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八中乌兰察布分校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2新人教版

上传人:1516****951 文档编号:134316055 上传时间:2020-06-0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八中乌兰察布分校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2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北京八中乌兰察布分校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2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北京八中乌兰察布分校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2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北京八中乌兰察布分校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2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北京八中乌兰察布分校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2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京八中乌兰察布分校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2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八中乌兰察布分校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2新人教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北京八中乌兰察布分校2015-2016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 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24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2分)A、脑髓(su)花圃(b)骊( l)歌 倜傥(t tn)B、沮(j)丧讪(sn)笑菜畦(q) 鸡毛掸(dn )子C、嫉(j)妒 丑陋(lu)蝉蜕(tu) 弥漫(m )D、书塾(sh)环谒(y) 瞬(shn)息 收敛(lin )2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A菜畦 渲闹 臃肿 人声鼎沸 B.懊诲 书塾 嫉妒

2、来势凶凶C班斓 崎岖 屏嶂 九曲连环 D.澎湃 深邃 彷徨 慷慨淋漓3、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A.他一来就谈起小李的事情,讲述着这个贪图享受、寻欢作乐并十分活跃的小李。B.我认识奥本海默时他已四十多岁了,已经是妇孺皆知的人物了。C.一条浩浩荡荡的长江大河,有时流到很宽的境界,平原无际,回环曲折。D.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人声鼎沸。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 )A.是否多阅读,也是提高一个人作文技能的途径之一。B.这所中学获得江苏省中学优质生源基地的原因是该校师生共同努力的结果。C.据预测,泰兴今年第三季度的房地产税收总值将比去年同期下降百分之十左右。D.

3、这篇文章的内容和见解非常丰富。5、“学语文的目的在于运用”,现在检查一下你的运用能力。根据你的观察和生活的感悟,在下面的横线上续写一个句子。大自然能给我们许多启示:小溪流向大河,那是在启示我们积少可以成多; , 。( 2分 )6、“腹有诗书气自华”,考考你会默背多少诗文。( 10分 ) ,一切都将过去。假如生活欺骗了你(1分) 鸟向檐上飞, 。(1分) ,影入平羌江水流。(1分) 此夜曲中闻折柳, 。(1分)岑参的逢入京使中表达了诗人远涉边塞的思乡怀亲之情,这两句名句是: , 。(2分)木兰诗中形容北方苦寒,极言军旅生活艰辛的诗句是: , 。(2分) 请写出两句你喜欢的描写“黄河”的诗: ,

4、。(2分)7、口语交际。( 2分 )金娜匆匆走进教室,习惯地用卫生纸把自己的座位擦干净,随手将纸团扔在地上。同学张敏看见后说:“你很讲究个人卫生的哩!”金娜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说:“ 。”随即将纸团拾起来,扔进了教室外面的垃圾箱。(1)张敏的话言外之意是: 。(2)金娜该怎样说才得体: 。8、名著内容填空。(2分)(1)写出水浒中关于林冲的一个故事名称: 。(2)西游记中“大闹五庄观,推倒人参树”的主要人物是 。二、古诗文阅读(16分)迎燕 (宋 葛天民)咫尺春三月,寻常百姓家。 为迎新燕入,不下旧帘遮。翅湿沾微雨,泥香带落花。巢成雏长大,相伴过年华。9诗中表现人们欢迎燕子到来的诗句是: , (

5、2分) 10这是一首平易浅显的咏物诗,全诗借“燕”表达作者怎样的情趣?(2分)伤仲永节选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11划分节奏(2分)自 是 指 物 作 诗 立 就12、解释加点的字或词。(3分) 扳: 收族: 父异焉: 13、翻译句子。(

6、2分)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14、课文中“ ”点出了仲永才能衰退的原因,预示了他“泯然众人矣”的结局。(提示:用文中原句填空) (2分)15、我们学习了方仲永和孙权劝学,比较仲永和吕蒙的不同遭遇和结局,你得到了什么启示?(3分)三 现代文阅读(30分)(一)最后一次讲演(节选)(14分)反动派暗杀李先生的消息传出以后,大家听了都悲愤痛恨。我心里想,这些无耻的东西,不知他们是怎么想法,他们的心理是什么状态,他们的心是怎样长的!(捶击桌子)其实很简单,他们这样疯狂的来制造恐怖,正是他们自己在慌啊!在害怕啊!所以他们制造恐怖,其实是他们自己在恐怖啊!特务们,你们想想,你们还有几天?你们完了

7、,快完了!你们以为打伤几个,杀死几个,就可以了事,就可以把人民吓倒了吗?其实广大的人民是打不尽的,杀不完的!要是这样可以的话,世界上早没有人了。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你们将失去千百万的人民!你们看着我们人少,没有力量?告诉你们,我们的力量大得很,强得很!看今天来的这些人,都是我们的人,都是我们的力量!此外还有广大的市民!我们有这个信心:人民的力量是要胜利的,真理是永远存在的。历史上没有一个反人民的势力不被人民毁灭的!希特勒,墨索里尼,不都在人民面前倒下去了吗?翻开历史看看,你们还站得住几天!你们完了,快完了!我们的光明就要出现了。我们看,光明就在我们眼前,而现在正是黎明

8、之前那个最黑暗的时候。我们有力量打破这个黑暗,争到光明!我们的光明,就是反动派的末日!(热烈的鼓掌)16、选段中最能表现闻一多先生观点的是哪句话?(2分)17、文中“你们”“我们”各指的是谁?(2分)你们: 。我们: 。18、试分析“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一句话的含义。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2分) 19、这一选段中“黑暗”和“光明”的含义各是什么?(2分)20、这段文字验证了闻一多的说和做中 的方面。 从中 可以表现闻一多先生的 精神。 (2分) 21、赏析下列语句(4分)(1)现在是黎明之前那个最黑暗的时候。(2)人民的力量是要胜利的,真理是永远存在的。 (二)高贵的

9、施舍(16分)一个乞丐来到我家门口,向母亲乞讨。这个乞丐很可怜,他的右手连同整条手臂断掉了,空空的袖子晃荡着,让人看了很难受。我以为母亲一定会慷慨施舍的,可是母亲却指着门前的一堆砖对乞丐说:“你帮我把这堆砖搬到屋后去吧。”乞丐生气地说:“我只有一只手,你还忍心叫我搬砖。不愿给就不给,何必刁难我?”母亲并不生气,俯身搬起砖来。她故意用一只手搬,搬了一趟才说:“你看,一只手也能干活。我能干,你为什么不能干呢?”乞丐怔住了,他用异样的目光看着母亲,尖突的喉结像一枚橄榄上下动了两下,终于俯下身子,用他的左手搬起砖来,一次只能搬两块。他整整搬了两个小时,才把砖搬完,累得气喘如牛,脸上有很多灰尘,乱发被汗

10、水濡湿了,斜贴在额头上。母亲递给乞丐一条雪白的毛巾。乞丐接过去,很仔细地把脸和脖子擦了一遍,白毛巾变成了黑毛巾。母亲又递给乞丐20元钱。乞丐接过钱,很感激地说:“谢谢你。”母亲说:“你不用谢我,这是你自己凭力气挣来的工钱。”乞丐说:“我不会忘记你的。”他向母亲深深地鞠了一躬,就上路了。过了很多天,又有一个乞丐来到我家门前,向母亲乞讨。母亲让乞丐把屋后的砖搬到屋前,照样给了他20元钱。我不解地问:“上次你叫乞丐把砖从屋前搬到屋后,这次你又叫乞丐把砖从屋后搬到屋前。你到底想把砖放在屋后,还是放在屋前?”母亲:“这堆砖放在屋前和屋后都一样。”我嘟着嘴说:“那就不要搬了。”母亲摸摸我的头说:“英姬,对

11、乞丐来说,搬和不搬可就大不相同了。”此后又来过几个乞丐,我家那堆砖就被屋前屋后地搬来搬去。几年后,有个很体面的人来到我家。他西装革履,气度非凡,跟电视上的大老板一模一样。美中不足的是,这个大老板只有一只左手,右边是一条空空的衣袖,一荡一荡的。老板用一只手握住母亲的手,俯下身说:“如果没有你,我现在还是个乞丐。因为当年你教我搬砖,今天我才成为一家公司的董事长。”母亲说:“这是你自己干出来的。”独臂的董事长要把母亲连同我们一家人迁到城里去住,做城里的人,过好日子。母亲说:“我们不能接受你的照顾。”“为什么?”“因为我们家人人都有两只手。”董事长坚持说:“我已经替你们买好了房子。”母亲笑一笑说:“那

12、你就把房子送给连一只手也没有的人吧。”22、给加点字注音(3分) 1)革履 ( ) 2)鞠躬 ( ) 3)濡湿 ( )23、指出上文所叙事情发生的地点,文中的主要人物。( 2分 ) 地点:_ 主要人物:_24、文章开头对乞丐进行特征性的外貌描写的句子是: _(原文)。下文与之相呼应的句子是:_ _。(原文)( 2分 )25、文中画线的句子,母亲为什么说“对乞丐来说,搬和不搬可就大不相同”呢?( 3分 )26、文中画线句子,那位“很体面的人”说他从一个可怜的“乞丐”成为一家公司的“董事长”,原因是“因为当年你教我搬砖”。这句话更深层的含义是什么?( 3分)27、本文的标题是高贵的施舍,请结合文章的内容,谈谈你对标题含义的理解。( 3分 )四、作文(50分)题目:这事真让我 _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难免会发生一些事情,这些事情或让你高兴、欣慰,或让你伤心、沮丧,或让你失望、后悔请依据上述提示(不限于此范围),结合自己的切身体验,将题目补充完整。作文要求:(1)要有真情实感,要努力做到有新意有创见。(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3)字数不得少于600字1、D 2、 D 3、C4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