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甘肃省甘谷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检测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

上传人:刚** 文档编号:134317207 上传时间:2020-06-0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届甘肃省甘谷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检测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20届甘肃省甘谷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检测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20届甘肃省甘谷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检测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20届甘肃省甘谷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检测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20届甘肃省甘谷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检测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届甘肃省甘谷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检测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届甘肃省甘谷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检测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甘谷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三级第二次检测考试历史试题第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2小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商朝人多占卜,上至国家大事,下至私人生活,包括祭祀、收成、征伐、天气、祸福、田猎、疾病、以至于生育等,几乎无事不卜;将所卜之事及应验情形记录在龟甲兽骨上,由此留下了珍贵的甲骨卜辞。这反映出商朝时期()A珍藏了第一手的研究资料B形成了完整的史学体系C具有贯通古今的历史观点D编辑了最初的历史典籍2.孟子梁惠王下中提到天子的巡狩制度,其目的之一是“春省耕而补不足,秋省敛而助不给”,而如今国君出游却使“饥者弗食,

2、劳者弗息”。这一记载反映了()A. 战国时期的礼崩乐坏 B. 农耕经济的地位重要C. 治国应秉承民惟邦本 D. 国君巡守应成为常态3.古人认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损害身体及鬓发、胡须等均属不孝行为。秦朝将强制剃除头发、鬓毛和胡须的髡刑和强制剃除鬓毛、胡须而保留头发的耐刑等刑罚作为纯粹的耻辱刑而存在。这反映出秦朝()A. 刑法受传统思想影响 B. 社会风俗得到了革新C. 法律由严酷走向宽容 D. 法律执行缺乏严肃性4. 两汉时期,选官实行乡举里选的察举制。曹魏时期改为九品中正制,规定负责评定人才等级的大中正官必须由在中央任职的官员且德名俱高者担任。据此可知,九品中正制( )A导致

3、世家大族垄断了政权B有利于强化中央政府权力C否定了地方官员的特权D注重思想品德和知识水平5.西汉皇帝朝会时,官俸只有六百石的刺史的班序远在官体两千石的郡国守相之后,但刺史与郡国守相因政务而单独会见时,则要以刺史为尊。这主要是因为() A刺史代表中央管理地方B郡国守相畏惧刺史权威 C刺史职权是皇权的延伸D汉代朝廷礼仪规定混乱6.贞观年间,唐太宗曾签署一份向未满十八岁强壮男子征兵的敕书,但门下省给事中魏征不肯签署,导致该敕书最后作废。这表明当时( )A.官僚体制尚可制约皇权 B.三公制度发展到达巅峰C.门下省掌控最高决策权 D.科举制提升了官员素7. 唐代士族、寒族登科对比表。此表反映出( )科目

4、年代618至649650至683684至709710至731733至755756至779780至905806至826827至846847至873874至906合计进士出身士族31434322337457213112870589寒族25211971115211849132A科举考试选拔程序不公B世家大族仍有巨大优势C社会阶层分化日益严重D科举成为选官主要途径8宋太祖在杯酒释兵权时,对功臣宿将说:“人生驹过隙尔,不如多积金、市田宅以遗子孙,歌儿 舞女以终天年。君臣之间无所猜嫌,不亦善乎。”宋太祖此举旨在()A促进商品经济发展 B缓和统治阶级内部矛盾C减轻国家财政负担 D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9.钱穆

5、在国史大纲中写道:“中国政治之长进,即在政府渐渐脱离王室而独立化,王室代表贵族特权之世袭,政府代表平民合理之进退,而宰相为政府领袖,君权、相权,互为节制。”若此观点成立,则与之相背离的朝代是()A. 秦、汉 B. 隋、唐C. 宋、元 D. 明、清10.古代雅典不允许公民对城邦的利益漠不关心,哲人和学者不能遁入山野,必须到公民大会投票;任何公民不能拒绝担任官员;法律明确规定,发生政治争论时,公民不得中立,必须追随一派,反对一派,否则将予以严惩。这表明古代雅典()A. 强调公民的社会责任 B. 宣扬公民平等参政C. 限制公民的个人自由 D. 直接民主弊端明显11. 有学者说,在古代雅典,“政治领袖

6、和演说家根本就是同义词”。这一现象是雅典()A. 政治体制的产物 B. 社会矛盾缓和的反应C. 频繁改革的结果 D. 思想文化繁荣的体现12.在伯利克里时期的雅典,绝大多数公职任期一年,只能连任一次,且均为抽签选举产生,只有军事领导职务通过举手表决产生,一年一任,但可无限期连选连任。这是因为:() A军人实际上控制着国家 B雅典军人享有崇高威望 C军事事务需要专人执掌 D军职比行政公职更重要13古罗马征服意大利半岛后,意大利人不能参与罗马政治活动和担任官职,没有资格分享公有地和战利品,但却要为罗马提供兵役,因此反抗斗争不断。这些斗争源于:()A公民与非公民的不平等 B贵族世袭特权不受限制C平民

7、对贵族专权的不满 D公民利益缺乏法律保护14.阅读下面的英国政府议案在议会被修正情况统计表,其中两类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国王权力逐渐被削弱 B工业资产阶级的壮大C三权分立机制逐渐被破坏 D议会受内阁的影响在加强15.有学者认为,“在美国,有权作出决定的只是总统而不是内阁,美国的内阁仅是一个非正式的总统的咨询机构,即使参加内阁会议的大多数人的意见与总统相左,总统亦可不必采纳。”这一论点( )A反映内阁对总统权力的制衡有限 B说明总统权力缺乏有效制衡C表明总统与内阁之间职责不明 D符合宪法对总统职权的规定16某宪法赋予总统有较长任期,并拥有任命文武官员、缔结条约、实行大赦等极大行政权,但总

8、统提出的法案都必须经过政府部门部长的签字,而部长则对立法机构(参议院)负责。据此判断,该宪法是A.1689年英国权利法案 B. 美国1787年宪法C.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 D. 法国1875年宪法17.英国学者指出:“若非受到外来因素的影响,德国等国家依靠其威权主义策略也有可能存续下来并发展为先进的后工业社会,只需把部分民权、政治权利和社会权利以一种别具特色的、组织良好的、威权主义的方法结合起来即可。”他旨在阐明德国( )A民主政治很不完善 B独特的现代化之路C民众思想封闭保守 D社会组织自由涣散18.有资料表明:“英国输华货值,鸦片战争前为数十万英镑,战后增至二百多万英镑,但道光二十六年

9、(1846年)以后开始下降,到咸丰四年(1854年)为一百万英镑多一点,仅略超过战前的水平。对此解读合理的是( )A鸦片战争极大地促进了中英贸易 B咸丰比道光更加反对中英贸易C中国自然经济的抵抗力相当顽强 D英国工业革命扩展到了大清国1919世纪中期以后,上海、武汉、南京、广州、福州等地的市场上外国商品日益增多,洋钉子、洋纱等用品在距离这些城市较远的乡村都有出售,而且货量充足。这种状况表明A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彻底解体了 B中国关税主权开始丧失C近代中国市场主动开放,惠及乡村 D民众生活与世界市场联系日趋密切20. 1899年美国照会英、德、俄、法、意、日等国,提出在中国实行商业机会均等的主张,

10、1900年又补充了保持中国领土和行政权力完整的条款。上述政策( )A.导致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B.使清政府改变了对义和团的态度C.扩大了美国在中国的权益 D.推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21.武昌起义后全国有15省先后宣布独立,各省先后担任最高军政长官(都督)者背景不尽相同,其中新军将领13人,革命党5人,咨议局议长3人,巡抚3人,布政使1人,提督1人,督练公所总参议1人。据此可知辛亥革命() A.具有广泛社会基础 B.具有明显的妥协性C.属于资产阶级革命 D.属于自上而下的革命22. 1928年中共六大通过的农民问题决议案指出:各省自发的农民游击战争,只有和“无产阶级的城市的新的革命高潮

11、相联结起来”,才可能变成“全国胜利的民众暴动的出发点”。这反映了当时中共中央( ) A.主张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B.坚持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模式C.重视农民战争与城市暴动的结合 D.认为农民阶级是取得革命胜利的主导23.1939年边区参议会成立,这既是一个有广泛代表性的民意机关,又是一个最高权力机关,人民通过参议会行使选举权,参议会的选举以直接的无记名投票的方式,凡赞成民主抗日的不分民族、阶级、党派、性别都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边区参议会()A. 实行直接民主强调人民主权 B. 促进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C. 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 D. 为新中国的政权建设提供了借鉴24. 抗日战争期间,湖

12、北省政府曾发布湖北省减租实施办法,在农村推行“减租”为内容的土地改革并取得一定成效,但未得到国民党中央的肯定。这表明当时国民党中央( )A. 放弃了对农村原有土地制度的保护B. 阻止地方政府进行土地政策的调整C. 无力控制地方政府的行为 D. 无意改变农村的生产关系25.刘作金在二战中的中国中指出:“1942年3月至4月,中国以两个军一个师近10万人的兵力,出征缅甸,成功解教了被日军围困的7000名英军,阻挡了日军向印度的进军。”这说明()A中国抗战获得国际援助B中国是反法西斯战争的主战场C日军主力深陷亚洲战场D中国抗战具有广泛的国际意义26.1917年,列宁在四月提纲中指出:“俄国当前形势的

13、特点是从革命的第一阶段向革命的第二阶段过渡。”7月,他又在国家与革命中阐明,资产阶级国家由无产阶级国家代替,不能通过“自行消亡”来实现。以上论断( )A.明确指出武装起义条件已经成熟 B.凝聚布尔什维克全党的政治智慧C.逐步明确俄国革命的任务和方式 D.说明仍存在和平取得政权的可能27.1917年,土耳其的一家地方报纸写道:“这是俄国人民的行动,将来某一天会变成一个太阳并照亮全人类。”而美国的芬兰矿工移民中“一提到列宁的名字心就颤动不已”。在几乎无人知道俄国在哪里的古巴,烟草公司组成了“苏维埃”。这些现象说明俄国十月革命( )A鼓舞了殖民地的民族解放运动 B推动无产阶级革命进入新时代C为俄国实现现代化创造了前提 D促成社会主义阵营的初步形成28.下面是我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来源及人数比例统计表(部分),据此可推知:项目党员民主党派无党派工人农民解放军归国华侨少数民族妇女人数668274284100636030177147比例5448%2285%2316%81%514%489%245%1443%1199%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具有直接民主性质 B.全国人民代表主要是由政协推选产生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体现了社会主义原则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29. 据新华社对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