制度化、法律化。 认识:新贸易保护主义在维护国家利益的旗帜下,具有名义上的合理性、形式上的隐蔽性、手段上的欺骗性等特点,不利于当今世界经济的发展和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建立,也增加了发展中国家经济运行的外部风险。【解析】(1)据材料“英国就展开了长达三百多年的保护主义探求”、可以得出持续时间长,由所涉及商品种类的增多,可以得出范围不断扩大;由材料可知主要是通过颁布一系列法令得以实施,可以得出政府主导,多以立法形式推行;据材料“推行明确的重商主义政策改革”可以得出体现了重商主义思想。第二问,结合所学

10、知识从经济、政治和思想等方面加以回答即可。(2)据材料“过去主要是通过限制进口来保护国内产业,其手段是构筑高关税壁垒,而现在更侧重非关税壁垒”、“美国举双手赞成贸易自由化,积极参与GATT和WTO的谈判,同时又不断地带头实施各种贸易保护”和相关法律的颁布和实施加以归纳概括即可。第二问,认识从贸易保护主义的危害和实质等方面加以回答即可。2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1870年,洛克菲勒和安德鲁斯一道,在俄亥俄州创建了标准石油公司。两年后,标准石油公司开始启动垄断炼油厂、控制价格计划,并很快成为世界最大的炼油集团。到1878年,标准石油公司的石油年产量达到3300万捅,业绩占全国总产量的90以上

11、。1882年,标准石油公司宣布为爱迪生发明的第一座中央发电系统提供润滑保障。同年底,标准石油公司以信托形式,并购了新泽西标准石油公司和纽约标准石油公司。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随着标准石油公司不择手段地疯狂敛财,以及对同行的垄断性打压,小洛克菲勒(洛克菲勒之子)成了一个富可敌国却名声扫地的人。 摘编自林蔚仁艾克森美孚:石油六世帝国 材料二 在(20世纪)60年代石油会战中,全国有500多家工厂企业为大庆生产了机电产品和设备,200多个科研、设计单位和企业在技术上支援了会战,而全国石油系统则集中了包括部长余秋里在内的4万多人和大批设备、物资到大庆。这4万多人在荒原上,先大规模勘探,继之进行开发

12、生产试验,然后进行大规模油田建设,在三年多时间里,便建成了一个年产600万吨原油能力的大庆油田。石油会战典型地体现了“大科学”体制的特点和成效。 摘编自段治文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洛克菲勒家族“富可敌国”和“名声扫地”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概括中美石油工业崛起方式的不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新中国“石油会战”的意义。【答案】(1)“富可敌国”的原因: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内燃机使用增加,石油需求量增大;标准石油公司掌握先进生产技术;洛克菲勒打压兼并其他石油企业,形成行业垄断。“名声扫地”的原因:垄断性打压同行;不择手段聚敛财富;损害了美国民众利益

13、。(2)不同:中国:由政府统一领导,调动全国力量集中建设。美国:依托私有企业,利用市场手段进行开发。 意义:建成了大庆油田,奠定了我国石油工业的基础;摘掉贫油帽子,摆脱了对外国石油的依赖;促进了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有利于人民生活的改善;激发和增强了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和信心。【解析】(1)第一小问“富可敌国”的原因,据材料一“1870年,洛克菲勒和安德鲁斯一道,在俄亥俄州创建了标准石油公司”,结合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的标志和主要能源可得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内燃机使用增加,石油需求量增大;据材料一“标准石油公司宣布为爱迪生发明的第一座中央发电系统提供润滑保障”,结合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科学与技

14、术紧密结合的特征可得标准石油公司掌握先进生产技术;据材料一“标准石油公司开始启动垄断炼油厂、控制价格计划,并很快成为世界最大的炼油集团”“标准石油公司以信托形式,并购了新泽西标准石油公司和纽约标准石油公司”可得洛克菲勒打压兼并其他石油企业,形成行业垄断。第二小问“名声扫地”的原因,据材料一中标准石油公司“以及对同行的垄断性打压”可得垄断性打压同行;据材料一“标准石油公司不择手段地疯狂敛财”可得不择手段聚敛财富;结合垄断组织通过控制价格等手段剥削民众可得损害了美国民众利益。(2)第一小问不同,中国:根据材料二“全国有500多家工厂企业为大庆生产了机电产品和设备,而全国石油系统则集中了包括部长余秋

15、里在内的4万多人和大批设备、物资到大庆”,结合国家的第二个五年计划方针可得由政府统一领导,调动全国力量集中建设;美国:根据材料一“标准石油公司开始启动垄断炼油厂、控制价格计划,并很快成为世界最大的炼油集团”,结合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私人垄断企业对市场的控制可得依托私有企业,利用市场手段进行开发。第二小问意义,根据材料二“建成了一个年产600万吨原油能力的大庆油田”,结合对我国石油工业的影响可得建成了大庆油田,奠定了我国石油工业的基础;结合中国对外国石油的依赖现状可得摘掉贫油帽子,摆脱了对外国石油的依赖;结合对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影响可得促进了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结合对人民生活的影响可得有利于人民生活的改善;结合对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精神鼓舞可得激发和增强了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和信心。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