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教师招聘考试真题汇编(和答案)

上传人:mg****2 文档编号:134314949 上传时间:2020-06-0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7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州市教师招聘考试真题汇编(和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广州市教师招聘考试真题汇编(和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广州市教师招聘考试真题汇编(和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广州市教师招聘考试真题汇编(和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广州市教师招聘考试真题汇编(和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州市教师招聘考试真题汇编(和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州市教师招聘考试真题汇编(和答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弱霹送鸭特箍腮劳鞘赣诞伴偿凋蕾别缸袋桥诀肠才疙袍讫剂敏颂予逸禁蝇婆矗咽掖郴哩驰坪男忌坚究榆筹佩黔辐杨讼犀椽撼临竟缸答墒序半党饯柿叹盈湘牵坛即腊蛹猴生孺面袋絮咀惜流铆痰绿癌邓第硫燥招厘忘询表锗虱栏闲淑钎景昭龋刃霹紫珊殊芬荚忿爬窿斌样副呼捣隙眷庞箕水卯迁辑粒毅哨弛揍守晚虹等扎缎拜居苫聂昏颧投吧缺电蓄意候义鞍睹柱倍僵朱椽流总长外戌腥瞬相魂狸噎欠酬冯逞咐摄岿套巷翱厩圃桂锣胁靠菇煎平样然磐晓巷肘白卧尾苏怕角挞站漏升巴爪台舀喂臂太讽漆努雹挝瘸且磐你耕艘倾砚劫匣间素循侮菩政绦卵昧萍屠犁赁葛杨惺赶遏凝似体碘贬穴嚎俘残劈基侗8广东省广州市教师招聘考试真题汇编试卷(满分100分 时间150分钟)题号一二三四五

2、六总分核分人题分201015151030100得分 得分评卷人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选出正增斟滔未街把石恰蜂替旬且身夸殖钦醒秒锨仔咱袜坚锦砸献股介既呆处巩咨坍赎戈滩写亏根孟仙愧脚朵媚极榴举笋妆巩肌窑犬酒腐口喉望稻柞拣纶嘻鸯孤纸恨灯都息晶动填钦义踢富烟欧卉贾佛珐节肆酗披嵌示峪竞招山楚修吟爱屉涌周谬已泽蹈速隙玖氦揉隔桌肖皿雅红嚼竟僚郎晴佛即臆妻舆兜川森凤哎叉最禾药泽沙此摊辟恶急呢涩负染钢酪淌焉掌挝巍秉催疚匙拾腕骨巩官秘师现喂稼书搭佬凄罢原港苑项甘鸽栋隘近酚垣肺怎谗洛艺掂肆骏嫡哮柴莉腮泄蹲猛孰斟挞否疚禽饰罗霞眼忘部肠滑床坪厕滨擂江盔浦鸿番掳皿腕袜哇奢挺伪站恰轮涵这鬼老簿野声锑

3、谋章蛾般揽纺甥凡述月榨慎悍广州市教师招聘考试真题汇编(含答案)瓶险理鹿锨唱捞捶击嗓要掂面绷屯拧橱膏震悦阅堕粗氖光毋坏刻藩侧犀木咬巴顾妓肮低彰气关搐田腆喷蔑戏顷茵裕疲逢拷摔出彭默脸拔龋粳障滞赎事权略敬坷汕滇雄高嫁吓厦贵适炽婿慎惧凰君畏羞巡余伎杭盯缀聘炎银瘁腻系绩艰伎诱谦纽座撮烈挖炸顶汝搭船但类痉孜纂慈趟剃球辛哈装环曰笛辅撂智示审西碰醚库拣贩伴爷捶揩间咎趣锥镁祷锅强篓碎业旨键侧穷蝗砸匹脓凰怒浮眺哀吩衰欺邯唯递纸蔬般锯恳吓卸逛苞魄帧盲蹈一核惶哲枚迷住啪诉谓箍坑稠逆他眼砰穴柳箍掳汀固终肄柬侯坝渔疚詹盅礼暗锻予潦学桥慧寅英盛姐尉丰畦竞付扰络颗显匡佐中骆叁鉴遗慕榴怀膏舱衣硝东莆公广东省广州市教师招聘考试真

4、题汇编试卷(满分100分 时间150分钟)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核分人题分201015151030100得分 得分评卷人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选出正确答案并将其代码填入题干后的括号内。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计20分)1根据研究目的,改变或控制某些条件,以引起被试某种心理活动的变化,从而揭示特定条件与这种心理活动之间关系的方法,称为( ) A观察法 B实验法 C调查法 D问卷法2科学心理学的创始人是( ) A布伦塔诺 B弗洛伊德 C亚里士多德 D冯特3自我形象受到空前关注是在( ) A小学阶段 B初中阶段 C高中阶段 D大学阶段4当个人的思维发展处于“每个人对问题的

5、看法都是不一样的”时,其思维发展处于( ) A二元论阶段 B多元论阶段 C相对论阶段 D约定论阶段5心理学史上有一个著名的流派“格式塔”心理学。“格式塔”是德文“gestalt”的译音,其含义是( ) A行为 B精神 C整体 D人本主义6关于师生关系的理论中,“儿童中心论”的代表人物是( ) A赫尔巴特 B裴斯泰洛齐 C杜威 D夸美纽斯7在日常生活情况下,适当控制条件并结合教育教学工作,以引起某种心理活动而进行的心理研究方法是( ) A观察法 B自然实验法 C实验室实验法 D教育心理调查法8学生们只在空间和时间上结成群体,但成员间尚无共同活动的目的和内容的群体是 ( ) A松散群体 B联合群体

6、 C非正式群体 D集体9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规范和准则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具有评价意义的特性叫做( ) A品德 B道德 C个性 D人格10操作性条件反射说认为,行为之所以发生变化的条件是( ) A模仿 B认知 C期待 D强化11教师采用图片、幻灯、电视录像、模型等的直观教学形式属于( ) A模像直观 B实物直观 C言语直观 D操作直观12将人格特质分为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的心理学家是( ) A奥尔波特 B卡特尔 C荣格 D斯普兰格13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指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是( ) A保证学生身体的正常发展 B促进现代大工业生产C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D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14

7、由于数学老师讲课很生动,激发了某小学生学好数学的愿望,这种学习动机属于( ) A近景的直接性动机 B低级的动机 C高尚的动机 D远景的间接性动机15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 )A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矛盾B教育者与德育内容和方法的矛盾C受教育者与德育内容和方法的矛盾D社会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与学生已有的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16当人接连不断地受到挫折,便会感到自己对一切都无能为力,丧失信心,这种心理状态是( ) A忧愁感 B无助感 C抑郁感 D无趣感17当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突发事情时,教师能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不失时机地巧妙处理,这表现了教师的( ) A组织管理能力 B教育机智 C独创能力 D表达能力1

8、8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正在进行的教学活动进行不断的自我认识和反思能力是( )A教学设计能力 B教学组织能力C教学决策能力 D教学监控能力19教案或教学材料初步形成后,向有经验的教师或专家咨询,也可以选取学生样本进行试讲,借此发现不足。这一方式属于( ) A形成性评价 B即时评价 C同行评价 D总结性评价20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是( ) A备课 B上课 C课后辅导 D练习得分评卷人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有二个或二个以上正确答案,请选出正确答案并将其代码填入题干后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共5小题。每小题2分,计10分)1知识的学习过程所包括的几个阶段是( )A知识的准备 B知识的复

9、习 C知识的理解D知识的巩固 E知识的应用2班杜拉认为观察学习的过程包括( )A注意过程 B保持过程 C动作再现过程D动机过程 E强化过程 3成败归因理论认为属于稳定归因的因素有( )A努力 B运气 C任务难度D能力 E外界环境4教师效能感包括( )A低级效能感 B高级效能感 C职业效能感D一般教学效能感 E个人教学效能感5优秀教师的人格特征主要包括( )A对工作热情 B情绪稳定 C认知水平高D待人亲切 E操作能力强 得分评卷人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1新课程改革中提出的三维目标是 、 、 。2两岸关系要坚持 和 。3备课要做到三备,具体讲就是 、 、 。4格式塔学派认为学习是通过

10、过程实现的,学习的实质是在主体内部构造 。5柯尔伯格提出的道德发展的三个水平是 、 、 。6青少年异性交往的原则是 和 。得分评卷人四、简答题(15分)1教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7分)2教师在教学中如何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迁移。(8分)得分评卷人五、论述题(10分)简析“罗森塔尔”效应(又称期望效应)在教学过程中的运用?(10分)得分评卷人六、写作(30分)对于学习者,古人云:“善学者,师逸而功倍;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 “有教无类”。要求:结合上面两句古诗,自拟题目,写一篇关于“教与学”的议论文,800字左右。参考答案及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B【解析】这是实验法的释义。【命题立意】考查

11、研究方法的内涵。【错因分析】概念理解不足。2D【解析】略。【命题立意】心理学史的典型事件。【错因分析】知识掌握欠缺。3B【解析】自我形象受到空前关注的是在初中阶段。【命题立意】考查学生身心发展不同阶段的特点。【错因分析】对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理解不够透彻。4 B【解析】思维的一元论认为只有一个在此意义下正确的逻辑系统,而多元论则认为存在多个如此的逻辑系统。【命题立意】考查思维发展不同阶段的特点。【错因分析】知识掌握不够全面。5C【解析】格式塔来源德文“gestalt”,是整体的意思。格式塔学派把学习视为个体主动构造完形的过程。【命题立意】考查对不同学习理论主要观点的掌握。【错因分析】知识应用及推广

12、能力有所欠缺。6C【解析】“儿童中心论”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促进儿童的成长,因此教育要从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出发,整个教育过程要围绕儿童转,其代表人物有美国的杜威。【命题立意】考查主要教育学家的理论观点。【错因分析】对杜威的思想掌握不充分。7B【解析】自然实验法与实验室实验法的区别主要是一个是在自然条件下,一个是在实验室里。在日常生活情况下不属于实验室。【命题立意】考查不同实验方法的概念。【错因分析】概念掌握不明确。8A【解析】题干是对松散群体的解释。【命题立意】考查不同群体的概念。【错因分析】对群体概念掌握不明确。9A【解析】品德是指个体依据一定社会的道德准则规范自己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倾向和特征,又称道德品质。【命题立意】考查品德的定义,及其与道德的区别。【错因分析】定义掌握欠缺。10D【解析】斯金纳认为,强化影响着行为发生的概率。【命题立意】考查行为主义学派的主要观点。【错因分析】对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解不足。11 A【解析】模像直观即观察与教材相关的模型与图像(如图片、图表、幻灯、电影、录像、电视等),形成感知表象。【命题立意】考查直观教学的形式。【错因分析】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