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泰安市第四中学2020届高三生物月月考试题二

上传人:mw****2 文档编号:134317272 上传时间:2020-06-04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46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泰安市第四中学2020届高三生物月月考试题二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山东省泰安市第四中学2020届高三生物月月考试题二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山东省泰安市第四中学2020届高三生物月月考试题二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山东省泰安市第四中学2020届高三生物月月考试题二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山东省泰安市第四中学2020届高三生物月月考试题二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泰安市第四中学2020届高三生物月月考试题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泰安市第四中学2020届高三生物月月考试题二(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东省泰安市第四中学2020届高三生物10月月考试题(二)本试卷分第 I 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90 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Th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班级填涂在试题密封线内和答题卡上,考试结束,仅收答题卡。2第 I 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第卷用钢笔或签字笔答在答题卡上。第卷(选择题共 60 分)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 1.5 分,共 60 分。)1.下列关于细胞及细胞学说的叙述,正确的是()A.与真核细胞相比,原核细胞生物膜仅

2、缺少了核膜这一组成成分B.一般来说,真核细胞比原核细胞的物质运输效率更高C.布鲁氏杆菌在分裂过程中会出现基因重组D.细胞学说从一个方面揭示了生物界的统一性2.中国科学家因发现青蒿素而获得 2015 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青蒿素是一种脂质类物质,主要用于治疗疟疾。下列有关脂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胆固醇和雌性激素属于固醇类脂质B.脂质在哺乳动物精子形成中具有主要作用C.脂质被苏丹染液染成橘黄色D.某些固醇可以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3.下列与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A.硅肺的形成与细胞内溶酶体膜结构受损有关 真核细胞的核膜上有核孔,DNA 等大分子物质可以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

3、柳树叶肉细胞的细胞核、叶绿体和线粒体中均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现象A3 项B4 项C5 项D6 项6.1962 年科学家用电子显微镜观察玉米等植物叶绿体的超薄切片,发现叶绿体基质有 左右的细纤维存在,用 DNA 酶处理后细纤维消失.在肌细胞中由大量的线粒体组成的肌质体中也有此种细纤维存在.以下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A叶绿体中的细纤维能够通过转录、翻译控制某些蛋白质的合成B大量的线粒体相互联系构成肌质体与生物膜的结构特点有关C此种细纤维可能与生物的性状遗传有关,遵循孟德尔的遗传定律D.肌质体集中分布在肌细胞中需要 ATP 的区域7.下列与物质跨膜运输有关的叙述,合理的是()A.液泡中积累大量离子,故

4、液泡膜不具有选择透过性B.蔗糖浸渍冬瓜导致细胞脱水死亡,蔗糖分子再进入细胞C.分泌蛋白主要是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被排到细胞外的D.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是指细胞失去了大量的水导致细胞质和细胞壁的分离8.酶是细胞代谢所必需的,下列关于酶的叙述正确的是()A.所有的酶都含有 N 元素,酶能够为底物提供能量,从而让反应更容易进行B.由于酶的专一性,细胞代谢才能在温和的条件下快速进行C.酶制剂适于在低温(04 )下保存,在适宜的温度下酶的活性可以升高D.可以用过氧化氢酶和过氧化氢探究酶的最适温度和最适 pH 值9.下列有关生物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在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实验中,使用甲基绿可使人口腔上皮细胞

5、的线粒体呈蓝绿色在“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必须使用层析液提取色素调查人群中某单基因遗传病的遗传方式时应选择有该遗传病的家族用 H 18O 浇灌植物一段时间后,在 H O、CO 、(CH O)、O 等物质中可检测到放射性22222B.在低渗溶液中线粒体的内膜先于外膜破裂C.叶绿体内的生物膜结构只包括叶绿体内膜和外膜D.线粒体和叶绿体都是植物根细胞中与能量转换有关的细胞器4.蝎毒“染色剂”氯代毒素是由蝎子毒液中的一种蛋白质制成的,它可以选择性地绑定在癌细胞上, 使癌症手术更加容易、有效,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组成蝎毒“染色剂”的化学元素有 C、H、O、N 等B.这种染色剂的合成、加工

6、和分泌需要的膜性细胞器有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C.患者可以通过口服的方法摄入这种“染色剂”D.氯代毒素能够选择性地绑定在癌细胞上,可能与癌细胞表面的糖蛋白有关5.下列叙述正确的有() 硝化细菌、霉菌、颤藻的细胞都含有核糖体、DNA 和 RNA; DNA 分子结构的基本骨架决定蛋白质的空间结构; 溶酶体能将大分子物质水解但不能将其彻底氧化分解; 叶片黄化,叶绿体对红光的吸收增多;用 32P 标记某精原细胞的全部 DNA,放入不含的 32P 培养液中让其完成一次减数分裂,则形成的精细胞中 100%是有放射性的用 35S 标记噬菌体的 DNA,并以此侵染细菌,证明了 DNA 是遗传物质将用 3H

7、标记的尿苷引入某绿色植物细胞内,然后设法获得各种结构,其中最可能表现有放射性的结构是细胞核、核糖体、线粒体和叶绿体A.B.C.D.10. ATP 在生物体的生命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下列有关 ATP 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人体成熟的红细胞、蛙的红细胞、鸡的红细胞中均能合成 ATPB.若人体细胞内 Na+浓度偏高,为维持 Na+浓度的稳定,细胞消耗 ATP 的量增加C.ATP 中的“A”与构成 DNA、RNA 中的碱基“A”不是同一物质D.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过程中需要消耗 ATP11.提倡有氧运动的原因之一是避免肌肉细胞无氧呼吸产生大量乳酸。如图所示为人体运动强度与血液中乳酸含量和氧

8、气消耗速率的关系。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b 段只进行有氧呼吸,bc 段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共存,cd 段只进行无氧呼吸B.运动强度大于 c 后,肌肉细胞 CO2 的产生量将大于 O2 消耗量C.无氧呼吸只产生少量 ATP,是因为有机物中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散失D.在缺氧条件下,细胞可加快无氧呼吸速率来分解有机物产生 ATP12.在光合作用中,RuBP 羧化酶能催化 CO2+C5(即 RuBP)2C3。为测定 RuBP 羧化酶的活性,某学习小组从菠菜叶中提取该酶,用其催化 C 与 14CO 的反应,并检测产物 14C 的放射性强度。下列分析错误16.用某种大小相似的绿色植

9、物叶片分组进行光合作用实验:已知叶片实验前重量,在不同温度下分别暗处理 1 h,测其重量变化,立即再光照 1 h(光强度相同),再测其重量变化。得到如下结果:组别一二三四温度/27282930暗处理后重量变化/mg-1-2-3-1光照后与暗处理前重量变化/mg+3+3+3+1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该轮藻呼吸作用酶的最适温度约为 29 。B.光照时,第一、二、三组轮藻释放的氧气量相等的是()523C.光照时,第四组轮藻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D.光照时,第四组轮藻合成葡萄糖总量为mgA.菠菜叶肉细胞内 RuBP 羧化酶催化上述反应的场所是叶绿体基质B.RuBP 羧化酶催化的上述反应需要在无

10、光条件下进行C.测定 RuBP 羧化酶活性的过程中运用了同位素标记法D.单位时间内 14C 生成量越多说明 RuBP 羧化酶活性越高13.据右图判断,叙述不正确的是()A.X、Y 物质分别代表三碳化合物和丙酮酸B.、过程中可以产生H,过程需要消耗HC.过程发生在线粒体基质中,过程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D.四个过程中既没有消耗氧气,也没有产生氧气14.细胞内很多化学反应都是在生物膜上进行,关于如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与抗体的加工有关B只发生在根尖分生区细胞C发生在线粒体内膜D发生在叶绿体内膜15.将如图所示细胞置于密闭容器中培养。在不同光照强度下细胞内外的 CO2 和 O2 浓度在短时间内发生了

11、相应变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黑暗条件下,增大、减小B.光强低于光补偿点时,、增大C.光强等于光补偿点时,、保持不变D.光强等于光饱和点时,减小、增大17.如图表示夏季玉米田中,距离地面高度不同处 CO2 浓度不同,图中实线表示上午 10 时的测定结果,虚线表示夜晚 22 时的测定结果。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上午 10 时玉米植株不同高度 CO2 的吸收量不同B.在夜晚,土壤中释放的 CO2 大多被玉米所固定C.在高含有机质的农田中,图中 c 点将会右移D.图中 b 点所对应的是玉米光合作用面积较大处的高度18.以测定的 CO2 吸收量与释放量为指标,研究温度对某绿色植物光合

12、作用与细胞呼吸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光照相同时间,35 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的量与 30 时相等B.光照相同时间,在 20 条件下植物积累的有机物的量最多C.温度高于 25 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的量开始减少D.两曲线的交点表示光合作用制造的与细胞呼吸消耗的有机物的量相等19.下列有关细胞生命历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细胞生长过程中,核糖体的数量增加,物质交换效率增强B.细胞分化,核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但蛋白质的种类有变化C.癌变细胞的多个基因发生突变,且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减少D.细胞凋亡,相关基因活动加强,有利于个体的生长发育20.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有三种:有丝

13、分裂、无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与有丝分裂相比,无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均不出现纺锤体B.精原细胞进行分裂时,细胞内染色体数不会大于核 DNA 数C.细胞每次分裂前都会进行核 DNA 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D.细胞分裂过程中基因重组只出现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21.相同条件下,小麦植株哪一部位的细胞最难产生新的基因()A. 叶肉B. 根分生区C. 茎尖D. 花药22.对夫妇表现正常,却生了一个患白化病的孩子,在妻子的一个初级卵母细胞中,白化病基因数目、分布以及白化病基因与正常肤色基因分离的时期最可能是()A.1 个,位于一个染色单体中,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B.4 个,位于四分体

14、的每个染色单体中,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C.2 个,分别位于姐妹染色单体中,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D.2 个,分别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23如图所示为基因型 AaBb(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的某种二倍体动物的两个正处在分裂状态的细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个细胞所属的分裂方式相同B两个细胞中染色体组数和同源染色体对数相同C两个细胞发生了相同类型的可遗传变异D两个细胞中染色体上出现所示的 A 与 a 的原因一定相同24.如图,图表示某动物细胞(2N4)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图像;图中表示该动物有性生殖时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其中 a、b、c 分别表示某时期一个细胞中三种物质或结构的相对数量。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图中对应的时期包含了图中的乙和丙B.图中 a 表示 DNA,b 表示染色体,c 表示染色单体C.该动物性腺中存在图所示的所有细胞分裂方式D.图中时期可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前期、中期25.某 DNA 分子中 A 占 318。当其复制两次后,理论上子代 DNA 的一条链中 C 应占 () A182B364C0364D31863626.下图所示为细胞中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过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是 DNA 的复制,是转录,是翻译,三个过程中碱基配对情况不完全相同B.过程发生的场所可能相同,是以 DNA 为模板合成一定氨基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