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X年万君康教授-创新经济学培训

上传人:tang****xu4 文档编号:134324071 上传时间:2020-06-04 格式:PPT 页数:100 大小:1.0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X年万君康教授-创新经济学培训_第1页
第1页 / 共100页
202X年万君康教授-创新经济学培训_第2页
第2页 / 共100页
202X年万君康教授-创新经济学培训_第3页
第3页 / 共100页
202X年万君康教授-创新经济学培训_第4页
第4页 / 共100页
202X年万君康教授-创新经济学培训_第5页
第5页 / 共10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X年万君康教授-创新经济学培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X年万君康教授-创新经济学培训(10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创新经济学 InnovationEconomics 主讲 万君康教授 导言 1 课程性质 学习要求创新是一国科技进步 经济增长 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和源泉 创新经济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 是MBA学员的必修课程 创新经济学综合运用科学技术论 技术创新学 经济学及现代管理理论 从科技经济一体化及 广义 技术的角度 对技术创新 制度创新 管理创新及互动机理进行系统研究 通过学习 要求学员掌握 技术创新的理论基础 技术创新的内涵 不同类型创新的特征与运行机制 技术创新环境 条件与动力 技术创新战略及战略模式选择 技术创新的评价系统 中外技术创新政策及运行机制比较研究 2 考核方式本课程采取理论与实际结合

2、理论教学与案例分析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要求学员掌握本课程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又具有一定的组织推进技术创新的能力 因此 考核方式主要采取每个学员定时完成大作业一份 提交案例分析一份 可合作研究 文稿不少于4000字 或课程论文一份 不少于4000字 3 主要参考书目傅家骥 技术创新学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8年11月第一版万君康 技术经济学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 1996年10月第一版许庆瑞 研究发展与技术创新管理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年11月第一版 1 创新理论基础 学习目的了解科技经济相互作用机理 掌握技术创新的基本理论 1 1科技经济相互作用机理 1 1 1科学技术 1 科学科学是正确反映客观

3、事物本质和规律的知识体系 科学是人类关于自然 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 2 技术技术是人类在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实践中 按照科学原理及一定的经济需要和社会目的而发展起来的 用以改造自然的劳动手段 知识 经验和技巧 它包括实验技术 生产技术 服务技术 管理技术 具体表现为硬技术与软技术的统一所组成的多要素 多层次的复杂体系 3 科学与技术的区别及联系 表1科学与技术的区别及联系 科学是发现 技术是发明科学是创新知识的研究 技术是综合应用知识于需要的研究科学提供物化的可能 技术提供物化的现实科学是技术的升华 技术是科学的延伸 3 科学与技术的区别及联系 续 一体化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能力的统一 科学

4、技术 4 技术进步 技术不断发展 完善和创新的过程狭义 工程技术或生产劳动体系手段变革广义 科学研究 生产技术与管理技术不断变革及综合创新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过程工业技术进步的内容技术攻关技术开发技术引进及消化吸收技术改造标准和质量科学管理及决策人才培养和智力开发技术咨询和诊断合理化建议和技术改进新技术推广国际技术经济合作 1 1 2经济 多义词 经世济民 治理国家 国民经济 生产 交换 分配 消费等经济活动 经济基础 节约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1 1 3科技 经济 社会协调发展 STES 1 从历史看科技革命 产业革命 社会革命的关系 表2科技革命 产业革命和社会革命的历史关系 2 从现

5、代看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 对第一生产力的理解 科学技术的指数效应生产力 劳动力 劳动工具 劳动对象 科学技术 科学技术的变革效应图1不同发展水平国家产业结构状态 科学技术的渗透效应 3 2 1 3 2 1 3 2 1 2 从现代看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 续 当代科技发展特点及趋势分析 科学技术发展呈指数增长 高新技术及其产业蓬勃发展 形成群落化 科学技术发展的综合化集约化 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 促进了科技经济 生产 一体化 科技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可持续发展时代 3 相互促进与相互制约 相辅相成 经济发展的动力社会财富的源泉社会财富的源泉开发智力的宝库 技术进步 经济发展 技术进步的动力技术发展

6、的方向技术发展的基础技术进步的环境 图2技术经济相互作用 3 相互促进与相互制约 续 技术 企业活力与后劲 技术 生产 生产 需要 面向 促进 促进 引导 刺激 依靠 推动 新水平 新高度 经济效益不断提高 名优新产品源源输出 技术进步与改善经营同步 技术辐射不断加强 图3企业技术进步与生产经营的关系 3 相互促进与相互制约 续 矛盾制约 1 技术研究 开发 应用与经济可行性的矛盾 2 技术先进性与适用性的矛盾 3 技术效益的滞后性及潜在性与应用者渴望现实盈利的矛盾 4 技术研究开发应用效益与风险的矛盾 1 2技术创新理论的发展 1 2 1熊彼特 J A Shumpeter 1883 1950

7、 的贡献 1 定义与内涵创新 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 即将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进行新组合并引入生产体系 y F X1 X2 X3 Xn 产品创新工艺创新内涵资源创新组织创新市场创新 2 主体 组织者 企业家 3 作用 经济发展的动力 1 2 1创新理论的发展 学派理论建设 1 2 1创新理论的发展 续1 几个主要观点 创新与发明发明 创新 创新与技术进步 现有技术知识成果及其利用 1 2 1创新理论的发展 续2 创新与扩散扩散的过程 R D 企业创新 创新扩散 1 2 1创新理论的发展 续3 狭义技术 广义技术 创新组合根本性 增量性 创新动力一元论 技术或市场 二元论 技术 市场 三元论 二元

8、企业家 多元论 三元 政策导向 创新强度 1 2 1创新理论的发展 续4 图4技术推动型 一元型 图5市场拉动型 一元型 投放市场 技术进步的推动 研究与发展 生产工程 营销 投放市场 市场需求的拉动 研究与发展 生产工程 营销 1 2 1创新理论的发展 续5 新需求社会与市场拉动新思想研究与发展原样 样品制造营销市场新技术技术发展的推动图6技术推动与市场拉动综合模型 二元型 表3技术创新的动力 1 2技术创新理论的发展 小结 小结 什么是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是企业家抓住市场的潜在盈利机会 以获取商业利益为目标 重新组织生产条件和要素 建立起效能更强 效率更高和费用更低的生产经营系统 从而推动新

9、的产品 新的生产 工艺 方法 开辟新的市场 获得新的原材料或半成品供给来源或建立企业的新的组织 它是包括科技 组织 商业和金融等一系列活动的综合过程 技术创新意义 从经济角度研究技术进步实现技术经济一体化技术创新目的 技术成果的商业性应用 使技术优势 商品优势 市场优势 经济优势 技术优势 形成经济发展良性循环机制 技术创新动力 需求拉力和技术推力复合函数技术创新组合 并行工程 1 3创新经济学研究内容 创新内涵 规律 功能 作用过程 运行机制及其组织管理与评价系统 2 创新组合 学习目的 重点掌握产品 工艺创新的理论方法及其组织管理 了解市场创新的内涵与方向2 1创新组合2 1 1创新组合

10、各项创新在一定的时间 空间并行推进以保证创新的成功 2 1 2创新组合的必然性 各项创新的必然性 各项创新的互动性 价值链构建的的依存性与放大性 2 1创新组合 续 要求 作创新组合网络图分析 2 2产品工艺创新相关理论 2 2 1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产品观产品层次 集群 扩散 扩张层 声誉 供货 备件 售后服务 延伸层 包装 设计 质量 价格 有形层 功能 效用 核心层 图7产品层次的扩展 2 2 1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产品观 产品观服务观创新观效益观竞争观 2 2 1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产品观 创新产品技术型创新产品 即功能 效用方面的变革 它所对应的是产品核心层或有形层的变革 市场型创新产品 即性能

11、和质量并无显著变化 只因采用新的营销方式或产品进入新的市场域使用户得到新的满足的产品 它所对应的是产品延伸层的变革 产业型创新产品 即通过产品的扩张效应 能对产业发展产生较大影响的创新产品 它所对应的是产品扩张层的变革 2 2 2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Productlifeclyce PlC 2 2 2 1PLC的基本概念 PLC1 为交换而生产的商品 简称产品 从投入市场到被市场淘汰的全过程 亦即指产品的市场寿命或经济寿命 销售额 导入 成长 衰退 成熟 图9 2 2 2 2PLC1 PLC1是从市场销售变化规律角度研究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PLC1分析基点 导入期 成长期 成熟期 衰退期的特征及其

12、转化 2 2 2 3PLC2 美国学者费农 R Vernon 和小威尔士 L T Wells 提出的国际产品生命周期的理论 又称产品循环论 其要点是根据产品在国际贸易中的动态变化 把产品生命周期划分为产品创新 产品成熟和标准化三个阶段 PLC2是从国际交换与分工的角度研究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PLC2分析基点 新产品开发国内市场形成出口资本和技术出口开发更新产品 循环上升过程及相应的产业结构升级 后发优势 产品国际循环 A国新产品 PA B国 C国 PA国内市场 标准化 PA出口 PA进入B国 PA进入C国 图10PLC2示意图 TPA输出 PBA替代 PCA替代 K输出 PBA出口 PCA出口

13、后发优势 新产品开发 产品结构升级 外溢性 市场分割 市场分割 商品 技术 资本捆绑化 2 2 2 4PLC3 可持续发展的产品生命周期 以可持续发展观为指导 以环境与生态保护为基准 应用产品生态学或生态经济学的系统方法来覆盖产品生命周期 从摇篮到坟墓 及其能量和物质的代谢系统 再生系统 的内涵和运行过程 PLC3是基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而研究产品的研制 开发 生产直至消费的全过程 PLC3分析基点 绿色制造与绿色营销 环境 空气 海洋 土地 提取 材料加工 产品制造 流通 处置 材料拆解 产品拆解 产品回收 使用 服务 制造 能源回收和焚烧 通过热裂解的清洁燃料生产 直接再循环 重复利用 可重

14、复利用成分的再制造 再循环材料的再加工 单体 原材料再生 图11PLC3示意图 2 2 2 5各个PLC理论之比较 表5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之比较 ProductLiftcycle 2 2 3波特 M E Porter 竞争理论 1 产业竞争 五力 模型 2 2 3波特 M E Porter 竞争理论 2 2 2 3波特 M E Porter 竞争理论 3 竞争战略 表6竞争战略与技术创新战略 2 2 3波特 M E Porter 竞争理论 4 名牌战略 2 3创新产品选择及创新产品族 2 3 1创新产品选择 choiceofinnovativeproducts CIP 定义企业根据自身的创新能力

15、和所面临的市场 技术和产业等外部环境条件 寻求产品创新的机会 并从可感知的 成型的或未成型的 创新产品中做出选择的过程 选择空间 I P M T O i P 图14创新空间 2 3 1创新产品选择 choiceofinnovativeproducts CIP M I T O 图15CIPS子空间的区划 为叙述便捷 用 0 表示原有的 市场 技术 产业 用 1 表示新的 市场 技术 产业 这样 CIPS的八个子空间包括 V1 V 0 0 0 原市场 原技术 原产业 V2 V 1 0 0 新市场 原技术 原产业 V3 V 0 1 0 原市场 新技术 原产业 V4 V 1 1 0 新市场 新技术 原

16、产业 V5 V 0 0 1 原市场 原技术 新产业 V6 V 1 0 1 新市场 原技术 新产业 V7 V 0 1 1 原市场 新技术 新产业 V8 V 1 1 1 新市场 新技术 新产业 2 3 1创新产品选择 choiceofinnovativeproducts CIP 影响企业创新产品选择的主要因素市场技术产业 2 3 2创新产品族 innovativeproductsfamily IPF 定义将核心设计和基本产品要素相同的创新产品称为一个创新产品族类型 1 基础型IPF 技术型IPF企业在原产业域和原市场域中 创面向新的技术域选择创新产品族 市场型IPF企业在原技术领域和原产业领域中 面向新的市场域选择创新产品族 2 技术 市场型IPF企业在原产业领域中同时面向新技术域和新市场域选择创新产品族 3 技术 市场 产业型IPF同时面向新技术域 新市场域和新产业域选择创新产品族 2 3 2创新产品族 innovativeproductsfamily IPF IPF选择的逻辑程序 企业 技术机会 市场机会 新技术域 新市场域 技术型IPF 市场型IPF 技术 市场型IPF 产业机会 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