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

上传人:1516****951 文档编号:134315398 上传时间:2020-06-0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4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蒙古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内蒙古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内蒙古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内蒙古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内蒙古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内蒙古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蒙古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集宁一中西校区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地理试题本卷分为第卷(选择题)和第卷(综合题),满分100分第卷(选择题共44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2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12题。1当地球公转由D向A运动的过程中,我国出现的现象是()A吃月饼,共庆团圆 B荡秋千,踏青插柳C放鞭炮,守岁迎春 D望双星,鹊桥相会2在地球公转由B向C运动的过程中()A北半球白昼变长,但短于夜长B南半球白昼变长,且长于夜长C北半球黑夜变长,但短于昼长D南半球黑夜变长,且长于昼长下图是某区域地图,读图完成34题。3图示河段的流向

2、是()A由南向北 B由东向西C由西南向东北 D由东南向西北4若测得a、b两点的图上水平距离为2.5厘米,判断a、b两点间山坡的土地利用方式应为()(tan150.268tan250.466tan350.700)坡度0151525253535土地利用方式农田梯田、经济林地林、牧用地封山育林区A.农田 B梯田、经济林地C林、牧用地 D封山育林区5.西北地区的自然景观为()A.以荒漠为主B.以草原为主C.以森林、草原为主D.以草原、荒漠为主6.关于过度放牧造成的土地荒漠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分布于绿洲内部草原中 B.分布于草原牧区地表集水坑和放牧点井泉附近C.分布在旱农业区内部 D.分布在河流上

3、游湿地资源的破坏已严重威胁到居民的生存环境和区域的可持续发展。下列78题的湿地资源的破坏方式造成的恶果分别是:7、捕捞、狩猎、砍伐、采挖过量的湿地生物资源( )A、水土流失,加剧江河湖泊的泥沙淤积 B、湿地水质碱化,湖泊萎缩C、湿地的生物多样性逐渐丧失 D、湿地水污染,严重危及湿地生物的生存环境8、森林资源的过度砍伐、植被破坏( )A、水土流失,加剧江河湖泊的泥沙淤积 B、湿地水质碱化,湖泊萎缩C、湿地的生物多样性逐渐丧失 D、湿地水污染,严重危及湿地生物的生存环境9田纳西河梯级开发工程对防洪的意义是: ( )A将洪水全部拦住 B便利了洪水下泄C建多个水库 ,多次拦蓄洪水,延缓洪峰对下游的冲击

4、,降低了洪峰D加快了河水下渗,减少了地表径流量我国的黄河流域存在着严重的生态问题,其中水土流失是头号问题。因此,我国也加强了黄河流域的综合治理。联系课本所学的河流的综合开发,回答1012题。10黄河流域水土流失严重的自然条件是: ( )A黄河流域流程长 B黄河流经植被少,地表裸露,降水少而且不均,暴雨集中C黄河流经地区降水少,而且不均匀,暴雨不集中D黄河流经地区毁林开荒、破坏植被严重11课本中提到的田纳西河流域出现的生态问题,你认为同黄河流域相同的地方下列说法不正确是 ( )A土地退化 B植被破坏 C水质污染 D都没有丰富的矿产资源12田纳西河流域综合治理措施,对于黄河流域的综合治理有借鉴意义

5、的地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防洪 B发电,提高水质 C土地合理利用 D可以防洪、发电、土地合理利用,但是没有提高水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前,许多业内人士分析,我国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应该具有较强的优势。然而在我国的一些农产品出口大省发现,不少农产品频遭主要进口国的“绿色壁垒”,农产品出口形势不容乐观。据此回答13-14题。13、入世后,我国农产品价格方面有较大的优势的原因是( )国家政策倾斜劳动力丰富而廉价土地租金低廉气候条件优越A、B、C、D、14、导致我国农产品遭受“绿色壁垒”的原因是( ) 质检设备落后大量喷洒农药 世界农产品市场严重饱和 进口国质检标准提高A、B、C、D、读“德国鲁尔区

6、和我国辽中南工业基地图”,比较两地的区位特点,完成1516题。15两地发展钢铁工业相同的区位优势是()接近煤炭产地水源充沛水陆交通便利市场广阔廉价劳动力多 A B C D16有关鲁尔区经济衰落的原因,错误的是() A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 B生产结构十分复杂 C世界性钢铁过剩 D环境污染严重读下图,完成1718题。17上图能正确反映珠江三角洲城市发展一般规律的是() A B C D18在珠江三角洲城市化发展的第阶段() A城市化发展以小城镇为主导 B城乡一体化地带初步形成 C广州和深圳的带动作用减弱 D城市化向核心城市引导下的城市群模式转变19同学们拟分析家乡人口分布与自然条件的关系,在GIS数据

7、库中,需调用的专题图层有()地形图层土壤图层气候图层人口图层商业网点图层农业图层工业图层城市图层交通图层 A B C D20运用遥感技术监测灾害与人工监测相比,优点有()获取资料快,可及时进行动态分析受地面条件限制少,避免人员伤亡获取信息量大探测范围大 A B C D21、当前,发达国家已开始把GPS技术引入农业生产,该农业生产被称为()A、精准农业耕作 B、粗放农业耕作 C、密集农业耕作 D、商品农业耕作22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相比,珠江三角洲地区哪方面发展条件稍差() A交通不便 B国内的经济腹地较小 C农副产品供应缺乏 D水资源不足,气候温暖湿润 第卷(选择题共56分)23、读我国主要湿地分

8、布图,回答有关问题。(14分)(1)我国湿地类型多样,分布广泛,从 (热量带)到 (热量带)均有分布。(2)从地区分布看,主要分布在 部地区,尤以 (河流)中下游地区、 平原、广东沿海为多。(3)西部地区最大的湿地是 。我国许多自然湿地以外,还有很多的人工湿地,请举例: 、 、 (至少三例)(4)请下列湿地类型的序号填入表中相应的我国分布地区中(可重复选择)。红树林 咸水湖和盐湖 湖泊湿地 河流湿地 沼泽湿地 亚热带人工湿地湿地的分布区主要的湿地类型东北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青藏高原西北干旱地区海南和广东沿海地区24读“世界荒漠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4分)(1) 世界荒漠一般分布在_(2分)

9、(2)C地与B地纬度位置大体相当,但C地没有形成沙漠而B地形成沙漠。简要分析主要原因(从大气环流角度分析)(6分)(3)水资源利用不当是造成A地荒漠化的一个重要原因。请简述该地水资源利用不当的方式及其后果。(从河湖、绿洲、耕地等方面考虑)(6分)25、读下面的某国轮廓图,完成下列问题(14分)(1)从图中国家的纬度位置看,大部分属于 带和 带(温度带),发展农业生产的 条件较为优越。(2)填出下列数码所代表的农业区(带): , , , , ,(3) 填出下列数码所代表的海域名称: , 。(4)从地形和气候条件来分析农业区(带)形成的原因。(4分)26分析珠江三角洲经济区产业发展特点与条件的有关

10、图文材料,并回答问题。(14分) 20世纪80年代,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简称珠三角)通过大量引进外资、外企,从一个工业基础薄弱的地区发展成以工业为主导的地区。20世纪90年代以来,珠三角又一次抓住了国际产业结构调整与转移的机遇,及时调整了产业结构和工业部门结构,成为我国重要的轻工业和外贸出口基地,外贸依存度远远高于长江三角洲经济区。 步入新世纪,珠三角的经济继续高速发展,2000年珠三角创造的生产总值(GDP)为7 361亿元,2004年为13 394亿元。为了谋求经济的更快发展,进一步实现珠三角与内地和港澳地区在资源、资金、技术、市场、劳动力等方面的互补,有些专家认为珠三角可以构建联合周边地区

11、的泛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简称泛珠三角)新格局。(1)20世纪80年代,珠三角的工业为_密集型产业为主导的出口加工型工业,主要工业部门为_工业。 (2分)(2)20世纪80年代,珠三角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是(双选)() (2分) A当地雄厚的工业基础 B丰富的矿产资源 C廉价的劳动力和土地 D外来资金、设备与技术(3)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世界新一轮产业结构的调整,珠三角工业发展呈现了以_密集型为主导的特点,尤其以_工业部门最为突出。 (2分)(4)随着经济快速发展,珠三角GDP迅速增长,2004年GDP约是2000年的_倍。同时,珠三角产业结构也发生了变化,具体表现为_。 (2分)(5)目前,珠三角的经济发展面临着一些困难,具体表现有(双选)() (2分) A能源供应相对紧张 B南岭阻隔水陆交通 C劳动力素质较低 D外向型经济比重较低(6)近年来有些专家主张构建的泛珠三角,包括广东、福建、江西、海南、广西、贵州、四川、湖南和云南等9省区以及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泛珠三角的构建对珠三角发展的积极意义是_;对新融入地区经济发展的积极意义是_。 (4分) 高二地理 期中考试参考消息答案答案1.B2.B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