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精辟论证教学案(新版)语文版

上传人:1516****951 文档编号:134304255 上传时间:2020-06-04 格式:DOC 页数:76 大小:3.8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精辟论证教学案(新版)语文版_第1页
第1页 / 共76页
八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精辟论证教学案(新版)语文版_第2页
第2页 / 共76页
八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精辟论证教学案(新版)语文版_第3页
第3页 / 共76页
八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精辟论证教学案(新版)语文版_第4页
第4页 / 共76页
八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精辟论证教学案(新版)语文版_第5页
第5页 / 共7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精辟论证教学案(新版)语文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精辟论证教学案(新版)语文版(7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七单元精辟论证1.反复诵读四篇文言文,理清文章的脉络,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理解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2.背诵五首古诗并赏析相关名句;理解诗歌的表现手法;了解古代诗词的多种体裁。3.通过对课文的学习,体会论证性文言文的论证思路、方法和语言特色。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熟练地背诵相关篇目,将课文译成现代汉语。5.积累文言词语,掌握重点实词,了解一些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6.训练学生的文言文阅读与翻译的能力;积累中华优秀经典古诗文。1.课前查阅资料,了解文章的出处及创作背景;小组交流,共享所查阅到的资料。2.借助课本中的注释和助学资料翻译全文,写出要求掌握的实词和虚词的含义,注意一些词的多种含义;在

2、反复诵读的基础上,讨论交流,理解文章蕴含的道理。3.通过反复、有节奏、有感情地诵读诗歌,感受诗歌的用词之美,体悟诗人的情怀;充分发挥想象的作用,丰富诗歌的内涵,品味诗歌的意境之美。4.通过制作知识卡片,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和文言特殊句式。1.把握诗文主旨,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2.加强品德修养,提高文化品位,增强热爱古代灿烂文化的意识。本单元共五篇课文,其中古文二则属议论类的文章,曹刿论战干将莫邪劳山道士属记叙类的文章,诗词五首选编的五首古代诗词,体裁多样,内容涉及悯农、怀古、明志等很多方面。古文二则中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选自孟子告子下,是一篇议论性散文,它以六个历史人物由卑微到显贵的

3、故事为例,论证了人只有经过艰苦的磨炼,才能有所作为,并由此引申开来,从正反两方面说明经受磨炼的益处,最后得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结论,从而激发人们克服困难,锐意进取的意识。教学相长选自十三经注疏,主要论述了教与学相互促进的问题,教学相长,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因此,要注重实践,在学与教的实践中“知不足”“知困”,明事理,出真知,得到进步与发展。曹刿论战是一篇记叙性散文,它是左传中的精彩段落,简明完整地记录了齐鲁长勺之战的史实。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不是记叙这次战役的进程,而是记录曹刿关于战争的论述,它生动地说明,政治上取信于民,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和掌握战机,是弱国战胜强国的必要条件。全文的关键是“

4、远谋”一词,通过人物对话,曹刿的“远谋”和“肉食者鄙”都得到了鲜明的再现。干将莫邪选自搜神记,是一篇志怪小说。讲述干将、莫邪夫妇为楚王铸成雌雄宝剑后,楚王杀了干将。干将的儿子赤长大后不畏强暴、不惜生命,在侠客的帮助下除掉楚王、为父报仇的故事,揭露了统治者的残暴和愚蠢,反映了人民对统治者的无比蔑视和刻骨仇恨,歌颂了他们坚韧无畏的斗争精神和强大的反抗力量。劳山道士讲述了一个姓王的读书人(王生),来到劳山拜师学道家法术,因受到了砍柴之苦,又急于求成,加之存心不良,最后以碰壁告终的故事。从故事中得出这样的道理:只有不畏艰辛,一个人才可能取得某种成就,否则只可能到处碰壁。诗词五首中,观刈麦描写了农民冒着

5、炎暑辛勤割麦的情景和一位贫妇人的悲惨遭遇,揭示了农民的辛苦和赋税的繁重,也表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赤壁是作者经过赤壁这个古战场有感于三国时代的英雄成败而写下的怀古咏史之作,诗人借三国赤壁之战,对历史兴亡成败的问题发表了自己独特的见解。过零丁洋是诗人被俘后的第二年正月过零丁洋时所作,通过追忆自己抗元的艰辛经历,表现了诗人的忧国之痛和愿以死明志,为国捐躯的豪情。己亥杂诗是写诗人离京的感受,展现了诗人不畏惧挫折,不甘心沉沦,始终不忘为国家效力的坚强品格和献身精神。山坡羊潼关怀古是一首散曲,写作者面对潼关,触景生情,感怀历史,表现了他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本单元的语文活动主要有两项:口语交际是

6、“劝说”,我们可以回忆和了解生活中的具体事件和情境,充分考虑对方的身份和地位,能有针对性地、得体地劝说。写作的内容是“改写曹刿论战”,我们要在忠于原作的基础上,大胆想象,自由发挥创造能力。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熟练地背诵相关篇目,将文章译成现代汉语。2.积累文言词语,掌握重点实词,了解一些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3.诵读古诗并赏析相关名句。4.理解文言文内容,把握诗文主旨,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体会论证性文言文的论证思路、方法和语言特色。5.把握作品的思想内涵,积累中华优秀经典古诗文。在学习本单元以前,我们已学过不少现代记事文,不同程度地掌握了一些现代记事文的有关知识,形成了一定的阅读技能,将此类

7、知识和技能运用到文言记事文的学习中,可以降低学习难度。本单元选编的议论文篇幅短小,结构简单,内容浅显,学生可利用已掌握的议论文知识,帮助阅读;选编的五首古代诗词难易适度,便于诵读,有利于提高学生对文言诗词的感性认识,逐步形成文言语感。本单元这些文章对加强品德修养、提高文化品位、增强热爱古代灿烂文化的意识,都有很大的作用。教学中要努力创设条件,立足文言基础知识的学习,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互相启发,共同提高。古文二则是本单元的第一篇课文,属精读课文,其主旨是引导学生磨炼心性、加强修养、提高品位。课文逻辑严密,富于词采,饱含哲理,富有启发性。学生能不能在课堂上读得顺畅,将在很大程度

8、上决定这篇课文教学的成败,因此,在教学中可以灵活运用朗读的教学方法。曹刿论战是一篇论述战争得失的记事文,属精读课文。教学时可引导学生注意文中两个人物不同的气质、表现;引导学生归纳整理文言词语,在辨析中掌握词义并发现背诵的技巧,提高背诵的效率。干将莫邪是一篇文言记事文,情节曲折,结构完整,层次清楚,表现手法富于浪漫色彩。教学中可引导学生把有关现代记叙文阅读的知识技能应用到文言记叙文上,采用自读、齐读、小组朗读的方法,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理清故事发展的脉络。本文为略读课文,教学中可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引导学生借助注释及工具书疏通文意,掌握字词;或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通译全文,探究人物形象,正确认

9、识侠义行为。劳山道士是一篇自读篇目,作者通过虚构的神鬼故事对“故家子”的“不能作苦”刻画得惟妙惟肖。教学中可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课文,依托课文注释和工具书学习生字和重要文言词语;整体感知故事情节;启发学生从多种角度思考故事蕴含的道理,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感悟作者的爱憎。诗词五首中的这五首诗词,都有各自的创作背景,表现出不同的艺术风格。它们的体裁多样,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品味,把握诗词的内容及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多积累,多背诵。口语交际注重帮助学生掌握口语交际常识,培养口语交际能力;写作要激发学生的想象和创作热情,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26课古文二则2课时27课曹刿论战2课时28课干将莫邪1课时

10、29课劳山道士1课时30课诗词五首2课时口语交际写作2课时第26课古文二则1.易错字舜(shn)畎亩(qun)傅说(yu)胶鬲(g)管夷吾(y)孙叔敖(o)百里奚(x)拂士(b)嘉肴(yo)弗食(f)教学相长(zhng)2.通假字曾益其所不能(“曾”通“增”,增加)衡于虑(“衡”通“横”,堵塞,不顺畅)入则无法家拂士(“拂”通“弼”,辅弼)3.古今异义傅说举于版筑之间(古义:举用;今义:举起,向上托起)管夷吾举于士(古义:狱官;今义:士兵)所以动心忍性(古义:用这些来;今义:表因果关系的连词)征于色,发于声(古义:征验,表现;今义:征讨,走远路等)入则无法家拂士(古义:在里面,指国内;今义:进

11、去)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古义:在外面,指国外;今义:出来,出去)虽有嘉肴(古义:即使;今义:虽然)教然后知困(古义:阻碍,不通;今义:困难)不知其旨也(古义:味美;今义:意义,用意,目的)教学相长也(古义:促进;今义:增长)4.一词多义发安亡故于拂而至其5.词类活用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受苦、使劳累、使受饥饿、使受穷困缺乏之苦、使混乱)所以动心忍性(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惊动、使坚忍)人恒过,然后能改(名词用作动词,犯错误)不知其善也(形容词用作名词,好处)6.文言句式(1)倒装句舜发于畎亩之中(状语后置,“于畎亩之中”是一个介宾短语,作“发”的

12、状语,译时要将这一部分提前。正常语序是:舜于畎亩之中发)(2)被动句傅说举于版筑之间(“傅说”是举的“被”动者)孟子(前372前289),名轲,战国中期邹国(今山东邹城)人,继孔子之后儒家最重要的思想家,被推尊为“亚圣”。孟子曾周游列国,推行他的“仁政”思想和“王道”主张,但由于当时诸侯国忙于战争兼并,其观点几乎无人采纳。孟子晚年回邹国与弟子著书立说。孟子是孟子讲学游说言论的记录。孟子语言明白晓畅,又极富感情,具有磅礴的气势和强大的鼓动力量。礼记,又名“小戴礼记”,儒家经典著作之一,是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著作的选集。相传为西汉戴圣编撰。汉代把孔子定的典籍称为“经”,他的弟子对“经”的解说是“传”或

13、“记”,礼记因此而得名,即对“礼”的解释。礼记全书用记叙文的形式写成,一些篇章具有相当高的文学价值。有的用短小生动的故事表明某一道理,有的气势磅礴、结构严谨,有的言简意赅、意味隽永,有的擅长心理描写和刻画,书中还收有大量富有哲理的格言、警句,精辟而深刻。【文题解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选自孟子告子下,题目是编者加的。意思是:忧愁祸患使人生存发展,安逸享乐使人萎靡死亡。题目即是文章的论点,蕴含深刻哲理,启发性强。教学相长选自十三经注疏,本文揭示了教与学相互影响和促进,教者和学习者都得以提高的道理。题目即概括了这一观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篇议论文通过列举六位经过贫困、挫折的磨砺,终于有所作为、成

14、就大事业的例子来论证了要成才必先经受磨炼的观点,激发人们克服困难,锐意进取。教学相长:本文通过层层类比和推论,精辟地阐明了教与学的关系,论述了教学相长、实践出真知的道理,启发我们应在教与学的紧密配合中,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学相长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是孟子的经典之作,它阐述了造就人才和治理国家的问题,提出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观点。文章感情强烈、文采斐然、论述严密、思想深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教学相长主要论述了“教”与“学”的关系,阐述了“教学相长”的道理。本课为2课时。1.了解有关的文学常识;能认读生字,能准确朗读并背诵课文。2.积累一些常用的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能准

15、确流畅地翻译课文。3.了解作者的论证思路和方法,体会骈句、散句的表达效果。1.预习课文,根据工具书、课下注释、自读课文,扫除文字障碍。2.反复朗读课文,合作交流探究作者的论证思路和方法,体会骈句、散句的表达效果。3.结合文章背景,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体会其中蕴含的道理。培养忧患意识,要有敢于吃苦、艰苦奋斗的精神;明白“教学相长”的道理。【重点】1.能熟练地朗读课文,做到文从字顺,乃至背诵。2.能疏通文意,记住一些重点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3.了解作者的论证思路和方法,体会骈句、散句的表达效果。4.通过诵读文章,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体会其中蕴含的道理。【难点】了解作者的论证思路和方法,体会骈句、散句的表达效果。第课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