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毕马威咨询报告-2002年美国零售行业库存管理状况调查

上传人:tang****xu5 文档编号:134300420 上传时间:2020-06-04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毕马威咨询报告-2002年美国零售行业库存管理状况调查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精编》毕马威咨询报告-2002年美国零售行业库存管理状况调查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精编》毕马威咨询报告-2002年美国零售行业库存管理状况调查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精编》毕马威咨询报告-2002年美国零售行业库存管理状况调查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精编》毕马威咨询报告-2002年美国零售行业库存管理状况调查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编》毕马威咨询报告-2002年美国零售行业库存管理状况调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毕马威咨询报告-2002年美国零售行业库存管理状况调查(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02年美国零售行业库存管理状况调查今天,日益激烈的经济环境要求所有的零售企业制订能平衡库存和消费者需求的销售策略。在去年零售行业库存管理的调查中,毕博管理咨询(原毕马威管理咨询)发现,大多数零售企业都在关注库存管理的基本知识,今年的结果也不例外。这些基本知识仍是成功地提供产品和进行库存控制的关键要素之一。在零售行业竞争高度激烈的今天,如何通过实用、高效的库存管理技术来建立竞争优势并赢得顾客青睐成为这些企业CEO们关注的核心。去年毕博管理咨询在美国华盛顿库存管理服务(Washington InventoryServics)的协助下对美国一大批从属于各行业的连锁商店进行了广泛的调研,其中包括大

2、卖场、百货商店、超市、医药连锁、家政超市、服装专卖连锁店。零售行业概况大约53的被调研者是年销售收入超过5亿美元的企业,另外50的被调研者是拥有超过100个店面的企业。在库存管理和沟通上建立更严格的规则似乎是今年的整体趋势。调查的结果是连锁经营企业更加关注存货管理中最基本的东西,即实施严格的绩效标准和信息技术。有些工具已经确立了牢固的地位,例如品类管理和条码管理,很有可能在不久的将来成为零售行业的一大里程碑。其他一些工具,诸如EDl和销售信息共享也将在所有的行业中盛行。零售商正在连锁商业的库存管理中寻求一些真正差异化的方式。尽管”国际水平”的流程经常成为关注的中心,但是调查显示,这些零售企业更

3、热衷于先建立库存管理的基础。从这点来看,运用细节和数据来保证严格管理的实施是可能的。与供应商的关系在存货管理和与供应商建立良好的沟通上建立更好的规则是今年的普遍趋势。好几个指标显示参与者无论在实际考核还是实际操作上都增加了对存货管理的关注。使沟通更加流畅和频繁的EDI的使用也显著增加。今年,调研对象的60用EDI与供应商沟通而2001年这一比例只有38。今年使用公司内部网进行沟通的比例也增加到532001年只有29)。最普遍的分享信息的方法仍旧是电话(76)。至于在与供应商分享的信息的内容方面,销售仍旧是第一位的(70,2001年是56)。然而,销售并不是在所有行业中都名列第一。例如在调研中显

4、示近70的服装专卖店和85的家居用品连锁分享存货信息多于其他任何方面。被调研企业与供应商的沟通频率仍旧与去年相似。在与供应商共同进行市场预测方面也和去年一样,调研反馈者表示:较少与供应商分享自上而下、自下而上、或者既包括自上而下、又包括自下而上的货物计划。但是基于历史数据的预测信息的广泛分享确实大大地增加与一年前的不到30相比,现在增加到了近60。每个参与这次调研的零售企业的供应商数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很有可能是因为参加这次调研的大零售商的比例增加了,而并非反映供应商数量增加的趋势。在这次调研中每个参与吝的供应商数量似乎与提供产品的宽度和品类一致。例如70的被调研百货店与超

5、过1,000个供应商合作。而大多数被调研的专卖店与少于25个供应商合作。在过去的两年中,与这些被调研的连锁企业合作的供应商的数量似乎没有明显的变化趋势(38的被调研连锁企业认为供应商数量增加,27认为数星减少,而35则认为没有变化)。就行业来看大多数大卖场、专卖店和药店的供应商有所增加。在那些确实存在供应商数量变化的被调研企业中,认为变换供应商的理由主要是成本考虑、供应商质量、供应商发货能力、某个业务领域发展或产品组合改变。一般而言供应商为零售商带来的利润空间也没有变化。根据调研结果,56认为他们已经在利润空间上实现增长(与去年的数据57一致),但44觉得从他们供应商处获得的利润没有变化。显示

6、出利润增长的行业有服装专卖(75)和家居用品连锁店旧5)。与去年相比获得利润增长的首要原因归功于降低的存货水平,在2001年这一原因还是差价的增加。那些报告盈利增长的零售商中,65将存货周转列为首要原因,50则认为原因是更低的存货水平和增加的正常价格销售促使的差价利润增加。以行业来分析调研结果,大卖场将提高的存货周转次数列为更高利润的首要原因。根据调研,41的被调研企业采取的是集中控制的采购,紧随其后的是集中控制与门店订购相结合的方法(30)。与2001年调研结果相比,最大的变化是由门店订购的连锁企业数目减少(目前减少到7,2001年为23)。毕博管理咨询认为,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门店的

7、增加以及顾客信息更容易获取。由于对各种数据的分析能力的提高以及对顾客需求分析模型的广泛应用,零售商可以更容易地依赖于对顾客需求的集中反应能力,而不是让每个门店的管理者来做重要的库存决定。零售商仍然会保留本地管理信息的输入,但是控制点仍车牢地被掌握在中央组织里。”对库存的考量由于公司对库存的管理有多种方式,正常情况下会有不同的指标来考量存货。调研对象将一些指标根据们的重要程度按1到10来评分。今年的前三个考量指标是存货周转次数(加权平均值7.7),利润额(加权平均值7.4)和毛利率(加权平均值7.3)。2001年的结果显示同样的三个指标但是次序不同。基于不同产品组合的行业属性是决定这些指标的一个

8、重要原因。例如,超市的第一考核指标是顾客服务水平,由产品在库时间比例来考量。而专卖店将存货计划达成率作为他们的第三大指标一一比其他任何行业要高。存货补充程序包括自动补货,建立库存水平模型,品类管理。联合计划及预测补货(CPFR)或条形码交易。当调研对象被问及他们正使用什么程序时,品类管理被调研对象列为最常用的程(69)。超过一半的调研对象也使用自动补货和建立库存水平模型。百货店几乎全部使用自动补货(80的被调研企业)。品类管理在超市(92)中最流行,其次是大卖场(76) ,然后是家居用品连锁(60)和药店连锁(56)。在回答一个关于通常在什么层次(分支机构、部门、等级、产品SKU或款式颜色)来

9、保持存货的问题时,85的被调研者选择产品SKU层级,然后是部门(55,与2001年的26相比变化最大)。评估存货水平时,大多数被调研者每周考核存货水平(47),然后是月度考核(40)和每天考核(32)。每天的存货考核随行业不同有很多不同。例如,62的超市调研对象每天考量存货,但只有8的专卖店这样做。毕博管理咨询认为,“零售售商考核他们存货的时间间隔是直接由他们的反应能力和他们对存货周转的需求决定的。薄利和高周转的食品商不可能允许存货耗尽,会经常进行每天产品配送。专卖店总是在周末时面临销售高峰,不大会有每天配送,因此它们更关心能够获得每星期或每两星期的准确销售趋势。”评估存货水平的总体数字与去年

10、相比没有很大变化,除了每周考核的增加(2002年为47,2001年仅为26)。在调研对象中82保持永续单元盘存。所有行业显示至少69的企业保持永续单元盘存,100的被调研大卖场保持永续单元盘存。大多数调研对象说他们在一个单元/SKU/地点水平上保持存货(82),紧随其后的是单元部门和等级地点,两种都占33。调研对象也被问及他们是否在门店层面保持永续盘存。在所有调研对象中,有67在门店层面保持永续盘存。这个比例在所有行业中部相对一致,大卖场零售商中有76在门店层面保持永续盘存,超市则有54这样做。尽管从去年至今在永续盘存方面没有增加,但是在UPC或EAN层面持有存货的店的数量从46增加到63。在

11、供应链的任何环节任何时候能够查看永续盘存的能力在某些行业可以提高顾客服务水平。总体来说,63的被调研企业说他们能在任何时候查看整个供应链中的永续盘存。拥有这种能力的大多数是百货商店(90)和家居用品连锁(60)。这种全供应链存货查看能力使得公司能够最快和最高效地转移货物或将货物从一个地方运到另一个地方,驱动产品销售并且在所有层面降低“断货“情况。仅有43的被调研企业允许门店对他们的存货进行调整。这加强了计划和控制存货调整的趋势强调了准确进行POS交易,获取信息和及时的周期盘点及存货盘查的需要。存货准确性和流程的调整为了保持存货水平的准确性,企业使用多种存货管理方法。最常用的是实地盘存加周期盘点

12、(61的调研对象),其次是采用实地盘存(35),基于特殊情况的存货更新(20)以及仅使用周期盘点(14)。今年的结果显示出从2001年的实地盘存向实地盘存加周期盘点的转变,这很有可能是因为零售商对准确性的要求提高了的缘故。不是所有行业都显示出这种趋势,大约有50的百货店仅使用实地盘存,另外50使用基于特殊情况的存货更新。在使用周期盘点的企业中,92在SKU层面进行盘点,比去年的75有所提高。毕博管理咨询认为,“SKU层面的存货信息对于保持分类的有效性日益重要并加速向SKU合理化和考核指标化的发展趋势进行。”关于实地盘存的趋势,88的被调研企业管理整屋子的存货。大多数被调研企业的存货每年周转一次

13、(53),少一些的(25)是半年,余下的是季度或更频繁。根据调查,56的被调研企业每几天就周转一次,而34的需要几个月周转。结果显示71不认为会在将来改变存货周转频率,70的不打算改变每个门店的存货数量。存货数据可以从多种途径获得,既可以是高科技手段也可以是手工计数。今年的调研结果显示51的被调研企业使用条形码,2001年这一比例为43。较次之的方法是用键盘输入到掌上设备(也比去年的31高,今年达到36)。在实地盘存下,多种数据可以被保留。大多数的企业获取以下数据:SKU码(84%),UPC或EAN57,部门或货物等级(57) 零售价格56)和成本(44%)。与去年的结果比较,似乎有向更具体的

14、数据发展的趋势。同时在SKU和UPCEAN层面持有数据的比例比去年提高(分别为:从2001年的55到2002年的84,和从34到57)。近23的被调研企业(64)表示它们每天更新它们的主文件(比2001年的56有所提高,有14的企业则表示每星期这样做。零售商用多种方法来记录实地盘存的产品价格。大多数从主文件中获取零售价格(62),其次有42的被调研企业采用从主文件中获得的成本以及从产品获得的零售价格(35)。总体来看,主文件的使用比2001年有所提高,2001年有48的被调研企业使用从主文件获得的零售价格,37的使用从主文件获得的成本。存货管理趋势当被调研企业被问到在未来三年内他们希望见到怎样

15、的存货管理趋势时,最多的回答是更多地使用技术来处理存货(95)和使用SKU和或UPC码来记录存货(87)。一些趋势是具有行业特点的。例如,超过90的超市希望见到所有渠道适用的互联网技术,以及自动结账线,供应商参与的品类管理和条形码扫描程序。毕博管理咨询分析认为,“超市经常是依赖于每个顾客的访问次数的,它们正寻找方法使它们与顾客的关系更紧密,让顾客的购物经历变得更加互动和完整。为了达到这点,它们向供应商寻求品类分析方面的帮助寻求能够实现自助结账的技术和扫描管理程序,以提高零售企业的竞争力。”被调研企业也被问到2001年调研显示出的趋势,超过一半的调研对象说他们已经在使用以下的趋势:使用SKU和或UPC码信息来记录存货(84)更多地使用技术来处理存货(84)依据SKU进行周期盘点 (64)与供应商连接的互联网拉术(53)在品类管理方面供应商参与度的提高(52)更多的周期盘点(51)为了成功地管理公司的存货在使用内部资源(他们可能只是部分关注存货)和依赖外部可用资源上应有一个良好平衡。超过23的调研对象(67)不使用内部员工进行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