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西青区2019_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上传人:mw****2 文档编号:134315672 上传时间:2020-06-0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天津市西青区2019_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天津市西青区2019_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津市西青区2019_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天津市西青区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本试卷满分12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第卷(28分)一、(10分,每小题2分)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这些经历过千年兴衰的土地,曾经是马蹄翻飞,鼙鼓动地的战场,在经过世界翻复、鹿鼎频争的烽烟之后,已经变得和其他城市没有什么两样了,现代文明已深深地弥漫其中。可是,只要你抽身出来,到郊原,到旷野,你仍然会感慨不已。这方土地曾经有过的英雄气概和草莽纷争,并不因时光的流逝而飘散,只要你有心撩开一角,那些带有图腾、饕餮、甲骨、金文的古风就会铺面而来。这方水土总是与粗犷豪迈阳钢放纵结缘。A鼙鼓动地(p) 翻复(

2、f) 鹿鼎频争(pn) B弥漫(m) 旷野(kun) 感慨(ki) C流逝(sh) 撩开(lio) 图腾(tn) D铺面而来(p) 粗犷(un) 阳钢放纵(zn)2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阅读的时候,我们不断同书的作者争辩,我们极力想寻出破绽,作者则 把读者柔软的思绪纳入他的模具。我们往往败下阵来。我一次次在 的语言搭配之下惊诧莫名,我战胜自己的怯懦不断地阅读它们,我知道大师们在高远的天际微笑着 着后人。他们虽然灿烂却已经凝固,他们是秒表上固定了的记录,是一根不再升高的横杆。A千方百计 无可比拟 注意 B费尽心机 无可比拟 注视C费尽心机 无与伦比 注意 D千方百计 无

3、与伦比 注视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五千年前的中华文明正是良渚大量建筑遗址的见证者。B当人体免疫力大幅受损,会导致“超级真菌”乘虚而入,使病情雪上加霜。C “诗言志”是我国古代文学家对诗的本质特征的认识。诗词都会表达作者一定的情感。D战狼流浪地球等一批精良艺术品质和积极价值取向的文艺作品受到观众的广泛认可。4阅读右边的漫画,对它的寓意理解最贴切的一项是A愿望是美好的,但现实是残酷的,告诉我们要面对现实。B光是空想是没有用的,必须付诸实践。C不珍惜光阴,只能面对理想空嗟叹。D知足常乐,即使收获得很少,与理想有差距,也应该满足。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动人的北平的作者林语

4、堂,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学者、翻译家、语言学家。B契诃夫,十九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短篇小说艺术大师。C陶渊明,一名潜,字元亮,私谥靖节,晋时期诗人、辞赋家、散文家。D春江花月夜是唐代诗人李白的诗作,素有“孤篇盖全唐”之誉。二、阅读下面的文宇,完成68题。(9分,每小题3分)杜甫之所以能有集大成之成就,是因为他有可以集大成之容量。而其所以能有集大成之容量,最重要的因素,乃在于他生而禀有一种极为难得的健全才性那就是他的博大、均衡与正常。杜甫是一位感性与理性兼长并美的诗人,他一方面具有极大极强的感性,可以深入到他接触的任何事物,把握住他所欲攫取的事物之精华;另一方面又有着极清明周至的理性,足以

5、脱出于一切事物的蒙蔽与局限,做到博观兼美而无所偏失。 这种优越的禀赋表现于他的诗中,第一点最可注意的成就,便是其汲取之博与途径之正。就诗歌体式风格方面而言,古今长短各种诗歌他都能深入撷取尽得其长,而且不为一体所限,更能融会运用,开创变化,千汇万状而无所不工。我们看他戏为六绝句之论诗,以及与当时诸大诗人,如李白、高适、岑参、王维、孟浩然等,酬赠怀念的诗篇中论诗的话,都可看到杜甫采择与欣赏的方面之广;而自其曲江三章同谷七歌等作中,则可见到他对各种诗体运用变化之神奇工妙;又如从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及“三吏”“三别”等五古之作中,可看到杜甫自汉魏五言古诗变化而出的一种新面貌。就诗歌内容方面而言,杜甫

6、更是无论妍媸巨细,悲欢忧喜,宇宙的一切人物情态,都能随物赋形,淋漓尽致地收罗笔下而无所不包,如写青莲居士之“飘然思不群”,写工丽则“燕子风斜”;写玉华宫之荒寂,予人以一片沉哀悲响;写洗兵马之欢忭,写出一片欣奋祝愿之情。其涵蕴之博与变化之多,都足以为其禀赋之博大、均衡与正常的证明。 其次值得注意的,则是杜甫严肃中之幽默与担荷中之欣赏,我以为每一位诗人对于其所面临的悲哀与艰苦,都各有其不同的反应态度,如渊明之任化,太白之腾跃,摩诘之禅解,子厚之抑敛。东坡之旷观,都各因其才气性情而有所不同,然大别之,不过为对悲苦之消融与逃避。其不然者,则如屈平之怀沙自沉,乃完全为悲苦所击败而毁命丧生,然而杜甫却独能

7、以其健全的才性,表现为面对悲苦的正视与担荷。所以天宝的乱离,在当时诗人中,唯杜甫反映者为独多,这正因杜甫独具一份担荷的力量,所以才能使大时代的血泪,都成为了他天才培育的浇灌,而使其有如此强大的担荷之力量的,则端赖他所有的一份幽默与欣赏的余裕。他一方面有极主观的深入的感情,一方面又有极客观的从容的观赏,如著名的北征诗,于饱写沿途之人烟萧瑟、所遇被伤、呻吟流血之余,却忽然笔锋一转,竟而写起青云之高兴,幽事之可悦,山果之红如丹砂,黑如点漆,而于归家后,又复于饥寒凛冽之中,大写其幼女晓妆一片娇痴之态。此外,杜甫虽终生过着艰苦的生活,而其诗体中却往往有“戏为”“戏赠”“戏作”等字样,凡此种种,都说明杜甫

8、才性之健全,所以才能有严肃中之幽默与担荷中之欣赏,相反而相成的两方面的表现。这种复杂的综合,足以为其禀赋之博大、均衡与正常的又一证明。 (摘自叶嘉莹轮渡复七律直言进及其承先启后之成就,有删改)6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杜甫有一种难得的健全才性,能兼容感性与理性,对事物进行综合全面的把握。B从杜甫论诗作品中,可以看出他对古今长短各种诗歌的体式风格都有正面评价。C杜甫的诗歌涵括范围非常广泛,善于以变化的笔触,表现社会生活和人情物态。D对于天宝年间的乱离,杜甫在诗中既有主观感情的投入,又有客观视角的观照。7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用先总论后分论的结构,论证

9、健全才性是杜甫取得集大成之成就的重要因素。B文章从体式风格和内容两方面,来论证杜甫诗歌创作的汲取之博与途径之正。C文章在论证诗人对待悲苦的态度时,将杜甫和陶渊明、屈原等诗人作了对比。D文章论证了杜甫所以对时代苦难有担荷力量,是因为他广泛汲取了前人传统。8根据原文内容,正确的一项是A杜甫之前的诗人,或以感性见长,或以理性见长,至杜甫方能二者兼备。B杜甫勇于尝试各种诗体,在七言律诗上谨守传统,在五言古诗上则作出革新。C对逃避、被击败与正面担荷这三种回应危机方式,作者在情感态度上一视同仁。D杜甫诗歌震撼人心的力量,部分来自严肃与幽默之间、担荷与欣赏之间的平衡。三、阅读项羽之死选段,回答911题。(9

10、分,每小题3分)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于是项王乃上马骑,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直夜溃围南出,驰走。平明,汉军乃觉之,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余人耳。项王至阴陵,迷失道,问一田父,田父绐曰“左”。左,乃陷大泽中。以故汉追及之。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汉骑追者数千

11、人。项王自度不得脱。谓其骑曰:“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必三胜之,为诸君溃围,斩将,刈旗,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项王军壁垓下 壁:设营驻守B时不利兮骓不逝 逝:奔驰C于是项王乃上马骑 骑:骑马D项王自度不得脱 度:估计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项王则夜起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B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C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 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D项王乃复引兵而东 而余亦

12、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11下列对文段的分析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A项羽听到“四面楚歌”之声,“大惊”,他已经预感到了败亡的结局。B项羽“悲歌慷慨”,恋恋不舍地和名骓、虞姬诀别,充满了悲凉和无奈的情绪。C项羽面对灭亡,认为“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表现了他的宿命。D项羽“快战”,反映了他勇武豪爽的大丈夫气概, 也暴露出他的“匹夫之勇”。 第卷(92分)四、(23分)12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3分)译文: (2)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余人耳。(2分)译文: (3)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3分)译文: 13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6分) 寄和州刘使君 唐 张籍别离已久犹为郡,闲向春风倒酒瓶。送客特过沙口堰,看花多上水心亭。晓来江气连城白,雨后山光满郭青。到此诗情应更远,醉中高咏有谁听?(1)根据前两联,概括刘禹锡“闲”的表现,并分析他如此表现的原因。(4分) (2)诗歌颔联描写了什么景致。(2分) 14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9分)(1)云无心以出岫, 。景翳翳以将入,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2)潦水尽而寒潭清, 。 (王勃滕王阁序)(3)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 。 (李密陈情表)(4)昔闻洞庭水, 。吴楚东南坼, 。 (杜甫登岳阳楼)(5)天姥连天向天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