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X年內部稽核查檢鑑別表-2000

上传人:tang****xu5 文档编号:134324178 上传时间:2020-06-04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X年內部稽核查檢鑑別表-2000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2X年內部稽核查檢鑑別表-2000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2X年內部稽核查檢鑑別表-2000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2X年內部稽核查檢鑑別表-2000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2X年內部稽核查檢鑑別表-2000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X年內部稽核查檢鑑別表-2000》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X年內部稽核查檢鑑別表-2000(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内部稽核查检鉴别表编号:预定稽核日期:制表者:查检代号稽 核 查 检 内 容稽核对象部门4 品质管理系统4.1 一般要求4.1是否已建立涵盖ISO9001:2000之文书化品质管理系统?4.1是否组织已:a) 鉴别品质管理系统所需要的流程及它们在组炽全盘之应用(见1.2):b) 决定这些流程的顺序和相互作用;c) 决定所必须的准则及方法,以确保这些流程有效的作业与管制d) 确保资源和信息的可用性,足以用来支持这些流程的作业和监督之所必需;e) 监督、量测和分析这些流程,及:f) 实施措施,以达成所规画结果和持绩性改善这些流程之所必需?4.1是否组炽管理鉴别品质管理系统所需要的流程,以与本国际标

2、准要求一致?4.1组织是否确保能完全管制组织选择用外部资源之任何影响产品符合要求之流程?4.1外部资源流程的管制是否已在品质管理系统内加以鉴别?4.2 文件要求4.2.1品质管理系统文件是否包含并管制:a) 品质政策和品质目标的书面化陈述;b) 一份品质手册:c) 本国际标准所要求的书面程序;d) 组织用以确保其流程有效的规划、作业和管制所需要的文件;e) 本国际标准要求的记录4.2.2组织是否已建立和维持一份品质手册。此品质手册是否包括:a) 品质管理系统的范围,包含任何删除范围的细节及调整;b) 为品质管理系统而建立的书面程序或其参考引用;和c) 叙述品质管理系统的流程间的相互作用4.2.

3、3是否已建立一书面程序,用以界足所需要的管制,包含:a) 文件发行前,核准其适切性;b) 有必要时,审查与更新,并重新核准文件:c) 确保文件变更及最新改版状况已被鉴别;d) 确保使用场所可取用相关版本的适用文件;e) 确保文件保持易读及容易辨识;f) 确保外来原始文件已被鉴别,和对其分发加以管制;和g) 防止失效的文件被误用,若为任何目的而保留的失效文件采取适当的鉴别。4.2.4是否已建立一书面程序以界定所需要的管制来鉴别、储存、保护、调阅、保存期限及处置品质记录?4.2.4记录是否维持易读、容易辨识和调阅?4.2.4是否已建立和维持记录,以提供符合要求及品质管理系统有效作业之证据?5 管理

4、阶层责任5.1 管理阶层承诺5.1高阶管理阶层是否藉由下述,提供其发展和实施品质管理系统及持续地改善其有效性之承诺的证据:a) 对组织沟通符合顾客要求和法令及规章要求之重要性;b) 建立品质政策c) 确保已建立品质目标;d) 执行管理阶层审查;和e) 确保资源的可用性。5.2 顾客为重5.2高阶管理阶层是否确保顾客要求已被决定,以符合增进顾客满意之目的?(见7.2.1和8.2.1)5.3 品质政策5.3高阶管理阶层是否确保品质政策:a) 适合于组炽目的;b) 包含符合要求和持绩地改善品质管理系统之有效性的承诺;c) 提供一个为了建立和审查品质目标之架构;d) 在组炽内已被沟通和了解;和e) 审

5、查其持续适用性。5.4 规划5.4.1 品质目标5.4.1高阶管理阶层是否确保在组织内相关功能部门及阶层已建立,包含那些必须符合产品要求(见7.1a)之品质目标?5.4.1品质目标是否可量测并与品质政策一致?5.4.2高阶管理阶层是否确保:a) 已执行品质管理系统的规划,以符合4.1项内的要求和品质目标;和b) 当规划和执行品质管理系统而有所变更时,品质管理系统完整性仍加以维持。5.5.1高阶管理阶层是否确保组织内对责任、权限已加以界定和沟通?5.5.2高阶管理阶层是否指定管理阶层的一员,其不受其它职责影响,其责任和权限,包括:a) 确保品质管理系统所必须的流程已建立、实施及维持;b) 向高阶

6、管理阶层报告品质管理系统的绩效及改善的任何需要:和c) 确保促进组炽上下对顾客要求的认知5.5.3高阶管理阶层是否确保在组炽内已建立适当的沟通流程,并对有关于品质管理系统的有效性加以沟通?5.6 管理阶层审查5.6.1 概述5.6.1高阶管理阶层是否在规划的期间审查组织的品质管理系统,以确保其持绩适用性、适切性和有效性?且包括评鉴为了改善的机会和包括品质政策和品质目标在内的品质管理系统变更的需求?5.6.2 审查输入5.6.2输入到管理阶层审查逼否包括的信息,有:a) 稽核结果;b) 顾客回馈:c) 流程续效与产品符合性;d) 预防和矫正措施的状况;e) 上一次管理阶层审查的跟催措施:f) 可

7、能影响品质管理系统的变更;和g) 为了改善的推荐。5.6.3 审查输出5.6.3来自管理阶层审查的输出是否包括有关于下列的任何决策和措施:a) 品质管理系统和其流程的有效性之改善;b) 与顾客要求有关的产品之改善;和c) 所需求的资源。6 资源管理6.1 资源提供6.1组织是否决定和提供所需要的资源:a) 以实施和维持品质管理系统和持续地改善其有效性;和b) 藉由符合顾客要求,增进顾客满意6.2 人力资源6.2.1 概述6.2.1执行会影响产品品质工作之人员是否依适当的教育、训练、技能和经验为基础,具备能力?6.2.2 能力、认知及训练6.2.2继织是否:a) 决定执行会影响产品品质工作人员必

8、要的能力;b) 提供训练或采取其它措施以满足这些需求;c) 评估所采取措施的有效性;d) 确保组织的人员认知他们活动的关联及重要性和他们如何对于品质目标的达成有所贡献;e) 维持教育、训练、技能和经验的适当记录(见4.2.4)6.3 基础架构6.3组织是否决定、提供和维持所需要的基础设施,以达成符合产品要求。适用时,础设施包括:a) 建物、工作空间和相关的设施;b) 流程设备(硬件和软件);和c) 支持服务(例如运输或通信)6.4组织是否决定和管理所需要的工作环境,以达成符合产品要求7 产品实现7.1 产品实现之规划7.1组织是否规划和发展为了产品实现所需的流程?且产品实现的规划是否和品质管理

9、系统的其它流程的要求一致?(见4.1)7.1规划产品实现时,组织是否适当地决定下列:为了产品的品质目标和要求;建立流程和文件的需要,和提供产品所规定的资源;对规定产品所要求的查证、确认、监督、检验和测试活动,和产品允收准则;提供赏现流程和最终产品符合要求之证据所必须的记录。(见4.2.4)7.1规划产品实现的输出是否以适用于组炽作业的方法之型式7.2 顾客有关之过程7.2.1 产品有关要求之决定7.2.1组炽是否决定:a) 顾客所规定的产品要求,包含交货和售后活动的要求;b) 虽非顾客所陈述的要求,但为原订或当已知时预期使用上所必要;c) 与产品有关的法令和规章要求;和d) 任何由组织决定的额

10、外要求7.2.2 产品有关要求之审查7.2.2组炽是否审查与产品有关的要求。这审查是否在组织承诺向顾客供是否产品前(如投标,合约或订单的接受,合约或订单变更的接受)进行?7.2.2组织是否确保:a) 产品要求已加以界定;b) 与先前陈述的不一致的合约或订单要求已得到解决;和c) 组织具有满足所界定要求的能力7.2.2因审查而起的审查结果和措施的记录是否加以维持(见4.2.4)7.2.2当顾客以非书面陈述提出要求时,顾客要求是否在组炽接受之前加以确认?7.2.2当产品要求被改变,绢炽是否确保相关文件已被修订,且相关人员已被知会变更的要求?7.2.3 顾客沟通7.2.3组炽是否已决定和实施有效的安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