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胜区第二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23《隆中对》教学设计3新人教版

上传人:1516****951 文档编号:134314305 上传时间:2020-06-0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1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胜区第二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23《隆中对》教学设计3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胜区第二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23《隆中对》教学设计3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胜区第二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23《隆中对》教学设计3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胜区第二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23《隆中对》教学设计3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胜区第二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23《隆中对》教学设计3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胜区第二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23《隆中对》教学设计3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胜区第二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23《隆中对》教学设计3新人教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隆中对教学设计(第四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积累重点字词,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过程与方法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准、读通、读懂课文。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诸葛亮在青年时期就有远大抱负、非凡才能和卓越见识。重点1、理解隆中对策的主要内容,把握其要旨及战略方针。2、学习本文刻画人物的方法,体味精练的语言。难点积累重点字词,注意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课型教读课教法22师友合作教学过程一、复习本课的重点词语1、学生自主完成学案。2、小组交流,订正答案。3、教师出示难点试题。学案试题:解释下列通假字:欲信大义于天下: 自董卓已来: 古今异议词:猖蹶:古义 今义 顾:古义 今义

2、孤:古义 今义 遂用猖蹶:古义 今义 抑亦人谋:古义 今义 时人莫之许:古义 今义 一词多义为:好为梁父吟: 谓为信然: 以弱为强者: 将:则命一上将: 将荆州之军: 君谓计将安出: 然:谓为信然: 然操遂能克绍: 已:然志犹未已: 自董卓已来: 今操已拥百万: 因:因屏人曰: 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信:欲信大义于天下: 信义著于四海: 准确翻译下列句子: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非惟天时,抑亦人谋。、诸葛亮替刘备设计的政治蓝图是什么? 、诸葛亮为达到这个目标提出了什么战略方针?根据是什么?内政和外交方面应遵循的方针是:诸葛亮先论述了占据荆州的必要性:再论述占据荆州的可能性:最后论述占据益州

3、的可能性:二、分析人物 ,探究表现手法 。 1、诸葛亮是一个怎样的人?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来? (1)从诸葛亮的“对”,也就是诸葛亮的一番答话,即诸葛亮为刘备对天下大势的精彩分析和对战略战策的精心谋划可以看出,诸葛亮胸怀大志,高瞻远瞩,雄才大略,富有智慧,头脑清醒,目光长远。是一个有高瞻远瞩的战略思想的军事家和有注重实际的政治才能的政治家。(2)还能从其他哪些地方看出诸葛亮的非凡之处?A 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自比管仲,乐毅。胸怀大志,有自信有抱负。B 诸葛孔明者,卧龙也。避世待时而飞. C 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矜持自重。 D 先主曰:“善!”于是与亮情好日密。见

4、解高明,令人折服。 E 关张不悦,先主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治国之栋梁。2、对人物的刻划可以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相结合,看看以上对诸葛亮的性格刻划,哪些是正面描写,哪些是侧面烘托? 诸葛亮的答话和A 属正面描写,而BCDE属侧面烘托。3、诸葛亮是一个怎样的人?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来?刘备是一个有雄心有抱负有号召力有威望,能虚心求贤,礼贤下士的人。A 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B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C 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君谓计将安出?” D 先主曰:“善!”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E 先主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三、课内外对比阅读: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

5、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辞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庶事精炼,物理其本,循名责实,虚伪不齿;终于邦域之内,咸畏而爱之,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矣。然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注释】仪轨:礼仪法度。约:省减,简约。权制:合乎时宜的制度。服罪输情:认罪并表示悔改。物:指人,百姓。亚匹:同一流人物。亚:同类。练习】1.判

6、断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4分)(1)抚百姓,示仪轨 抚:安抚,抚慰 ( )(2)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 益:利益 ( )(3)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 亲:亲人 ( )(4)终于邦城之内,咸畏而爱之 爱:爱戴,拥戴 ( )答案:(1) (2)有好处 (3) (4)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组是( C )(2分)A.诸葛亮之为相国也 B.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C.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因为) D.刑政虽峻而无怨者 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用来)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3.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7、4分)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 答案】:善的(或:好的)没有(因为)微小而不奖赏;恶的(或:坏的)没有(因为)轻微而不贬黜。4.作者称赞诸葛亮是“识治之良才”,请结合课文出师表加以说明。(2分)答案:示例:出师表中诸葛亮请求后主做到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任人唯贤(亲贤远佞),充分展示了诸葛亮治国的雄才大略。 【参考译文】:诸葛亮担任宰相,抚恤百姓,揭示法规,精简官职,权事制宜,诚心待人,公正无私.凡是尽忠职守,有益时事的人,即使是仇人也必定会奖赏;凡是触犯法令,懈怠,傲慢的人,即使是亲人(信)也必定会处罚.坦诚认罪,传布真情的人,即使犯了重罪也必定会开释;说话浮夸,巧辩文过的人,即使只是犯

8、了轻罪也必定会杀戮.无论多麼小的善行,没有不奖赏的,无论多么细小的恶行,没有不贬抑的.处理事务非常精明干练,管理事情著重在它的根本,依照官名来要求他尽到实职,对於虚伪造假的人不予录用.最后全国的百姓,大家都敬畏他,爱戴他;刑法政令虽然严厉,却没有人怨恨他,因为他用心公平而且劝戒明白.他真可以称得上是明白治道的好人才,和管仲,萧何是同一类的人.然而他连年劳师动众,都未能成功,大概临机应变,作大将的策略,并非他所擅长的吧 .个性化设计板书设计全文结构一、诸葛亮年轻时事情, 着重表现诸葛亮的抱负。二、徐庶向刘备推荐诸葛亮。 诸葛亮的才能三、刘备问计,诸葛亮对策。四、刘备以“鱼之有水”为喻,说明诸葛亮对于他的重要性。集体意见课后反思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