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课和第十课思维导图 聿怀政治 张润丰 第四单元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第九课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道路 一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中华民族复兴的必然选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二 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彰显文化自信的力量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 聿怀政治 张润丰 1 历史证明 全盘西化 论 文化复古主义 等主张 都不能解决中国向何处去的问题 无法使中华文化走上复兴之路 2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 是中华民族 中华文化由衰微走向重振的重要转折点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 就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复兴的历史使命 在实践创造中进行文化创造 在历史进步中实现文化进步 中国共产党既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 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 3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实现中华文化复兴 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考点一 中华文化复兴的必然选择 张润丰 1 是由我国社会制度 发展道路和党的性质宗旨决定的 是由继承和创新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的要求决定的 是由我国文化自身的发展规律和人民群众根本意愿决定的 是由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现实需要决定的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是中华文化复兴的必然选择 是实现中华文化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 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 拓展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为什么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聿怀政治 张润丰 含义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坚守中华文化立场 立足当代中国现实 结合时代条件 发展面向现代化 面向世界 面向未来的 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协调发展 形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 建设 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地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 是中华文化获得空前发展 重新走向辉煌的必然选择 考点二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含义 形成 2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1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意义 1 文化的实质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 加强文化建设能够促进社会发展 提高个人素养 2 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 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加强文化建设有利于提高文化国际竞争力 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 文化的一般作用 3 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 是推动中华文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4 文化是引领一个民族前行的旗帜 文化兴国运兴 文化强民族强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 是中华文化获得空前发展 重新走向辉煌的必然选择 5 发挥先进文化的导向和示范作用 有助于为我国发展营造更好的文化环境 6 有助于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 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 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 7 有助于提高公民的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 第十课 3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措施 1 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 2 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坚守中华文化立场 立足当代中国现实 结合当今时代条件 发展面向现代化 面向世界 面向未来的 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 3 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 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 4 坚持为人民服务 为社会主义服务 坚持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 提髙人民群众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 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 主动性和创造性 作为文化工作者 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 做到胸中有大义 心里有人民 肩头有责任 笔下有乾坤 5 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 创新性发展 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要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 与现代社会相协调 以人们喜闻乐见 具有广泛参与性的方式推广开来 6 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彰显文化自信 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 第九课 党必须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 7 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8 加强公民的思想道德建设 不断提高人民的思想觉悟 道德水准 文明修养 1 要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 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2 要加快构建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体制机制 3 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 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 4 加强中外人文交流 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 讲好中国故事 展现真实 立体 全面的中国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如何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发展 知识拓展 聿怀政治 张润丰 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知识拓展 观点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经济发展的基础 点拨 经济决定文化 是文化发展的基拙 文化强国建设为经济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观点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保证文化建设的一元化 点拨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坚持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 鼓励文化多样化 但要坚持指导思想一元化 保证文化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 1 2014年福建卷 39 1 文化积淀着一个国家最深层的情感和精神追求 是一个民族保持生机与活力的源泉 它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不断为国与国之间的交往增添绚丽的色彩 古老的中华文化走过了独具特色的辉煌历程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 开启了中华文化复兴的新征程 对中国社会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及其重要成果 1 从文化生活的角度谈谈材料一对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启示 8分 2 2014年山东卷 30 某地政府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 着力推进文化礼堂建设 设立学习讲堂 民风廊 励志廊等 开展各种文化活动 促进了农村文化从单纯娱乐向更高精神层面的跃升 形成了一股崇德向上的强大力量 该地的成功经验表明 新农村文化建设要 A 支持健康有益文化 抵制农村通俗文化B 承袭农村传统习俗 提高农民道德修养C 积极发展文化产业 保障农民文化权益D 大力发展文化事业 丰富农村文化生活 D 答案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坚持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 汲取人类优秀文化成果 与时俱进 不断创新 3 近年来 某市发掘传统中医药文化资源 坚持 以药立市 大力推动现代中医药产业发展 现已建有全国规模最大的中药材交易市场 形成了涵盖中药材种植 中药研发 生产 流通 中医药文化传播的现代中医药产业体系 该市大力发展现代中医药产业的文化意义在于 创新传统中医药文化的基本理念 开创了中医药文化传承发展新局面 推动传统中医药文化创造性转化 促进中医药文化与经济的融合发展A B C D D 聿怀政治 考点三 彰显文化自信的力量 重点掌握 1 地位作用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中最基本 最深沉 最持久的力量 是一种关系国家民族前途和命运的强大力量 坚信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 事关文化安全 事关民族精神的独立性 2 来源 文化自信 来自于对时代发展潮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深刻把握 来自于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 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 3 表现 这种文化自信 表现为对中华文化发展前途充满信心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充满信心 对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标充满信心 4 关系 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力量 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观点 坚持文化自信是文化繁荣发展的源泉 点拨 社会实践是文化繁荣发展的源泉 坚持文化自信能增强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推动文化强国战略实施 2018年天津卷 8 看中国 是北京师范大学组织的跨地区跨文化体验项目 是让外国青年以自己的眼睛看中国 用自己的心灵感受中国 通过自主拍摄来讲述中国故事 截至2017年已举办七届 来自美国 英国等40多个国家的400多位青年受邀参加 举办这一活动 A 增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创造力B 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C 有利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D 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 B C 2018年课标卷 19 2017年3月 中国自主原创 主导制定的 移动终端 动漫标准由国际电信联盟正式发布 这是我国文化领域的首个国际技术标准 在 互联网 文化 领域实现了我国动漫由跟跑 并跑向领跑的跨越 这一成就 表明文化的当代价值和生命力取决于同科技的融合 有利于扩大中国文化的影响力 增强文化自信 标志我国文化和科技的融合发展取得了重要突破 确立了我国在国际 互联网 文化 领域的话语主导权A B C D 练习测试 2018年高考天津卷政治8 看中国 是北京师范大学组织的跨地区跨文化体验项目 是让外国青年以自己的眼睛看中国 用自己的心灵感受中国 通过自主拍摄来讲述中国故事 截至2017年已举办七届 来自美国 英国等40多个国家的400多位青年受邀参加 举办这一活动A 增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创造力B 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C 有利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D 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 B 聿怀政治 2018年高考全国2卷文综政治40 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以袁隆平为代表的我国杂交水稻研发团队长期不懈奋斗 持续创造 不断挖掘水稻高产的潜力 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为 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和世界粮食生产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几十年来 研发团队奔走在试验田和实验室 解决了杂交水稻育种的一系列关键性难题 1973年 实现了不育系 保持系和恢复系的 三系 配套育种 1989年 两系法杂交水稻育种获得成功 1997年 开启了第三代超级杂交水稻育种研究 兼顾了三系法和两系法育种的优点 2017年 创造了亩产1149 02公斤世界水稻单产的最高记录 为助力国家水稻产业升级 满足人们对高品质稻米的需求 团队进一步确立了培育 量质齐升 稻种的攻关目标并取得了新的突破 培育的适宜盐碱地种植的 海水稻 试验品种已经适应了5 盐度的海水灌溉 作为水稻育种专家的杰出代表 袁隆平院士将全部精力倾注在杂交水稻事业上 他主持举办国际杂交水稻技术培训班50多期 培训来自亚 非 拉美30多个国家的2000多名学员 并多次到国外指导杂交水稻研究与生产 2 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 说明我国杂交水稻研发推广是如何增强我们的文化自信的 3 班级举行 学习袁隆平 放飞青春梦想 主题班会 请列举两个发言要点 2 文化自信来自对时代发展趋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深刻把握 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 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 研发团队创新创造 不懈奋斗 领跑优质杂交水稻品种培育 创立了杂交水稻的中国科技文化品牌 充分体现了伟大民族精神的时代价值和强大生命力 通过举办国际杂交水稻技术培训班等多种形式 指导各国杂交水稻研究与生产 促进文化交流和传播 彰显了中国文化的价值 3 学习科学知识 弘扬科学精神 投身实践 开拓创新 胸怀远大理想 实干报效祖国 考点四 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1 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1 原因 是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必然要求 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 通过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 坚持先进文化前进方向 有助于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文化建设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 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种精神力量 能够爱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一种巨大的物质力量 对社会发函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2 措施 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必须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