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福建省福州市八县(市、区)一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物理试题word版

上传人:刚** 文档编号:134317186 上传时间:2020-06-04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608.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届福建省福州市八县(市、区)一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物理试题word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20届福建省福州市八县(市、区)一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物理试题word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20届福建省福州市八县(市、区)一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物理试题word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20届福建省福州市八县(市、区)一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物理试题word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20届福建省福州市八县(市、区)一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物理试题word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届福建省福州市八县(市、区)一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物理试题word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届福建省福州市八县(市、区)一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物理试题word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2020学年度高三年级 第一学期八县(市)一中期中联考物理试卷完卷时间: 90 分钟 满分: 100 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9-12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1 某同学通过以下步骤测出了从一定高度落下的排球对地面的最大冲击力:将一张白纸铺在水平地面上,把排球在水里弄湿,然后让排球以规定的高度自由落下,并在白纸上留下球的水印,再将印有水印的白纸铺在台式测力计上,将球放在纸上的水印中心,缓慢地向下压球,使排球与纸接触部分逐渐发生形变直至刚好遮住水印,

2、记下此时测力计的示数即为冲击力的最大值,下列物理学习或研究中用到的方法与该同学的方法相同的是( )A建立“质点”的概念B建立“合力与分力”的概念C建立“瞬时速度”的概念D探究加速度与合力、质量的关系2 如图所示,光滑半球形容器固定在水平面上,为球心,一质量为的小滑块,在水平力的作用下静止于点。设滑块所受支持力为,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重力加速度为。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BCD3 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发现前方有障碍物紧急刹车,其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为,其中时间的单位,则自驾驶员急踩刹车开始,与内汽车的位移之比为( )ABCD4 甲、乙两车在同一平直公路上同向运动,甲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乙做匀速直

3、线运动。甲、乙两车的位置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时刻两车速度相等B从到时间内,两车走过的路程相等C在到时间内的中间位置,两车速度相等D在到时间内的中间时刻,两车速度相等5 如图所示,在轻弹簧的下端悬挂一个质量为的小球,若将小球从弹簧原长位置由静止释放,小球能够下降的最大高度为。若将小球换为质量为的小球,仍从弹簧原长位置由静止释放,则小球下降时的速度为(重力加速度为,不计空气阻力)( )ABCD6 高空作业必须系安全带,如果质量为的高空作业人员不慎跌落,从开始跌落到安全带对人刚产生作用力前人下落的距离为(可视为自由落体运动,重力加速度为),此后经过时间安全带达到最大伸长量

4、,若在此过程中安全带作用力始终竖直向上,则该段时间安全带对人的平均作用力大小为( )ABCD7 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内有一半径为的圆弧轨道,半径水平、竖直,一个质量为的小球自的正上方点由静止开始自由下落,小球沿轨道到达最高点时恰好对轨道没有压力。己知,重力加速度为,则小球从到的运动过程中( )A重力做功B机械能减少C合外力做功D克服摩擦力做功8 某同学为了研究物体下落过程的特点,设计了如下实验:将两本书从高楼楼顶放手让其落下,两本书下落过程中没有翻转和分离,由于受到空气阻力的影响,其图像如图所示,虚线在点与速度图线相切,已知,。由图可知( )A内的平均速度等于B时受到空气阻力等于C时对的压力等

5、于D下落过程中对的压力不变9 据报道,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首次在太阳系外发现“类地”行星。若宇航员乘坐宇宙飞船到达该行星,进行科学观测:该行星自转周期为;宇航员在该行星“北极”距该行星地面附近以速度竖直上抛一个小球,小球经时间返回到地面。已知该行星半径为,万有引力常量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行星的第一宇宙速度为B该行星的平均密度为C如果该行星存在一颗同步卫星,其距行星表面高度为D宇宙飞船绕该星球做圆周运动的周期不小于10 如图所示,一个长直轻杆两端分别固定一个小球和,其中、两球的质量分别为和,两球半径忽略不计,杆的长度为。先将轻杆竖直靠放在竖直墙上,轻轻拨动小球,使小球在水平面上由静

6、止开始向右滑动,当小球沿墙下滑距离为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不计一切摩擦,重力加速度为)( )A小球沿墙下滑的过程中小球的机械能守恒B小球沿墙下滑距离为时,小球的速度为C长直轻杆对做功为D长直轻杆对做功为11 如图所示,由电动机带动的水平传送带两端、间的距离为,传送带以速度顺时针方向转动,一个质量为的小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从端滑上传送带,运动到端,此过程中物块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后做匀速直线运动,物块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时间与做匀速直线运动时间相等,两过程中物块运动的位移之比为,重力加速度为,传送带速度大小不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块的初速度大小为B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C整个过程中物块与

7、传动带因摩擦产生的热量为D电动机因运送物块多做的功为12 如图所示,、两物块的质量分别为和,静止叠放在水平地面上。、间的动摩擦因数为,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为。现对施加一水平拉力,则( )A当且时,的加速度为B当且时,的加速度为C当时,的加速度最大为D当时,无论为何值都不会运动二、实验题(每空2分,共12分。)13 某同学用图示装置研究碰撞中的动量守恒,实验中使用半径相等的两小球和,实验步骤如下:用天平测得、两小球的质量分别为、,且如图所示安装器材,在竖直木板上记下点(与装置点的小球的球心等高),调节斜槽使其末端的切线水平处先不放小球,将球从斜槽上的适当

8、高度由静止释放,球抛出后撞在木板上的平均落点为再将球置于处,让球从斜槽上的同一位置由静止释放,两球碰后落在木板上的平均落点为用刻度尺测出三个平均落点到点的距离分别为、回答下列问题:(1)若点到木板的水平距离为,小球的平均落点到点的距离为,重力加速度为,则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 (2)若两小球的碰撞为弹性碰撞,则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ABC D14 如图为一气垫导轨,导轨上安装有一个光电门,滑块上固定一遮光条,滑块用细绳绕过气垫导轨左端的定滑轮与力传感器相连,力传感器可测出细绳上的拉力。传感器下方悬挂钩码,每次滑块都从处由静止释放,某同学用该实验装置验证滑块由运动到过程中动能定理成立。(1)该同学

9、用游标卡尺测量遮光条的宽度,如图所示,则 。(2)验证滑块由运动到的过程中动能定理成立,还需测量之间的距离、遮光条通过光电门的时间和滑块的质量,需验证的表达式为 。(3)本实验中是否要求滑块质量和遮光条的总质量远大于钩码和力传感器的总质量: 。(请填“是”或“否”)(4)改变钩码质量,测出对应的力传感器的示数和遮光条通过光电门的时间,处理数据时通过描点作出图象是一条直线,用量角器测出图线与横坐标的夹角为,图线的斜率为,若动能定理成立,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ABCD三、计算题(本题共4小题,共40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最后答案不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应明确

10、写出数值和单位。)15 (9分)某兴趣小组让一辆自制小遥控车在水平的直轨道上由静止开始运动,小车先做匀加速运动而后以恒定的功率运动,其运动的图象如下图所示(除时间段内的图象为曲线外,其余时间段图象均为直线)。小车的质量为,小车在整个过程中所受的阻力大小不变恒为。求:(1)小车匀速行驶阶段的功率;(2)小车的速度为时的加速度大小;(3)小车在加速运动过程中总位移的大小。16 (8分)如图所示,用细绳连接的两个小物体、,跨过一光滑定滑轮放在倾角为的足够长的固定粗糙斜面上,两物体由静止开始释放,物体竖直下落且落地后不反弹。已知、物体的质量分别为、,物体与斜面间的摩擦因数,物体释放点距水平面的高度,取

11、,求:(1)物体下落的时间;(2)物体沿斜面向上运动的最大距离。17 (10分)如图所示,从点水平抛出的小物块,到达斜面顶端处时,其速度方向恰好沿斜面向下,然后沿倾角为的固定斜面滑下,小物块到达点时速度恰好为,因受到微小扰动,小物块滑上与斜面平滑对接的四分之一光滑圆弧轨道上。已知圆弧轨道的半径,圆心在点的正下方,小物块的质量,平抛运动的水平位移,斜面长,取,不计空气阻力,求:(1)小物块从点抛出的初速度的大小;(2)小物块沿斜面滑下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的功;(3)若小物块沿圆弧轨道滑到点时脱离轨道,求点离点的高度。18 (13分)如图所示,粗糙的水平轨道的左端有一压缩的弹簧,弹簧左端固定,右端放

12、一个质量的小物块(可视为质点),物块与弹簧不粘连。若释放弹簧,物块离开弹簧后从点进入半径为的光滑竖直圆轨道,在圆轨道最高点处对轨道的压力,物块离开竖直圆轨道后继续在光滑平直轨道上运动到点时,与长木板发生弹性碰撞,碰撞时间极短,碰撞后长木板开始进入足够长的水平粗糙轨道。已知长木板的质量,水平轨道长,长木板的长度,小物块与轨道间、长木板与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取。求:(1)初始压缩的弹簧储存的弹性势能;(2)碰撞后瞬间小物块的速度和长木板的速度;(3)长木板右端点在轨道上运动的距离。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县(市)一中期中联考高中 三 年级 物理 科试卷1、 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

13、题4分,共48分。第1-8题单选,第9-12题多选。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123456789101112BACDBADCBDBCBDACD2、 实验题(每空2分,共12分。)13、(1) (2)D14、(1)2.25 (2) (3)否 (4)A三、计算题(15题9分、16题8分、17题10分、18题13分)15、(1)由图可知:机车的最大速度.(1分).(1分)(2)当机车的速度为时,其牵引力.(1分).(1分)(1分)(3) 由图可知:时机车匀加速结束速度 .(1分)机车变加速时:.(1分)(1分)(1分)15、 (1)对物体A:(1分)对物体B: (1分) (1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