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2020届九年级3月份自主学习检测数学试题

上传人:mw****2 文档编号:134306976 上传时间:2020-06-0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85.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2020届九年级3月份自主学习检测数学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北京市2020届九年级3月份自主学习检测数学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2020届九年级3月份自主学习检测数学试题(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三第二学期延时开学自主学习检测试题数学(清华附中初 17 级)2020.3一、选择题(本题共 16 分,每小题 2 分)1当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仍处在关键阶段,全国人民团结一致,坚决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其中广大共产党员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踊跃捐款,用“特殊党费”支持疫情防控工作,截至 2 月 29 日,共捐款 11.8 亿元,将 11.8 亿元用科学计数法表示应为( )A 1.18108B 1.18109C 1.181010D1.1810112 下列图形中,是中心对称图形但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3内角和为540 的多边形是( )A三角形B四边形C五边形D六边形214在数轴上,点 A,B

2、 在原点 O 的两侧,分别表示数 a,2,将点 A 向左平移 1 个单位长度,得到点 C若 CO=BO,则 a 的值为()3ABCD15已知线段 AB如图,(1)以线段 AB 为直径作半圆弧,点 O 为圆心;(2)过半径 OA、OB 的中点 C、D 分别作 CEAB、DFAB,交于点 E、F;(3)连接 OE,OFEF根据以上作图过程及所作图形, 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ACODB6如果 x + y = 5 ,那么代数式(1+y)x的值为()x - yx2 - y2A1B-1C5D-57用三个不等式a b ,ab 0 ,a b 中的两个不等式作为题设,余下的一个不等式作为结论组成一个命题,组成真

3、命题的个数为()A0B1C2D3A8如图是某班甲、乙、丙三位同学最近 5 次数学成绩及其所在班级相应平均分的折线统计图,则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甲的数学成绩高于班级平均分,且成绩比较稳定B乙的数学成绩在班级平均分附近波动,且比丙好C丙的数学成绩低于班级平均分,但成绩逐次提高D就甲、乙、丙三个人而言,乙的数学成绩最不稳二、填空题(本题共 16 分,每小题 2 分)x +19.若分式x - 2无意义,则 x .10.如图,已知平行四边形 ABCD ,通过测量、计算得平行四边形 ABCDB D11.如图所示的几何体中,主视图与左视图都是长方形的是 .C12如图所示的网格是正方形网格,点 A、B、C

4、、D 均落在格点上, 则BAC + ACD =13.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 A(a, b) 在双曲线 y =- 2 上,点 A 关于 y 轴的对称点 B 在双x曲线 y = k 上,则k - 2 的值为.x14. 菱形、矩形与正方形的形状有差异,我们将菱形、矩形与正方形的接近程度称为菱形或矩形的“接近度”设菱形相邻两个内角的度数分别为m 、n .m(1)若我们将菱形的“接近度”定义为 m - n ,于是 m - n 越小,菱形就接近正方形 若菱形的一个内角为 70,则“接近度”;(2)若我们将菱形的“接近度”定义为(m n) ),则菱形的“接近度”时,菱n形就是正方形16如图,在ABC 中,

5、ACB90,AB5,BC3,P 是 AB 边上的动点(不与点 B 重合),将BCP 沿 CP 所在的直线翻折,得到B CP ,连接 B A ,则下列判断:当 APBP 时, AB CP ;当 APBP 时, B PC = 2B AC当 CPAB 时, AP = 17 ;5 B A 长度的最小值是 1其中正确的判断是(填入正确结论的序号)三、解答题(本题共 68 分,第 17-22 题,每小题 5 分,第 23-26 题,每小题 6 分,第 27,28 题,每小题 7 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演算步骤或证明过程19(5 分)关于 x 的方程 x2 - 4x + 3m - 2 = 0 有两个不等实

6、根,且 m 为正整数,求 m 的值及此时方程的根20(5 分)如图,在ABC 中,ABBC,ABC110,AB的垂直平分线 DE 交 AC 于点 D,连接 BD,求DBC 的度数21(5 分)如图,E、F 分别是菱形 ABCD 的边 AB、AD的中点,且角 ABD 的正切值为 ,,AC6(1)求对角线 BD 的长;(2)求证:四边形 AEOF 为菱形22.(5 分) 为了调查居民对新型冠状病毒预防知识的知晓情况,从甲、乙两社区各随机抽取 40 名居民进行了相关知识测试,获得了他们的成绩(百分制),并对数据(成绩)进行了整理、描述和分析下面给出了部分信息a甲、乙两社区 40 名居民成绩的频数分布

7、统计表如下:成绩 x社区50x6060x7070x8080x9090x100甲41113102乙6315142(说明:成绩 80 分及以上为优秀,70 79 分为良好,60 69 分为合格,60 分以下为不合格)b甲社区成绩在 70x80 这一组的是:70707071727373737475767778c甲、乙两社区成绩的平均分、中位数、众数如下:学校平均分中位数众数甲74.2n85乙73.57684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表中 n 的值;(2)在此次测试中,某居民的成绩是 74 分,在他所属社区排在前 20 名,由表中数据可知该居民是 社区的居民(填“甲”或“乙”),理由是 ;

8、(3)假设乙社区 800 名居民都参加此次测试,估计成绩优秀的居民人数23(6 分)如图,AB 是O 的直径,点 D,E 在O 上,A2BDE,点 C 在 AB 的延长线上,CABD(1)求证:CE 是O 的切线;(2)若O 的半径长为 5,BF2,求 EF 的长24.(6 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已知直线 y = 1 x + 2 与直线 y = -x + m 交于点 A( 2 , n) ,23(1)求m, n 的值;(2)若点 B 是直线y = 1 x + 2 上一动点,过点 B 分别作 x 轴, y 轴的垂线,垂足分别为2点C 和点 D ,反比例函数 y = k 的图象经过点 B

9、x当点 B 与点 A 重合时,求 BC + BD 的长;当 BC + BD 3 时,直接写出k 的取值范围。25(6 分)如图,在ABC 中,点 D 是线段 BC 上的动点,将线段 AD 绕点 D 逆时针旋转90得到线段 DE,连接 BE.若 已知 BC=8cm,设 B,D 两点间的距离为 xcm,A,D 两点间的距离为 y1cm,B,E 两点间的距离为 y2cm(若同学们打印的 BC 的长度如不是 8cm,请同学们重新画图、测量)AEBDC小明根据学习函数的经验,分别对 y1,y2 随自变量 x 的变化而变化的规律进行了探究 下面是小明的探究过程,请补充完整:x/cm012345678y1/

10、cm7.036.205.444.764.213.853.733.874.26y2/cma5.664.32b1.971.592.273.434.73(1)按照下表中自变量 x 的值进行取点、画图、测量,分别得到了 y1,y2 与 x 的几组对应值,如下表:写出 a,b 的值.(保留1位小数)(2)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 中,描出补全后的表中各组数值所对应的点(x,y1),(x,y2),并画出函数 y1,y2 的图象;y876543211 O1123456789 x(3)结合函数图象,解决问题:当 E 在线段 BC 上时,BD 的长度约为 cm;当BDE 为等腰三角形时,BD 的长度 x 约

11、为 cm 26. (6 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 中,抛物线G : y = mx2 + 2mx + m -1(m 0) 与 y 轴交于点C ,抛物线G 的顶点为 D ,直线l : y = mx + m -1(m 0) (1)当m = 1时,画出直线l 和抛物线G ,并直接写出直线l 被抛物线G 截得的线段长(2)随着m 取值的变化,判断点C , D 是否都在直线l 上并说明理由(3)若直线l 被抛物线G 截得的线段长不小于 3,结合函数的图象,直接写出m 的取值范围27. (7 分)如图,已知MON=45,A 为射线 OM 上一定点,点 A 关于射线 ON 的对称点为点 B,C 为射线 O

12、N 上一动点,连接 CB,满足BCO 为钝角,以点 C 为中心,将线段 CB 逆时针旋转 至线段 CD,满足点 D 在射线 OM 的反向延长线上.(1)依题意补全图形;(2)当点 C 在运动过程中,旋转角 是否发生变化?若不变化,请求出 的值, 若变化,请说明理由;(3)从点 D 向射线 ON 作垂线,与射线 ON 的反向延长线交于点 E,探究线段CE 和 OA 的数量关系并证明.28. (7 分)对于平面内 C 和 C 外一点 P ,若过点 P 的直线l 与 C 有两个不同的公共点M , N ,点Q 为直线l 上的另一点,且满足 PM = QM (如图 1 所示),则称点Q 是点 P 关于PNQNyNMQCPOx图1yOPx图2C 的密切点.已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 中, O 的半径为2 ,点 P(4, 0) .(2)设直线l 方程为 y = kx + b ,如图 2 所示,3 k =- 1 时,求出点 P 关于 O 的密切点Q 的坐标;TT的圆心为T (t,0) ,半径为2 ,若上存在点 P 关于 O 的密切点,直接写出t的取值范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