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甘肃省武威第六中学高三上学期第六次诊断考试地理试题(解析word版)

上传人:刚** 文档编号:134317252 上传时间:2020-06-04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1.9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届甘肃省武威第六中学高三上学期第六次诊断考试地理试题(解析word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2020届甘肃省武威第六中学高三上学期第六次诊断考试地理试题(解析word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2020届甘肃省武威第六中学高三上学期第六次诊断考试地理试题(解析word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2020届甘肃省武威第六中学高三上学期第六次诊断考试地理试题(解析word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2020届甘肃省武威第六中学高三上学期第六次诊断考试地理试题(解析word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届甘肃省武威第六中学高三上学期第六次诊断考试地理试题(解析word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届甘肃省武威第六中学高三上学期第六次诊断考试地理试题(解析word版)(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武威六中2020届高三一轮复习过关考试(六)地理试卷一、选择题。(1-10题,每题1分;11-30题,每题2分;共50分)1.2018年12月15日至2019年1月16日,我国南方地区持续阴雨天气,下图为2019年1月10日风云四号气象卫星拍摄到的云图。风云四号获取实时云图,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 BDSB. RSC. GISD. GPS【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要求学生熟练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详解】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的领域主要表现为:遥感(RS)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中的应用(可对农作物进行估产、有助于防灾减灾);全球定位系统(GPS)在定位导航中的应用

2、(主要用于位置方面的定位和导航);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城市管理中的功能(用于城市的信息管理与服务、交通道路管理、环境管理以及城市规划、防灾减灾等)。结合题干分析,拍摄天气卫星云图用的是遥感,故选B。“中国龙”黄河孕育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但其身体上也存在许多“病症”(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 黄河各河段的“病症”,其主要成因及对症的“药方”对应正确的是 A. “大量脱发”气候寒冷干燥加高、加固堤坝B. “动脉阻塞”过度放牧与垦殖建立自然保护区C. “腹泻”地表植被破坏退耕还林、还草D. “脚肿”黄土高原土质疏松,地形崎岖下游修筑梯田3. 下列关于合理开发黄河流域的正确叙述是A.

3、 河套平原农业以水产养殖为主B. 中游地区疏浚河道,发展航运C. 兰州以上河段进行水能梯级开发D. 下游地区重点开采煤炭、铝土【答案】2. C 3. C【解析】本题考查生态环境问题的分析。【2题详解】本题考查黄河流域水土流失、荒漠化等发生的原因。“大量脱发”是在描述荒漠化,主要是地表植被受到严重破坏造成,应减少植被的破坏,A错误; “动脉阻塞”描述凌汛现象,应当疏浚河道,B错误; “腹泻”指的是水土流失,主要是地表植被严重破坏,因此要加强退耕还林,增加地表植被覆盖,C正确; “脚肿”是指地上河的发生也和上游的水土流失、植被破坏有关,应加高、加固堤坝,疏浚河道等,D错误。 故选C。【3题详解】本

4、题主要考查流域开发建设及综合治理的对策。流域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根据“资源优势”确定流域开发方向资源开发;生态(恢复)建设;(对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对河流污染的治理,对生物资源破坏的治理措施)。结合区域背景分析,河套平原农业生产以灌溉农业为主, A错误;中游地区流经黄土高原,落差大,河流流量较小,流量的季节变化较大,故不利于发展航运, B错误;兰州以上的上游河段,河流落差大,河流流量大,故水能资源丰富, C正确;黄河下游为华北平原,矿产资源少,D错误。故选C。天然气水合物又称可燃冰,是由水和天然气在高压、低温条件下混合而成的一种固态物质,外貌极像冰雪或固体酒精。下图为“我国南海可燃冰富集区示意图

5、”。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4. 我国南海可燃冰的开采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开采技术和成本要求高运输困难,远离消费市场 容易对开采区造成环境污染分布不集中A. B. C. D. 5. 若我国对南海可燃冰富集区进行大规模开采,将会()促进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多样化加大我国对传统能源的开采力度优化我国东部地区产业结构,延长煤炭生产链增加能源战略储备A. B. C. D. 【答案】4. C 5. D【解析】【4题详解】我国南海可燃冰开采技术要求高,投入的成本也较高,且容易对开采区造成环境污染,但距我国能源需求量大的东部地区非常近,由图可知,南海可燃冰分布较为集中。正确。故选C。【5题详解】我国对南海可燃冰

6、富集区进行大规模开采,可促进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多样化,增加能源战略储备。正确。减少对我国对传统能源的开采力度,优化我国东部地区产业结构,不能延长煤炭生产链。故选D。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即在城市地下建造一个隧道空间,将电力、通信、燃气、供热、给排水等各种工程管线集于一体,设有专门的检修口、吊装口和监测系统,实施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和管理,是保障城市运行的重要基础设施和“生命线”。目前我国已在上海、北京、杭州等城市相继规划建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6. 导致东京修建管廊的费用比北京高很多的主要因素是A. 人口密度B. 地形地势C. 地质灾害D. 气候条件7. 设计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主要目的是A.

7、 减轻灾害对管线的破坏B. 分散大城市主要职能C. 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D. 提高地下空间利用率【答案】6. C 7. D【解析】【6题详解】管廊修建于地下,人口密度大小不影响管廊修建的成本,A不对;管廊修建于地下,气候条件、地表的地形地势影响不大,BD不对;东京为日本首都,日本位于火山地震带,常发火山地震,地质不稳定,因此东京修建管廊要充分考虑地震等地质灾害的影响,成本要高,C对。故选C。【7题详解】综合管廊的设计是为了保证城市基础设施运行,修建在地下的原因是在大城市,土地紧张,因此主要目的是提高地下空间利用率,D对;地下管廊建设不能减少地震等地质灾害对管线的破坏,A不对;地下管廊建设是为了

8、保证城市基础设施运行,与分散大城市职能、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没关系,BC不对。故答案为D。南非位于非洲最南端,有“彩虹之国”的美誉,其东、南、西三面被印度洋和大西洋环抱。读图完成下面小题。8. 与西岸相比,该国大陆东岸年降水的多少及原因是A. 多;地处东南信风迎风坡,暖流增湿B. 多;地处东北信风迎风坡,暖流增湿C. 少;受副热带高气压影响,寒流减湿D. 少;位于盛行西风背风坡,寒流减湿9. 该国南部的好望角因风浪较大,被称作“好望不好过”,其风浪最大的月份是A. l月B. 4月C. 7月D. 11月【答案】8. A 9. C【解析】本题考查影响气候的因素及气压带、风带的影响。【8题详解】本题考查

9、影响气候的因素。影响降水的因素主要有海陆位置,大气环流、地形和洋流等。南非东部沿海地区位于东南信风迎风坡。并受到暖流的影响,因此降水比西部多。故A正确,BCD错误。【9题详解】本题考查气压带、风带移动的影响。结合图示信息分析,南非位于30S-40S之间,受副热带高压带和西风带的交替控制,冬季的南半球(7月份),随着太阳直射的北移,气压带与风带也随之北移,西风带北移触及非洲大陆的南端,因此非洲南部的好望角七月风浪最大。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赤峰市气象局研究人员为研究本市降水的空间差异,根据多年观测数据,绘制了赤峰市年降水量等值线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0. 图中大局子、花都什两地年均降水

10、量的最大差值可能是( )A. 149mmB. 239mmC. 321mmD. 351mm11. 影响大局子、花都什两地年均降水量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 海陆位置B. 纬度C. 大气环流D. 地形【答案】10. B 11. D【解析】【10题详解】由材料知,图中相邻2条年等降水量线之间相差50mm,大局子的年降水量在500550mm之间,花都什的年降水量在300350mm之间,通过计算知,两地年降水量差值在150250mm之间。239mm在此范围之内,其余选项数字均不在此范围内。B正确。故选B。【11题详解】图中北部有大兴安岭,赤峰市位于内蒙古地区。由图中信息知,大局子位于河流的源头附近,南部

11、有七老图山,大局子的年降水量在500550mm之间,降水多;花都什位于河流下游地带,地形平坦,降水少;结合周边的山脉走向,该地区夏季受东南季风影响,可知影响大局子、花都什两地年均降水量差异的主要因素是地形。D正确。两地均位于内陆,海陆位置基本相同,A错误。纬度差别小,对降水影响小,B错误。两地大气环流相同,C错误。故选D。范成大的喜晴中有这样一段诗句“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2. 该“连雨”A. 与蒙古高压势力强盛有关B. 易引发农田盐渍化C. 主要发生于我国江淮地区D. 主要发生时间为7月中旬13. 该区域A. 植被以落叶阔叶林为主B. 耕地类型多为旱地C. 降水量

12、季节变化较小D. 河流补给以大气降水为主【答案】12. C 13. D【解析】【12题详解】“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中的“连雨”是指梅雨天气,是初夏时由准静止锋形成的天气现象,此时亚洲低压已经形成,蒙古高压基本消失,排除A。梅雨天气出现在南方地区,气候湿润,不易引发农田盐渍化,排除B。梅雨天气是由江淮准静止锋形成连绵阴雨天气,因此主要发生于我国江淮地区,选项C符合题意,梅雨天气主要发生在6月是旬至7月初,排除D。故选C。【13题详解】根据上题判断可知,该区域位于我国江淮地区。江淮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植被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排除A。南方地区气候湿润,地表水丰富,耕地类型多为水田,排除

13、B。江淮地区属季风气候,降水集中于春夏,其它季节相对较少,因此降水量季节变化较大,排除C。江淮地区降水较多,河流补给以大气降水为主,选项D符合题意。故选D。根据北京市2011-2017年常住人口增量及增长速度统计图,完成下面小题。14. 图中信息说法正确的是A. 2011年北京常住人口最多B. 2017年北京常住人口减少C. 2016年北京常住人口最少D. 2015年北京常住人口增速最快15. 导致北京市外来常住人口减少的主要原因是近年来北京市A. 产业转型升级B. 食品价格大增C. 环境质量下降D. 交通拥堵加重【答案】14. B 15. 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及特定条件下影响

14、人口迁移的因素分析,要求学生能够根据材料信息背景,分析出处影响人口的迁移因素。【14题详解】读柱状图可知2011-2016年北京常住人口一直是增加,只是增幅变小,而到2017年北京常住人口首次出现负值,所以到2016年北京常住人口数量最多,A、C错误;读曲线数值可知增速最快的应该是2011年, D错误, 2017年北京常住人口增量及增长速度首次出现负值,所以常住人口减少。综上分析,本题选择B。【15题详解】本题考查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北京是首都,经济发达, 城市化水平高,设施完善,吸引着大量人口流入,近年来产业结构转成以第三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即以知识密集型产业为主,要求从业人员具有较高水

15、平和技能,要求从业人员具有较高水平和技能,外来常住人口的总体素质达不到要求,因此慢慢减少,而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渐由北京转出,造成普通劳动者随之迁出。综上分析,故选A。花椒,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多刺,喜光,耐寒,耐旱,果实需人工采摘,可用作调料、药材。武都(位置见图)素有“千年椒乡”之称,古书有“蜀椒出武都”的记载。据此完成题。16. 与四川盆地相比,武都生产花椒的气候条件优越的主要原因有( )纬度较高 海拔较高 位于夏季风迎风坡 年温差较小A. B. C. D. 17. 目前,武都花椒生产成本不断攀升的主要原因是( )A. 交通不便B. 人力成本上升C. 土质退化D. 种植面积扩大【答案】16. A 17. B【解析】该题组考查农业的区位因素。【16题详解】本题考查农业区位。根据题干中的提示,花椒的生长习性为:喜光,耐寒,耐旱。四川盆地为盆地地形,云量多,太阳辐射弱,光照时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