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全球会计准则-离我们还有多远

上传人:tang****xu2 文档编号:134308907 上传时间:2020-06-0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全球会计准则-离我们还有多远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精编》全球会计准则-离我们还有多远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精编》全球会计准则-离我们还有多远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精编》全球会计准则-离我们还有多远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精编》全球会计准则-离我们还有多远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编》全球会计准则-离我们还有多远》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全球会计准则-离我们还有多远(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全球会计准则:离我们还有多远摘要在世纪之交,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步伐的加快,制定全球会计准则的问题逐渐成为国际会计领域的一个中心话题。为什么当前制定全球会计准则的要求会日益迫切,谁在争夺全球会计准则的制定权,国际社会对此有何反应,美国在重组后的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中将占据什么地位,我们应如何面对全球会计准则等等,本文对以上问题作了较为透彻的分析。关键词全球会计准则准则制定权高质量LASC改组以后,我们总觉得会计准则只能停留在国际协调的阶段,离全球化的目标尚为遥远。但是,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步伐的加快,尤其是当通讯、信息、网络等高科技的发展使得全球资本市场的统一成为可能时,美国国会和证券交

2、易委员会、欧盟、证券委员会国际组织、西方七国财长会议等都相继呼吁建立一套全球通用的会计准则,并且当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调整了其战略目标和章程,雄心勃勃地宣布开始制定全球会计准则时,我们才发现,全球会计准则的脚步离我们越来越近了。一、制定全球会计准则的呼声为何日高?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后,在人类即将踏入新世纪之际,国际社会对制定全球通用会计准则的呼声也越来越强烈。例如:(1)1996年10月,为了鼓励更多的外国公司在美国资本市场上筹资,同时为了减少不必要的报表调整费用,美国国会要求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报告国际会计准则的进展情况,并希望能够成功制定一套国际公认的会计准则,供打算在美国上市的外国

3、公司使用。继而,在经过与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LASC)对话后,SEC宣布,支持LASC制定一套可以用于跨国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的会计准则,但它对这些准则的质量却提出了三个关键条件:(1)准则必须包括一套核心的会计文告,它们可以构成全面和公认的会计基础;(2)准则必须是高质量的,它们能够导致可比性和透明性以及提供充分的信息披露;(3)准则必须严格地加以解释和应用。(2)1996年底,参加世界贸易组织(WTO)会议的各国部长们,为了推动国际贸易和跨国公司的进一步发展,减少其中的障碍和交易费用,积极鼓励国际通用会计准则的制定。(3)1999年6月,西方七国财长和银行行长会议(H7)发表声明,支持和赞赏民

4、间团体为增加财务信息透明度所作的努力,并希望LASC的国际会计核心准则早日完成。G7还要求证券委员会国际组织(IOSCO)和“巴塞尔银行业监管委员会”(The International Forum on Accountancy Development, IFAD)及时完成对“核心准则”的评审工作,并呼吁所有参与制定会计准则的机构共同努力,使得高质量的、国际性的会计准则可以被制定和遵守。(4)1999年,国际会计师联合会(IFAC)与大型会计师事务所以及一些其他重要机构(如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共同成立了一个名为“会计发展问题国际研讨会”(The International Forum

5、 on Accountancy Development,IFAD)的组织,它的一个重要使命就是支持IASC准则成为一种全球性的会计语言。(5)2000年,“巴塞尔委员会”重申支持IASC为会计国际协调作出的努力,并呼吁建立一套在世界范围通用的会计准则。该委员会的主席还代表银行的监管委员发表了如下的意见:“B塞尔委员会”认为,透明度是实施有效监管、安全和健全的银行制度最为关键的因素。同时,世界银行也再次强调,世界五大会计师事务所不能接受用有问题的会计准则编制的、或缺乏充分披露的财务报表,换句话说,这些报表必须遵守高质量的和国际认可的会计准则,如IASC的国际会计准则。制定全球会计准则的根本动因,

6、当然在于世界经济以及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国际融资、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但是,在世纪之交,国际舆论迫切希望建立一套高质量、全球通用的会计准则,将国际会计的“协调”目标提前向“全球化”的目标推进,笔者认为,这主要与以下几个因素有关:第一,区域或全球资本市场的加速形成。随着冷战时期的结束,世界各国都加大了对外开放的步伐,资本、商品和服务的跨国流动空前活跃,在新的交通和通讯工具的帮助下,世界变得日益狭小,经济全球化已成为当前国际经济发展的一个最明显的特征。作为经济全球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域性或全球性的资本市场正在加速形成。“在今天以热线连接的金融市场,现代化的技术已经可以允许交易者在世界范围内以超常的

7、速度移动他们的货币,每天的数额超过了15万亿美元,这一数额已相当于四个月的世界贸易总额。各市场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投资者和公司都在不断寻找跨越国界的机会。因此,对世界通用商业语言的要求也就更为迫切。”引当前,资本市场的全球化特征是有目共睹的。按照1998年底的情况,在伦敦证券交易所的股票市价总额中,有70%来自于非英国公司;德国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中,有80%来自于60多个国家的非德国公司;在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登记的1300家公司中,有l000多家为外国公司;在多伦多证券交易所,有58家外国公司上市;等等。此外,欧盟近年来也一直在作出建立欧洲单一资本市场的努力,1999年1月1日起欧洲统一货币欧

8、元的正式启用,2000年4月3日德国法兰克福交易所和英国伦敦证券交易所宣布合并,成立“国际交易所”等等,这一切都为欧洲统一资本市场的建立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第二,全球企业兼并的活动空前热烈。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也导致了全球企业兼并步伐的加快。仅在1999年,全球企业购并总金额就猛增至3.31万亿美元,超过了1990年至1995年的并购总额之和。然而,在全球企业购并的浪潮中,由于缺乏全球通用的会计准则,造成了企业财务信息的不可比,浪费了时间和精力。最著名的案例就是德国戴姆勒奔驰(Daimler-Benz)案例,在此案例中,按德国的会计标准,戴姆勒15说年的利润是1.68亿美元,而按照美国公认会计

9、原则,戴姆勒当年却形成了大约10亿美元的巨额亏损。同两者差距之悬殊,实在令人咋舌!然而,这一案例也激发了国际社会建立全球公认的会计准则的决心。第三,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的爆发。亚洲金融风暴给全世界的投资者和国际社会以及国际会计界都上了最生动的一课。据联合国有关人员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在受亚洲金融危机影响的国家中,大部分国家没有正确采用国际会计准则,导致财务会计报表未能及时提供有用信息,以帮助会计信息使用者分析引发金融危机的各种重要因素,严重降低了公司和银行财务报告的透明度。在亚洲金融风暴爆发以后,全世界的投资者对跨国投资,尤其是对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等发展中国家的投资变得更为慎重;同时,世界

10、银行等一些国际开发银行也相继对贷款国家和企业提出了按国际会计准则提供财务信息的要求。二、IASC与FASB:谁将抢占全球会计准则的制定权?制定国际通用会计准则的问题既然己经变得如此重要和迫在眉睫,那么,下一个问题的焦点就是该由谁来主持国际通用会计准则的制定了。众所周知,会计准则除了具有专业性和技术性的一面之外,它们还具有经济后果,关系到资源的配置和财富的分配。因此,制定会计准则不仅仅是一个技术过程,同时还往往是一种政治程序。会计准则制定权的竞争,通常反映了不同利益集团和政治势力的利益之争。国家会计准则制定权的竞争是如此,全球会计准则制定权的竞争更是如此。当前,在由谁制定全球会计准则的问题上,主

11、要面临着来自IASC与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的竞争。IASC从1973年成立起,就一直致力于会计准则的国际协调。它亲自制定国际会计准则,并且努力促进国际会计准则在全世界范围内的接受和遵守。在IASC发展的初期,它面临的是来自于联合国会计和报告国际准则政府间专家工作组“(ISAR)、欧盟(EC)(以前是欧共体)、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国际会计师联合会(TAC)等国际机构的竞争。但是,随着IASC“可比性和改进计划“的成功实施、”核心准则“的制定以及国际会计准则质量的不断提高,同时凭借着IASC对会计准则国际协调作出的持久和不懈的努力以及世界银行和IOSCO等机构对它的大力支

12、持,IASC逐渐获得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同,其规模日渐扩大,会员代表由成立时的9个国家、16个会计职业团体迅速扩大到2000年底的112个国家、153个会计职业组织,其影响也与日俱增。IASC遂成为制定国际通用会计准则的中坚力量,而其原先的一些竞争伙伴或者已经淡出,或者转而支持IASC的准则。但是,IASC及其准则在发展过程中,也不断受到一些抨击,主要是:(1)IASC的代表全部来自于会计职业界,代表性不够广泛;(2)IASC属于民间会计团体,其准则或缺乏像美国SEC那样的“实质性权威支持”,或缺乏由国家行政或法律制度保障的强制性,因此其应用能力受到很大限制;(3)国际会计准则的质量不够高,过于

13、笼统和简单;(4)国际会计准则制定程序也存在一些缺陷,如准则制定人员的技术能力、独立性、工作性质(是否专职)、制定程序的公开性、透明性以及准则的审批程序等,都受到一些质疑;等等。为了改进国际会计准则的质量,进一步扩大国际会计准则的应用和影响,近年来,IASC努力开展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第一,增设国际会计准则“常设解释委员会”,对已发布的国际会计准则以及其他一些新的财务会计问题作出解释和说明,从而有助于完善国际会计准则,提高国际会计准则的质量;第二,与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四个英语国家的会计准则制定机构联合成立的所谓的“G+l”集团,共同探讨国际财务和报告中一些重大问题,寻求一致意见,并

14、合作制定若干会计准则;第三,在1998年提前完成了全部40项“核心准则”的制定工作,其中30项在2000年5月已由IOSCO通过了评审,并正在通过后者向包括美国在内的全世界各主要资本市场推荐使用;第四,随着“可比性和改进计划”的成功实施以及“核心准则”的制定,帖兑更加踌躇满志,在1998年底提出了“塑造IASC的未来”(Shaping IASC for the Future)的报告。该报告对IASC的目标作了新的规定:(1)为了公众利益,制定一套高质量、可理解和具有实施效力的全球会计准则,以满足财务报表提供高质量、透明和可比的信息的需要,帮助世界资本市场的参与者作出稳健的经济决策;(2)促进上

15、述准则的使用和严格运用;(3)将各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融合,产生高质量的准则。通过以上努力,IASC在国际上己取得公信地位并已具有相当大的影响,其准则已在不少国家、证券交易所、跨国公司中得到广泛应用,由它来制定“全球会计准则”本来是无可厚非的。美国对IASC的努力原本并不以为然。美国制定会计准则的历史最为悠久,花费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也最多,它自认为“公认会计原则”最为详细和完善,制定准则的程序也最为充分、公开和独立。美国凭借其政治地位、经济实力以及最大资本市场所在国的优势,对IASC及其准则一直比较抗拒,反而却竭力扩展公认会计原则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随着IASC的迅速壮大,同时也迫于国内的压力,美国SEC和FASB等机构才开始与IASC建立联系。1988年FASB以观察员的身份加入了IASC理事会;1991年,FASB宣布,它支持国际性准则(但不一定是认瓦准则)的制定;从1994年到1997年FASB与IASC先后合作制定了“每股收益”和“分部报告”等准则;1998年底,FASB发表了“国际会计准则的制定:着眼于未来“(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Standards Setting: A Vision for the Future)的报告,再一次提出建立高质量的国际性准则的重要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