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混凝土质量通病与预防措施毕业论文

上传人:l**** 文档编号:134309177 上传时间:2020-06-04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混凝土质量通病与预防措施毕业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关于混凝土质量通病与预防措施毕业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关于混凝土质量通病与预防措施毕业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关于混凝土质量通病与预防措施毕业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关于混凝土质量通病与预防措施毕业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于混凝土质量通病与预防措施毕业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混凝土质量通病与预防措施毕业论文(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毕 业 论 文题 目建筑工程混凝土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 学生一坤系部名称工程监理专业班级科技大学13级工程监理指导教师教研室起止时间2015.7.6-2015.7.12摘 要在混凝土工程施工过程中,往往由于思想上和施工工艺操作的疏忽,使混凝土结构构件产生各种质量缺陷。混凝土的质量优劣,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安全性能和降低使用功能的问题。在许多工程中,我们经常可以见到拆模后的混凝土存在裂缝、尺寸偏差、蜂窝、麻面等质量缺陷,这些都不同程度地影响着结构整体强度、外观质量及结构的整体性,而且会带来一系列缺陷的恶性循环,有的甚至会造成意想不到的工程质量事故。这些质量缺陷以目前的施工技术及操作工艺是没办法完全根

2、除的,我们能做的就是在施工时做好防治工作,才能最大限度地消除混凝土质量缺陷。那么要如何最大限度的消除混凝土质量缺陷,保证工程结构的安全,应该是工程管理人员和现场施工人员急需掌握的。本文通过实践工地的工程实例,分析混凝土产生质量缺陷的主要原因,提出防止质量缺陷出现的措施,以及在出现质量缺陷时的处理方法。关键词:混凝土质量缺陷 裂缝 尺寸偏差 蜂窝、麻面 预防措施 处理方法目 录摘 要2第1章 工程实例1第2章 混凝土裂缝产生原因及防治处理措施32.1 混凝土裂缝产生原因32.2 混凝土裂缝的预防措施32.2.1一般结构的预防措施32.2.2大体积结构的预防措施42.3 混凝土裂缝的处理方法5第3

3、章 混凝土外形尺寸偏差产生原因及防治处理措施63.1 混凝土外形尺寸偏差产生原因63.2 混凝土外形尺寸偏差的预防措施63.2.1表面不平整的预防措施63.2.2位移、倾斜的预防措施63.2.3凹凸、鼓胀的预防措施73.3 混凝土外形尺寸偏差的处理方法7第4章 混凝土蜂窝、麻面产生原因及防治处理措施84.1 混凝土蜂窝、麻面产生原因84.2 混凝土蜂窝、麻面的预防措施84.2.1 蜂窝的预防措施84.2.2 麻面的预防措施94.3 混凝土蜂窝、麻面的处理方法9结 论10致 错误!未定义书签。参考文献11附 录13第1章 工程实例本工程为百洋健康科技园一期医药物流中心工程。建设地点位于市市四方区

4、,路,建设单位为百洋投资控股,监理单位为建通工程管理,勘察单位为地矿开元勘察施工总公司,设计单位为山正建筑设计,由开发区建筑安装工程总公司公司进行总承包施工。建筑功能:医药和医务用品物流中心仓库,地下一层为地下停车库。设计使用年限:50年。在施工过程中部分结构处出现蜂窝现象,施工单位采取以下措施进行补救:(1) 对于配合比设计有问题的,应当对配合比进行优化设计,配合比的砂率不宜太小,混凝土砂率影响因素有骨料粒径的大小、砂的种类、水灰比的大小、碎石的种类等多种因素,具体可以参考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00)表4.0.2有关规定及说明进行配比优化设计。(2) 对于拌和数量控制不准

5、或拌和不充分的问题,可以对拌和机供料计量设备进行重新标定,定期检查,对于集中拌和混凝土水泥材料偏差应当控制在1%,粗细骨料应当控制在2%,水外加剂应当控制在1%;在计量准确的前提下,拌和过程中作好最大投料量的控制,避免贪多求快超负荷工作影响拌和质量。为保证充分拌和,可以对最小拌和时间进行控制,根据混凝土塌落度以及拌和设备的不同控制最短拌和时间如下表:拌和机类别 拌和机容量(L) 混凝土塌落度(mm) 70 混凝土最短搅拌时间(min)自落式 400 2.0 1.5 1.0自落式 800 2.5 2.0 1.5自落式 1200 - 2.5 1.5强制式 400 1.5 1.0 1.0强制式 15

6、00 2.5 1.5 1.5如果有外加剂加入应当将搅拌时间适当延长1-2min。(3) 对于运输或浇筑时发生离析;避免办法主要从运输工具以及浇筑过程进行预防,混凝土运输要采用搅拌运输车在运输过程中保持不停的慢速搅拌,在等待浇筑过程中亦应当保持慢速搅拌状态,对于不具备条件时应采用不漏浆、不吸水、有顶盖且能直接将混凝土倾入混凝土浇筑位置的器具,运输距离不能太远,运输距离以运输时间控制如下表:气温() 无搅拌运输时间(min) 有搅拌运输时间(min)20-30 30 6010-19 45 755-9 60 90混凝土运到现场后如发生离析或者严重泌水或应当进行二次搅拌。在浇筑过程为防止离析现象发生应

7、当注意卸料自由倾泻高度不大于2m,大于2m时应当设串筒、溜管等,大于10m时应当设置减速装置,下料堆积高度小于1m为宜。(4) 模板漏浆及过度震捣导致水泥浆流失,预防方法主要为混凝土浇筑前加强模板拼缝的密闭性检查,在浇筑过程中较强检查发现漏浆及时进行封闭处理。混凝土塌落度过小及震捣不力,预防措施应当从加大塌落度及强化振捣两个方面入手,在夏季施工塌落度应当在试验提供数值的基础上根据温度风力等外界条件以及振捣条件适当提高1-3cm,振捣应当注意分层厚度(一般控制在振捣器棒长的0.95倍左右)不宜过大,振捣器移动距离不应超过其作用半径的1.5倍,并插入下层混凝土50-100 cm 。 第2章 混凝土

8、裂缝产生原因及防治处理措施2.1 混凝土裂缝产生原因混凝土裂缝的产生是建筑施工过程较普遍存在的问题。裂缝产生的形式和种类很多,要根本解决混凝土裂缝问题,还是需要从混凝土裂缝的形成原因人手。正确判断和分析混凝土裂缝的成因是有效地控制和减少混凝土裂缝 午完成屋面混凝土的浇筑,并进行了抹平,正好赶上午饭时间,工人们都先去吃午饭,表面没有进行覆盖、浇水养护。由于气温较高,混凝土的水分蒸发很快,浇筑好的混凝土在太阳下曝晒,表面出现了很多细小的裂缝。这是由于没有及时地进行覆盖、保湿养护造成的。在混凝土浇筑后,若表面不及时覆盖、浇水养护,表面水分迅速蒸发,很容易产生收缩裂缝。特别是在气温高、相对湿度低、风速

9、大的情况下,干缩更容易发生。有资料表明,当风速为16m/s时,混凝土中的水分蒸发速度为无风时的四倍。一些高层建筑的楼面为什么更容易产生裂缝,就是因为高空中的风速比地面大。正确的做法是在第一次抹平后,立即用塑料薄膜覆盖,不让水分跑掉,依靠混凝土自身的水分进行保湿养护。需进行第二次抹光时,揭开薄膜,抹完了仍要盖好。在夏季应适当延长养护时间,以提高抗裂能力。冬季应适当延长保温和脱模时间,使缓慢降温,以防温度骤变,温差过大引起裂缝。而对于保湿养护的时间,肯定是时间越长越好。养护14天的收缩比只养护3天的收缩降低约20%。因此,国家验收规规定混凝土浇筑后的保温养护时间不得少于14天。2.2 混凝土裂缝的

10、预防措施2.2.1一般结构的预防措施(1)合理选择原材料和配合比,采用级配良好的石子;砂、石含泥量控制在规定围;在混凝土中掺加减水剂,降低水灰比;严格施工,分层浇筑振捣密实,以提高混凝土的抗拉强度; (2)细长结构构件,采取分段间隔浇筑,或适当设置施工缝或后浇带,以减少约束应力; (3)在结构薄弱部位及孔洞四角、多孔板板面,适当配置必要的细直径温度筋,使其对称均匀分布,以提高极限拉伸值; (4)蒸汽养护结构构件时,控制升温速度不大于15/h;降温速度不大于10/h,避免急冷急热,引起过大的温度应力; (5)加强混凝土的养护和保温,控制结构与外界温度梯度在25围以。混凝土浇筑后裸露表面及时喷水养

11、护,夏季应适当延长养护时间,以提高抗裂能力。冬季应适当延长保温和脱模时间,使缓慢降温,以防温度骤变,温差过大引起裂缝。基础部分及早回填,保湿保温,减少温度收缩裂缝;2.2.2大体积结构的预防措施(1) 尽量选用低热或热水泥(如矿渣水泥、粉煤灰水泥)配制混凝土;或混凝土中掺加适量粉煤灰或减水剂(木质硫酸钙、MF等);或利用混凝土的后期强度(90180d),以降低水泥用量,减少水化热量。选用良好级配的骨料,并严格控制砂、石子含泥量,降低水灰比(0.6以下);加强振捣,以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和抗拉强度; (2)在混凝土中掺加缓凝剂,减缓浇筑速度,以利于散热。在设计允许的情况下,可掺入不大于混凝土体积2

12、5的块石,以吸收热量,并节省混凝土; (3)避开炎热天气浇筑大体积混凝土。如必须在炎热天气浇筑时,应采用冰水或搅拌水中掺加冰屑拌制混凝土;对骨料设简易遮阳装置或进行喷水预冷却;运输混凝土应加盖防日晒,以降低混凝土搅拌和浇筑温度; (4)浇筑薄层混凝土,每层浇筑厚度控制不大于30,以加快热量的散发,并使温度分布均匀,同时便于振捣密实,以提高弹性模量; (5)大型设备基础采取分块分层浇筑(每层间隔时间为57d),分块厚度为1.01.5m,以利于水化热的散发并减少约束作用。对较长的基础和结构,采取每隔2030m留一条0.51.0m宽的间断后浇缝,钢筋仍保持连续不断,30d后再掺UEA微膨胀细石混凝土

13、填灌密实,以消减温度收缩应力; (6)混凝土浇筑在岩石地基或厚大的混凝土垫层上时,在岩石地基或混凝土垫层上铺设防滑隔离层(浇二度沥青胶,撒铺5厚砂子或铺二毡三油);底板高低起伏和截面突变处,做成渐变化形式,以消除或减少约束作用; (7)加强早期养护,提高抗拉强度。混凝土浇筑后,表面及时用塑料薄膜、草垫等覆盖,并撒水养护;深坑基础可采取灌水养护。夏季适当延长养护时间。在寒冷季节,混凝土表面应采取保温措施,以防寒潮袭击。对薄壁结构要适当延长拆模时间,使之缓慢地降温。拆模时,块体中部和表面温差控制不大于20,以防止急剧冷却,造成表面裂缝;基础混凝土拆模后应及时回填; (8)加强温度管理。混凝土拌制时

14、温度要低于25;浇筑时要低于30。浇筑后控制混凝土与大气温度差不大于25,混凝土本身外温差在20以;加强养护过程中地测温工作,发现温差过大,及时覆盖保温,使混凝土缓慢地降温,缓慢地收缩,以有效地发挥混凝土地徐变特性,降低约束应力,提高结构抗拉能力。2.3 混凝土裂缝的处理方法了解混凝土裂缝产生原因,就是要在工作中有目的预防裂缝出现。如果混凝土出现裂缝,对裂缝使用安全性及结构耐久性是决定是否对裂缝进行治理如何治理的关键。当裂缝出现后,应请有关人员到现场查看裂缝发生的部位,实测实量其深度和宽度,再经过一段时间察看裂缝是否继续发展,是否有析出物,甚至可以演算对承载力是否有影响,找出裂缝发生的原因,预

15、测发展后对结构造成的影响,结合建筑物环境位置和功能做出评估。对有害裂缝必须做出治理方案。 当裂缝较细,数量不多时,可将裂缝用水冲洗后,用水泥浆抹补。如裂缝开裂较大较深时,应沿裂缝凿去薄弱部分,并用水冲洗干净,用1:2.5水泥砂浆抹补。此外,加压灌入不同稠度的改性环氧树脂溶液补缝,效果也较好。第3章 混凝土外形尺寸偏差产生原因及防治处理措施3.1 混凝土外形尺寸偏差产生原因在混凝土完成浇筑,拆除模板后常常出现外形尺寸偏差的现象,主要表现为表面不平整,整体歪斜,轴线位移。测量放线、弹线每次都要进行仔细的检查、核对,保证施工误差不超过允许偏差值。本工程的框架柱在拆除完木模板后,发现多多少少都有外形尺寸偏差的现象。分析原因主要还是因为商品混凝土浇筑时冲击力过大,导致木模板产生变形,虽然在浇筑前已经对模板进行了加固处理。3.2 混凝土外形尺寸偏差的预防措施3.2.1表面不平整的预防措施(1)严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