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第11章测评质量检测

上传人:tang****xu4 文档编号:134312267 上传时间:2020-06-04 格式:PPT 页数:19 大小:2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第11章测评质量检测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精编》第11章测评质量检测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精编》第11章测评质量检测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精编》第11章测评质量检测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精编》第11章测评质量检测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编》第11章测评质量检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第11章测评质量检测(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主讲 陈爱吾 人员素质测评 人员素质测评 第十二章测评质量检测 第一节效度 一 含义效度 Validity 是指一个测验或量表实际能测出其所要测的心理特质的程度 二 内容效度1 含义内容效度 ContentValidity 是指一个测验实际测到的内容与所要测量的内容之间的吻合程度 如高中物理包括力学 电学 光学 热学以及原子物理学5个方面 2 应用范围主要应用于成就测验 职业测验 不适合能力倾向测验和人格测验 3 确定方法蓝图对照分析法 199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英语试卷结构基本框架 文科考生试卷蓝图 满分为100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约36 中国革命史约18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约18 世

2、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约18 时事政治约10 4 题型比例 选择题约40 简答题和辨析题约20 材料分析题和论述题约40 专家比较判断法C n N 2 N 2 N为专家总数 n为肯定人数 三 结构效度1 含义结构效度 ConstructValidity 是指一个测验实际测到所要测量的理论结构和特质的程度 它与人们的理解直接相关 如 能力 2 适用范围适用于智力测验 人格测验等 3 确定方法 提出理论假设 并将其分解成细目 依据理论框架 推演出有关测验成绩的假设 操作化定义 用逻辑的和实证的方法来验证假设 排除法 咨询法 相关法 逻辑分析法 多元分析法 如 韦克斯勒首先假设 智力是一个人去理解和应

3、付他周围世界的总的才能 然后 他依据这一定义 编制11个分测验从十几个方面来说明智力 编好测验又从多个角度加以验证 最后 用因素分析法验证 该测验实际测量了三类共同因素 即A因素 言语理解 B因素 知觉组织 C因素 记忆和注意集中 四 关联效度1 定义指测评结果与某种标准结果的一致性程度 根据效标结果与测评结果获得的时间是否相同可分为同时效度和预测效度 2 公式 见P191 15名被测评者两种测验分数 为研究某能力测验的预测效度 在被录取的高考考生中随机抽取10人 测得他们的测验分数X 对他们进行跟踪研究 求得他们大学一 二年级有关科目平均分数为Y 其分数见下表 试求该测验的效度 参考案例 3

4、 行为效标 学术成就 特殊训练成绩 实际工作表现 团体特征 等级评定结果 前期测评结果 五 项目分析效度即被试在某一项目上的得分与外部的某组效标分数的相关性 见P194 公式 参考案例 下表为10名被试一次面试和一次知识考试的得分 试求该面试的项目分数效度 六 提高测评效度的方法1 精心编制测验量表 避免出现较大的系统误差2 妥善组织测验 控制随机误差3 创设标准的应试情景 让被试正常发挥水平4 选好正确效标 正确使用有关公式 第二节信度 信度是指测评结果的稳定性 换句话说 即用同一测量工具反复测量某人的同一心理素质 多次测量结果应一致 系统误差与信度无关 随机误差才影响信度 第二节信度 一 再测信度用同一个量表对同一组被试施测两次所得结果的一致性程度 与物理测量不同 心理素质因学习而进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