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东莞石竹附属学校七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

上传人:1516****951 文档编号:134326051 上传时间:2020-06-0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师范大学东莞石竹附属学校七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北京师范大学东莞石竹附属学校七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北京师范大学东莞石竹附属学校七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北京师范大学东莞石竹附属学校七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北京师范大学东莞石竹附属学校七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京师范大学东莞石竹附属学校七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师范大学东莞石竹附属学校七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北京师范大学东莞石竹附属学校2016-2017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一、基 础(20分)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8分)(1)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曹操观沧海)(2分)(2)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2分)(3),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2分)(4)在我国古典诗歌中,诗人们常常喜欢用落日来抒写思念之愁或者离别之苦,如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的, 。(2分)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2分)(1)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ynning。 (2)水藻真绿,把终年zhx的绿色全拿出来了。 (3)那种清冷是柔和的,没有北风那样dudubr

2、n。 (4)春天像小姑娘,huzhzhozhn的,笑着,走着。3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每一条河流都是一曲古老的赞歌,唱出了远古文明的,从未看过翻滚的巨浪的人,难以想象万马奔腾、 的壮丽景象。让我们迈开脚步,打开 ,投入大自然的。A.光芒 一碧万顷 心曲 怀抱 B.辉煌 一泻千里 心扉 怀抱C.光芒 一往无前 心扉 情怀 D.辉煌 一望无际 心曲 情怀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3 分)A. 经过不懈的努力,使他收获精彩的人生。B济南交警董相勇捐肝救妻,谱写了夫妻二人在困境中相濡以沫。C考场上沉着,镇静,是能否正常发挥水平的关键。D一本好书可以给你带来许多

3、教益,甚至可以影响你的一生。5. 仿照画横线的句子,在空白处填写两个句子,使之构成排比句(4分)人需要祝福,需要快乐,需要思念。如果一滴水代表一个祝福,我送你一个东海;,;, 。愿我的祝福常伴你左右。二、阅 读(40分)(一)咏雪(8分)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6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 )(3分)俄而雪骤 撒盐空中差可拟 未若柳絮因风起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未若柳絮因风起8本文作者在叙述这两个比喻时并没有加上自己的评论,你

4、认为作者觉得哪个好?说说你的依据。(3分)(二)东施效颦(7分)西施病心而颦其里,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归亦捧心而颦其里。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挈妻子而去之走。彼知颦美,而不知颦之所以美。 选自庄子天运【注释】西施:越国的美女。病心:心口痛。颦:皱眉头。里:乡里。去:躲开,避开。挈:带领。颦美:皱着眉头美。【相关链接】邯郸学步:寿陵余子之学行于邯郸,未得国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归耳。9解释加点的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2分)(1)归亦捧心而颦其里( ) (2)坚闭门而不出( ) 10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彼知颦美,而不知颦之所以美11. 阅读上文及相关链接,请针对东施效颦和寿陵

5、人失败的原因,给其中一位提一点建议。(3分) ,我想对你说: 。(三)春(10分)小草偷偷地从土地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俏俏的,草软绵绵的。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的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着些心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

6、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ynning。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呼朋引伴的卖弄清脆的歌喉,唱出婉转的曲子,跟清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的响着。 12下列对文章分析表述错误的一项是()(3分)A第一段写春草,但写了人的动作行为,实际上是间接地写草地,突出草地的嫩绿可爱。B选文第二段描写春花的文字,作者要表达的中心意思是表现春花多、艳,惹人喜爱。C选文修辞润色,颇具匠心,运用诗化的语言,让人深感其秀雅清新、朴实隽永的特点。D选文结构严谨精美,分别描绘了春草图、春树图、春风图,突显了作者对春天的赞美之情。13体会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4分

7、) (1)小草偷偷地从土地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2)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的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14选文第二段对蜜蜂进行描写有什么作用?(3分) (四) 沉默的竹笛(15分)16岁一个忧伤的春夜,我躺在集体宿舍临窗的床铺上。A洁白的月光潮水一般漫进窗户,清冷的微风捎来潮湿的花香。我陷入少年无端的愁闷思绪里,分外孤单寂寞。这时,一缕悠扬的笛声由远而近,停留在我的耳畔。那笛声仿佛是清澈的泉水,流过神话中迷人的花园,一路上集合了蝴蝶和黄莺的梦想,决心要给我的心灵来 一次彻底的洗礼。我陶醉在悦耳的笛声里,忧伤早已悄悄地散去,心情澄澈空明。那晚,我的心中暗暗地滋生了一个强烈的愿望:做一个快

8、乐的吹笛手。 好长一段日子,我为能拥有一枝笛子而心神恍惚。终于在一个星期六的下午,我从一个摆地摊的老人那里买到了我盼望已久的竹笛。 第一次拥有竹笛的那个下午是我人生中最美丽的一个下午。我清楚地记得我吹着竹笛走在乡村田野上的情景:B落日如一颗水灵灵的红草莓点缀在暮霭笼罩的山尖,横过头顶的归鸟翅膀上涂着夕阳粉红的胭脂,嫩绿的小草在晚风中飘动,像是生命活泼的舞蹈。我一边吹着竹笛显然是不成曲调的呜呜声,一边大踏步地把苍茫暮色下的动人风景甩在身后。这时我觉得自己成了一个漂泊天涯的江湖侠客,心里汹涌着英雄纵横天下的豪情。 从拥有竹笛的那个下午开始,我就决心把自己训练成一个优秀的吹笛手。为了学会吹笛子,我付

9、出了许多汗水和心血。清晨,我常常拿着竹笛,跑到学校后面的山坡上,对着葱郁的群山大声吹着,让笨拙的笛声唤醒崭新的一天。深夜,同学们沉浸在梦乡里,只有我坐在空旷的操场上,如痴如醉地吹着竹笛。笛声一点也不悠扬动听,但我吹得特别认真。竹笛在人家手里是一根音乐的神奇魔术棒,在我的手里却成了一根没有灵感的干枯竹枝。唉,想不到吹笛竟会是这样的艰难。 在一次班会上,班主任老师要求每个同学表演一个节目。几个调皮的同学就恶作剧地起哄,要我为大家表演吹笛子。天哪,我根本吹不成一首完整的曲子,但强烈的自尊心迫使我孤注一掷。面对全班同学,我终于勇敢地拿起了竹笛,涨红了脸,坚持着把最后一个音符吹完,便逃出了教室。在无人的

10、山坡上,我抚摸着被泪水浸润的竹笛,伤心欲绝。从那以后,我发誓再也不吹笛子了。 后来,那枝带给我幸福和耻辱的竹笛一直静静地悬挂在我的窗前。岁月悄然而过,多少年后,当我凝眸竹笛的时候,我就忍不住回想少年时代的往事。有些梦想是永远不会开花结果的,但播种梦想的人从不放弃流汗流泪的机会,只是因为生命里那些动人的细节丰富了生命的内涵。沉默的竹笛啊,我无心再次吻你于唇,吹一曲欢快的歌谣,就这样静静地看着你便足够了,你的沉默其实高奏着我对少年烂漫心事的凭吊和酸涩的回忆。(选自中国青年报2000.11.7)15. 填空(3分)全文以 为线索,记述了作者从盼望( )( )回味的心理变化过程。16. 文章围绕“竹笛

11、”写了哪几件事?用简明的语言加以概括。(4分)17. 本文景物描写很精彩,请从文中A、B两处选择一处画线句子作简要赏析。(可从语言特点、表现手法、表达作用等方面作答)(4分)(1)A洁白的月光潮水一般漫进窗户,清冷的微风捎来潮湿的花香。(2分) (2)B落日如一颗水灵灵的红草莓点缀在暮霭笼罩的山尖,横过头顶的归鸟翅膀上涂着夕阳粉红的胭脂,嫩绿的小草在晚风中飘动,像是生命活泼的舞蹈。(2分)18. 文中的“我”一心想做个“快乐的吹笛手”,到后来那枝竹笛却“沉默”了。你能找到哪几点原因?请把它写下来。(4分)三、作 文(40分)19题目:我为此而 要求:(1)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再作文。横线上可填“自

12、豪”、“喝彩”、“苦恼”、“愤怒”、“深思”或其他词语。(2)文体不限。(3)不少于500字。附加题 名著阅读(5分)阅读下面名著选段,完成13题。要到东关看五猖会去了。这是我儿时所罕逢的一件盛事,因为那会是全县中最盛的会,东关又是离我家很远的地方,出城还有六十多里水路,在那里有两座特别的庙。一是梅姑庙,就是聊斋志异所记,室女守节,死后成神,却篡取别人的丈夫的;现在神座上确塑着一对少年男女,眉开眼笑,殊与“礼教”有妨。其一便是五猖庙了,名目就奇特。据有考据癖的人说:这就是五通神。然而也并无确据。神像是五个男人,也不见有什么猖獗之状;后面列坐着五位太太,却并不“分坐”,远不及北京戏园里界限之谨严

13、。其实呢,这也是殊与“礼教”有妨的,但他们既然是五猖,便也无法可想,而且自然也就“又作别论”了。因为东关离城远,大清早大家就起来。昨夜预定好的三道明瓦窗的大船,已经泊在河埠头,船椅、饭菜、茶炊、点心盒子,都在陆续搬下去了。我笑着跳着,催他们要搬得快。忽然,工人的脸色很谨肃了,我知道有些蹊跷,四面一看,父亲就站在我背后。“去拿你的书来。”他慢慢地说。这所谓“书”,是指我开蒙时候所读的鉴略。因为我再没有第二本了。我们那里上学的岁数是多拣单数的,所以这使我记住我其时是七岁。我忐忑着,拿了书来了。他使我同坐在堂中央的桌子前,教我一句一句地读下去。我担着心,一句一句地读下去。应用的物件已经搬完,家中由忙

14、乱转成静肃了。朝阳照着西墙,天气很清朗。母亲、工人、长妈妈即阿长,都无法营救,只默默地静候着我读熟,而且背出来。在百静中,我似乎头里要伸出许多铁钳,将什么“生于太荒”之流夹住;也听到自己急急诵读的声音发着抖,仿佛深秋的蟋蟀,在夜中鸣叫似的。他们都等候着;太阳也升得更高了。我忽然似乎已经很有把握,便即站了起来,拿书走进父亲的书房,一气背将下去,梦似的就背完了。“不错。去罢。”父亲点着头,说。大家同时活动起来,脸上都露出笑容,向河埠走去。工人将我高高地抱起,仿佛在祝贺我的成功一般,快步走在最前头。我却并没有他们那么高兴。开船以后,水路中的风景,盒子里的点心,以及到了东关的五猖会的热闹,对于我似乎都没有什么大意思。直到现在,别的完全忘却,不留一点痕迹了,只有背诵鉴略这一段,却还分明如昨日事。我至今一想起,还诧异我的父亲何以要在那时候叫我来背书。1“要到东关看五猖会去了。”在这之前,写了好几段关于赛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