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2007年全国电力市场分析预测报告

上传人:tang****xu5 文档编号:134306469 上传时间:2020-06-0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2007年全国电力市场分析预测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精编》2007年全国电力市场分析预测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精编》2007年全国电力市场分析预测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精编》2007年全国电力市场分析预测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精编》2007年全国电力市场分析预测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编》2007年全国电力市场分析预测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2007年全国电力市场分析预测报告(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年全国电力市场分析预测报告年电力供需形势年,全国宏观经济运行继续保持了增长较快、效益较好、物价较低、运行较稳的良好局面,预计全年增长,增速同比加快个百分点,实现了“十一五”的良好开局。电力消费全社会用电量保持较快增长,增速继续高于。年,全国全社会用电量达到亿千瓦时,增长,增幅较年提高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用电增长,第二产业用电增长,第三产业用电增长,居民生活用电增长。用电结构由年的:转变为:,第二产业和居民生活用电比重继续提高。从逐月累计用电增速的变化趋势来看,总体呈现前低后高、逐月加快的态势,全年累计增速比月累计增速提高个百分点。年,国家电网公司经营区域全社会用电量达到亿千瓦时,同比增长。

2、工业用电增速继续高于全社会用电,重工业用电增速继续明显高于轻工业用电。年,工业用电量同比增长,其中重工业用电增长,分别高于全社会用电增速和个百分点,重工业对全社会用电增长的贡献率进一步提高。高耗电行业用电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年,黑色金属、有色金属、建材和化工四大高耗电行业用电合计增长,增速同比提高个百分点。其中,有色金属用电增长,增速同比提高个百分点;建材行业用电增长,增速同比提高个百分点;黑色金属用电增长,增速同比提高个百分点;化工行业用电增长,增速同比下降个百分点。华北、东北、西北地区用电增速明显加快,南方地区用电增速与上年基本持平,华东、华中地区用电增速出现回落。华北地区用电增长最快,达到

3、,增速同比提高个百分点。西北地区用电增速提高最多,同比提高个百分点,达到。东北地区增速实现两位数增长,同比提高个百分点,达到,但仍然是用电增长最低的地区。南方地区用电增长,同比提高个百分点。华东地区用电增长达到,位居各地区第二,但同比回落个百分点。华中地区用电增速为,同比回落个百分点。分省来看,全国有个省份用电增速保持两位数增长。用电增速排名前位的分别是内蒙古()、宁夏()、海南()、山东()、青海()和江苏(),后位的分别是北京()、上海()、黑龙江()、吉林()、西藏()和甘肃()。随着电力供需矛盾的缓解,统调电网用电负荷增速高于用电量增速。年,全国主要电网统调最高负荷合计为亿千瓦,同比增

4、长,高于统调用电量增速个百分点。其中,华东、华北电网最高负荷分别突破亿千瓦。电力生产与供应新投产装机容量突破亿千瓦,发电设备利用小时数进一步下降。年,全国新投产装机容量达到亿千瓦,其中水电万千瓦,火电万千瓦,核电万千瓦。至年年底,全国装机容量已达到亿千瓦,同比增长。其中,国家电网公司经营区域新投产机组容量达到万千瓦(包含蒙西万千瓦)。全国累计发电量为亿千瓦时,同比增长。其中,由于来水偏枯,水电发电量亿千瓦时,同比仅增长;火电发电量亿千瓦时,同比增长。随着供需形势的进一步缓和,全国发电设备累计平均利用小时数为小时,比上年减少了小时。其中,水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数为小时,同比减少小时;火电设备平均利

5、用小时数为小时,同比减少小时。加快电网建设和改造,电网输送能力明显提高。年,全国新投产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千米、变电容量万千伏安。其中,国家电网公司投产千米、变电容量万千伏安。年,国家电网公司累计完成电网投资亿元,同比增长;跨区电网建设共计投产交直流线路千米、变电容量万千伏安。晋东南荆门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开工建设;阳城输电系统加强、三万线加装串补、陕北神木电厂送出等跨区工程按期投运;三沪直流工程提前投产。国家电网公司积极实施提高现有电网输送能力工程,加大对现有电网技术改造的力度,到年年底,已累计提高各电压等级电网输送能力万千瓦,电网供电能力进一步增强。电力供需形势全国电力供需总体基本平衡,电

6、力供需矛盾明显缓解。尽管年仍有部分地区出现拉电或限电,但持续的时间短暂,多为高峰负荷时段短时拉限电,拉电条次及拉电损失电量均不足上年的。随着近年来电源的大规模集中投产,供需形势紧张的原因主要是气候异常(高温干旱或来水特枯)以及电网输配电能力不足等。局部地区电力供需仍然偏紧。分大区来看,华东、华北、西北、东北地区总体电力供需平衡。华中地区水电比重大,受来水偏枯和电煤、天然气供应紧张影响,存在季节性供电紧张;南方地区由于装机不足、来水偏枯等原因,电力供应仍然偏紧。分省来看,山西、辽宁、四川、重庆、湖北、西藏、广东、云南等地区供需偏紧。山西主要因装机不足导致供电紧张;辽宁由于电力需求快速增长、装机不

7、足、局部电网“卡脖子”、东北主网来水偏枯等原因,电力供需紧张局面有所加剧;四川、重庆、湖北、云南等地区主要因来水不足、电煤紧张而导致供电比较紧张;广东电网由于装机不足、贵州电力送出网络受阻等原因导致电力供需形势依然偏紧;西藏因电力需求快速增长,在装机不足和来水偏枯的影响下,冬季供需较为紧张。黑龙江供电能力仍然富余,安徽、江苏、福建、河南、江西、甘肃、贵州开始出现电力富余。发挥大电网优化配置资源的能力,缓解部分地区供需紧张。国家电网公司充分发挥大电网优势,积极推动电力市场建设和跨省、跨区电力调度,灵活调整电网运行方式,进一步发挥电网优化资源配置的功能。年,国家电力市场交易电量完成亿千瓦时,同比增

8、长;省间电量交换完成亿千瓦时,同比增长。针对四川、重庆等地区夏季严重干旱高温、电力供应紧张状况,及时减少川电外送计划,组织华中主网、西北电网向川渝电网送电;针对辽宁部分地区电力供需紧张状况,及时组织华北向东北送电万千瓦;针对南方电网一、四季度供需紧张情况,组织万千瓦电力支援南方。年形势分析预测运用国家电网公司电力供需实验室研究成果,预计年全国增速将低于年水平,增长,全社会用电量增长,达到亿亿千瓦时。其中,国家电网公司经营区域全社会用电量亿亿千瓦时,同比增长。预计年全国新增发电装机将达万千瓦左右,其中国家电网公司经营区域新增装机约万千瓦。年年底,全国发电装机容量将达到亿千瓦。电力电量平衡计算结果

9、表明:年,通过跨区跨省电能调剂,全国各区域电网均可实现平衡。其中,华中、西北总体电力富余,东北、华北、华东、南方基本平衡。局部地区受来水、电煤供应等不确定因素影响,仍可能出现短时供需紧张。预计全国发电设备利用小时数将降至小时,下降约小时;其中火电设备利用小时数将降至小时,下降约小时。各区域电网电力供需形势:华北区域电网年,华北电网总体供需平衡。统调火电设备利用小时数约为小时。其中,山西电网一季度供需仍然偏紧;京津唐、河北南网电力供需基本平衡;蒙西、山东逐步出现供大于求的局面。东北区域电网年,东北电网总体供需平衡,二、三季度略有富余。统调火电设备利用小时数约为小时。其中,辽宁上半年供需较为紧张,

10、下半年将趋于平衡,吉林、黑龙江供大于求。华东区域电网年,华东电网总体供需平衡,一、二、四季度略有富余,三季度供需基本平衡。统调火电设备利用小时数约为小时。其中,上海、浙江供需基本平衡;江苏、安徽和福建供应能力富余。华中区域电网年,华中电网总体供需平衡有余,各季度富余电力均超过万千瓦。统调火电设备利用小时约为小时。其中,河南、江西电力富余;湖北、四川等地区受电煤供应和来水的影响,枯水期仍然有少量缺口;重庆电力供需基本平衡。西北区域电网年,西北电网总体供需平衡有余,各月电力富余容量在万万千瓦,全年富余电量亿千瓦时。统调火电设备利用小时约为小时。其中,陕西、甘肃、宁夏电力供需基本平衡;青海富余容量较

11、多;新疆有少量缺口。另外,西藏地区枯水期电力供需仍然紧张,丰水期供需基本平衡。南方区域电网年,南方电网电力装机不足的局面将得到扭转,电力供需总体基本平衡。一季度仍偏紧张,二季度电力供需基本平衡,三季度开始略有富余。统调火电设备利用小时约为小时。其中,广东、广西一季度电力供应仍然紧张,二季度后可基本平衡;云南、海南电力供需基本平衡;贵州富余容量较多。年形势展望预计年全国全社会用电量将达到万亿千瓦时,增长左右。初步统计表明,年,全国新增发电装机约万千瓦。年,全国电力供需总体平衡有余。其中,华中电网富余容量较多;华北、西北、华东电网电力供需平衡略有富余;东北、南方电网电力供需基本平衡。全国发电设备利

12、用小时数继续降至小时左右,下降小时,其中火电设备利用小时数将降至小时左右,下降约小时。主要建议优化“十一五”后三年的电源开工项目,加快电源结构调整年和年,全国新投产机组容量分别达到万千瓦和亿千瓦,初步统计,年新投产机组容量将达万千瓦左右。三年投产亿千瓦,全国装机容量年均增长,电源项目大规模投产,电力供应能力大幅度提高。但是,在电源结构中、小火电机组所占比重仍然较高。年年底,全国平均单机容量不足万千瓦,单机万千瓦及以下小火电机组占火电装机容量的比重接近。关停煤耗高、污染重的小火电机组对于电力工业节能减排意义重大。建议国家抓住当前电力供需矛盾缓和的有利时机,加强对电源项目的统一规划和管理,加快电源

13、结构调整:一方面加大关停小火电力度,另一方面加快“十一五”后三年的电源开工项目优选工作,加大高效、清洁发电机组的建设力度;同时,适度控制东部地区煤电建设规模,降低东部地区环保压力及环境成本,加大西部地区水电、煤电基地的建设力度,促进西电东送,实现全国资源优化配置。加强电网建设,促进电网电源协调发展近期,大量新机组的集中投运,以及新机组投运初期运行的不稳定性等问题,给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带来很大风险,电网建设滞后的问题更加突出。在加快电网建设过程中,还存在一些困难,主要表现在:一是项目核准比较困难,尤其是在国家颁布了新的土地政策以后,电网工程项目核准难度增大;二是征地拆迁困难、赔偿标准逐年大幅度攀升、施工受阻严重,影响了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