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七 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1949年~1978年)课件

上传人:012****78 文档编号:134299524 上传时间:2020-06-04 格式:PPT 页数:91 大小:1.1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七 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1949年~1978年)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91页
2016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七 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1949年~1978年)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91页
2016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七 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1949年~1978年)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91页
2016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七 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1949年~1978年)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91页
2016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七 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1949年~1978年)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9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七 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1949年~1978年)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七 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1949年~1978年)课件(9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七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1949年 1978年 第一编专题精讲 专题七 第一编专题精讲 专题七 第一编专题精讲 专题七 第一编专题精讲 专题七 第一编专题精讲 专题七 第一编专题精讲 专题七 第一编专题精讲 专题七 1 1949年至1956年底中国社会的巨大变化 1 政治上 1949年10月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标志中国 革命的基本胜利 结束了 社会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规定 新中国是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 它具有临时宪法性质 1954年9月 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 通过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这是我国第一部 类型的宪法 人大制度由此正式确立 为民主政治建设

2、奠定了基础 建国初期 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系 包括 制度 中共领导多党合作和民主协商政治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新民主主义 半殖民地半封建 社会主义 民族区域自治 第一编专题精讲 专题七 2 经济方面 建国初 政府进行经济调整 仅用三年时间 完成了 的恢复工作 1953年 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 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实行 末完成 三大改造 基本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 也标志着社会主义 基本建立 到1957年 一五 计划的经济指标 一般都大幅度超额完成 工矿业的建设成就尤其突出 初步建立了独立的工业体系 并初步形成了合理的工业布

3、局 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 为 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 国民经济 1956 经济体系 社会主义 第一编专题精讲 专题七 3 文化上 新中国建立后 社会风俗开始大规模破旧立新 许多传统陋习纠正 社会新风尚逐步建立 4 外交方面 新中国彻底结束了近代的屈辱外交 奉行 外交方针 并能根据国际国内形势调整具体的外交策略 2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成功与失误从1956年到1976年是中国共产党为寻找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而进行艰苦探索时期 其中1956年至1966年 是 时期 这一时期总的特点是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独立自主的和平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 第一编专题精讲 专题七 1 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4、的成功探索 毛泽东发表了 论十大关系 和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1956年召开 八大 提出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一系列方针政策 在社会主义主要矛盾的认识上和社会主义建设重点等方面 积累了一系列成功的经验 对 左 倾错误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纠正 社会主义建设取得辉煌成就 第一编专题精讲 专题七 2 探索中的失误和挫折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指导思想总体上是 左 的 在国内主要矛盾和经济的速度 规模和比例方面 犯了 左 倾错误 一方面过分追求生产关系的先进性和生产力的高速发展 另一方面抛弃了 八大 关于社会主要矛盾的科学论断 阶级斗争扩大化 反右派扩大化 从理论上修改了 八大 关于我国社会主义主要矛盾

5、的科学论断 提出总路线 轻率发动 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左 倾错误开始泛滥 错误进行了对代表正确路线的彭德怀等人的 反右倾 斗争 大跃进 第一编专题精讲 专题七 3 对 左 倾错误和失误的纠正 从 年开始 纠正农村工作中的 左 倾错误 提出并实施 巩固 充实 提高 八字方针 1962年初的七千人大会 初步总结了 大跃进 中的经验教训 同时为 反右倾 运动中被错误批判的大多数人平反 1965年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 但没有从根本上纠正 左 倾错误 导致 文革 的发生 1960 调整 第一编专题精讲 专题七 3 中美关系从敌对走向正常化 1 新中国成立初期 一边倒 的方针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个阵营

6、的对立和激烈斗争成为二战后初期国际关系最突出的特点 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针对新中国采取了政治上孤立 经济上封锁 军事上包围 1950年2月 的签订 有利于促进新中国经济恢复和发展 打破帝国主义孤立封锁新中国的政策 巩固中苏两国人民的团结 保障新中国的国防安全与维护世界和平 2 70年代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 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 美国长期实行 遏制和孤立 中国政策的失败 美国与苏联 中处于守势地位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争霸 第一编专题精讲 专题七 苏联驻兵中国北疆 严重威胁中国安全 美国战略收缩 改善中美关系 对中国国际地位改善 应对苏联的威胁 实现和平解决台湾有利 1971年4月 打开了

7、中美两国交往的大门 1971年7月 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 秘密访华 中美两国同时发表公告 宣布美国总统尼克松将访问中国 1972年2月 尼克松总统访华 双方在上海签订 这标志着中美之间结束了二十多年的敌对状态 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1979年 中美正式建交 乒乓外交 基辛格 中美联合公报 第一编专题精讲 专题七 1 1949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2 一五 计划的主要目的是实现工业化 3 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建立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尝试 4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 双方签署 中美联合公报 中美建交 第一编专题精讲 专题七 考点一中国特色政治的建立与发展1

8、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西方资产阶级议会制的不同 1 二者的经济基础不同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建立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之上的 为维护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服务 议会制则是建立在资本主义私有制基础之上的 是维护资产阶级私有财产的工具 2 行使权力的主体不同 人民代表大会是通过选举产生的代表组成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人民代表代表人民利益 受人民监督 对人民负责 人民代表大会的权力主体是人民 第一编专题精讲 专题七 西方议会是协调资产阶级内部利益关系的场所 议员由竞选产生 竞选则以金钱为后盾 议员不对选民负责 不受选民监督 选民无权撤换议员 议员都是维护资产阶级利益的 3 二者的权力和活动原则不同 我国人民代表大

9、会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 是立法机关 同时又有权组织行政 审判 检察机关 这些机关受它监督 对它负责 人民代表大会除了受人民监督 对人民负责外 不受任何国家机关的制约 第一编专题精讲 专题七 所以 人民代表大会处于全权性的地位 集中统一行使国家权力 西方议会一般是按照三权分立的原则组织起来的 立法 行政 司法三种权力互相制约 彼此平衡 以便协调和平衡资产阶级内部各集团的利益 维护资产阶级的整体利益 2 中共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与西方多党制的区别 1 西方多党制是指资本主义国家中多党并立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政党或政党联盟 操纵议会或总统选举 实行轮流执政的一种政党制度 第一编专题精讲 专题

10、七 2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是执政党 各民主党派是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 与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 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亲密友党 是参政党 第一编专题精讲 专题七 考题1 2016 盐城调考 30 1953年6月24日 人民日报 报道 当选的代表李长凤老大娘笑着说话了 旧社会妇女在街上说话都不行 哪有妇女的选举权 今后大家有什么意见告诉我 我一定给大家带上去 该新闻报道说明当时 A 人民民主原则得到落实B 人民代表大会制建立C 政治协商制度覆盖面广D 民主政治建设法制化 第一编专题精讲 专题七 考点 现代中国民主政治

11、制度的建设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创立 答案 A 解析 旧社会妇女在街上说话都不行 哪有妇女的选举权 表明新中国成立后 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妇女有了选举权 故A项正确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在1954年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后确立起来的 故B项错误 政治协商制度是处理中国共产党和其他党派关系的制度 李长凤老大娘并不代表某个党派 故C项错误 题中材料并没有出现相关民主政治建设的各项法律 故D项错误 第一编专题精讲 专题七 变式1 11953年1月 中央人民政府正式成立宪法起草委员会 1954年9月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新中国第一部宪法 以替代起临时宪法作用的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这一做法的

12、主要目的是 A 体现中共领导下多党合作的政权特色B 建立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C 保障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顺利过渡D 把依法治国的方针写入宪法 第一编专题精讲 专题七 考点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 1954年宪法 答案 C 解析 题目中的 1954年 宪法 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它的颁行有利于新中国向社会主义顺利过渡 故C项正确 1949年 共同纲领 的颁布体现了中共领导下的多党合作的特色 与题目中的信息 1954年 宪法 不符 故A项错误 1954年 政协会议提出人民政协是 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与题目中的信息 1954年9月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不符 故B项错误

13、1999年 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将依法治国的方针写入宪法 晚于题目中的时间 1954年 故D项错误 第一编专题精讲 专题七 考题2 2016 宿迁调研 17 美国学者约翰 奈斯比特在 中国大趋势 一书中 形容中国特殊模式的民主是以信任为连接纽带 以自上而下的政治领导和自下而上的公民参与为结构特征的 纵向民主 是一种有别于以往西方所走的民主 横向民主 道路 使中国稳定转型 避免了以往西方为走向民主而造成的资源浪费 对上述材料的解读 正确的是 A 纵向民主指的是公民 平等地 选举政府成员B 横向民主结构中为竞选角力造成了大量的资源浪费C 横向民主结构中 中国领导层以吸纳民意为决策基础D 纵向民主的

14、政治运作依赖对立的政党或政客 第一编专题精讲 专题七 考点 新中国成立初期民主政治的建设 答案 B 解析 材料中的纵向民主 强调的是自上而下的政治领导和自下而上的公民参与相结合 公民并不能 平等地 选举政府成员 故A项错误 横向民主是西方式民主 即政党政治下的民主 在选举时容易造成资源 人才和时间的浪费 故B项正确 材料中纵向民主的信任是相互的 也就是在民主集中制下的民主 而以吸纳民意为决策的基础的民主适合西方的横向民主 故C项错误 横向民主依赖政党或政客 不适合中国 故D项错误 第一编专题精讲 专题七 1 对 共同纲领 与1954年宪法区分不清典例1与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不同 1

15、954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A 确立了政治协商制度B 标志着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完成C 提出了民族区域自治D 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法律保证 第一编专题精讲 专题七 错因分析 本题易错选B项 错因在于未能正确区分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与1954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的不同实质和特点 前者主要体现的是新民主主义原则 而后者主要体现的是社会主义原则 A C两项是1954年宪法与 共同纲领 的共同点 社会主义改造是1956年才完成的 1954年宪法的独特之处就在于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法律依据 正确答案为D项 第一编专题精讲 专题七 纠错笔记 共同纲领 与1954年宪法的不同 1 主体不同

16、前者召开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制定的 后者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 2 历史作用不同 前者的制定对新中国的各项工作起到了规范和指导作用 后者的制定为我国从新民主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提供了法律保障 3 性质不同 前者具有临时宪法的作用 后者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4 内容不同 前者制定了新中国各项制度的总原则 后者用根本大法的形式规定了国家的国体与政体 第一编专题精讲 专题七 对点训练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草案 于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3个月前公布 以征求全国人民的意见 全国参加讨论的多达1 5亿人 许多地区参加讨论的人数达到了当地成年人口的70 有些城市和个别地区达到了90 全国人民在什么问题上都想到了 不论是有关宪法的 还是与宪法无关的 关于该宪法的表述 正确的是 A 是中国第一部民主宪法B 主要体现了无产阶级的利益和诉求C 体现了鲜明的人民民主的特点D 规定政治协商会议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 第一编专题精讲 专题七 答案 C 解析 材料通过数字强调 宪法 草案的制定是征求全国人民的意见的 体现了全国人民的意志和人民民主的特点 C项符合题意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是中国第一部民主宪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