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斋记精品课件

上传人:x**** 文档编号:134303162 上传时间:2020-06-04 格式:PPT 页数:44 大小:1.3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苦斋记精品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苦斋记精品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苦斋记精品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苦斋记精品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苦斋记精品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苦斋记精品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苦斋记精品课件(4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苦斋记 刘基 苦斋记 刘基 乐 境 物 人 理 可炼品性 可利世人 可悦身心 趣 情 乐于乐 乐为苦 乐于苦 苦为乐 章溢 1314 1369 明初大臣 字三益 号匡山居士 浙江龙泉人 元末组织地主武装 助元将石抹宜孙 镇压农民起义军 以功授浙东都元帅府佥事 辞不赴 退隐匡山 朱元璋取处州后 与刘基 宋濂 叶琛同被聘请重用 授营田司佥事 巡行江东 两淮等地 按田定租 民以为便 继为湖广按察佥事 兴办屯田 后调往浙东 使其子存道率旧部助李文忠取福建 官至御史中丞兼赞善大夫 中国名家书斋雅趣 无止境斋著名文学家 李自成 的作者姚雪垠 博学多才 为了达到学无止境的目的 读更多的书 识更多的理 便把书

2、房命名为 无止境斋 惜字庵清代史家黄宗羲一生博览群书 通晓天文 地理 律历 数学等 作文时惜字如金 力求简洁 因此 他把自己的书斋名取名为 惜字庵 绿林书屋20世纪20年代初 我国著名的文学家 思想家 革命家鲁迅先生支持学生运动 被反动文人评为 学匪 学匪 住的房子 当然是强盗所在 因此 鲁迅先生把其寓所居住处北京阜成门内西三条胡同的书房 起名为 绿林书屋 以此来讽刺反动文人的诬蔑 学老庵南宋著名诗人陆游 晚年取 师旷老而学犹秉烛夜行 把书斋命名为 学老庵 寓意为要活到老 学到老 瓶水斋清代诗人舒位 一生涉猎极广 知识渊博 写起诗来挥洒自如 得心应手 他 积三十年 成二千首 可他自谦不足 把自

3、己的知识和创作成就比作汪洋大海中吸出的一瓶水 故把书房取名为 瓶水斋 七录斋明代著名文学家张溥 他小时候并不聪颖 看到别人看书过目成诵 常常气得捶自己的脑袋 骂自己愚笨 后来 他想了一个办法 每读一遍文章 就整整齐齐地抄录一遍 边抄边诵边记 然后投于炉火之中 重抄一遍 这样反复六七次 烂熟于心 天长日久 他握笔的右手长出了老茧 为了勉励自己 他就把自己读书的屋子取名为 七录斋 诚斋南宋著名诗人杨万里任永州零凌丞时 非常尊敬力主抗金而遭贬的张浚 曾三次前往拜见 可是 张浚闭门谢客 三次不见 杨万里只得写信求见 张浚被他的精神所感动 终于接见了他 并勉励他凡事要正心诚意 杨万里深为钦佩 便把书房命

4、名为 诚斋 二月庐我国近代著名学者 诗人闻一多先生青年时求学于外 暑假返故里 依然苦读不辍 每年暑假约两个月 他都在家里读书 他风趣地把自己的书房称为 二月庐 龙虫并雕斋我国著名语言学家王力教授著作甚丰 有浩瀚的专著 有精美的小品 拿他自己的话来说 古人有所谓雕龙 雕虫的说法 在这里 雕龙指专门所著 雕虫指一般的小文章 小意思 龙虫并雕 两样都干 故他把自己的书斋取名 龙虫并雕斋 师牛堂我国著名画家李可染把自己的画室命名为 师牛堂 他解释说 牛给予人类的多 取之人类的少 人人学此精神 多给少取 社会主义事业何患不日进千里 李可染先生以 师牛 自勉 毕生耕耘画坛 成为画坛大师 作品名扬海内外 此

5、外 还有许多名人的书房名也很有趣 如著名漫画家丰子恺的 缘缘堂 语言学家杨树达先生的 积微居 等 玄亭 西汉文学大师杨雄饮冰室 梁启超陋室 刘禹锡老学庵 陆游七焚斋 张溥绿林书屋 鲁迅三味书屋 寿敬吾羿楼 柳亚子耕堂 孙犁无止境斋 姚雪垠晚晴居 苏金伞 苦斋 是浙江龙泉人章溢的书室名 刘基 1311 1375 明初大臣 政治家 文学家 字伯温 浙江青田 今县 人 元朝末年进士 曾任江西高安县丞 江浙儒学副提举 不久弃官隐居 后出任浙东行省都事 因反对招抚方国珍而被革职 乃回乡组织地主武装 镇压当地起义军 又著 郁离子 以寓言形式批判元末暴政 元至正二十年 1360 到应天 治今江苏省南京市 劝

6、朱元璋脱离韩林儿 并为其筹划用兵次第 参与机要 辅佐平定天下 朱元璋称帝 把他比为诸葛亮 明初 任御史中丞兼太史令 诸大典制 均参与议定 洪武三年 1370 授弘文馆学士 封诚意伯 次年辞官 他性刚嫉恶 与淮西诸功臣不合 终为胡惟庸所陷 忧愤成疾而死 一说被胡惟庸遣医毒死 谥文成 他博通经史 尤精天文兵法 诗歌雄浑而富于想象 散文风格古朴 笔意奔放 一反元末卑弱之风 有不少优秀作品 反映了元末社会的动乱和人民的疾苦 对当时社会现实的黑暗与丑恶都有所讽刺 著有 诚意伯文集 20卷及其他著述多种 他的代表作 郁离子 全书二卷 凡十八篇 一百九十五条 每条多则千言 少则百字 主要是针砭时政的语言或故

7、事 其文构思精巧 文笔犀利 富于情趣 发人深省 作者借假托人物郁离子之口 发表对社会 世态人情的看法 有些见解 至今仍能给读者以深刻的启迪 著有 诚意伯文集 20卷及其他著述多种 解题 本文选自 诚意伯文集 在旧社会 士大夫阶层生活优越 常常在住室之外 另跸一些房舍 作为闲居读书之所 就是通常说的书斋 z为了表示风雅 又常常为书斋写一些解说文字 一般称为什么斋记 记可以由自己写 也可以请另别人写 这篇文章是书斋主人章溢请刘基写的一篇记 这种性质的文章 一般要包括两项内容 一是斋的情况 着重写景物布置 一是斋的意义 着重写主人的襟怀 这篇文章就是这样写的 而且 写得比较出色 斋 屋舍 一般指书房

8、 学舍 记 记载事物的文章 此文名为 苦斋记 顾名思义 可看出它 记 的是 斋 之 苦 苦况与苦义 1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楹联 中伤 粟菽 茹啖 拊石 清泠 荼蓼 疏粝 沸沸汩汩 醉醇饫肥 室十有二楹 覆之以茆 m o 在匡山之巅 匡山在处之龙泉县西南二百里 剑溪之水出焉 有 同 又 用在整数与尾数之间的连词 楹 厅堂前的柱子 又为计算房屋的单位 房屋一间称一楹 覆之以茆 茆 通 茅 茅草 介词结构后置 匡山 山四面高中间低 其形似匡 故名匡山 匡 古代盛饭用具 通作 筐 出 发生 发源 焉 于是 这里 写苦斋的格局与坐落 苦斋坐落之匡山的位置 二百里 见离县城之僻远 其 苦 意亦含其中 岩

9、崿 皆苍石 岸外而臼中 其下惟白云 其上多北风 风从北来者 大率不能甘而善苦 故植物中 zh ng 之 其味皆苦 而物性之苦者亦乐生焉 岩崿 山崖 岩 与 崿 同义复用 苍 青色 即外岸而中臼 外面高 中间低 岸 高貌 臼 舂米的器具 用石或木凿成 中部凹下 此指其形如臼 此写匡山之地势形貌 见苦斋环境险恶之 苦 其 它的 代词 惟 只有 大率 大抵 大概 不能甘而善苦 意思是不能使受它吹拂的植物长出甜味而容易使它们长出苦味 善 容易 乐生 乐于生长 焉 于是 在这里 写匡山气候之恶劣与所生植物之特征 直接点出 苦 意 而物性之苦者亦乐生焉 一语 既收束上文 又开拓下文 第一段 起笔交代苦斋之

10、所属 并从其环境 气候与植物特性的简略介绍中 说明 苦 的由来 莫不族布而罗生焉 野蜂巢其间 采花髓作蜜 味亦苦 山中方言谓之黄杜 初食颇苦难 久则弥觉其甘 能已积热 除烦渴之疾 其槚 ji 荼 ch 亦苦于常荼 其泄水皆啮石出 其源沸沸汨汨 其中多斑文小鱼 状如吹沙 味苦而微辛 食之可以清酒 族布 同类植物一丛丛地到处分布 族 丛聚 罗生 罗列生长 族 罗 均为名词作状语 总括一笔 概言物性之苦的植物皆乐生于此苦地 巢 做窝 用如动词 花髓 指花蜜 花朵分泌出来的甜汁 能引诱蜂蝶等昆虫来传播花粉 苦难 指味道苦涩难于入口下咽 已 止 治 消散 烦渴之疾 燥热心烦的病 槚荼 苦茶 荼 古 茶

11、字 于 比 介词 泄水 指瀑布 啮石出 意思是从石缝间冲刷而出 啮 咬 引申为侵蚀 此处为冲刷之意 斑文 条状花纹 文 同 纹 写茶也苦得异样 本该是甜的蜜也苦 但苦有其用 可治病除疾 写恶水中之鱼亦苦 但可 清酒 又不同一般 第二段 具体写乐生于此地的 物性之苦者 木 草 菜 果 蜜 茶 鱼等物之苦 从实物方面说明苦斋命名之来 山去人稍远 惟先生乐游 而从者多艰其昏晨之往来 故遂择其窊 w 而室焉 携童儿数人 启陨箨 tu 以蓺粟菽 茹 r 啖 d n 其草木之荑实 间 ji n 则蹑屐登崖 倚修木而啸 或降而临清泠 樵歌出林 则拊石而和之 人莫知其乐也 去人 指离开人居住的地方 去 距离

12、艰 以 为艰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昏晨 早晚 室 筑室 用如动词 言主人亦喜苦中之乐 承首段补说建苦斋于此的原因 童儿 年岁小的仆人 童 僮 的本字 谓奴仆 启 开 扫除 陨 坠落 脱落 箨 笋壳的俗称 蓺 种植 粟 谷子 古代为粮食的通称 菽 大豆 引申为豆类的总称 茹啖 吃 二字同义 荑 茅草的嫩芽 写其种植吃食之乐 间 间或 有时 降 向下走 临 到 清泠 清爽寒凉之意 此处指清凉的溪水 樵歌 此指打柴人唱的山歌 出林 指樵歌的声音传出树林 写其游山玩水之乐 结尾总写一笔 直以 乐 字点出 第三段 承前段补述建苦斋的由来和记述苦斋生活的概况与乐趣 前段写 物性之苦者亦乐生焉 此段就有点 人

13、性之苦者亦乐生焉 的意味了 今夫膏粱之子 燕坐于华堂之上 口不尝荼蓼之味 身不历农亩之劳 寝必重 ch ng 褥 r 食必珍美 出入必舆隶 是人之所谓乐也 一旦运穷福艾 颠沛生于不测 而不知醉醇 ch n 饫 y 肥之肠 不可以实疏粝 l 籍柔覆温之躯 不可以御蓬藋 di o 虽欲效野夫贱隶 跼跳窜伏 偷性命于榛 zh n 莽而不可得 庸非昔日之乐 为今日之苦也耶 夫 那些 代词 膏粱之子 富贵之家的人 燕坐 闲坐 安坐 燕 通 宴 安闲 华堂 华丽的厅堂 历 经历 农亩 农田 重 多 多层 厚 舆隶 仆役 舆和隶 都是我国古代对一种奴隶或差役的称呼 运穷 运尽 艾 止 尽 颠沛 跌倒 引申为

14、处境狼狈 生活困顿 不侧 意外 醉醇饫肥 酣饮味道浓厚的酒 饱餐肥美的肉食 醉 酣饮 饫 饱食 醇 酒质浓厚 肥 肥美 醇 和 肥 都用作名词 实 装满 疏粝 粗劣的饭食 疏 糙米 粝 粗米 籍柔覆温 铺着柔软的垫褥 盖着温暖的被子 籍 通 藉 以物铺垫 柔 温 都用如名词 御 用 蓬藿 此处指用蓬草 藿草编的衣物 偷 苟且 庸 岂 难道 表示反问 批评膏粱之子只求安逸享乐 一旦遇到逆境就不能生活 承上文之议论 说明 人知乐其乐 而不知苦生于乐 之意 第四段 深入一层 在前面叙事的基础上发表议论 从事理方面阐明苦与乐的相为倚伏 互为转化的辩证关系 此为全文的重点之所在 刘子闻而悟之 名其室曰苦

15、斋 作 苦斋记 刘子 刘基自称 子 先生 名 命名 取名 动词 最后一段收结全文 说明作记原因 2 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 并解释 室十有二楹 燕坐于华堂之上 籍柔覆温之躯 有 通 又 燕通 宴 安逸 安闲 籍通 藉 垫 3 文言实词 岸外而臼中 即外岸而中臼 外面高 中间低 岸 高貌 臼 舂米的器具 用石或木凿成 中部凹下 此指其形如臼 故植物中之 中 受到能已积热 已 止 治 消散 其洩水皆啮石出 啮 冲刷 茹啖其草木之荑实 茹啖 吃 一旦运穷福艾 艾 止 尽 不可以实疏粝 实 装满 4 文言虚词 剑溪之水出焉 焉 于是 这里 于是鲜支 黄蘖 苦楝 侧柏之木 之 助词 这里用于和中心词具有同

16、一性的定语之后 可译为 这一类的 下文 之草 之菜 之实 之笋 的 之 与此同 久则弥觉其甘 则 就 连词 人莫知其乐也 莫 没育谁 代词 人知乐之为乐 之 用于短语的主谓间以取消其独立性 而不知苦之为乐 而 却 连词 则乐与苦相去能几何哉 则 那么 连词 虽欲效野夫贱隶 虽 即使 连词 井以甘竭 以 因为 5 古今异义 古义 初食颇苦难 指味道苦涩难于入口下咽 今义 痛苦和灾难 6 词类活用 野蜂巢其间 巢 做窝 用如动词 而从者多艰其昏晨之往来 艰 以 为艰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故遂择其窊而室焉 室 筑室 用如动词 人知乐其乐 前一个 乐 用为动词 意动用法 而不知醉醇饫肥之肠 醉醇饫肥 酣饮味道浓厚的酒 饱餐肥美的肉食 醉 酣饮 饫 饱食 醇 酒质浓厚 肥 肥美 醇 和 肥 在这里都用作名词 籍柔覆温之躯 柔 温 都用如名词 必先苦其心志 劳其筋骨 饿其体肤 苦 使 困苦 使动用法 劳 使 劳累 使动用法 饿 使 饥饿 使动用法 整理疏通文意苦斋所属格局位置气候恶劣植物特征点出 苦 意 文言资料卡片 文言实词 岸外而臼中 即外岸而中臼 外面高 中间低 岸 高貌 臼 舂米的器具 用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