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20高考生物全真模拟试卷-黄金卷05(解析版)

上传人:mw****2 文档编号:134329924 上传时间:2020-06-04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84.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备战2020高考生物全真模拟试卷-黄金卷05(解析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备战2020高考生物全真模拟试卷-黄金卷05(解析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备战2020高考生物全真模拟试卷-黄金卷05(解析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备战2020高考生物全真模拟试卷-黄金卷05(解析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赢在高考黄金20卷】备战2020高考全真模拟卷05生物(考试时间:45分钟试卷满分:90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第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回答第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卷一、选择题:本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关于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A原核细胞没有生物膜系统,因为仅缺少

2、真核细胞中的核膜B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衰老时,其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固缩C细胞质中的内质网膜、高尔基体膜和细胞膜可以通过具膜小泡发生转化D在叶肉细胞中,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叶绿体基质中都能产生ATP【答案】C【解析】生物膜系统包括细胞膜、核膜和细胞器膜等结构,与真核细胞相比,原核细胞缺少核膜和细胞器膜,A错误;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B错误;在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中,细胞质中的内质网膜、高尔基体膜和细胞膜可以通过具膜小泡发生转化,C正确;在叶肉细胞中能产生ATP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线粒体(线粒体基质和线粒体内膜)、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叶绿体基质中消耗ATP,不产生ATP,D错

3、误。2下列关于真核生物的DNA复制、转录及翻译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DNA复制、转录及翻译是“中心法则”的基本内容BDNA复制、转录及翻译的场所都是细胞核CDNA复制、转录的模板都是DNA,翻译的模板是mRNADDNA复制时的差错不一定导致翻译的蛋白质改变【答案】B【解析】DNA复制、转录及翻译是“中心法则”的基本内容,A正确;DNA复制和转录的场所是细胞核,而翻译的场所是细胞质,B错误;DNA复制、转录的模板都是DNA,翻译的模板是mRNA,C正确;由于密码子具有简并性,故DNA复制时的差错不一定导致翻译的蛋白质改变,D正确。3下列物质与其参与的主要生理活动,对应正确的是A脂肪与蛋白质结合后

4、一起参与生物膜的结构组成B转运RNA携带某种氨基酸参与蛋白质合成C淋巴因子与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D胰岛素催化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从而升高血糖浓度【答案】B【解析】【命题意图】本题考查脂质、tRNA、抗体和胰岛素的生理功能等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正确项分析】转运RNA在翻译时可携带某种氨基酸参与蛋白质的生物合成,选项B正确。【错误项分析】脂质中的磷脂和胆固醇可以参与生物膜的结构组成,脂肪不参与生物膜的结构组成,选项A错误抗体与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而不是淋巴因子,选项C错误。胰岛素通过促进组织细胞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浓度降低,选项

5、D错误。4下列关于激素、神经递质和酶的叙述,错误的是A组成三者的化合物有的是有机物B激素能使靶细胞原有的生理活动发生改变C神经递质可以引起肌肉和腺体细胞膜的电位变化D植物仅通过激素调控其基因组表达来调控生长发育【答案】D【解析】【命题意图】本题考查植物激素、动物激素、神经递质和酶的组成及作用。【解题思路】激素和酶都是有机物,神经递质有的是有机物,有的是无机物,A正确;激素具有调节功能,与靶细胞上的受体结合,会导致靶细胞原有的生理活动发生改变,B正确;传出神经末梢释放的神经递质作用于肌肉细胞或腺体细胞,可以使这些细胞的膜电位发生变化,即产生兴奋或被抑制,C正确;植物的生长发育实质上是基因在一定时

6、间、空间上顺序表达的过程,而基因的表达受内外因的影响,除激素外,外界因素如光照、温度等环境因子也会通过调控基因组的表达来影响植物生长发育,D错误。5下表叙述中,甲与乙的逻辑关系成立的是选项甲乙A生物的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一定相同B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一定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C红绿色盲男性患者的致病基因一定是从母亲那里遗传来的D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不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答案】C【解析】A错误:基因型相同的生物,由于外界环境的作用,表现型不一定相同;B错误: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时,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C正确:红绿色盲男性患者(XaY)的致病基因Xa一定是从母亲那里遗传来的

7、;D错误: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6下列有关酒精在实验中的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选项 实验名称 用法 主要作用 A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滴加在载玻片上的花生子叶上,再用吸水纸吸去洗去苏丹或苏丹染色后的浮色B 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与盐酸混合使用配制解离液,分散细胞C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少量多次加入用于提取和分离色素D 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将小动物浸泡在酒精中杀死并保存小动物【答案】C【解析】在“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实验中,用苏丹或苏丹将脂肪染色后,由于苏丹或苏丹可溶于酒精,故可用酒精洗去浮色,然后用吸水纸吸去多余液体,A正确;在“

8、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将酒精和盐酸按11混合使用,配制成解离液,使细胞分散开来,B正确;在“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利用色素可溶于有机溶剂的特点,利用少量多次的方法加入酒精来提取色素,C错误;在“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实验中,将获取的土壤小动物马上浸泡在酒精中,使动物体的蛋白质迅速变性,有利于保存和固定动物体形态,D正确。【备注】本题主要考查酒精在不同实验中的作用和用法,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分析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第卷二、非选择题: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9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373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考

9、题(共39分)29(9分)黄瓜是我国重要的蔬菜作物,研究人员以北方生长的黄瓜品种为材料,用单层黑色遮阳网(遮荫率70%)对黄瓜幼苗进行遮荫,以自然条件下光照为对照,一段时间后,测定黄瓜的生长发育和光合特性变化,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请分析回答: 株叶面积 (cm2) 总叶绿素 (mgg-1FM) 净光合速率 (molm-2s-1) 胞间CO2浓度 (molmol-1) 自然条件 2860 143 1504 187 弱光条件 3730 169 468 304 (1)实验中需用_提取叶绿素,再测定其含量。(2)实验组净光合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主要原因是实验组_,使光反应产物_减少,进而降低了叶肉细胞

10、对_的利用能力。(3)弱光处理一段时间后,黄瓜产生的有利于提升其光能利用率的变化有_。与叶绿素a相比,叶绿素b在430450nm蓝紫光(弱光下占优势)区有较高的吸收峰和较宽的吸收带,由此推测,实验组叶绿素a/b含量比值_对照组。(4)研究结果表明,弱光条件下,黄瓜植株株高显著升高。研究者认为,这是由于弱光下植株光合产物向茎分配增多所致。为验证以上假设,需测定黄瓜植株各部分的_,若测定结果为实验组_对照组,则支持上述假设。【答案】(9分,除标明外,每空1分)(1)乙醇(有机溶剂)(2)光照强度弱 ATP和NADPH CO2(3)增大株叶面积和增加总叶绿素含量(2分) 低于(4)干重 茎干重占全株

11、干重的比高于【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光合作用的色素的提取及光合作用的相关实验等知识。(1)叶绿素易溶于有机溶剂,可用乙醇提取。(2)实验组用单层黑色遮阳网(遮荫率70%)对黄瓜幼苗进行遮荫,由于光照强度小,使光反应生成的ATP和H减少,进而降低了叶肉细胞对CO2的固定作用。(3)由表格可知,弱光处理一段时间后,黄瓜通过增大株叶面积和增加总叶绿素含量从而提升其光能利用率叶绿素b在430450 nm蓝紫光(弱光下占优势)区有较高的吸收峰和较宽的吸收带,由此推测,实验组叶绿素b含量较对照组的多,故叶绿素a/b含量比值会低于对照组。(4)若要验证弱光下植株光合产物是否向茎分配增多,则需测定黄瓜植株各部分干

12、重(即光合作用产物积累量),若假设正确,则测定结果为实验组茎干重占全株干重的比高于对照组。30(12分)科学工作者为研究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和在突触间传递的情况,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图中c点位于灵敏电流计两电极的中点,且X=Y。请回答下列问题:(1)在a点未受刺激时,膜外电位为电位;受到刺激时,其电位变化主要是由的跨膜运输引起的。(2)已知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可以双向传导,若刺激b点,电流计指针将(填偏转方向和次数);若刺激c点,电流计指针将(填偏转方向和次数)。(3)请利用电流计、设计一个简单实验,证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速度大于其在突触间的传递速度:实验思路:;结果预测:。【答案】(12分,

13、每空2分)(1)正 Na+(2)发生2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不偏转(3)实验思路:刺激d点,观察电流计、指针发生第二次偏转的先后顺序结果预测:电流计指针发生第二次偏转的时间早于电流计【解析】(1)神经纤维未受刺激时,K+外流,使细胞膜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神经纤维受到刺激时,Na+内流,使刺激处膜电位表现为外负内正。(2)由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可双向传导,故刺激b点,电流计左电极处先兴奋右电极处后兴奋,指针将发生2次方向相反的偏转;由于图中c点位于灵敏电流计两电极的中点,故刺激c点,兴奋同时到达左右电极处,电流计指针不偏转。(3)依题意,X=Y,由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速度大于其在突触间的传递速度,

14、则刺激d点,电流计指针发生第二次偏转的时间早于电流计。31(8分)林场中的林木常遭到某种山鼠的危害。通常,对于鼠害较为严重的林场,仅在林场的局部区域(苗圃)进行药物灭鼠,对鼠害的控制很难持久有效。回答下列问题:(1)在资源不受限制的理想条件下,山鼠种群的增长曲线呈型。(2)在苗圃进行了药物灭鼠后,如果出现种群数量下降,除了考虑药物引起的死亡率升高这一因素外,还应考虑的因素是。(3)理论上,除药物灭鼠外还可以采取生物防治的方法控制鼠害,如引入天敌。天敌和山鼠之间的种间关系是。(4)通常,种群具有个体所没有的特征,如种群密度、年龄结构等。那么,种群的年龄结构是指。【答案】(8分,每空2分)(1)J(2)苗圃中山鼠种群中个体的迁出(3)捕食(4)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在种群中所占的比例【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种群的数量特征和种群的数量变化及种间关系的判断。【解题思路】(1)在资源不受限制的理想条件下,山鼠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2)仅在林场的局部区域(苗圃)进行药物灭鼠后,如果出现种群数量下降,除了考虑药物引起的死亡率升高这一因素外,还应考虑的因素是苗圃中山鼠种群中个体的迁出。(3)采用生物防治的方法控制鼠害,如引入天敌,天敌和山鼠的种间关系为捕食。(4)种群的年龄结构是指种群中各年龄期个体在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