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分析预测风电设备

上传人:tang****xu6 文档编号:134309147 上传时间:2020-06-04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分析预测风电设备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精编》分析预测风电设备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精编》分析预测风电设备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精编》分析预测风电设备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精编》分析预测风电设备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编》分析预测风电设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分析预测风电设备(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分析预测风电设备投资要点:世界风能资源储量丰富:据估计,世界风能年可利用资源量为72万亿千瓦时,即使仅仅利用其中一部分,就可满足人类的电力需求。风电成本持续下降:由于技术进步和规模效应,每千瓦时风电的成本已经由20世纪80年代的20美分下降到21世纪初的5美分左右。预计到2010年,风电成本还可以下降30%,接近常规能源成本。全球风电装机快速增长:从1996年起,全球累计风电装机连续11年增速超过20%,平均增速达到28.35%。至2006年底,世界风力装机总量达到74223MW,当年新增装机15197MW,其中欧洲拥有全球65%的风电装机。我国风力资源同样丰富:据估计,我国陆上实际可开发风能

2、资源储量为2.53亿千瓦,近海风场的可开发风能资源是陆上3倍,即我国可开发风能资源约10亿千瓦。我国风电装机加速增长:2006年,中国新增风电装机1337MW,占全球新增装机的8.9%,同比增长165.83%;至2006年中国风电累计装机达到2604MW,占全球风电装机的3.5%,累计装机增长105.29%。国内政策环境趋好:国家通过要求风机国产化率、风电全额上网和财税上扶持等政策大力推动风电和本土风机制造业发展。国外制造商在我国风机市场占据优势地位:2006年占新增装机55.10%,占累计国内总装机65.92%。其中国外制造商前三位Vestas、Gamesa和GE Wind分别占据国内总装机

3、的18.73%、18.63%和10.74%。相对本土厂商,他们有技术和资金优势。国内风机制造商涌现出一批优秀企业:目前中国内资风机制造商主要有:金风、华锐、运达、东汽、哈电和惠德等。除金风科技规模较大(2006当年新增装机比例达到33.29%,占总装机比例达到25.68%),具备与外国制造商竞争实力,其余国内风机制造商市场份额较小,处于起步阶段。华锐和东汽等大型国企依靠雄厚的资金实力,良好的制造基础,正迎头赶上,相信会在外来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国内风机制造业面临良好发展机遇:在各类新能源中,风力发电是技术相对成熟、最具大规模商业开发条件、成本相对较低的一种,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国内风机制造业背

4、靠国内巨大的市场,依托国内廉价的人工成本和雄厚的制造基础,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必将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大有作为。风电设备制造业也存在诸多风险:政策风险,风电技术进步带来的风险,行业激烈竞争带来的风险。建议关注以下公司:湘电股份( 24.44,-0.26,-1.05%)、天威保变( 58.87,0.00,0.00%)和华仪电气( 31.90,-0.34,-1.05%)。一、风电世界能源的明日之星1.世界风能资源储量丰富斯坦福大学土木和环境系根据国家气象数据中心和预警实验室1998-2002年的风速和温度数据,得出:按80米高度处6.9米/秒的风速计算,全球风能可利用资源量为72万亿千瓦时。预计到2

5、020年世界电力需求上升到约26万亿千瓦时,到时即使只成功利用了三分之一的风能资源,即可满足世界电力需求。目前,风能利用已经取得很大进展,但仍然有许多技术难题需要克服,才能真正充分发挥利用风能的潜力。2.风电成本持续下降由于技术的进步和产品批量的增加,风电的成本持续下降,每千瓦时风电成本由20世纪80年代的20美分下降到21世纪初的5美分左右。随着技术的进步和风机制造中规模效应的发挥,风力发电成本尚有很大的下降空间。预计到2010年,风力发电成本还可以下降30%,风电成本持续下降,已经接近常规能源成本。根据风电发展的迅猛势头,我们预计2020年前,全球风电累计装机将以20%的复合增长率增长。欧

6、洲风能协会和绿色和平组织曾发表题为风力12:关于2020年风电达到世界电力总量12%的蓝图的报告,这份情景报告认为,世界风能资源足够,风电上网没有实质性障碍,到2020年风电装机可达到12.6亿千瓦,风电电量达3.1万亿千瓦时,占2020年总发电量的12%;这是一个惊人的数字,是目前风电总装机的17倍,能否实现取决于世界各国政府的决策。2006年全球新装风电设备价值达230亿美元,已经形成了一个很大的产业,行业规模的增大和快速发展吸引了更多的企业投入风电设备制造行业。预计至2010年和2020年全球风电设备市场容量将分别达到320亿美元和1200亿美元。4.欧美风电走到了前列世界风电装机容量的

7、增长,20世纪80年代主要集中在美国。但从1986年起,美国过早地停止了对发展风电的优惠政策,而90年代初,欧洲一些国家却建立了较全面的支持可再生能源政策,所以,90年代以后,欧洲取得了更快的发展,至2006年底,约48000MW风机安装在欧洲,占全球64.67%。另外在发展中国家,印度的风力发电也得到了迅速发展,2006年以6270MW的总装机容量居全球第四。中国的风力发电起步较早,但是在近些年却明显的落后了,2006年我国风电总装机容量达到2604MW,在全球居第六位,与第二大电力装机大国地位不相称,特别在风机制造方面我们与欧洲国家甚至印度都落后很多。根据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绘制的全国平均风

8、功率密度分布图,中国陆地10m高度层的风能总储量为32.26亿KW,这个储量称作“理论可开发总量”,实际可开发的风能资源储量为2.53亿KW,近海风场的可开发风能资源是陆上的3倍,据此,我国可开发的风能资源约为10亿KW。中国风能资源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及附近岛屿,新疆、内蒙古和甘肃走廊、东北、西北、华北和青藏高原等部分地区,每年风速在3m /s以上的时间近4000小时左右,一些地区年平均风速可达7ms以上,具有很大的开发利用价值。我国面积广大,地形地貌复杂,故而风能资源状况及分布特点随地形、地理位置不同而有所不同,据此可将风能资源划分为四个区域(包括海上建设的风电场)。沿海及其岛屿地区风能丰富

9、带沿海及其岛屿风能丰富带,年有效风功率密度在200W/m2以上,风功率密度线平行于海岸线,沿海岛屿风功率密度在500W/m2以上,如台山、平潭、东山、南鹿、大陈、嵊泗、南澳、马祖、马公、东沙等,可利用小时数约在70008000小时。这一地区特别是东南沿海,由海岸向内陆是丘陵连绵,风能丰富地区仅在距海岸50km之内。东南沿海受台湾海峡的影响,每当冷空气南下到达海峡时,由于狭管效应使风速增大。冬春季的冷空气、夏秋的台风,都能影响到沿海及其岛屿,是我国风能最佳丰富区。我国有海岸线约1800km,岛屿6000多个,这是风能大有开发利用前景的地区。北部(东北、华北、西北)地区风能较丰富带风功率密度在20

10、0300W/m2以上,有的可达500W/m2以上,如阿拉山口、达坂城、辉腾锡勒、锡林浩特的灰腾梁、承德围场等,可利用的小时数在5000小时以上,有的可达7000小时以上。这一风能较丰富带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北部地区处于中高纬度的地理位置。由于欧亚大陆面积广大,北部地区气温又低,是北半球冷高压活动最频繁的地区,而我国地处欧亚大陆东岸,正是冷高压南下必经之路。北部地区是冷空气入侵我国的前沿,在冷锋(冷高压前锋)过境时,在冷锋后面200km附近经常可出现610级(10.824.4m/s)大风。对风能资源利用来说,就是可以有效利用的高质量大风。这一地区的风能密度,虽较东南沿海为小,但其分布范围较广,是我

11、国连成一片的最大风能资源区。内陆局部风能丰富区在两个风能丰富带之外,风功率密度一般在100W/m2以下,可利用小时数3000小时以下。但是在一些地区由于湖泊和特殊地形的影响,风能也较丰富,如鄱阳湖附近较周围地区风能就大,湖南衡山、湖北的九宫山、河南的嵩山、山西的五台山、安徽的黄山、云南太华山等也较平地风能为大。青藏高原海拔4000m以上,这里的风速比较大,但空气密度小,如在海拔4000m的空气密度大致为海平面的67%,也就是说,同样是8m/s的风速,在海平面风功率密度为313.6W/m2,而在海拔4000m只有209.9W/m2。这里年平均风速35m/s,风能仍属一般地区。海上风能丰富区海上风

12、电场的特点是风速高、发电量大,湍流强度小,可减少机组疲劳载荷,延长使用寿命,如陆上20年,海上可能25年;但是接入电力系统和机组基础成本高。我国海上风能资源丰富,东部沿海水深2m到15m的海域面积辽阔,按照与陆上风能资源同样的方法估测,10m高度可利用的风能资源约是陆上的3倍,即7.5亿kW,而且距离电力负荷中心很近,随着海上风电场技术的发展成熟,经济上可行,将来必然会成为重要的电源。2.我国风电装机加速增长2005年,我国颁布了可再生能源法,重点发展可再生能源发电。风力发电作为国家扶持的重点,在税收和发电上网等方面享受一系列优惠,国内投资风电的热情被激发起来,带动了国内风机的需求。2006年

13、,中国新增风电装机1337MW,占全球新增装机的8.9%,同比增长165.83%;至2006年中国风电累计装机达到2604MW,占全球风电装机的3.5%,累计装机增长105.29%。根据这个增速,中国的能源规划:至2010年风电装机达到5000MW,2020年达到30000MW将轻易被突破。我们预计在国家政策支持和对环境问题的日益重视的背景下,我国风电装机将保持快速增长。预计至2010年,我国风电累计装机可以达到20241MW,2020年可以达到224923MW,分别占到国内当时电力装机总量的2.02%和14.06%。2006年,国内风电机组的平均价格约4000元/KW,据此可以估计2006年

14、国内的风电机组市场容量约50亿元。按我们以上对国内风机市场新增装机的估计,假设2010和2020年风机价格分别下降30%和50%,中国国内的风机市场容量约分别为180亿元和800亿元,这是一个巨大而且诱人的市场。考虑到中国强大的制造基础,较低的人力成本,依托国内巨大的市场,中国的风力发电机组还将在国际上开拓自己的市场,中国的风机制造业前景不可限量。3.国内政策环境趋好我国风电项目实践中,政府采用特许权的方式,从2003年至今前后进行了四次风电特许权招标。在此中间,风电特许权招标原则做出了三次修改,总的看来,电价在招标中的比重有所减少;技术、国产化率等指标有所加强;风电政策已由过去的注重发电转向

15、了注重扶持国内风电设备制造。目前,国内对风电发展比较有利的政策主要有:国产化率要求2005年7月出台了关于风电建设管理有关要求的通知,明确规定了风电设备国产化率要达到70%以上,未满足国产化率要求的风电场建设不许建设,进口设备要按章纳税。2006年风电特许权招标原则规定:每个投标人必须有一个风电设备制造商参与,而且风电设备制造商要向招标人提供保证供应符合75%国产化率风电机组的承诺函。投标人在中标后必须并且只能采用投标书中所确定的制造商生产的风机。风电全额上网2006年1月1日开始实施可再生能源法。该法要求电网企业为可再生能源电力上网提供方便,并全额收购符合标准的可再生能源电量,以使可再生能源电力企业得以生存,并逐步提高其在能源市场的竞争力。财税上扶持考虑到现阶段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投资成本比较高,为加快技术开发和市场形成,可再生能源法还分别就设立可再生能源发展专项资金,为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项目提供有财政贴息优惠的贷款,对列入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指导目标的项目提供税收优惠等扶持措施作了规定。三、中国风机制造面临良好发展机遇1.国外风机制造商纷纷国内设厂看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