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长征课件最新人教版

上传人:ji****en 文档编号:134300916 上传时间:2020-06-04 格式:PPTX 页数:59 大小:4.0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律长征课件最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七律长征课件最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七律长征课件最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七律长征课件最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七律长征课件最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律长征课件最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律长征课件最新人教版(5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935年10月 毛泽东率领中央红军到达陕北革命根据地 回顾一年来红军所战胜的无数险阻 他满怀豪情 以极其轻松的笔调写下了这首气壮山河的伟大诗篇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领略伟人的风采 七律 长征毛泽东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1 认识3个生字 会写3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 远征 等词语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毛泽东 字润之 笔名子任 1893年12月26日出生于湖南湘潭一个农民家庭 1976年9月9日在北京逝世 中国人民的领袖 马克思主义者 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 战略家和理论家 中国共产党

2、 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 诗人 书法家 中央主力红军为了摆脱国民党军队的 围剿 保存自己的实力 于1934年10月从江西瑞金出发 一路跋山涉水 翻过五岭 突破乌江天险 四渡赤水 越过气势磅礴的乌蒙山 接着又巧渡金沙江 强渡大渡河 飞夺泸定桥 然后爬雪山 过草地 最后翻过岷山 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 在这短短的一年时间里 红军战士开动双脚 长驱二万余里 纵横十一个省 完成举世无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这首诗就是毛泽东同志在1935年10月长征即将结束的时候写的 点击听朗读 逶迤丸岷磅礴 w i y w n m n p ng b 磅 蒙 指名读课文 同学互评 字音是否正

3、确 句子是否通顺 说一说课文写了什么 本诗生动地概述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艰难历程 赞颂了中国工农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结构 独体字 组词 泥丸糖丸 造句 小明很喜欢吃糖丸 音序 W部首 丿 书写指导 撇画舒展 横折弯钩坚挺有力 丸 w n 书写指导 山 扁小 厂 撇画舒展 两 土 竖在一条线上 结构 上下 组词 山崖云崖 造句 望着那陡峭的山崖 让人不寒而栗 音序 Y部首 山 崖 y 书写指导 左窄右宽 民 的斜钩要斜中取正稳住重心 结构 左右 组词 岷山岷江 造句 岷山是位于我国四川省一座雪山 音序 M部首 山 岷 m n 第一部分 第1句 边读边想 想想这首诗可分几部分 第二

4、部分 第2 3自然段 在长征中 不怕难 的具体事例 第三部分 第4自然段 总结全诗 表达长征胜利后的心情 本诗生动地概述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艰难历程 赞颂了中国工农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再读课文 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 初读课文后 你感受到了什么 我们从读中感受到了红军战士在长征途中 遇到困难当做平平常常的事 那种英勇豪迈的精神 1 根据拼音写词语 n w nsh ny m nsh n 泥丸 山崖 岷山 1 理解诗意 抓住重点词句感受毛泽东及其中国工农红军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英勇豪迈的气概 重难点 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 我们已经初步理解了课文内容 为了更深入地理解课文 老师送给大家一把金

5、钥匙 这就是核心问题和串珠问题 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理解课文 核心问题 这首诗写了红军长征的哪几幅 征难图 表现了红军战士怎样的精神 串珠问题 1 红军的远征之 难 有哪些具体表现 红军又是如何看待这些困难的 2 红军长征途中征服了万水千山 作者为什么只选择五岭 乌蒙 金沙江 大渡河和岷山来写 3 岷山终年积雪 山上空气稀薄 从来没有人走过 毛主席为什么说 更喜岷山千里雪 怎样理解这句诗 听录音回顾课文 七律 长征毛泽东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 只等闲 五岭 逶 w i 迤 y 腾细浪 乌蒙 磅礴 b 走泥丸 w n 金沙 水拍云崖 暖 大渡 桥横铁索 寒 更喜岷 m n 山 千里雪 三军 过后

6、尽开颜 万水千山 这里的 千 万 都是泛指 形容山很多 水很多 隐含着困难多 艰险多 等闲 平平常常的意思 五岭 即越城岭 都庞岭 萌渚岭 骑田岭 大庾岭的总称 位于湖南 江西 广东 广西四省边境 七律 长征毛泽东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 只等闲 五岭 逶 w i 迤 y 腾细浪 乌蒙 磅礴 b 走泥丸 w n 金沙 水拍云崖 暖 大渡 桥横铁索 寒 更喜岷 m n 山 千里雪 三军 过后尽开颜 逶迤 弯弯曲曲连绵不断的样子 细浪 小浪花 乌蒙 指乌蒙山 在云南 贵州两省之间 磅礴 气势 盛大 这里指山势高大 险峻 走泥丸 小泥球在脚下滚过去 七律 长征毛泽东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 只等闲

7、五岭 逶 w i 迤 y 腾细浪 乌蒙 磅礴 b 走泥丸 w n 金沙 水拍云崖 暖 大渡 桥横铁索 寒 更喜岷 m n 山 千里雪 三军 过后尽开颜 金沙 指金沙江 是长江上游的一段 云崖 高耸入云的山崖 大渡 指大渡河 铁索 大渡河上的泸定桥 红军过桥时只剩下十三根铁索 七律 长征毛泽东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 只等闲 五岭 逶 w i 迤 y 腾细浪 乌蒙 磅礴 b 走泥丸 w n 金沙 水拍云崖 暖 大渡 桥横铁索 寒 更喜岷 m n 山 千里雪 三军 过后尽开颜 岷山 在四川 甘肃交界的地方 海拔4000米左右 终年积雪 三军 在古代 大国军队都设中军 上军 下军三军 后来通常用 三

8、军 来泛指全军 尽开颜 全都喜笑颜开 译文 红军不怕远征的艰难险阻 把历经千山万水的艰难困苦看作是平平常常的事 五岭山脉那样高低起伏 绵延不绝 可在红军眼里不过像翻腾着的细小波浪 乌蒙山那样高大雄伟 气势磅礴 可在红军看来 不过像在脚下滚过的泥丸 金沙江两岸悬崖峭壁 湍急的流水拍击着两岸高耸的山崖 给人以温暖的感受 大渡河上的泸定桥横跨东西两岸 只剩下十几根铁索 使人感到深深的寒意 更使红军欣喜的是踏上了千里皑皑白雪的岷山 三军过后 人人心情开朗 个个喜笑颜开 首联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以豪纵的语势 概括地写出红军在长征中的英勇无畏 乐观豪迈 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 等闲 是 寻常 平

9、常 之意 显示了诗人视自然之敌若梯米 玩社会之敌于股掌的统帅风度 只 加强了坚定的语气 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 不怕 等闲 构成了全诗的主旋律 不怕 二字是全诗的诗眼 只等闲 强化 重申了 不怕 远征难 包举了这一段非凡的历史过程 万水千山 则概写了 难 的内外蕴涵 这一联如高山坠石 滚滚而下 牵动着全篇 也笼罩着全诗 对红军蔑视困难的革命精神作了突出和强调 表现了红军在刀剑丛中从容不迫 应付自如 无往不胜的铁军风貌 首联是全诗的总领 以下三联则紧扣首联展开 颔联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这一联是写山 也是写红军对山的征服 从红军的视觉写出 将五岭 乌蒙这两大高峻 广袤的山脉化小 一如粼粼

10、细浪 一如滚动泥丸 正因其小 则反衬出红军形象的高大与万难不惧的精神 五岭 乌蒙本是客观的存在物 但当它进入诗人的视野 也就成了审美的对象 所以它不再是单纯的山 而是被感情化了的对象 逶迤 磅礴 极言山之高大绵亘 这是红军也是诗人心中的山 极大和极小正是诗人对山的感知 这里重在小而不在大 愈大则愈显红军长征之难 愈小则愈显红军之不怕 重在小也就突出了红军对困难的蔑视 通过两组极大与极小的对立关系 诗人充分地表现了红军的顽强豪迈 的英雄气概 从艺术手法上说 这是夸张和反衬 明是写山 暗写红军 动静结合 明暗结合 反衬对比 十分巧妙 颈联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这一联是写水 也是写红军对

11、水的征服 红军渡过金沙江和大渡河在长征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 金沙江宽阔而湍急 蒋介石梦想利用这一天险围歼红军于川 滇 黔边境 1935年5月红军巧渡金沙江 如果说巧渡金沙江是红军战略战术最富有智慧 最成功的一次战斗 那么强渡大渡河则是红军表现最勇敢 最顽强的一次战斗 大渡河的险恶也不亚于金沙江 且有敌人的重兵把守 狡猾的敌人还拆掉河上泸定桥的木板 只留下十三根铁索 但是英勇的红军硬是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闯过了大渡河 粉碎了蒋介石企图使红军成为第二个石达开的 阴谋 所以这两句所写的战斗都是具有典型意义的 五岭 乌蒙 两句通过红军的主观感受直接表现了红军的英雄气慨 这两句则是通过写景来记事 通过记事来

12、表现红军的英雄事迹 尾联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直抒红军征服大雪山之后的欢乐心情 是对首联的回应 开端言 不怕 结尾压 更喜 强化了主题 升华了诗旨 更喜 承上文而来 也是对上文的感情收束 红军过五岭 越乌蒙 度金沙 抢大渡 从敌人的重围中杀出一条血路 自然令人欣喜 而现在 红军又翻岷山 进陕北 胜利大会师已为时不远 战略大转移的目的已基本实现 与前面的种种喜悦相比 它自然更胜一筹 尽开颜 写三军 的欢笑 这是最后胜利即将到来的欢笑 以此作结 遂使全诗的乐观主义精神得到了进一步的凸现 这是一首革命英雄主义的宏伟乐章 是对红军长征胜利的最为辉煌的美学总结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13、 这句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表现了什么 对偶 颔联运用对偶的修辞方法 承接 千山 先用 逶迤 和 磅礴 极言山势雄险 后用 细浪 和 泥丸 的比喻言其渺小 表现出了红军藐视困难的英雄气概和敢于战胜一切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阅读方法解密 判断对偶的方法 概念 把一对字数相等 结构相同或相似的句子对称地放在一起 来表达相似 相关或相反 相对意思的修辞方法 效果 便于吟诵 易于记忆 用于诗词 有音乐美 表意凝练 抒情酣畅 判断方法 两两相对 字数相等 句法相似 意义相似 相关或相反 相对 运用 见本课 课后练习单 第二 6题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体会 寒 和 暖 的含义 颈联承接 万水

14、 概括了巧渡金沙江 飞夺泸定桥两件事 从中可以体会到红军克敌制胜 勇往直前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暖 字写出了金沙江风高浪急 雾水飞溅的实景 烘托出红军战士渡江脱险的喜悦心情和一片沸腾的景象 寒 字既烘托出泸定桥险恶的形势 又描绘出红军战士浴血奋战 飞夺泸定桥的壮烈情景 同学们刚才已经跟随老师走进文本 感受到了红军不畏艰险的革命精神 让我们拿起金钥匙开启智慧之门 核心问题 腾越五岭 疾跨乌蒙 巧渡金沙江 飞夺泸定桥 喜踏岷山雪 表现了毛泽东领导的红军战士不畏艰险 藐视一切困难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这首诗写了红军长征的哪几幅 征难图 表现了红军战士怎样的精神 1 红军的远征之 难 有

15、哪些具体表现 红军又是如何看待这些困难的 红军长征途中遇到的艰难险阻 过五岭 乌蒙 渡金沙江 大渡河 翻越岷山 面对这一切艰难困苦 红军是 不怕 只等闲 客观环境与主观心理的鲜明对比 充分体现了红军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百折不挠的坚毅精神 串珠问题 2 红军长征途中征服了万水千山 作者为什么只选择五岭 乌蒙 金沙江 大渡河和岷山来写 红军长征 是中国和世界革命史上空前的壮举和奇迹 包括对敌武装的斗争和冲破自然环境的险阻两个方面 要用56个字来描写长征丰富浩大的历史内容和红军不可胜数的英雄业绩 几乎是不可能的 因此 作者必须选择最能表现红军伟大精神和不朽业绩的典型战例场景 这些片段和场景如实 概括

16、形象地体现了长征途中的艰难险阻 表现了红军战士的英雄壮举 礼赞了长征精神 战胜一切困难的勇气 智慧和力量 3 岷山终年积雪 山上空气稀薄 从来没有人走过 毛主席为什么说 更喜岷山千里雪 怎样理解这句诗 翻越 千里雪 的岷山 其困难程度超过 逶迤 的五岭和 磅礴 的乌蒙山 但由于这时胜利在望 心情舒畅 喜 由心生 表现了红军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腾 乌蒙山 五岭 喜 飞夺泸定桥 巧渡金沙江 七律 长征 走 暖 寒 过岷山 英勇无畏乐观向上 只等闲 本诗生动地描述了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艰险历程 热情地歌颂了中国工农红军不怕艰难困苦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风雨送春归 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 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 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 她在丛中笑 卜算子 咏梅毛泽东 西风烈 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 马蹄声碎 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 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 苍山如海 残阳如血 忆秦娥 娄山关 毛泽东 山 快马加鞭未下鞍 惊回首 离天三尺三 山 倒海翻江卷巨澜 奔腾急 万马战犹酣 山 刺破青天锷 未残 天欲堕 赖以拄其间 十六字令 毛泽东 民谚 有志始知蓬莱近 无为总觉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