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特种设备事故处理规定(doc 9)

上传人:tang****xu4 文档编号:134313681 上传时间:2020-06-0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4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特种设备事故处理规定(doc 9)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精编》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特种设备事故处理规定(doc 9)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精编》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特种设备事故处理规定(doc 9)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精编》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特种设备事故处理规定(doc 9)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精编》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特种设备事故处理规定(doc 9)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编》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特种设备事故处理规定(doc 9)》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特种设备事故处理规定(doc 9)(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特种设备事故处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 第2号 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特种设备事故处理规定,已经2001年9月5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局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1年11月15日起施行。 局长:李长江 2001年9月17日 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特种设备事故处理规定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特种设备的事故报告、调查和处理工作,根据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暂行条例、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以及国务院关于特别重大事故调查处理的有关规定和国务院赋予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的职能,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

2、适用于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特种设备发生事故的报告、调查处理以及事故的统计、分析。 第三条 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特种设备发生事故后,事故发生单位或者业主除按规定报告外,必须严格保护事故现场,妥善保存现场相关物件及重要痕迹等各种物证并采取措施抢救人员和防止事故扩大。 为防止事故扩大、抢救人员或者疏通通道等,需要移动现场物件、设施时,必须做出标志,绘制现场简图并写出书面记录,见证人员应签字,必要时应当对事故现场和伤亡情况录像或者拍照。 第四条 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特种设备事故,按照所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破坏程度,分为特别重大事故、特大事故、重大事故、严重事故和一般事故。 特别重大事故,

3、是指造成死亡30人(含30人)以上,或者受伤(包括急性中毒,下同100人(含100人)以上,或者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含1000万元)以上的设备事故。 特大事故,是指造成死亡10人29人,或者受伤50人99人,或者直接经济损失500万元(含50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的设备事故。 重大事故,是指造成死亡3人9人,或者受伤20人49人,或者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含100万元)以上500万元以下的设备事故。 严重事故,是指造成死亡1人2人,或者受伤19人(含19人)以下,或者直接经济损失50万元(含5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以及无人员伤亡的设备爆炸事故。 一般事故,是指无人员伤亡,设

4、备损坏不能正常运行,且直接经济损失50万元以下的设备事故。 第五条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设立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特种设备事故调查处理中心(以下简称国家质检总局事故调查处理中心),其主要职责是: (一)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局的指导下,组织对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特种设备特大事故的调查。参与特别重大事故的调查; (二)指导并督办各地对事故的调查、处理和批复工作; (三)对事故进行统计、分析; (四)负责收集有关事故资料,建立事故数据库; (五)研究并提出事故预防措施; (六)参与起草事故调查、处理方面的规章制度。 省级质量技术监督行政部门可以设立本辖区事故调查处理办

5、事机构。 第二章 事故报告 第六条 发生特别重大事故、特大事故、重大事故和严重事故后,事故发生单位或者业主必须立即报告主管部门和当地质量技术监督行政部门。当地质量技术监督行政部门在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立即逐级上报,直至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生特别重大事故或者特大事故后,事故发生单位或者业主还应当直接报告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生一般事故后。事故发生单位或者业主应当立即向设备使用注册登记机构报告。 移动式压力容器、特种设备异地发生事故后,业主或者聘用人员应当立即报告当地质量技术监督行政部门,并同时报告设备使用注册登记的质量技术监督行政部门。当地质量技术监督行政部门在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立

6、即逐级上报。 第七条 事故报告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一)事故发生单位(或者业主)名称、联系人、联系电话; (二)事故发生地点; (三)事故发生时间(年、月、日、时、分); (四)事故设备名称。 (五)事故类别; (六)人员伤亡、经济损失以及事故概况。 第八条 省级质量技术监督行政部门应当于每季度的第1个月15日之前将所辖区上季度事故汇总表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每年1月15日之前将所辖区上年度事故汇总表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季度事故汇总表见附一,年度事故汇总表见附二)。 第九条 各级质量技术监督行政部门设立事故举报电话并向社会公布,及时受理有关事故的情况、意见和建议。 第三章 事故调

7、查 第十条 事故调查工作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尊重科学的原则。 第十一条 特别重大事故按照国务院的有关规定由国务院或者国务院授权的部门组织成立特别重大事故调查组,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参加。 特大事故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会同事故发生地的省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组织成立特大事故调查组,省级质量技术监督行政部门参加。 重大事故由省级质量技术监督行政部门会同事故发生地的市(地、州)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组织成立重大事故调查组,市(地、州)质量技术监督行政部门参加。 严重事故由市(地、州)质量技术监督行政部门会同事故发生地的县(市、区)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组织成立事故调查组,县(市、区)质量技术监督行政部

8、门参加。 一般事故由事故发生单位组织成立事故调查组。 上一级质量技术监督行政部门认为有必要时,可以会同有关部门直接组织成立事故调查组。 移动式压力容器、特种设备异地发生的事故,由事故发生地有关部门按照本条规定组织成立事故调查组,并通知办理使用注册登记的质量技术监督行政部门参加。办理使用注册登记的质量技术监督行政部门应当协助调取设备档案等资料,配合做好事故调查工作。 第十二条 组织成立事故调查组需要聘请有关专家时,参加事故调查组的专家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具有事故调查所需要的相关专业知识; (二)与事故发生单位及相关人员不存在任何利益或者利害关系。 第十三条 事故调查组应当履行下列职责: (

9、一)调查事故发生前设备的状况; (二)查明人员伤亡、设备损坏、现场破坏以及经济损失情况(包括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 (三)分析事故原因(必要时应当进行技术鉴定); (四)查明事故的性质和相关人员的责任; (五)提出对事故有关责任人员的处理建议; (六)提出防止类似事故重复发生的措施; (七)写出事故调查报告书(见附三)。 第十四条 事故调查组有权向事故发生单位、有关部门及有关人员了解事故的有关情况、查阅有关资料并收集有关证据。 事故发生单位及有关人员,必须实事求是地向事故调查组提供有关设备及事故的情况如实回答事故调查组的询问,并对所提供情况的真实性负责。 第十五条 事故调查过程中,事故调查组可以根据需要委托有能力的单位,进行技术检验或者技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