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昌平临川育人学校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上传人:1516****951 文档编号:134324078 上传时间:2020-06-04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昌平临川育人学校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北京市昌平临川育人学校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北京市昌平临川育人学校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北京市昌平临川育人学校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北京市昌平临川育人学校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京市昌平临川育人学校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昌平临川育人学校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北京临川学校20162017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历史试卷 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把答案写在答题卷上。12015年上,全国政协委员、孔子第78代嫡孙孔维克提案建议将教师节改期到孔子诞辰日,即9月28日。下列属于孔子教育思想的是A民贵君轻B无为而治C因材施教D兼爱非攻2下表列举了中国古代某思想流派的一些特征。据此推断该流派是 A.儒家 B.法家 C.墨家 D.道家3王阳明宣扬“心外无物,心外无理”,下列诗词中能体现这一意境的是A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B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C结庐在人境,而

2、无车马喧 D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4钱穆先生认为:“朱子之所谓理,同时即兼包有伦理与科学之两方面。”下列朱熹的观点中最有可能体现“理”有“科学”之含义的是A“仁”是道德价值的终极源泉 B通过“格物”获得知识C“三纲五常”是道的价值内涵 D“正君心”才能天下平5“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冯陈褚卫,蒋沈韩杨;一部道德经,逍遥函谷行;一篇将进酒,饮者留其名;一卷漱玉词,云中叹飘零”这是歌手李玉刚的2015开年作品李,不到200字的歌词竟化用各类诗词和典故多达32处,被称作“史上最牛神曲”,令无数网友叹为观止。下列关于该歌词中涉及到的传统文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姓氏的演变和宗法制有直接关系B道德经含有朴素辩

3、证法思想C唐诗的繁荣受科举考试影响较大D词的出现是北宋市井生活的需要6近年来,在赣州出现了很多的素菜馆,深受百姓欢迎。素菜在我国历史悠久,但成为一个菜系,则是在汉代以后。齐民要术中有素食专辑,宋代则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素食专著。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农业发展滞后 B.新的思想因素 C.专制统治干涉 D.商品经济推动7.一天,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师徒在一起边走边讨论,你推测他们讨论的话题可能涉及人是否应该理性思考 人类是否是自然界中最高级的 “人”和“有思想力的人”,哪一个才是真正的“万物尺度” 是否实施“分权与制衡”,保护雅典民主政治A B C D 8有人说:“西方什么都禁,就是不禁人的本能。

4、中国什么都不禁,独禁本能。”下列说法最能证明上述观点的是A.“人文主义”“民贵君轻” B.“因信称义”“天人感应”C.“人文主义”“存天理,灭人欲” D.“因信称义”“致良知”9从汉赋、唐诗、宋词到明清小说,文学表达由词藻华丽、对仗工整到句式灵活,这种现象反映了中国古代文学A大一统的时代背景 B多元化的创作风格C理性化的思想诉求 D世俗化的发展趋势10.古希腊人崇尚人体美,无论是雕刻作品还是建筑,他们都认为人体的比例是最完美的,干什么都必须按照人体各部分的式样制定严格比例。这充分体现了古希腊人强调A数的对称是艺术的价值取向 B万事不以神的尺度为标准C.以人的尺度来衡量世间万物D.外在的美胜于内

5、在的美德11.历史学家们认为,欧洲近代早期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与科学革命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精神层面现代化的进程。这四场运动的共同之处是A彻底摧毁了天主教的精神枷锁 B促进人类自立、自主意识的形成C使宗教宽容主张被人们广泛接受 D使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逐步建立12清代有学者说:“古有儒、释、道三教,自明以来,又多一教,曰小说士大夫、农、工、商贾,无不习闻之,以至儿童、妇女不识字者,亦皆闻而如见之,是其教较之儒、释、道而更广也。”这表明A小说成为一种新的宗教传播载体 B小说的兴起冲击了封建等级观念C以人的尺度来衡量世间万物 D外在的美胜于内在的美德13四川某中学举行了一场学生研究性学习成果展

6、示会,一学习小组的代表作了精彩的演讲,其演讲提纲如下图所示,你认为该学习小组研究性学习的主题是A杰出历史人物推动历史进程大发展B重大科学理论出现是科技革命先导C伟大的科技革命造就伟大的科学家D欧洲是近代以来世界科学技术中心14有学者认为:17 世纪末的英国,既实现了“地上(指社会)的平衡”,又建立起“宇宙体系平衡”。有了对“地上的平衡”的信心,才推动人们去研究、认识宇宙中的平衡体系。该评论所说的两个“衡”应分别指A英国议会制的产生、英国国教地位确立 B英国责任内阁制形成、进化论的提出C英国确立“日不落帝国”地位、相对论理论提出D英国君主立宪制形成、牛顿提出经典力学理论15. 1919年英国泰晤

7、士报曾刊登标题文章“科学革命”, 两个副标题是“宇宙新理论”、“牛顿观念的破产”。具有“科学革命”意义的理论是A日心说 B量子论 C经典力学 D相对论16. “无论对它们的理解正确与否,启蒙运动的整个纲领,尤其是在法国,是有意识地以牛顿的原理和方法为基础的”该论述反映了科学A.改变了人们的宗教信仰 B.完全摆脱了宗教的影响C.影响了人类的思想观念 D.提高了人类的物质生活17“没有这样一个民主和科学知识的普及运动,中国国人就难以冲破传统观念牢笼,涤荡专制统治。”中国近代的这场“普及运动”指的是A新文化运动 B五四运动C辛亥革命 D国民大革命181926年创刊的自然界的发刊旨趣中说:科学上的理论

8、和事实,须用本国的文字语言为适切的说明,须用我国民所习见的现象和固有的经验来说明;还须回转来用科学的理论和事实来说明我国民所习见的现象和固有的经验。材料强调的是A要用民族化语言解释科学B固有经验能推动科技发展C科学必须民主化和本土化 D科学须以民族文化为基础19. 三民主义是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下列对三民主义的评述,不正确的是A民族主义反映了中国人民实现民族独立的愿望 B民权主义是要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C民生主义是要变地主土地所有制为农民土地所有制D三民主义是西方政治思想与中国民主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20之所以说邓小平“南方谈话”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推进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主要是因为这次谈话

9、A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B发出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伟大号召C重新概括了社会主义的本质 D表达了“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构想21王鸿生在历史的瀑布与峡谷中认为近代的某一思想是“以民道代天道”,是“有民无天”的新道统,是“翻天”,让民“顶天立地”。这一思想应是A变法维新B三民主义C民主科学D社会主义22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毛泽东同志通过一系列文章表达了他对中国革命及其建设的主要观点。以下言论出自抗战时期的是:A“边界红旗子始终不倒,不但表示了共产党的力量,而且表示了统治阶级的破产。”B“新民主主义革命必须是无产阶级领导的革命,又必须是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C“人民是什么?在

10、中国,在现阶段,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D“如果没有足够的粮食和其他生活必需品,首先就不能养活工人,还谈什么发展重工业?”2319世纪30年代以后,欧美文学的主流着力于表现社会生活、关注社会问题、揭示社会矛盾、批判社会罪恶。属于这一文学主流的名著是A大卫科波菲尔 B老人与海 C巴黎圣母院 D等待戈多24以下是对某艺术家的评价:“他没有固定的主意,而且花样繁多,激昂或狂躁,可亲可憎,诚挚或装假,让人喜欢又招人讨厌,变化无常不可捉摸”。下列作品属于该艺术家的是A最后的晚餐 B自由引导人民 C向日葵 D格尔尼卡25莫言在小说生死轮回中塑造了土地改革时被枪毙、在阴间里为自

11、己喊冤的一个地主,不断地经历着六道轮回,一世为人,一世为马,一世为牛,一世为驴每次转世为不同的动物,都未离开他的家族,未离开这块土地。小说正是通过他的眼睛,准确地说,是各种动物的眼睛来观察和体味农村的变革。下列与其文学流派相似的是A百年孤独 B老人与海C玩偶之家 D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北京临川学校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历史试卷答题卡班级: 姓名: 考号: 一.选择题:(2分25=50分)题号12345678910答案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题号2122232425答案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0分,第26题16分、第27题18分、第28题16分26(1

12、6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民族精神与古代希腊城邦精神(部分)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孔子 天行健,君主以自强不息周易 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汉书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诚子书 秤平、斗满、尺足晋商信条 人是城邦的动物亚里士多德 人是万物的尺度普罗塔哥拉 美德即知识,认识你自己,未受考查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苏格拉底 (1) 结合所学知识,从文明多样性的视角,解读材料一。(6分) 材料二 1762年发表的社会契约论是他的政治思想的代表作。他对法国专制制度进行了更加严厉的批判,君主制本身必然导致君主的昏暴;主张建立以社会契约为基础的民主制国家,主权属于生而自由平等的全体人民。 王怀兴世界文化简史 (2) 材料二中的“他”是谁?(1分)根据材料概括其思想主张;(4分) 材料三 解放云者,脱离夫奴隶之羁绊,以完其自主自由之人格之谓也。我有手足,自谋温饱;我有口舌,自陈好恶;我有心思,自崇所信;绝不认他人之越俎,亦不应主我而奴他人;盖自认为独立自主之人格以上,一切操行,一切权利,一切信仰,唯有听命各自固有之智能,断无盲从隶属他人之理。 陈独秀敬告青年 (3)根据材料三,指出陈独秀所说“解放”的内涵。结合所学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