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中考语文复习(河南)语文知识梳理课件:古诗文部分―文言文篇目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4300479 上传时间:2020-06-04 格式:PPT 页数:458 大小:9.7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中考语文复习(河南)语文知识梳理课件:古诗文部分―文言文篇目_第1页
第1页 / 共458页
2016中考语文复习(河南)语文知识梳理课件:古诗文部分―文言文篇目_第2页
第2页 / 共458页
2016中考语文复习(河南)语文知识梳理课件:古诗文部分―文言文篇目_第3页
第3页 / 共458页
2016中考语文复习(河南)语文知识梳理课件:古诗文部分―文言文篇目_第4页
第4页 / 共458页
2016中考语文复习(河南)语文知识梳理课件:古诗文部分―文言文篇目_第5页
第5页 / 共4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中考语文复习(河南)语文知识梳理课件:古诗文部分―文言文篇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中考语文复习(河南)语文知识梳理课件:古诗文部分―文言文篇目(45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古诗文部分 之 文言文篇目 文言文篇目 10岳阳楼记 11醉翁亭记 12出师表 1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4鱼我所欲也 9小石潭记 15曹刿论战 16邹忌讽齐王纳谏 1 论语 十则 2桃花源记 3陋室铭 4爱莲说 5三峡 6记承天寺夜游 7马说 8送东阳马生序 节选 1 论语 十则 近八年古诗文阅读未考查 古诗文默写考查2次 2008 2011 原为RJ版七年级上册第10课 SJ版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诵读欣赏 YW版七年级上册第21课 九年级上册第25课 注 现RJ版七年级上册篇目名为 论语 十二章 SJ版篇目名为 论语 八则 YW版七年级上册篇目名为 论语 六则 九年级上册篇目名为 论语 十则

2、课文再现 子曰 学而时习 之 不亦说 乎 有朋自远方来 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 不亦君子 乎 学而 曾子曰 吾日 三省 吾身 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 乎 传 不习乎 学而 子曰 温故 而知新 可以为师矣 为政 时习 按一定的时间复习 时 按时 说 通 悦 愉快 愠 y n 生气 发怒 君子 这里指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日 每天 三省 x ng 多次进行自我检查 三 泛指多次 省 自我检查 反省 信 真诚 诚实 传 chu n 老师传授的知识 故 学过的知识 教材中重要注释 子曰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 子曰 由 诲女 知之乎 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 是知 也 为政 子曰 见贤思齐

3、 焉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里仁 子曰 三人行 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 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 曾子曰 士不可以不弘毅 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 不亦重乎 死而后已 不亦远乎 泰伯 子曰 岁寒 然后知松柏之后凋 也 子罕 子贡问曰 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 其恕 乎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卫灵公 罔 w ng 迷惑 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 殆 d i 疑惑 女 通 汝 你 知 通 智 聪明 智慧 齐 向 看齐 焉 于此 意思是 在其中 善者 好的方面 优点 弘毅 刚强 勇毅 凋 凋谢 恕 指儒家的推己及人 仁爱待人 孔子 名丘 字仲尼 春秋时鲁国人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他提

4、倡仁政 德治与礼乐教化 创立了儒家学派 考点梳理 论语 儒家经典著作 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 内容以伦理 教育为主 是研究孔子及其创立的儒家学说的主要文献 与 大学 中庸 孟子 合称为 四书 通假字 1 不亦说乎说 通 悦 愉快 2 诲女知之乎女 通 汝 你 3 是知也知 通 智 聪明 智慧 一词多义 下列句子中画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人不知而不愠 是知也 诲女知之乎B 可以为师矣 为人谋而不忠乎C 学而时习之 人不知而不愠D 有朋自远方来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E 不亦乐乎 然则何时而乐耶 E 答案 古今异义 1 学而时习之时 名词作状语 按时 2 吾日三省吾身日 名词作状语 每天

5、3 传不习乎传 动词用作名词 老师传授的知识 4 温故而知新故 形容词用作名词 学过的知识 新 形容词用作名词 新的理解和体会 5 见贤思齐焉贤 形容词用作名词 贤人 齐 形容词用作动词 向 看齐 6 岁寒 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后 方位名词作状语 到 最后 词类活用 1 学而时习之 不亦说乎 译文 学习了 知识 并按一定的时间复习它 不也是很愉快吗 2 人不知而不愠 不亦君子乎 译文 人家不了解 我 我 却不生气 不也是有道德修养的人吗 3 温故而知新 可以为师矣 译文 温习学过的知识 可以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 凭 这一点 就可以做老师了 4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译文 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感

6、到迷惘而无所适从 只空想却不读书就会感到疑惑 重点语句翻译 5 见贤思齐焉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译文 见到贤人就向他学习 希望能和他看齐 见到没有德行的人 内心 就要反省是否有和他一样的错误 6 三人行 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 译文 几个人一同走路 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 我要选取他们的优点来学习 看到自己也有 他们那些短处就要改正 7 士不可以不弘毅 译文 有志向的人不可以不刚强 勇毅 8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译文 自己不愿意的事情 不要施加给他人 孔子在学习方法上的主张有 学而时习之 不亦说乎 温故而知新 可以为师矣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在学习态度上的主张有 知之

7、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 是知也 三人行 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 体会 示例 孔子的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是最有效的读书方法 一味读书而不思考 就会被书本牵着鼻子走而失去主张 所谓 尽信书不如无书 反之 一味地空想而不去学习和实践 终究会一无所得 课后题展示 答案 1 用课文中原句回答 孔子在学习方法和态度上有哪些主张 试就其中一点谈谈你的体会 YW版课后题 2 课文中有些话已凝固为成语 试着把它们找出来 YW版课后题 变式提问 选文中不少句子已经演变为成语 请写出4个 六盘水中考 3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是最早由儒家提倡的待人接物的处世之道 对此 曾经有过不同看法 联系

8、自己的生活体验 全班讨论 怎样看待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RJ版课后题 温故知新 见贤思齐 任重道远 死而后已 三人行 必有我师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答案 这是孔子提倡的 忠恕之道 这句话的意思是 自己不希望或不想要的东西 不要强加给别人 这对于今天提倡的建设 和谐社会 有着一定的借鉴意义 答案 1 请用自己的语言写出 吾日三省吾身 的具体内容 吉林中考 中考题链接 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 跟朋友往来是不是诚实呢 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过呢 2 请用自己的语言写出 三人行 必有我师焉 的原因 吉林中考 一个人就算再不起眼 也有他优于别人的地方 学人之长 补己之短 才能不断进步 3 做到孔子

9、教导的 人不知而不愠 对我们处理好人际关系有何益处 普洱中考 不怨天尤人 能严格要求自己 约束和克制自己的言行 使之合乎道德规范 宽容对待别人 能让人际关系更加和谐 融洽 示例 三人行 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 这句话告诉我们 要向一切人学习 不仅学习他人的优点 同时注意以他人的缺点作为警诫 以改正自己的缺点 答案 4 中国古代曾有 半部 论语 治天下 的说法 今天我们阅读 论语 仍然获益匪浅 请结合文中有关学习态度方面的语句 谈谈你获得的启示 普洱中考 本文通过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在学习态度 学习方法 修身养性等方面给人以启示 教育我们学习是为了更好地做人 内容深刻 富

10、有哲理 对后世的教育学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 1 观点鲜明 条理清晰 2 篇幅简短 语言精练 3 道理精深 富有哲理 备战演练 一 朝霞原创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 完成1 4题 共11分 一 曾子曰 吾日三省吾身 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学而 子曰 温故而知新 可以为师矣 为政 子曰 岁寒 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罕 子贡问曰 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 其恕乎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卫灵公 二 回年二十九 发尽白 蚤死 孔子哭之恸 曰 自吾有回 门人益亲 鲁哀公问 弟子孰为好学 孔子对曰 有颜回者好学 不迁怒 不贰过 不幸短命死矣 今也则亡 未闻好学者也 1 解释下面画线词语在句

11、中的意思 2分 1 吾日三省吾身三省 2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信 2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在文中的意思 2分 温故而知新 可以为师矣 3 语段 一 中 岁寒 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有什么深刻的含义 3分 多次进行自我检查 1分 答案 奉行 1分 温习学过的知识 可以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 凭 这一点 就可以做老师了 译对 故 新 1分 译对大意1分 共2分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 到了寒冷的冬天 才知道松柏是最后凋谢的 1分 意在告诉我们 人要不畏艰险 要能够在恶劣的环境中坚强不屈 坚守自己的人格和操守 君子的风度和才能也只有在危难的时候才能显现出来 意思对即可 2分 共3分 4 结合两个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

12、 谈谈你对孔子 恕 的思想的理解 4分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是说不要将自己厌恶的事情强加给别人 1分 不迁怒 是说不把自己的怒气发泄到别人身上 1分 这两者讲的都是人所应具备的品德修养 即为孔子所倡导的 恕 的思想 要懂得推己及人 以仁爱之心待人 这样才能做到人际关系的和谐 意思对即可 2分 共4分 答案 二 朝霞改编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 完成5 8题 共12分 一 曾子曰 吾日三省吾身 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学而 子曰 温故而知新 可以为师矣 为政 子曰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 子曰 见贤思齐焉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里仁 二 子曰 知者不惑 仁者不忧 勇者不惧 子

13、罕 子贡问曰 孔文子何以谓之 文 也 子曰 敏而好学 不耻下问 是以谓之 文 也 公冶长 子曰 夫仁者 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 雍也 5 解释下面画线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2分 1 传不习乎传 2 温故而知新故 6 把语段 一 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 1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2 见贤思齐焉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老师传授的知识 1分 学过的知识 1分 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惘而无所适从 只空想却不读书就会感到疑惑 译对 罔 殆 1分 译对大意1分 共2分 见到贤人就向他学习 希望能和他看齐 见到没有德行的人 内心 就要反省是否有和他一样的错误 译对 贤 齐 1分 译对大意1分

14、 共2分 答案 7 孔子认为什么样的人才能做老师 这与 三人行 必有我师焉 的观点矛盾吗 为什么 3分 8 两个语段中都讲了个人修养与学习方法方面的问题 请你就其中一点说说对你的启示 3分 个人修养方面 示例 吾日三省吾身 教我们要严于律己 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 教我们要推己及人 在学习 生活中 我们不仅要多进行自我反思 在反思中提高自我修养 而且要学会树立仁爱之心 终会帮人帮己 学习方法方面 示例 温故而知新 教我们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 要善于温习学过的旧知识 从而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 不耻下问 教我们要善于向他人学习 请教他人自己不知道的知识 在学习中 我们做到了这些便会不断进步 任选其

15、中一个方面 意思对即可 3分 孔子认为温习学过的知识 从中获得新的理解和体会时就可以做老师了 1分 这句话讲的是为人师表的标准 而 三人行 必有我师焉 讲的是人各有所长 应善于学习别人的长处 1分 两者发生的背景不同 所以 这两者并不矛盾 1分 共3分 答案 陕西中考改编 阅读下面文言文 完成1 4题 共13分 甲 子曰 学而时习之 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 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 不亦君子乎 学而 子曰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 子曰 三人行 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 乙 太史公曰 诗 有之 高山仰止 景行行止 虽不能至 然心乡往之 余读孔氏书 想见其为人 适鲁

16、 观仲尼庙堂 车服 礼器 诸生以时习礼其家 余祗回 留之不能去云 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 当时则荣 没则已焉 孔子布衣 传十余世 学者宗之 自天子王侯 中国言六艺 者 折中于夫子 可谓至圣矣 注 祗回 徘徊 流连 六艺 六经 即 诗 书 礼 乐 易 春秋 备战演练 1 解释下列句子中画线词语的意思 4分 1 学而时习之习 2 人不知而不愠愠 3 高山仰止仰 4 没则已焉已 2 下列各组句子中 画线词语的意思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 学而时习之四时之景不同 醉翁亭记 B 择其善者而从之王曰 善 邹忌讽齐王纳谏 C 然心乡往之烨然若神人 送东阳马生序 D 想见其为人此之谓失其本心 鱼我所欲也 温习 复习 1分 生气 发怒 1分 仰望 1分 止 1分 D 答案 3 请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 1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2 诸生以时习礼其家 4 请结合甲文中的三则语录 说说学者敬仰孔子的原因 3分 只读书 学习 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惘而无所适从 只空想却不读书 学习 就会感到疑惑 译对 罔 殆 1分 译对大意1分 共2分 众多的儒生在他家按时练习礼仪 译对 以 习 1分 译对大意1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