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区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上传人:未****我 文档编号:134303254 上传时间:2020-06-04 格式:DOC 页数:34 大小:66.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在区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在区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在区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在区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亲,该文档总共3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在区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区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聚焦“一条主线、四个重点”战略任务为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区”而努力奋斗在中共XX区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各位代表、同志们:中国共产党XX区第十二次代表大会,是在全区深入实施“十三五”规划、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阶段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大会的主要任务是:认真总结区第十一次党代会以来的工作,研究确定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选举产生XX区第十二届委员会和纪律检查委员会,团结带领全区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聚焦“一条主线、四个重点”战略任务,为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现在,我代表中国共产党XX区第十一届委员会向大会报告工作。一、过去五年的工作回顾区第

2、十一次党代会以来,区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视察北京重要讲话精神,坚决贯彻中央和市委的重大决策部署,积极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大局,立足首都“四个中心”战略定位,敢于担当、主动作为,攻坚克难、奋力拼搏,实现了“十二五”规划圆满收官和“十三五”规划良好开局,全面完成区第十一次党代会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我区先后荣获“全国文明城区”三连冠、“全国双拥模范城”七连冠、“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城区”“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全国“六五”普法先进区等荣誉称号,谱写了东城发展新的历史篇章。五年来,我们牢牢把握机遇,经受住重大考验,统筹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我们紧抓行政

3、区划调整、重大活动筹办和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等历史机遇,积极动员全区各方力量,不负重托、全力以赴,确保了中央、市委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和重大活动的顺利实施。作为APEC第三次高官会、新中国成立65周年、抗战胜利70周年等重大活动的主战场,我们创新组织领导和指挥运行体系,科学谋划,周密部署,圆满完成礼宾接待、环境整治、服务保障等各项任务,实现了以重大机遇带动区域发展水平的全面提升。始终牢记“东城无小事”,深入排查反恐防暴、安全生产等各项隐患,强化矛盾排查化解和社会面防控,发挥党员干部和“东城守望岗”等群防群治作用,实现了安保维稳“四个不发生”的总目标,荣获“全市纪念活动服务保障工作先进

4、集体”称号,在履行核心区职责、做好“四个服务”方面向市委交上了满意答卷。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中央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也是一场充满机遇和挑战的“大考”。我们坚决摒弃“舍不得”的思想,坚定不移把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疏解非首都功能、有效调控人口作为全区工作的头等大事。区委明确了“一条主线、四个重点”的战略任务,统一了全区上下思想,形成了社会共识,增强了行动自觉。以人口调控目标倒逼非首都功能疏解,抓重点、求突破,打好人口调控“组合拳”,全区常住人口实现由增到减的重大“拐点”,2016年底预计实现常住人口比2014年下降3.2万人,超预期完成市政府下达的人口调控指标。坚持“控”与“

5、疏”双管齐下,在全市率先制定存量产业调整退出目录和“高精尖”产业指导目录。累计调整退出16家工业企业。以市场腾退为抓手,着力推动人口调控,关停天乐玩具、百荣二期和永外城仓储物流等14家市场,腾退市场17.6万平方米;平稳关停东华门夜市、隆福寺早市,同时规范便民菜站,提高生活服务业品质,实现了地区环境的明显改善。以重点街区综合整治为突破,着力提升城市品质,主动申请取消南锣鼓巷3A级景区资质,主街综合整治初显成效;启动簋街环境综合提升工程,交通秩序、广告牌匾混乱和市容环境脏乱等现象得到改善,后续整治正在进行中;集中连片开展拆违行动,加大直管公房转租转借、群租房和地下空间清理力度,封堵“开墙打洞”9

6、36处,清理地下空间65.7万平方米,打造了青年沟路、东直门等一批无经营类“开墙打洞”示范街区,取缔了一批禁止准入的低端业态,推动安化北里18号院等腾退空间再利用,使更多胡同静下来,提升了居民生活环境。统筹推进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资源向外疏解,全力支持城市副中心建设,与津冀地区建立产业转移协作机制,推动协同发展迈出实质性步伐。五年来,我们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着力推动产业高端化发展,区域综合实力实现新跨越。面对错综复杂的经济形势,我们按照中央和市委确定的方针,坚定不移地调结构、转方式、提效益,突出创新驱动,积极探索疏解功能谋发展的新路径,经济始终保持了平稳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2016年,预计

7、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000亿元、区级财政收入173.6亿元,分别是2011年的1.5倍、1.4倍;人均GDP预计达到3.5万美元左右,位列全市各区第二位;第三产业比重始终保持在96%左右,稳居全市各区之首。我们瞄准“高精尖”产业方向,明确了符合核心区定位的“二三一”产业体系,推动产业高端化、特色化有了新进展。重点功能区加快发展,构建了“两轴一带两园区”的整体空间格局,中关村东城园完成扩园工作,地均产出居中关村“一区十六园”之首,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效应不断增强;前门文化体验式消费街区初具规模,北京文化产权交易中心落户我区;深入实施王府井品牌升级战略,国际品牌中心、嘉德艺术中心等重点项目即将竣工。“

8、国家文化金融合作试验区”创建取得积极成效。国有企业改革稳步推进,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加快推动。深化“放管服”改革,上线运行三级政务服务体系网络平台,优化了区域发展环境。对外开放交流实现新突破,国际友城增至25个,累计实际利用外资29亿美元;成功举办“地坛文化庙会全球行”“王府井国际品牌节”“前门历史文化节”等活动,进一步提升了东城的国际影响力。五年来,我们举全区之力打响城市更新改造攻坚战,古都文化魅力进一步彰显。我们积极回应平房区群众改善居住环境的迫切期待和旧城保护发展的现实需要,组建城市更新改造指挥部,实行重点项目区级领导联系协调、分工负责制。坚持“一把尺子量到底”,强化基层党建引领和群众工作,

9、将党组织建在项目上,认真做好政策宣传、贴身服务、信访维稳等工作;广大党员干部冲在一线、无私奉献,发挥党的群众路线优势,赢得了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制定实施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复兴、非文保区更新改造、基础设施优化提升“三大行动计划”,建立了“政府主导、有机更新、社会参与、协同推进”的工作机制,有力推动了项目的顺利开展。老旧小区综合整治任务基本完成,棚户区、危旧房改造工作扎实推进。多渠道建设筹集保障房,为城市更新改造提供了坚实保障。我们直面难题、攻坚克难,重新启动西河沿、宝华里、钟鼓楼广场、前门东区等历史遗留项目。目前,西河沿项目已进入建设阶段;宝华里项目的清理取得突破性进展,进入实施阶段;钟鼓楼广场项目

10、顺利完成,成为附近居民休闲活动的重要场所;集中清理前门东区抢占房8000余间,通过公开征集保护专家意见建议,完成第一轮规划设计方案,使前门地区进入良性建设轨道。启动并基本完成全市最大规模、也是安全隐患最大的简易楼群天坛周边简易楼和西忠实里环境整治项目。统筹资源、创新政策、积极准备,启动核心区体量最大的望坛棚户区改造项目。积极探索历史文化街区有机更新的新模式,与金隅、首创、市国资公司等企业合作,深入推进南锣鼓巷四条胡同、东四三至八条、隆福广场地区修缮整治试点工作。本着对历史负责的态度,完成了玉河遗址、外城东南角楼景观恢复以及清华寺一期、陈独秀旧居、宣仁庙等一批文物腾退修缮,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

11、、时间博物馆、史家胡同博物馆等建成开馆,皇城、东四三至八条入选“第一批中国历史文化街区”。我区名城保护工作不仅为全市积累了新鲜经验,也擦亮了古都风貌这张“金名片”。五年来,我们着力提高民生福祉,创新社会治理模式,群众在改革发展中得到更多实惠。我们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改革促发展、惠民生,进一步提升了公共服务优质化、均等化水平。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特困人员救助政策全面落实。“学区制”教育综合改革取得丰硕成果,“学院制”素质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初显成效,有力促进了教育公平,教育改革的社会满意度达到93.1%。文化惠民力度不断加大,成功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

12、”,三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全部达标,丰富了市民的文化生活。建成协和医院等4个“医联体”,分级诊疗试点、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扎实推进。完成居家养老服务顶层设计,积极引入市场和社会力量提供养老服务,为全区完成居家养老工作打下基础,我区被确定为国家级“医养结合”试点单位。“奥林匹克体育生活化”社区建设全面推进,全国“全民健身示范城区”试点工作圆满完成。完善社区商业服务体系,“一刻钟社区服务圈”实现全覆盖,成为全国社区商业示范区。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城市管理痼疾顽症,我们以平房区为重点,着力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制定平房翻改建、违法建设拆除等系列标准规范,在10个平房区街道全面推行物业管理模式,加大综合执

13、法力度,推动城市管理由末端管理逐步向源头治理转变,“城市病”治理取得显著成效。着手研究胡同停车问题,全区单行单停胡同达到66条,停车自治管理示范街达到30条,大幅度改善了交通秩序。深入推进城市管理和社会服务管理“两网融合”,组建区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实现区街两级平台平稳运行;设立全区统一的96010为民服务热线,快速响应和处置能力不断增强。深入推进“美丽东城”建设,以重大活动服务保障为契机,实施环境综合整治工程;落实清洁空气行动计划,累计完成6.5万户清洁能源改造,全区总体实现“无煤化”;完成总长16.1公里的环二环城市绿廊工程,明城墙遗址公园东南角绿地建成开放式公园,为市民提供了环境优美的休

14、闲健身空间;启动大通滨河公园等绿化工程,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6.86平方米,城市环境品质进一步提升。深入开展“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创建工作并顺利通过民政部验收,“多元参与、协商共治”模式被评为“2015年度中国社区治理十大创新成果”。健全信访代理制、社会矛盾排查调处综合机制,推进“平安东城”常态化建设,有效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群众安全感持续提升。五年来,我们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广泛凝聚合力,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氛围更加浓厚。我们坚持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政绩,全面履行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和“两学一做

15、”学习教育,广大党员干部受到了深刻的思想政治洗礼,作风建设持续好转,我区被评选为全国创先争优先进区委;市委主要领导全程参加区委常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并给予充分肯定;选派党员干部进社区服务群众的做法,入选全国教育实践活动群众路线工作法100例优秀案例。切实加强宣传思想工作,认真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全区意识形态管理更加严格,正面引导更加有力。围绕全区中心工作,深入推进区划调整后领导班子建设、干部队伍优化工作,坚持从严监督管理与关心关爱干部相结合,出台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实施细则关于在全区中心工作中引导干部奋发有为、履职担当的若干意见等文件,对城市更新改造重点项目中表现突出的个人予以及时奖励和通

16、报表扬,广大党员干部推动中心工作、踏实干事创业的氛围更加浓厚。规范选人用人工作,完善“三述两评”考核模式,选派优秀干部到重点项目、社区挂职锻炼,一大批工作成绩突出、扎实肯干的干部成长为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市级文化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建设取得重要成果。我们认真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研究制定系列文件,调整优化区委党建工作领导小组,成立“区委党建办”“区委主体办”,积极探索“大党建”工作格局。以区域化党建为抓手,开展了社区物业管理党建联建、党建工作示范点创建活动,统筹推进各领域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坚持从严管理党员队伍,开展了党员组织关系集中排查、党费收缴等专项检查,持续开展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和社区党的建设“三级联创”活动,基层党建工作水平显著提升。通过设立“党员先锋日”,党支部与低保家庭“一对一”结对帮扶,开展“千面党旗展风采、万名党员做奉献”志愿服务等活动,进一步密切了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打造“红云东城”非公党建信息平台,扩大了非公领域党建覆盖面。牵住主体责任“牛鼻子”,探索创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