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山东省济宁市高三上学期调研考试物理试卷word版

上传人:刚** 文档编号:134317227 上传时间:2020-06-0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55.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届山东省济宁市高三上学期调研考试物理试卷word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20届山东省济宁市高三上学期调研考试物理试卷word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20届山东省济宁市高三上学期调研考试物理试卷word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20届山东省济宁市高三上学期调研考试物理试卷word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20届山东省济宁市高三上学期调研考试物理试卷word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届山东省济宁市高三上学期调研考试物理试卷word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届山东省济宁市高三上学期调研考试物理试卷word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0届山东省济宁市高三上学期调研考试物理试卷时量:90分钟 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6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第710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选的得0分)1.在物理学的研究及应用过程中所用思想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是猜想法B.速度的定义式,采用的是比值法;当趋近于零时,就可以表示在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应用了理想模型法C.在探究加速度、质量和力三者之间的关系时,先保持质量不变研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再保持力不变研究加速度

2、与质量的关系,该实验应用了类比法D.如图是三个实验装置,这三个实验都体现了放大的思想2质量为m的物体用轻绳AB悬挂于天花板上用水平向左的力F缓慢拉动绳的中点O,如图所示用T表示绳OA段拉力的大小,在O点向左移动的过程中( )AF逐渐变大,T逐渐变大BF逐渐变大,T逐渐变小CF逐渐变小,T逐渐变大DF逐渐变小,T逐渐变小3.在其空中M、N两点分别放有异种点电荷2Q和一Q,以MN连线中点O为中心作一圆形路径abcd,a、O、c三点恰好将MN四等分b、d为MN的中垂线与圆的交点,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Aa、b、c、d四点电场强度的大小关系是EaEc,EbEdBa、b、c、d四点电势的关系是C

3、在MN的连线上,O点的电场强度最小D将带负电的试探电荷由b沿直线移动到d的过程中,其电势能不变4. 磕头虫是一种不用足跳但又善于跳高的小甲虫当它腹朝天、背朝地躺在地面时,将头用力向后仰,拱起体背,在身下形成一个三角形空区,然后猛然收缩体内背纵肌,使重心迅速向下加速,背部猛烈撞击地面,地面反作用力便将其弹向空中(设磕头虫撞击地面和弹起的速率相等)弹射录像显示,磕头虫拱背后重心向下加速(视为匀加速)的距离约为0.8mm,弹射最大高度约为24cm人原地起跳方式是,先屈腿下蹲,然后突然蹬地向上加速如果加速过程(视为匀加速)人的重心上升高度约为0.5m,假设人与磕头虫向下的加速度大小相等,那么人离地后重

4、心上升的最大高度可达(不计空气阻力的影响)()A150m B75m C15m D7.5m 5 一质量为m=1 kg的物体放在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面上,受到水平拉力的作用,物体由静止开始沿直线运动,物体的加速度a和速度的倒数1/v 的关系如图所示。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g=10 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与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B.物体速度为1.5 m/s时,加速度大小为1.5 m/s2C.拉力的最大功率为3 WD.物体匀加速运动的时间为1 s6. 汽车由静止开始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060 s内汽车的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at图象如图所示则该汽车在060 s内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

5、vt图象为()7.如图甲所示,轻弹簧竖直固定在水平面上,一质量为m=0.2kg的小球,从弹簧上端某高度处自由下落,从它接触弹簧到弹簧压缩至最短的过程中(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其速度v和弹簧压缩量x之间的函数图象如图乙所示,其中A为曲线的最高点,小球和弹簧接触瞬间机械能损失不计,取g=10m/s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球刚接触弹簧时加速度最大B.当x=0.1m时,小球处于失重状态C.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20.0N/mD.从接触弹簧到压缩至最短的过程中,小球的机械能一直减小8据媒体报道,科学家在太阳系发现一颗未为人知绰号“第9大行星”的巨型行星。天文学杂志研究员巴蒂金(Batygin)和

6、布朗(Brown)表示虽然没有直接观察到,但他们通过数学模型和电脑摸拟发现了这颗行星该行星质量是地球质量的10倍公转轨道半径是地球公转轨道半径的600倍,其半径为地球半径的3.5倍。科学家认为这颗行星属气态,类似天王星和海王星,将是真正的第9大行星巳知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9.8 m/ s2,关于这颗“第9大行星”,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绕太阳运行一周约需1.8万年 B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8.0m/ s2C第一宇宙速度小于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D若该行星有一颗轨道半径与月球绕地球轨道半径相等的卫星,其周期小于一个月9如图所示,处于真空中的匀强电场与水平方向成15角,AB直线与匀强电场E互相垂直在A点

7、以大小为v0的初速度水平抛出一质量为m,带电量为q的小球,经时间t,小球下落一段距离过C点(图中未画出)时速度仍为v0,在小球由A点运动到C点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场力对小球做功为零 B小球的电势能增加C小球的机械能减少量大于mg2t2 DC点可能位于AB直线的左侧10.大雾天发生交通事故的概率比平常要高出几倍甚至几十倍,保证雾中行车安全显得尤为重要在雾天的平直公路上甲、乙两汽车同向匀速行驶,乙在前,甲在后。某时刻两车司机听到警笛提示,同时开始刹车,结果两车刚好没有发生碰撞,如图为两车刹车后匀减速运动的v-t图象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甲车刹车的加速度的大小为0.5m/s2

8、 B两车开始刹车时的距离为100mC两车刹车后间距一直在减小 D两车都停下来后相距12.5m二、实验题(每空2分,共14分)11.用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m1、m2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m2从高处由静止开始下落,m1上拖着的纸带打出一系列的点,对纸带上的点迹进行测量,即可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图乙给出的是实验中获取的一条纸带:0是打下的第一个点,每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打点(图中未标出),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3所示。已知m1=50g、m2=150g,取g=9.8m/s2,则(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1)在纸带上打下记数点5时的速度v= m/s;(2)在05过程中系统动能的增量EK=J,系统势能

9、的减少量EP=J;(3)若某同学作出图象如图2所示,则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 m/s212.如图为测量物块与水平桌面之间动摩擦因数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实验步骤如下:A用天平测出物块质量M500g、重物质量m200gB调整长木板上的轻滑轮,使细线水平;C调整长木板倾斜程度,平衡摩擦力;D打开电源,让物块由静止释放,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点迹;E多次重复步骤(D),选取点迹清晰的纸带,求出加速度a;F根据上述实验数据求出动摩擦因数。回到下列问题:(1)以上实验步骤中,不需要的步骤是_; (2)某纸带如图所示,各点间还有4个点未标出,则物块的加速度a_ ms2(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根据实验原

10、理,动摩擦因数_(用M、m、a和重力加速度g表示)。三、计算题(共46分)13(10分)某人在相距40 m的A、B两点间练习折返跑,他在A点由静止出发跑向B点,到达B点后立即返回A点设加速过程和减速过程都是匀变速运动,加速过程和减速过程的加速度大小分别是4 m/s2和8 m/s2,运动过程中的最大速度为8 m/s,从B点返回的过程中达到最大速度后即保持该速度运动到A点求:(1)从B点返回A点的过程中以最大速度运动的时间;(2)从A点运动到B点与从B点运动到A点的平均速度的大小之比14(12分)如图所示,水平地面和半圆轨道面均光滑,质量M1kg的小车静止在地面上,小车上表面与R=0.24m的半圆

11、轨道最低点P的切线相平。现有一质量m2kg的滑块(可视为质点)以v0=6m/s的初速度滑上小车左端,二者共速时的速度为v1=4m/s,此时小车还未与墙壁碰撞,当小车与墙壁碰撞时即被粘在墙壁上,已知滑块与小车表面的滑动摩擦因数0.2,g取10m/s2,求:(1)小车的最小长度;(2)滑块m恰好从Q点离开圆弧轨道时小车的长度;(3)小车的长度L在什么范围,滑块不脱离轨道?15(12分)如图所示,将直径为2R的半圆形导轨固定在竖直面内的A、B两点,直径AB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60。在导轨上套一质量为m的小圆环,原长为2R、劲度系数的弹性轻绳穿过圆环且固定在A、B两点。若弹性轻绳满足胡克定律,重力加速度

12、为g,不计一切摩擦。将圆环由A点正下方的C点静止释放,当圆环运动到导轨的最低点D点时,求:(1)圆环的速率v;(2)导轨对圆环的作用力F的大小。 16(12分)如图所示,半径R=0.5m的光滑圆弧面CDM分别与光滑斜面体ABC和斜面MN相切于C、M点,O为圆弧圆心,D为圆弧最低点斜面体ABC固定在地面上,顶端B安装一定滑轮,一轻质软细绳跨过定滑轮(不计滑轮摩擦)分别连接小物块P、Q (两边细绳分别与对应斜面平行),并保持P、Q两物块静止若PC间距为L1=0.25m,斜面MN足够长,物块Q质量m=4kg,与MN间的动摩擦因数=,求:( sin37=0.6,cos37=0.8)(1)烧断细绳后,物

13、块P第一次到达D点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2)物块P第一次过M点后0.3s到达K点,则 MK间距多大;(3)物块P在MN斜面上滑行的总路程物理答案 一、选择题(40分)12345678910DAAACBCDBDBCBD二填空题(14分)11. (1)在纸带上打下记数点5时的速度v=2.4m/s;(2)在05过程中系统动能的增量EK=0.58J,系统势能的减少量 EP=0.59J;(3)若某同学作出图象如图2,则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9.7m/s212. C 1.25 三计算题(46分)13. (10分)(1); (2)试题分析: (1)设此人从静止到加速至最大速度时所用的时间为,加速运动的位移大小

14、为,从B点返回A点的过程中做匀速运动的时间为,A、B两点间的距离为L,由运动学公式可得,联立以上各式并代入数据可得。(2)设此人从A点运动到B点的过程中做匀速运动的时间为,减速运动的位移大小为,减速运动的时间为,由运动学方程可得: ,联立以上各式并代入数据可得:。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14(12分)【解析】(1),设小车的最小长度为L1由能量守恒知, (分) 得L1=3m(1分)(2)m恰能滑过圆弧的最高点,(2分)小车粘在墙壁后,滑块在车上滑动,运动到最高点Q, 在这个过程对滑块由动能定理:(2分)解得: (1分)所以小车长度(1分)(3)若滑块恰好滑至圆弧到达T点时速度为0,则滑块也能沿圆轨道运动而不脱离圆轨道。小车粘在墙壁后,滑块在车上滑动,运动到T点, 在这个过程对滑块由动能定理:(1分) 解得(1分)所以小车长度(1分)小车的长度L必须满足:L5. 8m(1分)15.(12分) 解:(1)由几何知识得,圆环在C点、D点时,弹性绳形变量相同,弹性势能相等。由机械能守恒定律,有 (2分)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