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医药物流业发展趋势分析

上传人:tang****xu4 文档编号:134303398 上传时间:2020-06-0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医药物流业发展趋势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精编》医药物流业发展趋势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精编》医药物流业发展趋势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精编》医药物流业发展趋势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精编》医药物流业发展趋势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精编》医药物流业发展趋势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医药物流业发展趋势分析(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医药物流业发展趋势分析 在中国医药商业领域全面开放后的几年内,随着跨国医药商业企业的进入,市场格局将发生根本性改变,众多的医药商业企业,将面临优胜劣汰。一些管理落后、人员素质低、规模小的医药商业企业将消失,一些大的医药商业企业将会进行市场份额的再分配,市场趋于集中,少数的大公司占有绝对大的市场份额。发达国家的经验是这一趋势的最好证明,如美国3家医药批发企业垄断了95%的市场。在和跨国药企的竞争中,中国医药物流小而全的弊端暴露无遗,通过一体化发展,迅速地扩大医药物流规模是中国医药物流的未来之路。 流通企业效益每况愈下 目前,中国的医药流通企业与国外相比仍然显得十分稚嫩。中国医药流通领域存在企

2、业多、规模小、管理机制僵化、效率低、费用高、效益差、秩序乱等多种问题。 医药流通企业多而小,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和市场集中度低,导致企业经营成本高,医药流通企业的整体经济效益低下。当前,全国从事药品批发的1.7万家企业中销售额超过5000万元的仅300余家;零售企业12万家,最大的零售连锁公司年营业额只有5亿元。在经济效益上,从20世纪80年代末期开始,医药流通企业效益水平每况愈下,医药流通企业亏损面逐年扩大。1999年,医药流通企业平均利润不到1%,而流通销售成本却高达12%以上。 现行医药流通企业商业运作模式不符合现代流通企业的要求。中国现有医药流通企业在流通组织规模化、营销地区全国化、流通技

3、术和设备科学化、经营行为规范化等方面,同欧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多数医药流通商业企业缺乏市场开发和市场服务能力,阻碍了医药流通企业向规模化、集约化发展。 各自为政严重资源浪费 中国的制药企业、医药批发企业以及医药零售企业各自为政,造成医药物流资源浪费严重。制药企业、医药批发企业以及医药零售企业都在投资建设自己的物流中心,各物流中心分别由厂商、批发商或零售商管理,即他们在负责商品生产、流通或销售的同时,也全权负责商品流动或管理的事务。这种形式的物流中心在利益上表现为厂商、批发商或零售商能对商品流动、经营的全过程进行控制和管理,但物流资源不能充分利用,物流各环节割裂,不能形成核心竞争力,建设及经

4、营成本较高。 于是,出现了市场需求不足,物流资源过剩的局面。一方面,中国医疗体制改革不完善,目前80%的药品还是通过医院销售,由于医药生产企业众多,供大于求,作为药品销售终端的医院,却没有存货压力。 医药公司根本无法实现与医院的资源共享,更谈不上对其进行有效管理。 另一方面,国内仓储设施、运输设施、人力等物流资源过剩。在武汉,已有4家已建和在建的医药物流中心,其中一家物流中心已明显业务不足,陷入亏损。据资料显示,由于物流有效需求不足,中国物流中心平均空置率高达60%。 另外,按照现代物流管理原则中供应链管理原理,批发商必须和零售商、供应商建立伙伴关系。这种合作关系除了人与人的见面外,还需要信息

5、系统等技术支撑。如果没有这样的支撑,物流经营者对货源单位不熟悉,对零售药店、医院药房不能够有效的管理、及时配送,配送率不高,就没有竞争力。而中国目前缺乏这样的技术支撑系统。 超大规模是发展趋势 从目前国际医药物流市场的结构看,在国际市场上占有较大市场份额的都是大型企业。 为了提高中国医药流通业水平,国家在医药行业“十五”规划中提出培育510个面向国内外市场、多元化经营、年销售额达到50亿元以上的特大型医药流通企业集团;建立40个左右面向国内市场或国内区域性市场、年销售额达到20亿元以上的大型医药流通企业集团。这些企业的销售额达到医药行业销售额的70%以上。建立10个在国内外知名的医药零售连锁企

6、业,每个企业拥有分店达到1000个以上;建立一批区域性医药零售连锁企业,每个企业拥有分店达到100个左右。通过一体化发展,实现厂商、批发商、零售商的联合或批发商的强强联合,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和服务水平。 控制成本仍有空间 目前,中国医药流通企业平均流通费用约占销售总额的10%,而美国的这一指标约为3%,由此可以看出我国医药流通业成本仍有较大降低空间。 通过建立现代物流配送系统,提高服务水平,降低流通费用不仅将取得可观的经济效益,而且将大大加快药品流通速度,减少库存,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如鲁抗医药联合哈药总厂、华北制药、中国医药工业公司、国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及美国安维世远东有限公司在内的

7、国内外医药工业、商业领域的几大巨头,正在全力打造一家注册资本6000万元、总投资达1.6亿元的现代化国药物流有限责任公司。 鲁抗医药销售公司负责人说:“社会化分工越来越细,实行专业化管理成本就是不一样,我们投资国药物流公司,是想利用其降低我们自身的配送、运输费用,另外也是看好未来这个产业的前景。” 一体化发展三步走 第一,通过医药企业的重组联合,一体化发展,优化内部物流作业过程,提高医药流通企业的物流效率和服务水平。 首先是将销售渠道的各个参与者结合起来,实行一体化管理,保证医药物流行为的合理化。现代物流管理中的销售物流是一种整体的销售物流活动,也就是涵盖厂商、批发商、零售商和消费者的一体化物

8、流系统。其次是通过市场来形成一批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和跨国经营的大型医药商业集团公司,通过整合物流资源,提高物流效率和服务水平。 第二,医药流通企业可以与制药企业、医药零售企业等共同组建大型医药物流中心,按照生产、批发、零售实施一体化管理,提高物流资源管理效率。物流中心的工作人员可以由以上三方的人员共同组成,医药流通企业的人员负责管理。这些物流中心主要从事对医药商品的在库管理、周转、分拣以及配送等作业。通过共同组建物流中心对药品进行整体的物流作业管理,不仅可以提高医药流通效率,更重要的是通过整合物流管理降低成本。 第三,建立医药流通批发商、制药企业与医院药房或连锁药店之间的经营战略联盟,减少医药流通渠道内耗,提高流通渠道运作效率。医药流通企业通过与医药生产企业、医院药房及药店的一体化联盟,把医药的流通、生产和销售当作一个整体来考虑,既可以促进医药流通企业合理化发展,又可以实现整个医药行业信息、资源整合,加快医药行业的发展。如三九、海王等中国医药生产企业的流通销售公司先后建立了自己的连锁零售药店,并在一体化经营模式基础上,慢慢做强做大,成功上市,渐渐具备了一定的市场竞争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